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话语论文-施宇

反抗话语论文-施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抗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话语理论,权力,反抗,生存美学

反抗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施宇[1](2019)在《反抗权力:福柯的话语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米歇尔·福柯的话语理论一直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一方面福柯将话语同权力勾连,揭示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主体摆脱话语权力的束缚,实现“自由实践”的路径。本文即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的理论进行研究。绪论部分略述了学界对福柯的话语、权力、生存美学等思想的研究成果以及已得出的明确结论;本文对于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理论的研究脉络、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的概述等。论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章探讨话语赋予权力生产性特点的过程。重点对知识话语与表征权力、空间话语与规训权力以及身体话语与生命权力的密切关系予以论述,循序渐进地理清话语同权力日益加深的密切联系,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出话语权力的生产性特点。第二章围绕福柯针对话语权力初步显露的“反抗意识”。从分析话语权力网的特点着手,明确福柯所探讨的话语权力的特征——毛细血管般的渗透。福柯由此萌生反抗意识,他赞同“局部反抗”,并提出了自己的策略,但是“局部性”却注定这样的反抗是不彻底的、模棱两可的,可以说是“有”,也可以说是“无”。第叁章将目光聚焦到了福柯学术生涯后期的主体自我塑造思想。对于主体自我塑造的关注,是福柯全面反抗话语权力的新思路。学术生涯八年的沉寂,使他将研究的目光锁定在了古希腊社会,通过对以“关心自己”为核心的生存美学的探究,开辟了一条以道德伦理反抗话语权力的道路。此外,对于福柯的反抗理论也需要进行反思,辩证看待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的思想。第四章是对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理论的影响的论述。首先,要看到其中包含的生存美学思想对于美学发展的影响;其次,分析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的理论对于文学理论发展的参照作用,重点阐述对于“文化研究”理论的影响;最后,以“关键词批评”在中国的接受和创新情况为例,分析反抗话语权力理论在重建中国文学话语中的映射作用。结语部分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理论的两面性分析,进一步探究这一转向是否可视为福柯前后期理论的断裂亦或是延续的标志:同时肯定福柯反抗话语权力的理论,对于从微观层面上看待和消解“话语爆炸”的现代社会的话语权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良丛[2](2019)在《性别差异与反抗话语: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思潮,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理论建构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从问题的缘起到话语的建构,女性主义直接以精神分析作为参照系进行了对话与重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关系经历了从否定到对话、融合的过程。弗洛伊德的男性生殖崇拜思想被女性主义否定性借鉴,经过拉康的转换,精神分析才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资源。女性主义以性别差异作为论述主题,创造性地改造了精神分析的性别观,将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予以充分的阐释,并似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反抗思想发展了其政治话语。无论理论话语还是思想体系,精神分析都是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底色。(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庞胜楠,李建亮,王克华[3](2018)在《“反抗”与“怀旧”——中国众筹平台游戏项目文案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众筹网站摩点网上已众筹成功的五个游戏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众筹网站上的文案进行话语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众筹网站的游戏项目中创作者与生产消费投资人(prosumer)之间的关系,论证中国众筹网站为游戏创意者和具有参投人身份的游戏受众对反抗游戏工业体系中的霸权具有积极的作用。游戏创意者使用"怀旧"吸引生产消费投资人与之共同进行"反抗",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游戏的创作,从而维护了游戏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本文来源于《视听》期刊2018年07期)

杨敬萱[4](2018)在《话语、规训与反抗》一文中研究指出伍绮诗(1980-),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是美国当代最具潜力的美籍华裔作家之一。其处女作《无声告白》自2014年6月26日出版以来便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小说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处名为米德尔伍德的小镇,讲述了一个异族婚姻家庭的悲剧。聚焦于种族、性别和亲子关系问题,小说折射出作家对于美国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尽管海内外已有众多书评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分析研究,但都集中在主题、人物和叙事技巧等方面。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探讨,本文运用了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小说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和分析。本文基于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将小说历史背景同文本分析相结合,试图对小说中的主导话语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揭示主导话语下被规训的个体的处境。小说中的米德尔伍德小镇就是一处权力关系网控制下的全景监狱,而李家人便被囚禁在这处监狱之中。通过禁止、区分和歧视以及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叁种排斥程序,父权话语、种族中心话语和家长话语的统治地位得以形成。小说中的人物均生活在主导话语的控制和规训之下:女性必须遵循父权话语所设立的规范,留在家中照顾家人;美籍华人在白人至上的社会中备受歧视;儿童在父母的规训下成为缺乏多样性和创造力的驯服的躯壳。然而,正如福柯所说,“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因对当前的处境感到不满,纷纷尝试挣破主导话语的束缚,以寻求精神自由和自我救赎。他们打破空间束缚,挑战主导话语所设立的规范。通过多元性抵抗,他们为自己赢得了发声的机会。同时,从生存美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学会了关注自身,开始正确处理自身同他人的关系。通过对小说中人物所做的反抗进行分析,本文力图证明,被规训的人们仍有希望摆脱规训权力的控制,达到自我实现和精神自由。通过对《无声告白》中的话语、规训以及反抗进行诠释,作者试图揭示权力是无处不在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样一个规训社会之中。只有坚持多元性抵抗,学会关注自身,现代人才能够摆脱规训,实现精神自由。(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熊啸[5](2017)在《批判、反抗与改编:艳诗评论及阐释话语的多向度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艳诗"概念的形成与"艳"一字的含义相关联,二者在过去的文化语境中皆因暗含"危险性"的因素从而被权力建构成了典型的负面形象,这类批判话语遂构成了艳诗评论的主基调,艳诗一词的内涵也因此具有了明显的意识形态意味。明清时期关于艳诗的评论出现了两类新型的话语,一者从"情本"论出发强调其独立的意义与价值,构成了一种反抗型的话语;一者或从"雅正"的角度为其划定范围,或声称艳诗也可含有寄托,从而构成了一种改编型的话语。这些观点皆与当时诗学发展的大方向具有较强的趋同性,并显示出人们希望从理论层面对艳诗形象进行重构的意图。然而儒家理念的意识形态主导权决定了批判性话语始终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且其至今仍发挥着强大的惯性作用,从而导致艳诗研究一直未能摆脱边缘化的境地。(本文来源于《文艺理论研究》期刊2017年06期)

