一、浅谈小桥苗圃花木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响[1](2020)在《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开封为七朝古都,自春秋时期便已有城郭存在,历经各时期的修建,从小规模的城邑发展为满城皆府的繁华都市,城市建设逐渐完善,园林发展也愈发成熟。然而开封在晚清时期遭受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近代开封早期城市建设受到破坏,整个城市黄沙弥漫,曾一度被称为“沙城”。开封作为近代河南的省会城市,是近代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政府对其城市建设相当重视。20世纪初,西方教会规模扩大以及陇海铁路开通促进了西方思想与文化在内陆城市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开封城市规划及园林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大力提倡在城市中修建公园以便为市民提供娱乐场所,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近代开封政府对开封城市及园林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规划,如修建各种类型的公园、修建苗圃、种植行道树、规划城市绿地等,使得开封近代园林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也为现代开封城市及园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有所启示。本文以开封近代城市园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开封近代城市园林进行系统性研究。通过文献查阅搜集到开封传统园林发展的历程以及近代城市园林建设的相关资料,对开封传统园林的发展进行分析,并结合近代开封城市发展的背景,从而对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缓慢变化期、萌芽期、快速发展期及颓败期。依据园林主要功能的不同将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分为了私家园林、纪念性园林、城市公园、校园园林、公建附属园林及绿化和苗圃六个类型,并从中总结出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的主要特色。本文重点研究为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发展过程中其园林造园手法及特征的演变,从而总结出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发展的详细脉络。此部分主要从早期、中期、后期三个主要阶段进行研究。早期开封城市园林以延续中国传统园林为主,几乎未受到西方园林文化的影响;中期受教会及铁路带来的西方文化所影响,逐渐出现了西方园林元素,园林营造呈现出中西方文化碰撞磨合的状态;后期中西方园林文化逐渐融合渗透,开封城市园林呈现出中西合璧的局面,园林布局采用大面积的空旷空间,建筑上中西元素杂糅。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史的研究,完善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的发展演变规律,由此也可以从侧面梳理开封近代城市建设的脉络,为现代开封城市及园林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的借鉴。
张铮[2](2020)在《都江堰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整合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使命。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能够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省域、县域等大尺度区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乡村旅游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区域间竞争日益激烈,乡村旅游不再仅仅是某个社区或某个景点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整合资源共同发展。柳街镇是都江堰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都江堰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旅游资源条件优越,但资源分布相对零散,其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尚有很大空间,因此,本文拟对柳街镇镇域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规律与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对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及相关要素进行整合开发,拟为柳街镇在新时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小尺度乡村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供借鉴。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柳街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资源现状。柳街镇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客源市场广阔,拥有川西林盘、诗乡文化、农耕文化、节庆文化、文化民宿、苗木基地以及农业旅游新业态等七类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旅游资源,共包含129个旅游资源单体,涉及主类旅游资源8类,主要类型较为齐全;旅游资源亚类18个,近半数资源为综合人文旅游地,亚类资源分布不均衡;涉及旅游资源基本类型37个,基本类型较为缺乏。第二,柳街镇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特征。运用Arcgis软件对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资源空间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柳街镇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点:(1)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广泛分布于镇域内各个社区。(2)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在镇域范围内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状态,且旅游资源在社区间分布不均衡。(3)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在镇域范围内出现了4个旅游资源高密度聚集区域,分别位于七里金龙社区、水月社区、红雄社区以及柳顺社区,且沿成青旅游快速路、玉沿路等主干道呈线性分布。第三,柳街镇乡村旅游整合开发路径。从提出“一带、一心、四区”的整合开发空间布局;开发“农业休闲”、“精品民宿”、“研学旅游”、“会奖旅游”等四类旅游产品;打造四条东、西线精品旅游路线以及四条专项旅游线路;提出区域整合营销建议等四个方面得出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整合开发的优化路径。
张晨玮[3](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文中认为西湖风景名胜区历经70年的建设,从建国初的山荒岭秃恢复到今天的湖光山色,植物景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绿化先行,植物造景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919年至2019年间植物景观的变迁过程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其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延续。首先,利用“历史照片定点重复摄影”的对比方法,分析建国前后植物景观的差异和变化对西湖景观风貌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学术专着、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多角度资料的梳理归纳,根据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发展特征将建国后西湖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1949年-1957年)、开拓(1958年-1965年)、停滞(1966年-1976年)、创作(1977年-1998年)、振兴(1999年-2019年)五个阶段。