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巢湖市供电公司安徽巢湖238000)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必然对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群众工作;措施
1工作对象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1.1群众主体多元化
自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国内社会结构转型的逐步深化,群众工作的主体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改革开放之前,党的群众工作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企业职工和广大农民身上,而进入新时期,随着经济体制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个体劳动者等均称为新的群众主体,这也是目前群众工作的主要新对象。而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群众主体内部的矛盾也在不断深化,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问题也将逐步浮出水面,这极大影响了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群众主体的多元化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2群众需求差异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较为相似,且具有均等化的色彩。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始逐步多元化和差异化,主要体现为人民群众在不同阶段呈现出需求差异的扩大化。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目标为解决温饱问题,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民群众的主要需求目标是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社会生态环境建设。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城市弱势群体和下岗职工等十分关注社保和社会救济等问题,而高校毕业生则十分关注就业问题,即将退休职工十分关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问题,这些均表明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断差异化。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逐步提升,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开始提高,这进一步加大了群众需求的差异性,这给新时期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3群众诉求复杂化
在改革开放之前,人民群众的主要诉求为政治问题,如名誉恢复、阶级成分划分等。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之后,人民群众的诉求也集中在经济方面。此外,随着人民群众思想意识的不断提升,除了经济问题,还会涉及一些文化问题、环境问题、宗教问题的诉求。如要求政府取缔污染企业,要求政府保留文化遗址和古建筑等,这些较为多样性的诉求汇集在一起,继而形成一个十分棘手的群众工作问题。如果党和政府不及时加以解决,则会逐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进而损害党和政府的信誉和形象,这将给群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的阻碍因素。
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1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与工作路线始终不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但是群众工作的基本立场与工作路线不能变,否则群众工作就不能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工作。
第二,以群众路线为根本的工作路线始终不变。群众路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在党的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看,群众工作开展的顺利之时就是党按照群众路线开展工作之际,群众工作受挫之时也就是党违背群众路线开展工作之际。无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怎样变化,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时的根本遵循是不能变的。
2.2群众工作的基本要求必须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相结合
第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应有同质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再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这既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思路更是根本方法。首先,我们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了解群众疾苦,准确把握群众所需,这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其次,我们党归纳总结群众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再次,通过若干次实践,党不断完善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确保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有效的关键。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对特定阶段的社会各种矛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党的群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具体工作的开展必须使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落地”,必须“拆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换言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落地”和“拆分”的过程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
第二,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应具有同向性。一方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愿景牵引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引领千百万人民群众实际行动的灯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支撑数代中华儿女不断前进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必须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景,必须把这个共同愿景作为凝聚人心和引领行动的共识,使人民群众为实现这个共同愿景动起来、干起来。另一方面,“两个一百年”的共同愿景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直接结果。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不断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按照国家发展步骤,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完全解决之日就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实现之时,即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直接结果是把我国推进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之列。
3新时代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对策
3.1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从理论上说,党的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观点的运用,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领域。群众观点和人类社会实践发展之间内在联系十分紧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根本性,就是要尊重实践、尊重和热爱群众,坚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我们党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我党主张在解决与群众相关问题时,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依靠群众的丰富实践,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2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
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社会矛盾凸显、新老问题交织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建设和党群关系面临诸多新情况新课题。只有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采取多种形式改进和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3.3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
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需要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这就要求我们党要努力掌握新时代群众工作新方法,练好内功、提升本领、善做善成。要提升沟通群众的能力,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做到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要提升组织群众的能力,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能够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渡过难关,在共谋发展的道路上能够把群众调动起来共建美好家园。要提升教育群众的能力,正确引导和教育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广大群众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通过“入户走访”、“结对认亲”、“承诺办事”等方法,变基层工作“被动联系”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居民“上门”为干部“进门”,把实事做到群众家门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4积极疏通和拓宽党群联系渠道
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需要定准群众评价的坐标。“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我们对一切工作的评判,必须把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作为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时刻看重群众的感受、特别在意群众的评价,从群众的喜怒哀乐中去体悟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最本真的反映。当然,群众的表情不会藏在办公室里,也不会展现在文件堆里,而会流露于手拉手、面对面、心贴心的交往交流中。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民情从群众中来、服务到群众中去,绩效评价从群众中来、改进工作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机制,少坐沙发、多坐板凳,少看“门面”和“窗口”、多看“后院”和“角落”,少在高楼大厦中转悠、多到车间地头中问策,把脚踏到最深处、把情暖到心坎里。唯有如此,才能听到人民群众最真实的评判和最真切的表达。
结论
群众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工作核心内容之一。新时代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参考文献:
[1]钟莉.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J].建材与装饰,2015(1).
[2]陈慧荣.信访制度绩效与上访策略升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