郭怡辰[6](2017)在《《美丽曲线》中权力话语的压制与反抗》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作家阿兰·霍林赫斯特在小说《美丽曲线》中,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同性恋群体为代表的社会边缘人沦为权力话语机制下牺牲品的悲剧命运,讽刺批判了当时社会权力话语建构的阴暗面。在展示同性恋群体被权力话语不断打压的经历以及他们对权力话语体系的超越和反抗背后,是作者对同性恋边缘群体一以贯之的人文关怀及其对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权力关系的希冀。(本文来源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胡欣[7](2017)在《约束与反抗—丹尼尔·笛福与塞缪尔·理查逊四部小说中的空间话语与女性赋权》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尼尔·笛福(1660-1731)的小说《摩尔·弗兰德斯》和《罗克珊娜》与塞缪尔·理查逊(1689-1761)的《帕美拉》和《克拉丽莎》分别讲述了各自女主人公生命历程的重要阶段。本文运用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和社会空间的叁重维度模型,分析了四部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如何通过(重新)书写空间话语抵抗男权束缚,用空间的、身体的话语对抗和消解占主导地位的男性主体性。以往对十八世纪小说中的空间的研究多将其作为事件的静态背景或视其为社会关系和人物活动的被动载体,少量关注空间生产涵义及在人物活动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则多止步于个别小说或少量场景。在此基础上,本文更全面、详尽讨论空间在人物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和对事件的影响。列斐伏尔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研究和空间叁维度模型是本文考察空间与人物活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依据。他提出的空间的叁个维度:构想空间、感知空间、实际空间,能够用于解释生产空间及由空间所生产的不同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借此模型考察四部小说中空间参与生产社会涵义及影响人物和小说事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揭示了十八世纪的空间是如何被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所生产和利用,从而控制及规约女性;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女性如何运用空间策略反抗男性压迫并书写颠覆男性权力和赋予自身力量的话语。十八世纪的空间构造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在当时,女性被当作被动的客体,被男性欲望和权力所定义。四部小说均展示了空间(及亦为空间的身体)对女性多方面的约束。首先,由于女性缺乏对空间的所有权和继承权,也缺少对公共空间的知识,她们不得不遵从男性掌控的构想空间和感知空间,从而论为父权控制下的牺牲品。其次,女性身体同样是受意识形态书写、男权社会构建影响的空间。身体不仅是阻碍女性的物质事实,还是一个被定义的空间,被男性以自身欲望和利益为目的去装扮、装饰和赋予意义。对于男权的约束和控制,女性的反抗和颠覆可以通过利用空间和身体实现。首先,空间是对抗时间的一种方式,空间位移能够消除时间带来的不良影响、获取新的身份、获得救赎,并与过去达成和解。其次,女性可以书写自己的空间话语来重新定义被男性权威书写的空间,并构建符合自身目的的实际空间。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所采取的空间策略包括向空间投射自身意识、将空间作为表达方式、以及以表面上对构想空间的顺从来掩盖对感知空间的利用和实际空间的构建。她们让空间的叁个维度相互关联,构筑有利于自身获得自主性和权力的实际空间。身体也是一种反抗空间,具体体现为叁个层次。第一,服饰作为身体空间的延伸,可以是藏匿和身份操演的方式,也可以是展现自身美德的空间。第二,主要以特定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为可感知特征的感伤身体能够赋予女性足以有效影响和抵抗男性的力量,尽管并不总是女性有意识或有目的而为之。第叁,贱斥(abject,也译作"卑贱")的身体能够引发男性主体的恐惧,使得女性能够反抗男性试图对她们进行的书写和控制,具体的表现形式包括:昏厥无意识的身体在形态上与死亡的身体相似,对男性自我构建的时间的、意识的主体性产生威胁,向男性昭示他亦是肉体的、必然死亡的;体现性别差异的身体既标示又消解了男性为建立自身主体地位而设立的与女性他者之间的差异性,同样对男性主体性产生威胁;厌食的身体和妓女商品化的身体也是一种社会层面的贱斥,两者都打破并威胁正常的社会秩序。厌食的身体拒绝延续生存、拒绝被作为物品参与交换,而主动将身体商品化的妓女则构建了纵然威胁道德准则却能够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服务的身体空间。四部小说可以看作是女性通过利用空间、与空间互动,来实行对抗和获取力量的故事。(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5-31)