最后,基于对各阶段园林建设成果和绿化发展导向的归纳梳理,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变迁特征,具体有四:以绿化为先导的建设发展模式、因时代背景而变动的植物价值认知、以和谐为取向的植物配置艺术、以文化为索引的特色植物营建。在对其变迁机制的梳理研究中得出:①西湖山林植被因气候和地质的影响,于自然演进中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差异化的镶嵌特点。而后,又在明显的人工干预下,表现出具有指向性的观赏特征。②西湖因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和开放性,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政治意志的变化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使用诉求的变化均会改变西湖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和绿化内容。西湖植物景观及其园林风貌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③在不同阶段,管理体制的变动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均对西湖园林绿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机构的设立及研究成果的产出也会使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树种发生显着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景点的景观建设。④文化驱动力在西湖植物景观的变迁中有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内在传统文化对其建设方向的指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风景园林影响下植物造景形式的创新。综上,研究者以时间为索引,纵向地对新时期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内容的保护提升进行讨论:强化文化内容的输出,保持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协调与湖山环境的关系。
骆浩雯[4](2019)在《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文中指出鱼类有时是园林景观的观赏主体,有时又是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养殖系统的一部分,鱼类养殖与景观早有渊源。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浙江省是我国的渔业大省。淡水鱼类养殖在水产养殖业中占居重要地位。目前浙江省的水产养殖场中已出现将水产养殖与景观结合的实践,但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后选定调研点,结合文献对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进行探索,提出相应景观营建方法,以期为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在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地景观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调研内容总结原始粗放型、稀疏工厂型、规整产业型和特色休闲型四种水产养殖场景观类型,提出后三者具有的三大类四小种具有景观化潜力的水产养殖形式,分别为跑道式流水养鱼、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和淡水观赏鱼养殖,其中第三种形式是前一种的扩展。2、提出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策略,结合案例分别探讨稀疏工厂型、规整产业型和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方法,表明景观可以在其中联结绿化美化、经济生产、生态保护、科教文化等多种功能并使综合效益最优化。3、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以跑道式流水养鱼为例,介绍其组成和养殖尾水治理中常用的水处理方法,调研生态净水区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并以余杭建光黑鱼养殖合作社为例表明其景观化主要从水面景观与池周植物景观入手,利用生态净水区创造活动空间。4、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有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和淡水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两种形式。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的景观化体现在入口景观、池岸与道路绿化和尾水净化的水岸景观三方面。淡水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的形式可以从养殖与苗圃结合、苗圃园林化两大方面探索。通过案例比较表明第二种形式可以向特色休闲型转型。5、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化以淡水观赏鱼养殖场为例,其景观化需要结合我国传统观赏鱼文化背景,结合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阐述鱼林结合、见缝插绿、场景交融的景观营建方法。
侯淳萌[5](2019)在《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变迁与特征研究 ——以中山公园、鲁迅公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青岛从1891年的小渔村建置至今,历经德日侵占,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的统治,风雨沧桑百余年,成为近代城市中的山海园林之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海格局,是园林城市的杰出代表。20世纪30年代全国很多城市迎来了一个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高潮,青岛更是迎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传统与新潮、中式与西式的理念发生强烈的碰撞与完美的融合,也因此在青岛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园林瑰宝。首先,通过梳理近代城市公园的建设背景,公园建设发展概况,公园系统的布局形态等方面,对青岛近代城市公园进行整体认识。其次,从城市公园历史变迁的完整度、布局形式的艺术性、类型的独特性三个角度将所有近代城市公园进行比较,得出两个最有特色的典型公园进行详细研究。然后,对中山公园和鲁迅公园的历史变迁和景观特征进行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估了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地位和保护价值,指出对当今公园建设的启示,并提出保护与传承策略。最后总结出,在历史变迁方面,公园呈由林地苗圃到纪念祭拜空间引入再到北洋政府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运动游览、休憩娱乐为主的演变特点。在公园特征方面,园址选择受西方风景式园林、中国传统掇山理水的理念影响,结合青岛的独特山海地形,偏向于滨海、山地区域的相地特征;规划思想呈中西结合主义、侧重中式的特征;园路结构呈依势而建,环山路、盘山路、平行于等高线的园路居多的特征;布局形式呈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的形态,山海格局的特征。其中,混合式是青岛近代的产物,最具时代特点。山海格局最契合青岛城市风貌,具有艺术性;建筑构筑呈现殖民时期遗留的西式风格和北洋政府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产生的民族风格。功能多元化,娱乐游憩类、运动体育类多于服务类、教育类。植被风貌整体呈森林群落,自然群植的特征,局部以丛植、列植、孤植等方式打造主题植被风貌与道路绿化景观。典型城市公园的形成、发展与保留可以说是青岛近代城市公园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德日侵略者将西方生活方式移植于青岛,其后由青岛政府逐渐本土化的一个过程。
