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方国珍起义的“保境安民”

浅议方国珍起义的“保境安民”

刘香红河北省广平县第三中学

【摘要】方国珍是最早起兵反元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以“招安”手段与元廷周旋,实践着他“保境安民”的理想。方国珍在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三府保境安民二十年,避免了战争的祸害,代之是发展生产和贸易,大大改善了浙东经济条件。

【关键词】方国珍起义浙东保境安民

【中图分类号】K8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093-01

方国珍(1319年~1374年),元末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世代以浮海贩盐为业。方国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盐民,他又是最早起兵反元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可以说,1348年是方国珍在黄岩打响元末农民大起义的“第一枪”。方国珍起义比刘福通的颍州红巾军起义早三年,比张士诚在江苏泰州起义早五年。而当时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当和尚,四年后才走出庙门,加入郭子兴领导的北方红巾军。

方国珍活跃在东南沿海达二十年之久,在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大舞台上,他和许多黄岩人完成了从“奴隶到将军”的悲壮历程,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走过的道路大概有三种:一是招安;二是失败,被朝廷镇压或在起义军内部的自相残杀中败亡;三是“成者为王”,或暂时为王,建立新的王朝。方国珍走的是极少有人走过的第四条道路,在风云变色、群雄并起、刀光铁血的乱世,他采取了一种“边缘政策”。

首先,方国珍在沿海的黄岩发动起义,参加起义的多是渔民,水师是起义军的主要组成部分。起义军以海为家,以东南沿海(浙江宁波、台州、温州)为根据地。他们出入自由,当形势好转时,可以到岸上活动,而有官兵镇压时,又可退入大海。方国珍在与元朝军队数次交锋中就是利用大海而占据上风,多次大败元军,这也使得他能活跃在东南沿海达二十年之久。

其次,又由于浙江偏于东南一隅,黄岩更是近海,军事回旋的余地小,而得天下必先得中原,方国珍起义军的主力是水师和战船,而不是在大平原上能征惯战的步兵和骑兵,这就使他离开浙江北上、远征中原角逐变得困难。而且,当时江苏、安徽、山东已形成几支农民起义军,及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形成的元朝军阀武装割据势力的局面,南有福建的陈友谅,要突出东南一隅,困难重重,十分不易,于是方国珍采取“守望东南”的战略。据《黄岩县志》记载,谋士张子善曾向方国珍献计,进军中原,而方国珍意在保境安民,道:“朝廷虽无道,犹可以延岁月;豪杰虽并起,智均力敌。然且莫适为主,保境安民,以俟真人之出,斯吾志也”。所以方国珍虽先后数次大败元军,在群雄纷争、天下大乱的时代,方国珍尽管打出了一片天地,治理着东南沿海宁波、台州、温州,势力甚至达到了绍兴、杭州,并进入吴中之地,但始终没有称王称帝,没有一味地扩大地盘,仍是老老实实地守望浙东。方国珍在势力不断壮大的形势下,始终没有称王称帝,这在农民战争史上是很少见的。

第三,起义军活动范围局限在东南沿海,起义军主要由水师组成,使方国珍不可能拥有足以跟元廷相抗衡的实力,为积蓄力量、“保境安民”,方国珍采取了以退为进、造反和招降、妥协和战争的手段和策略。在与元廷周旋的过程中,曾多次招安。他的几次招安,使得他在历史上评价不是很高,有的说他“在整个起义过程中的表现都不好”;有的说他是“诡计多端的两面派”;有的说“当南方起义军取得一定战果之后,起义军将领也在急剧地蜕变,张士诚、方国珍、陈友谅等各部首领忙于划分势力范围,割据地方,根本无意北伐。更有甚者,方国珍、张士诚竟然接受元朝的官职,派军队攻打北方起义军”等。

其实方国珍起义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的几次“招安”。方国珍招安不像宋江,一当上朝廷的命官就拱手交出军队,弟兄们就作鸟兽散,起义军就从此分崩离析。方国珍招安使浙东这块土地得到了暂时的安定。他也未真正当过元朝的大官,占过朝廷的便宜。如他曾授“徽州路治中,未赴,仍据海道”,“元廷封他为太尉、江浙省左丞相”后,他没有去杭州做官,仍守浙东。实际上,他是以“招安”的手段与元廷周旋,实践着他“保境安民”的理想。我们知道封建统治者不可能真心实意地收编起义军,并让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做官,而是以招安的方法来瓦解起义军,一有机会便会赶尽杀绝。方国珍对元朝政府有清醒的认识,并保持高度的警惕。他虽几次受“招安”,但从未亲自到过京城,上过朝廷。方国珍采取招安的办法,与朝廷虚与委蛇,以积蓄力量,保东南沿海的安定。所以当朝廷做出对他不利的举措时,方国珍义无反顾地“入海反元”。方国珍在台州、温州、庆元(今宁波)三府保境安民二十年,避免了战争的祸害,代之是发展生产和贸易,大大改善了浙东经济条件。今日,台州地方,特别是路桥的富庶,与六百五十年前方国珍保境安民、励精图治,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总之,方国珍起义无论在起义军的组成、活动范围,还是在其斗争的手段和策略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与其他农民起义所不同的特点。而对方国珍起义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很容易触摸到中国农民反抗压迫的底蕴,哪怕是暂时的安定和生存的追求,方国珍的“保境安民”等待“明主”、以求得生存就表现了这一点。

标签:;  ;  ;  

浅议方国珍起义的“保境安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