李苑玮[8](2016)在《论“新历史主义”小说反抗话语的虚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历史主义小说举着反抗的大旗高调进入文坛,从对历史话语的讲述方式来说他们的确与之前的文学主流迥异,但这种反抗仅仅是被预先阐释的。他们消解一切的写作将欲望作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因,所谓英雄拥有的只是一种缺乏主体意识的荒谬勇气,更多则是小人物的苟且偷生,私人空间的出现也只是给欲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而爱始终缺席,在这一流派的作品中自由与希望都是虚无的,这些无形中严重损害了反抗话语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王玲[9](2016)在《压迫,觉醒,反抗—对美国早期新女性作家作品的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涌现了一大批新女性作家。与以往宣扬“真女人”,“家中天使”信条的传统女作家不同,这一时期的女作家处于觉醒和反抗的阶段。因此,通过创作那些令人惊奇、充满斗志的角色,她们的作品都表现了压迫和反抗的主题。国外研究者对这一时期的女性作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觉醒和反抗的主题,奇特的叙事结构,采用疯癫,自杀,异常行为等叙事方式。本论文运用福柯的话语理论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了新女性作家凯特肖恩《一个小时的故事》,夏洛特吉尔曼《黄色墙纸》,玛丽弗里曼《母亲的反抗》叁部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在男权话语下的压迫、觉醒和反抗。通过发出自己的心声,这些女英雄们成功地以自己的方式与父权话语做斗争。本论文共叁章。第一章揭露了叁位女主人公在男权话语下所处的压迫地位。在男权话语下,女主人公不仅处于无声的地位,而且她们的身心都被规训。第二章分析了女主人公的觉醒,在经历了镜像阶段后,女主人公们发现了自己沉默的“他者”地位。第叁章讲述了女主人公们如何通过建构女性话语,并解放被父权话语规训的身体,以此反抗父权话语的压迫。最后总结了新女性作家创作的角色是如何在父权话语中夹缝求生,并试图打破父权话语的压迫,构建女性话语,以此来获取两性平等。(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6-04-01)

刘伟[10](2014)在《反抗“父亲”——空间、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的周氏兄弟失和》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八道湾的空间政治与文化秩序周氏兄弟真正意义上的大家庭生活是从八道湾开始的,而他们的矛盾冲突也肇始于此,显然,周氏兄弟失和与八道湾存在密切的关联,但是,光把八道湾仅仅理解为周氏兄弟失和的一个重要起点和见证是远远不不够的,更要看到它实质上潜含着兄弟反目的某种动因。按照空间理论的理解,空间不仅仅是一种人类活动过程中不断扩张的容器或是不同于主体的客观的同质延伸,而是一种充满权力符号的场所,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本文来源于《鲁迅研究月刊》期刊2014年09期)

反抗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思潮,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理论建构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从问题的缘起到话语的建构,女性主义直接以精神分析作为参照系进行了对话与重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精神分析的关系经历了从否定到对话、融合的过程。弗洛伊德的男性生殖崇拜思想被女性主义否定性借鉴,经过拉康的转换,精神分析才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主要资源。女性主义以性别差异作为论述主题,创造性地改造了精神分析的性别观,将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予以充分的阐释,并似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反抗思想发展了其政治话语。无论理论话语还是思想体系,精神分析都是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底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抗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施宇.反抗权力:福柯的话语理论研究[D].扬州大学.2019

[2].张良丛.性别差异与反抗话语: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批评话语的建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庞胜楠,李建亮,王克华.“反抗”与“怀旧”——中国众筹平台游戏项目文案话语分析[J].视听.2018

[4].杨敬萱.话语、规训与反抗[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熊啸.批判、反抗与改编:艳诗评论及阐释话语的多向度建构[J].文艺理论研究.2017

[6].郭怡辰.《美丽曲线》中权力话语的压制与反抗[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

[7].胡欣.约束与反抗—丹尼尔·笛福与塞缪尔·理查逊四部小说中的空间话语与女性赋权[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

[8].李苑玮.论“新历史主义”小说反抗话语的虚假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9].王玲.压迫,觉醒,反抗—对美国早期新女性作家作品的话语分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6

[10].刘伟.反抗“父亲”——空间、身体、话语权力视域下的周氏兄弟失和[J].鲁迅研究月刊.2014

标签:;  ;  ;  ;  

反抗话语论文-施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