孙大江[6](2019)在《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文中指出川西林盘是中国最典型的乡村聚落群和历史地理单元,是成都平原有机肌理构成、生态本底和唯一的景观识别因子。至禹冰治水之始、历耕拓变,肌理渐成,文人入蜀和移民现象以及文事农事交融等历史塑造了林盘的勃然生机和田园诗意乡愁。以田、林、水、宅等为要素,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体现了天府之国的富饶和闲美、农耕文明的厚积和发展、蜀地文明的存续和延展。近十年以来尤其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成都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与建设工程使林盘空间质量、生态环境、产业结构等得以较大改善,面目一新,但也普遍出现了规划视角单一,美学感知弱化、景观意象缺失等问题,导致地域乡村景观意蕴模糊,景观破碎。同时,相关川西林盘的研究多偏向于其发生发展、聚落特性、生态环境、地域文化等方面,聚焦林盘建设与发展、聚落实用美学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还属空白。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从本质上说还是由传统乡村意象的缺失所导致的,在城乡文明严重失衡的背景下,各类人群对传统乡村意象的总体价值认知不足。川西林盘建设作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乡村表达,是西蜀园林及城市景观营造的重要意象渊源,找到科学的方法,对其景观意象的正确解读和基于新时代的研判与运用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环境感知的相关理论,通过多维度的视角对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对川西林盘现状和建设进行大量考察和对传统意境的梳理,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研判,创新地提出MDP(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景观意象测度体系并进行了运用。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梳理整理,构建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归纳总结了川西林盘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子。(一)基本厘清了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之间的缘起承接维度,从居林盘再造园、修竹茂林赋文、曲水融通共享、诗意生活等四方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发展、影响进阶关系;(二)大量调研了成都平原近几年的林盘建设,归纳了川西林盘建设的四个发展阶段,总结了传统和新建川西林盘的在入口、植物、色彩、植物、空间、边界等六个方面的景观意象;(三)通过MDP测度体系中的三个交互性的客观实验(SD语义差异法、写真投影法、认知地图)以及四个主观分析研究(色彩信息分析、景观空间图示语言、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典型植物调查)对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进行了相应的剖析和说明;(四)研究结论认为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主要由6个局部意象构成:入口意象(引导性印象、生活化氛围、物质与精神的形态)、植物意象(风水植物、田园化植物、乡土植物)、建筑意象(朴素飘逸、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空间意象(垂直空间、水平空间、要素结构)、色彩意象(整体色彩、植物色彩、建筑色彩)和边界意象,传统川西林盘的整体景观意象即为以上成果的共同构成,拥有独特性、整体性和复合性三大特征;(五)基于环境感知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方法提出了注重整体性考虑、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注重和延续人文文学意境、历史地理标示与生态本底的考量等川西林盘景观意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运用策略,提炼了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并用实际案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实证。本论文立足于新时代和新发展趋势,关联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天府绿道建设等大背景,形成的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方法及其成果,归纳总结的相应策略与景观意象结构,具有创新性和实践价值,体现了高度的职业责任心,有利于扩大和提高川西林盘的认知范围和关注度。成果对于拓延后续相关的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优化成都乡村环境建设的初期研判与项目建设过程是极具引导和参考价值的。
孙付恋[7](2019)在《重庆市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外旅游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以其既满足游客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迅速成长为全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同质化现象严重、项目推进困难、生态环境破坏等。基于此背景,本文以重庆市巴南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案例对比等方法,分析探讨了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乡村文化型、农业产业型和近郊休闲型四种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深入剖析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通过与相似类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探讨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及其政策保障对策。通过研究对比,本文认为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应该以近郊休闲型乡村旅游为主,重点发展综合性休闲度假项目,休闲运动、养生养老等特色休闲度假项目,精品农宿,主题文化村,生活农场,生态庄园等,对其他类型的项目进行转型升级,向近郊休闲度假型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同时提出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政策保障措施: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引导多方参与合作开发,创新机制解决用地瓶颈,加大财政金融投入,强化管理服务水平,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拓宽宣传营销渠道。
王琼[8](2019)在《洛阳市政建设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因其独特的功能和地位,在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政建设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市政设施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洛阳作为历史古都,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1949年—1966年),洛阳抓住了新兴工业城市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了洛阳的市政建设,使洛阳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化城市,所以研究这一时期洛阳的市政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1949—1966年洛阳市相关档案为研究文献资料,以洛阳市政建设中的道路桥梁建设、公共交通、城市绿化、供水排水、防洪防汛、市政维护、市容整顿以及市政建设过程中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等方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了这一时期洛阳市政建设过程中具有政府主导民众参与、注重保护历史古迹、避开老城另建新城、市政建设与工业建相适应、培养施工力量与借助外援并重等特点。政府对洛阳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在城市开发过程中注重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发展与保护并重,同时政府重视民众的力量,激发民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体现了市政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的重要性。通过对洛阳市政建设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加具体的了解洛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并为我们今天的市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巴雪艳[9](2019)在《自然天成与人工雕饰:六百年来翠湖的生态变迁与人文演进》文中研究表明1382年,沐英扩建云南府城,把滇池水位下降后形成的泄湖围进城内,翠湖成为一个与滇池分离又藕断丝连的天然湖泊。翠湖是滇池的补给水源之一,且有河道流入滇池。1976年,地下水开采过量致使翠湖断流,其发展为一个中水补给型湖泊。翠湖的水域环境变迁,表现在吴三桂“填菜海子之半”,水域大幅减少,此后湖中相继修建堤路、楼阁亭桥、岛屿等,水域面积进一步减小。翠湖出水口范围的缩小,堤路的拦截、湖水流速减缓、水生植被的落淤,加剧湖区淤积。民国时期,多次开展分区疏浚工作,淘挖淤泥、打捞水草浮萍等,翠湖水体环境得以改善。吴三桂之乱被平定后,内地官员及受儒学熏陶的云南本土精英,在中国古代造园思想影响下,利用浚湖所得淤泥,培宽堤路和岛屿。相继在湖中修建了碧漪亭,莲花禅院、放生池、水月轩等建筑。清代翠湖的园林培育,是人工雕饰翠湖的第一重要阶段。民国时期是人工雕饰翠湖的第二重要阶段,留学归国精英,吸收国外城市公园理念,开展系列工程,把翠湖改造为城市公园,多次修缮楼阁亭桥、唐阮堤和环湖堤、开展园艺建设,推动翠湖生态与人文的进一步融合。与翠湖相关的历史人物,诗歌和楹联,湖区的建筑,湖周的文教设施和名人住居,这些人文演进共同构成了翠湖的文化,具有变化性和持续性,是翠湖的生命力所在。“九龙池八景”是翠湖生态与人文融合的最佳体现,民国翠湖公园的建设,这些景观融合得以延续。在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中,水、景观和文化使翠湖成为昆明城中的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区。
邸聪[10](2019)在《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调查及时序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园林花木花开花落,四季循环,不仅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重视的季相景观的一部分,也成为爱花、寻花的南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于加快南京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风貌,进行观花树种的特色规划、观花景观的时序性营造也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借鉴生态学的群落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型中心点四分法对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所综合公园情侣园与古林公园进行了取样调查,共选取样点104处。在分析两所综合公园常用观花树种资源与群落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的分布特点及景观配植的时序性,分析其不足之处并相应提出配置建议,旨在通过时序性的植物配置手法延长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群落景观的观赏期,为园林观花植物配置与树种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样点中观花树种共计23科46属72种,其中蔷薇科(12属25种)、木犀科(6属11种)、木兰科(3属7种)、忍冬科(3属5种)较占优势。花色以红色系(36.1%)与白色系(29.2%)为主,花相以密满花相(33.3%)、团簇花相(19.5%)和星散花相(18.1%)为主。在高度层次上以中层(38.9%)和上层(36.1%)为主。72种观花树种中有香花树种36种,乡土树种39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对两所综合公园样点内各树种的重要值进行统计分析。乔木层的重要值分布均匀度大于灌木层,较多树种共同构成乔木层景观,丰富度较高,而灌木层排序靠前树种具有显着优势,其余零星点缀。重要值排序较高的树种主要有雪松(14.60)、广玉兰(14.05)、梅(9.51)、香樟(9.16)、桂花(8.63)等乔木和琼花(32.20)、蜡梅(21.05)等灌木,对群落景观结构和外貌有较大影响。两所公园各分区重要值排序及分布情况都有所不同,依据地理或功能分区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色。情侣园在树种多样性及景观效果(3)借鉴物候学的花期观测方法,对样地内观花树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重点记录其开花、盛花、落花的时间及当日气温情况。分析得出,气温变化对春季观花树种的始花期影响较为显着,降温会导致部分温度敏感性高的树种始花期推迟。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景观以春季为主,春季观花树种占比约为78%,最佳观赏期主要分布于3月中旬至5月上旬,代表种有深山含笑、白玉兰、二乔玉兰、紫叶李、东京樱花、皱皮木瓜等;夏季观花树种相对较少,各物种最佳观赏期普遍在一个月以上,代表种有广玉兰、白花夹竹桃、木槿、紫薇等;秋冬季观花树种仅有桂花、蜡梅、山茶、梅等,最佳观赏期主要分布于初秋10月与冬季的1、2月。研究还对各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长度进行了统计与排序,作为综合公园观花树种时序性配置研究的基础资料。(4)以两所公园内典型群落组团为例,总结出综合公园观花时序景观的两种配置手法,花期叠置法主要应用于公园内主要景点在重要节假日的展示,花期更替法则更广泛的应用于公园各处,在平日为游人提供连续的观赏效果。通过对综合公园常用观花树种进行伴生树种的分析,得出各树种常用的配置组合,如梅+蜡梅、桂花+日本晚樱、广玉兰+刺槐、紫薇+红花檵木、琼花+锦绣杜鹃等,皆为综合公园植物配置常见单元。文章总结了综合公园常用的观花树种配置类型与模式,发现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配置情况整体较佳,问题主要在于时序性不强与创新性较弱。基于此提出了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的配置建议,并进行了树种与配置模式推荐,以延长其观赏期,增强其时序感。
二、浅谈小桥苗圃花木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小桥苗圃花木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一)园林文化的延续 |
(二)城市发展的促进 |
(三)文献空白的填补 |
三 相关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相关范围界定 |
(一)时间范围的界定 |
(二)园林概念的界定 |
(三)区域范围的界定 |
六 创新之处 |
七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的发展 |
一 开封园林的历史沿革 |
(一)发展阶段——春秋到隋唐五代 |
(二)极盛时期——宋朝 |
(三)衰败阶段——金元明清 |
二 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形成背景 |
(一)城市建设 |
(二)社会经济 |
(三)城市文化 |
(四)西方文化与思想 |
三 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发展脉络 |
(一)缓慢变化期(1840年——1911年) |
(二)萌芽期(1912年——1926年) |
(三)快速发展期(1927年——1937年) |
(四)颓败期(1938年——1949年) |
第二章 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的类型与特色分析 |
一 园林类型 |
(一)私家园林 |
(二)纪念性园林 |
(三)城市公园 |
(四)校园园林 |
(五)公建附属园林 |
(六)绿化和苗圃 |
二 园林特色 |
(一)教育意味明显 |
(二)地域文化深厚 |
(三)纪念氛围强烈 |
第三章 开封近代城市园林造园手法与特征 |
一 早期:延续传统 |
(一)园林布局自然 |
(二)建筑风格传统 |
(三)意境氛围浓厚 |
(四)园林空间开放 |
二 中期:碰撞磨合 |
(一)园林布局自由 |
(二)空间功能丰富 |
(三)空间分区明确 |
(四)构景元素丰富 |
(五)园林边界淡化 |
(六)时代意义凸显 |
三 后期:融合渗透 |
(一)空间布局合理 |
(二)空间分区科学 |
(三)建筑风格互融 |
第四章 开封近代城市园林对开封现代城市园林的影响与启示 |
一 开封城区绿地系统的形成 |
(一)近代城市园林的分布 |
(二)开封现代城市绿地形成的基础 |
(三)结合城区地域功能 |
二 开封现代城市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
(一)近代城市园林理念的传承 |
(二)注重传统园林文化 |
(三)加强本土文化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都江堰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整合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乡村旅游的研究 |
1.2.2 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 |
1.2.3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研究 |
1.2.4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
1.3 研究方法、思路及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资源 |
2.1.2 旅游资源整合 |
2.1.3 旅游资源开发 |
2.1.4 旅游空间结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点—轴发展理论 |
2.2.3 旅游系统论 |
2.2.4 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柳街镇乡村旅游环境分析及发展现状 |
3.1 地理位置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行政区位 |
3.2 自然条件概况 |
3.2.1 地形地貌 |
3.2.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3.3 社会经济条件 |
3.3.1 产业经济条件 |
3.3.2 交通条件 |
3.4 柳街镇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
3.4.1 发展历程及建设现状 |
3.4.2 客源市场特征 |
3.4.3 乡村旅游资源特色 |
第4章 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1 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与空间分布 |
4.1.1 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及评价 |
4.1.2 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
4.2 乡村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
4.2.1 旅游资源平均最近邻指数分析 |
4.2.2 旅游资源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 |
4.2.3 旅游资源核密度分析 |
4.3 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4.3.1 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广泛 |
4.3.2 资源呈不均衡聚集分布状态 |
4.3.3 乡村旅游资源呈线性分布 |
第5章 柳街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路径研究 |
5.1 整合开发布局 |
5.1.1 一带—成青田园风光带 |
5.1.2 一心—柳街镇综合服务中心 |
5.1.3 诗乡文化体验区 |
5.1.4 乡村休闲旅居区 |
5.1.5 林盘文化创意区 |
5.1.6 花卉园林观光区 |
5.2 旅游产品开发 |
5.2.1 农业休闲旅游产品 |
5.2.2 精品民宿旅游产品 |
5.2.3 研学旅游产品 |
5.2.4 乡村节庆旅游产品 |
5.3 旅游线路优化 |
5.3.1 精品旅游线路 |
5.3.2 特色专项旅游线路 |
5.4 旅游整合营销 |
5.4.1 跨区域合作营销 |
5.4.2 整合创新营销渠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3)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西湖植物景观的建设趋于成熟稳定 |
1.1.2 理论背景——文化遗产价值为西湖植物景观发展带来新的视角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
1.3.2 西湖风景园林当代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
1.3.4 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5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背景概述 |
2.1 杭州西湖成因概述 |
2.2 杭州西湖景观特征 |
2.2.1 演替交融的城湖关系 |
2.2.2 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 |
2.2.3 多元灿烂的人文环境 |
2.2.4 杰出卓越的园林艺术 |
2.3 古代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
2.3.1 方兴未艾:唐宋初创期 |
2.3.2 初具雏形:南宋成型期 |
2.3.3 日渐式微:元代维系期 |
2.3.4 兴废存亡:明代复兴期 |
2.3.5 井然昌盛:清代鼎盛期 |
2.3.6 破败萧条:近现代衰落期 |
3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风貌的差异对比 |
3.1 环湖山林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
3.1.1 西湖北线 |
3.1.2 西湖南线 |
3.2 环湖景区风景名胜点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
3.2.1 苏白二堤 |
3.2.2 平湖秋月 |
3.2.3 中山公园 |
3.2.4 曲院风荷 |
3.2.5 花港观鱼 |
3.2.6 三潭印月 |
3.2.7 柳浪闻莺 |
4 建国后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建设历程梳理 |
4.1 恢复阶段:探索与整治(1949年-1957年) |
4.1.1 大规模的山林绿化 |
4.1.2 公共绿地与生产绿地齐开拓 |
4.2 开拓阶段:调整与充实(1958年-1965年) |
4.2.1 西湖山区转向风景建设 |
4.2.2 植物景观的面貌显着提高 |
4.2.3 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得到重视 |
4.3 停滞阶段:盲目与混乱(1966年-1976年) |
4.3.1 绿化成果受到破坏 |
4.3.2 景区管理对植物风貌产生严重影响 |
4.3.3 文化价值逐渐迷失 |
4.4 创作阶段:传承与革新(1977年-1998年) |
4.4.1 山林风貌在重点改造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
4.4.2 西湖植物景观艺术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
4.4.3 开创新时期植物展览的游赏形式 |
4.4.4 园林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
4.4.5 园林绿化的保护与管理日趋完善 |
4.5 振兴阶段:深化与传扬(1999年-2019年) |
4.5.1 全面塑造西湖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 |
4.5.2 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 |
4.5.3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
5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特征与机制 |
5.1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特征 |
5.1.1 发展模式——以绿化为先导,从普遍绿化到重点提高 |
5.1.2 价值认知——因时代而变动,从直观收益到多元化功能 |
5.1.3 植物配置——以和谐为取向,形成多样与统一的对立平衡 |
5.1.4 特色植物——以文化为索引,植物配置艺术从传承到创作 |
5.2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机制 |
5.2.1 气候和地貌的影响 |
5.2.2 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
5.2.3 管理体制的影响 |
5.2.4 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 |
6 结语 |
6.1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
6.1.1 研究的创新点 |
6.1.2 研究的局限性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发展的需求 |
1.1.2 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导向 |
1.1.3 实践研究的欠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鱼类养殖与景观的渊源 |
1.3.2 三类生产型鱼景观研究概述 |
1.3.3 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研究 |
1.4 研究范畴、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范畴 |
1.4.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2.1 研究方法 |
1.4.2.2 技术路线 |
2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地景观现状 |
2.1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的现状与相关政策 |
2.1.1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现状 |
2.1.2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的景观现状 |
2.1.3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环境的相关政策 |
2.2 浙江省几种具景观化潜力的水产养殖形式 |
2.2.1 跑道式流水养鱼 |
2.2.2 传统淡水鱼类池塘养殖 |
2.2.3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与园林苗圃的结合 |
2.2.4 淡水观赏鱼养殖 |
2.3 本章小结 |
3 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策略 |
3.1 经济适用 |
3.2 生态导向 |
3.3 文化凸显 |
3.4 美观实用 |
3.5 可持续发展 |
4 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
4.1 稀疏工厂型淡水鱼类养殖场的特点 |
4.2 跑道式流水养鱼的组成 |
4.3 养殖尾水治理中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
4.4 人工湿地在跑道式流水养鱼中的应用 |
4.4.1 水生植物的选择 |
4.4.1.1 浙江省跑道式流水养鱼中水生植物的选用 |
4.4.1.2 调研地点的选定 |
4.4.1.3 调研结果 |
4.4.1.4 生态净水区中适宜选用的水生植物 |
4.4.2 人工湿地中常用的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
4.5 跑道式流水养鱼的景观化方法——以余杭建光黑鱼养殖合作社为例 |
4.5.1 场地概况 |
4.5.2 跑道式流水养鱼的景观营建 |
4.5.2.1 跑道式流水养鱼建设现状 |
4.5.2.2 生态净水区的景观提升 |
4.5.2.3 导流坝及池周植物景观营建 |
4.5.2.4 周边硬质景观建设 |
4.6 本章小结 |
5 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
5.1 规整产业型淡水鱼类养殖场中的两种养殖形式 |
5.2 传统池塘淡水鱼类养殖的景观化 |
5.2.1 养殖场的总体布局 |
5.2.2 养殖场入口景观设计 |
5.2.3 池岸与道路绿化 |
5.2.4 尾水净化的水岸景观 |
5.2.4.1 景观天际线的勾勒 |
5.2.4.2 水岸景观营造 |
5.3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的景观化 |
5.3.1 淡水鱼类池塘养殖与园林苗圃的结合——杭州大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启示 |
5.3.1.1 场地现状 |
5.3.1.2 淡水鱼类养殖与苗圃结合的两种景观形式 |
5.3.1.3 苗圃与景观的结合 |
5.3.2 鱼类养殖与园林苗圃结合形式转型发展的可能——与义乌市宏富田园的比较 |
5.3.2.1 宏富田园的发展模式 |
5.3.2.2 场地内的景观细节 |
5.4 本章小结 |
6 特色休闲型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 |
6.1 我国的观赏鱼文化——以金鱼和锦鲤为例 |
6.1.1 观赏鱼与鱼文化之间的关系 |
6.1.2 观赏鱼养殖的景观变迁 |
6.2 淡水观赏鱼养殖场的景观营建——以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为例 |
6.2.1 场地概况 |
6.2.2 淡水观赏鱼养殖场景观营建方法 |
6.2.2.1 鱼林结合——产业结合,功能复合 |
6.2.2.2 见缝插绿——土地利用,经济增收 |
6.2.2.3 场景交融——以文造景,文鱼并进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问题与建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7.1.2.1 养殖户缺乏场地景观化意识 |
7.1.2.2 景观化对象不明晰 |
7.1.2.3 缺乏特色的休闲农业 |
7.1.3 相关建议 |
7.1.3.1 风景园林与鱼类养殖需要更深广的结合 |
7.1.3.2 景观需要成为场地的发展资本 |
7.2 反思与展望 |
7.2.1 反思与不足 |
7.2.2 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产养殖场及公园常用净水植物及主要净水作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变迁与特征研究 ——以中山公园、鲁迅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青岛近代公园研究综述 |
1.2.1 研究资料统计 |
1.2.2 相关研究进展 |
1.2.3 现状研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总体概述 |
2.1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背景 |
2.1.1 青岛近代的社会概况 |
2.1.2 青岛近代的城市规划 |
2.1.3 青岛近代的园林建设 |
2.2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建设历程 |
2.2.1 起步阶段:德占时期(1987-1914 年) |
2.2.2 转变阶段:一次日占时期(1914-1922 年) |
2.2.3 兴盛阶段:北洋政府至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2-1938 年) |
2.2.4 衰败阶段:二次日占至南京国民政府二次统治时期(1938-1949 年) |
2.2.5 本节小结 |
2.3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分布特征 |
2.3.1 趋向均衡的公园分布 |
2.3.2 山海格局的分布走向 |
2.4 中山公园和鲁迅公园的选取依据 |
2.4.1 完整的历史变迁 |
2.4.2 艺术的布局形式 |
2.4.3 独特的公园类型 |
2.4.4 本节小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山公园的历史变迁与特征 |
3.1 中山公园的历史变迁 |
3.1.1 起步阶段(1897-1914 年) |
3.1.2 发展阶段(1914-1922 年) |
3.1.3 兴建阶段(1922-1938 年) |
3.1.4 再兴建阶段(1949 年至今) |
3.2 中山公园的特征分析 |
3.2.1 三山环抱的自然格局 |
3.2.2 娱乐之最的人文环境 |
3.2.3 高低起伏的山地地貌 |
3.2.4 连贯绵长的雨源水系 |
3.2.5 顺势而建的园路结构 |
3.2.6 适时而变的功能布局 |
3.2.7 中西杂陈的建筑构筑 |
3.2.8 四季可赏的植物配置 |
3.3 中山公园的价值评介 |
3.3.1 完整的历史见证 |
3.3.2 领先的公园地位 |
3.3.3 宝贵的植物资源 |
3.3.4 独特的建设风格 |
3.3.5 融合的规划布局 |
3.3.6 延续的公园景观 |
第4章 鲁迅公园的历史变迁与特征 |
4.1 鲁迅公园的历史变迁 |
4.1.1 萌芽阶段(1897–1922 年) |
4.1.2 兴建阶段(1922—1938 年) |
4.1.3 再兴建阶段(1949 年至今) |
4.2 鲁迅公园的特征分析 |
4.2.1 海岸中心的地理区位 |
4.2.2 靠海临礁的天然丘陵 |
4.2.3 步移景异的滨海园路 |
4.2.4 独树一帜的功能布局 |
4.2.5 传统自然的景观构筑 |
4.2.6 四季常绿的植物风貌 |
4.3 鲁迅公园的价值评介 |
4.3.1 海洋研究的见证 |
4.3.2 公园格局的典范 |
4.3.3 黑松种植的代表 |
4.3.4 延续文脉的典例 |
4.3.5 滨海风貌的地标 |
第5章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5.1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价值评介 |
5.1.1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地位 |
5.1.2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价值 |
5.2 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原则 |
5.2.1 还原近代历史的真实性原则 |
5.2.2 突出城市特色的地域性原则 |
5.2.3 跟随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原则 |
5.3 对青岛现代城市公园建设的启示 |
5.3.1 立足城市现状,借鉴先进的设计思想 |
5.3.2 挖掘城市独特风貌,构建公园山海格局 |
5.3.3 保护公园历史遗存,延续传承历史文脉 |
5.4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5.4.1 开展近代城市公园的档案复原工作 |
5.4.2 采取保留历史文化的公园维护计划 |
5.4.3 制定针对园林要素的专项保护策略 |
5.4.4 提倡全民共建公园保护与传承方案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变迁 |
6.1.2 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典型特征 |
6.3 创新点 |
6.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山公园1929-1931 年花木栽植概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视角下的对象研究趋势 |
1.1.2 中国传统意象研究与当代之发展 |
1.1.3 新时代发展背景 |
1.1.4 建设中的林盘文化与美学缺失 |
1.1.5 川西林盘研究成果尚待完善 |
1.1.6 林盘景观意象的研究意义重大 |
1.2 国内外相关概念综述 |
1.2.1 意境与景观意象 |
1.2.2 环境感知 |
1.2.3 川西林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 |
1.6.2 典型调查法 |
1.6.3 学科交叉研究法 |
1.6.4 MDP测度体系研究法 |
1.6.5 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 |
1.7 相关理论基础 |
1.7.1 环境心理学 |
1.7.2 景观符号学 |
1.7.3 人文地理学 |
1.7.4 心理物理学 |
1.7.5 景观形态学 |
1.7.6 聚落类型学理论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川西林盘基础概况与意境研究 |
2.1 传统川西林盘概述与发展 |
2.1.1 川西林盘概念 |
2.1.2 川西林盘渊源 |
2.1.3 成都平原自然演变 |
2.1.4 天府农耕文明进程 |
2.2 川西林盘形成因子 |
2.2.1 平畴千里的成都平原 |
2.2.2 平原肥沃的膏腴之地 |
2.2.3 上善若水的水利工程 |
2.2.4 天人合一的道源思想 |
2.2.5 重叠融合的移民现象 |
2.2.6 宗教礼法的世家延续 |
2.3 传统川西林盘意境研究 |
2.3.1 川西林盘意境 |
2.3.2 林盘意境形成的影响因素 |
2.3.3 意境的体现 |
2.4 川西林盘与西蜀园林 |
2.4.1 文化渊源 |
2.4.2 川西林盘与西蜀名人纪念园林 |
2.4.3 小结 |
第三章 当代川西林盘建设修复案例与意象研究 |
3.1 传统川西林盘的现状与分布 |
3.2 现有川西林盘的分类 |
3.2.1 根据林盘聚落居住组合方式划分 |
3.2.2 根据现存林盘规模划分 |
3.2.3 根据植物种类划分 |
3.2.4 根据功能划分 |
3.3 川西林盘建设修复历史回顾 |
3.3.1 川西林盘建设政策历史回顾 |
3.3.2 川西林盘建设历史发展过程回顾 |
3.4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与总结 |
3.4.1 拥有传统特色的新建川西林盘 |
3.4.2 新修建川西林盘案例意象整理 |
3.4.3 总结 |
第四章 环境感知下景观意象MDP测度体系的建构 |
4.1 MDP测度体系概述 |
4.1.1 体系内容概述 |
4.1.2 体系建构依据 |
4.1.3 小结 |
4.2 MDP测度体系测度方法 |
4.2.1 SD语义差异法 |
4.2.2 认知地图 |
4.2.3 写真投影法 |
4.2.4 色彩信息分析法 |
4.2.5 景观图示语言 |
4.2.6 景观基因图谱 |
4.2.7 典型植物调查 |
4.3 MDP体系目标与意义 |
4.3.1 体系目标 |
4.3.2 体系意义 |
第五章 基于环境感知MDP体系的传统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 |
5.1 研究概述 |
5.1.1 研究内容 |
5.1.2 研究范围与实验样点 |
5.2 SD语义差异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2.1 准备阶段 |
5.2.2 评定实验阶段 |
5.2.3 SD语义差异法的感知评价结果 |
5.2.4 小结 |
5.3 认知地图绘制与分析 |
5.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3.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3.3 小结 |
5.4 写真投影法实验过程与分析 |
5.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4.2 调研过程和结果 |
5.4.3 小结 |
5.5 色彩信息分析过程与结果 |
5.5.1 色彩意象构建概述 |
5.5.2 色彩节奏分析 |
5.5.3 图形-背景分析 |
5.5.4 色彩坐标分析 |
5.5.5 小结 |
5.6 景观空间图式语言分析 |
5.6.1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体系的基本框架 |
5.6.2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汇 |
5.6.3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句法 |
5.6.4 传统川西林盘景观空间图式语言的语法 |
5.6.5 小结 |
5.7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图谱 |
5.7.1 景观基因的识别原则 |
5.7.2 景观基因的识别方法与过程 |
5.7.3 景观基因图谱构建的理论方法 |
5.7.4 民居建筑景观基因的识别 |
5.7.5 小结 |
5.8 典型植物调查结果 |
5.8.1 调查地选择说明 |
5.8.2 典型植物概况 |
5.8.3 典型植物出现状况 |
5.8.4 林盘植物群落特征 |
5.8.5 林盘植物空间分布 |
5.8.6 小结 |
5.9 传统川西林盘局部意象研究结论 |
5.9.1 入口意象 |
5.9.2 建筑意象 |
5.9.3 植物意象 |
5.9.4 空间意象 |
5.9.5 色彩意象 |
5.9.6 边界意象 |
5.10 传统川西林盘的景观意象总结 |
5.10.1 独特性 |
5.10.2 整体性 |
5.10.3 复合性 |
第六章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川西林盘新时代发展背景 |
6.2 川西林盘景观意象设计新时代策略思路 |
6.2.1 注重整体性考虑 |
6.2.2 厘清林盘空间序列关系 |
6.2.3 注重和延续林盘的人文文学意境 |
6.2.4 历史地理标识与生态本底的考量 |
6.2.5 立足传统与把握科学发展 |
6.2.6 环境感知下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结构 |
6.3 川西林盘新时代景观意象运用实践 |
6.3.1 成都市新津县万和村八组郭林盘项目规划设计项目概况 |
6.3.2 温江区岷江村“岷江桂雨”项目简述 |
6.4 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重庆市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研究述评 |
2 乡村旅游相关概念与政策 |
2.1 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的定义 |
2.1.2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
2.2 乡村旅游相关政策 |
3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案例分析 |
3.1 成都三圣乡:近郊休闲型模式 |
3.1.1 开发模式 |
3.1.2 参考经验 |
3.2 江西婺源:自然生态依托型模式 |
3.2.1 开发模式 |
3.2.2 参考经验 |
3.3 浙江湖州:近郊休闲型模式 |
3.3.1 开发模式 |
3.3.2 参考经验 |
4 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背景 |
4.2 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
4.3 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劣势 |
4.4 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机遇 |
4.5 巴南区乡村旅游发展挑战 |
4.6 巴南区乡村旅游总体发展对策 |
5 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
5.1 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产生基础 |
5.1.1 资源优势分析 |
5.1.2 市场分析 |
5.1.3 对比分析 |
5.1.4 开发模式定位 |
5.2 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解析 |
5.2.1 总体开发模式 |
5.2.2 自然生态景区依托型 |
5.2.3 乡村文化型 |
5.2.4 农业产业型 |
5.2.5 近郊休闲型 |
5.3 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构建的难点 |
6 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政策保障措施 |
6.1 完善乡村旅游管理体制 |
6.2 引导多方参与合作开发 |
6.3 创新机制解决用地瓶颈 |
6.4 加大财政金融投入 |
6.5 强化管理服务水平 |
6.6 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
6.7 拓宽宣传营销渠道 |
7 小结及下一步研究展望 |
7.1 小结 |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洛阳市政建设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相关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洛阳的城市概况 |
2.1 洛阳古都的历史沿革 |
2.2 洛阳的社会状况(1949—1966) |
2.3 洛阳的市政规划与功能布局 |
第三章 城市道路建设 |
3.1 道路的修建与扩充 |
3.2 城市道路绿化 |
3.3 道路照明设施的配置 |
3.4 桥梁的修建和维护 |
3.5 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的发展与管理 |
第四章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
4.1 城市公园绿化 |
4.2 城市公共区域绿化 |
4.3 河滩绿化 |
4.4 苗圃的管理 |
4.5 城市绿化的建设与管理 |
第五章 城市公用事业建设与管理 |
5.1 自来水供水设施的建立 |
5.2 排水系统雨污分离的下水管道的铺设 |
5.3 防洪工程的建设 |
5.4 市政工程维护与管理 |
第六章 洛阳市政建设的总结与评价 |
6.1 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
6.2 政府对历史古迹的保护 |
6.3 洛阳市政建设的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自然天成与人工雕饰:六百年来翠湖的生态变迁与人文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和基本思路 |
第一章 翠湖水域环境的变迁 |
第一节 1382年翠湖的形成 |
第二节 翠湖水域的减小 |
第三节 翠湖水域的疏浚 |
第四节 翠湖水域环境变迁的原因 |
第二章 清代翠湖园林景观的形成 |
第一节 1692年碧漪亭的建设 |
第二节 1796-1816年莲花禅院的建设 |
第三节 1834-1835年放生池的修建 |
第四节 1897-1904年水月轩的建造 |
第五节 “翠湖”名称由来 |
第三章 翠湖公园的建成与雕饰(1917-1949) |
第一节 翠湖公园的筹建 |
第二节 楼阁亭桥的修缮 |
第三节 堤路的拓修美化 |
第四节 园艺建设 |
第四章 翠湖的人文演进(1382-1949) |
第一节 翠湖“人文演进”的含义 |
第二节 翠湖文化的变化性 |
第三节 翠湖文化的持续性 |
第五章 翠湖生态与人文的契合 |
第一节 翠湖八景的形成与延续 |
第二节 翠湖生态和人文契合的原因 |
第三节 翠湖的功能与价值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调查及时序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观花树种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
1.2.2 植物群落学与群落调查方法 |
1.2.3 植物物候及其园林应用 |
1.2.4 时序景观营造与最佳观赏期研究 |
1.2.5 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及观花树种专项规划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综合公园花木配置与时序景观营造方面 |
1.3.2 园林树种规划的细化和提升方面 |
1.3.3 城市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1.1 南京市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南京市园林绿地建设概况 |
2.1.3 调查区域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取样方法 |
2.2.2 花期物候观测与分析 |
2.2.3 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2.3 研究内容 |
2.3.1 观花树种资源统计与群落特征分析 |
2.3.2 观花树种开花时序及观赏期研究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资源分析 |
3.1 观花树种物种组成分析 |
3.2 观花树种观赏特性分析 |
3.2.1 观花树种花色分析 |
3.2.2 观花树种花相分析 |
3.2.3 观花树种层次分析 |
3.2.4 观花树种花香分析 |
3.3 观花树种应用多度分析 |
3.4 观花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分析 |
3.5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资源应用情况总结 |
第四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特征分析 |
4.1 情侣园观花树种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4.1.1 情侣园南区 |
4.1.2 情侣园中区 |
4.1.3 情侣园北区 |
4.1.4 情侣园总结 |
4.2 古林公园观花树种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
4.2.1 古林公园东区 |
4.2.2 古林公园中区 |
4.2.3 古林公园西区 |
4.2.4 古林公园总结 |
4.3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数量特征总结 |
第五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研究 |
5.1 开花时序研究 |
5.1.1 情侣园开花时序 |
5.1.2 古林公园开花时序 |
5.1.3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开花时序总结 |
5.2 情侣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周期分析 |
5.2.1 春季观花树种 |
5.2.2 夏季观花树种 |
5.2.3 秋冬季观花树种 |
5.2.4 情侣园总结 |
5.3 古林公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周期分析 |
5.3.1 春季观花树种 |
5.3.2 夏季观花树种 |
5.3.3 秋冬季观花树种 |
5.3.4 古林公园总结 |
5.4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特征总结 |
第六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配置方式评价 |
6.1 观花时序景观的配置手法 |
6.1.1 花期叠置法 |
6.1.2 花期更替法 |
6.2 综合公园常用观花树种的伴生树种 |
6.2.1 梅的伴生树种 |
6.2.2 桂花的伴生树种 |
6.2.3 广玉兰的伴生树种 |
6.2.4 蜡梅的伴生树种 |
6.2.5 紫薇的伴生树种 |
6.2.6 琼花的伴生树种 |
6.2.7 日本晚樱的伴生树种 |
6.2.8 锦绣杜鹃的伴生树种 |
6.3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配置情况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评价 |
6.1 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四、浅谈小桥苗圃花木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封近代城市园林研究[D]. 李响. 河南大学, 2020(02)
- [2]都江堰柳街镇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整合开发[D]. 张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D]. 张晨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4]浙江省淡水鱼类养殖场景观化探索[D]. 骆浩雯.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青岛近代城市公园的历史变迁与特征研究 ——以中山公园、鲁迅公园为例[D]. 侯淳萌.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6]基于环境感知的川西林盘景观意象研究[D]. 孙大江. 四川农业大学, 2019(12)
- [7]重庆市巴南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政策研究[D]. 孙付恋. 重庆大学, 2019(01)
- [8]洛阳市政建设研究(1949-1966)[D]. 王琼. 河北大学, 2019(08)
- [9]自然天成与人工雕饰:六百年来翠湖的生态变迁与人文演进[D]. 巴雪艳. 云南大学, 2019(03)
- [10]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调查及时序景观研究[D]. 邸聪.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