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剧团体的未来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琪[1](2021)在《台湾国光剧团营销传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杭伽[2](2021)在《大连京剧的历史与发展》文中提出大连是中国近代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航运发达,经济繁荣。南北方各地的戏曲艺术通过航运,也交汇于大连,京剧也不例外。京剧在大连生根发展的过程中,其音乐、做功特点不仅仅保持了原有京剧艺术的共性,在此基础之上还形成了具有大连本土化的地域风格,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随着“文化自信”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中央政府对国粹文化的重视,京剧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而作为“东北京剧重镇”的大连,如何在经济“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弘扬国粹艺术,讲好“大连故事”,宣传大连文化,成为了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京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阐述大连京剧音乐做功本体的发展特色,并针对大连京剧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与建议。除此之外,对大连市内四区以及偏远农村的百姓进行调查问卷,从他们喜爱京剧的程度,对京剧的了解程度以及如何改进京剧艺术表演等问题做了综合调研。不仅如此,本文详细阐述大连市属专业京剧院团与其他业余京剧团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并对该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大连本地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环境试图为大连本地京剧院团找到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本文也详细叙述目前大连京剧剧场的总体发展情况,探寻剧场、剧院发展兴衰背后的原因,并试图找到合理化方案。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梳理大连京剧的历史脉络,分析大连京剧现状,积极探索大连京剧的复兴之路,传播国粹文化与大连文化,进而为其他剧种的发展提供思考。
王文照[3](2021)在《北京京剧票房运营调研报告 ——以“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加速、文化标准化日益严重,“国粹”京剧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深受冲击、发展式微。2006年,京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序号172,项目编号IV-28),2010年11月又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的传承发展不仅依赖国家、社会及广大从业人员,更需要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票友作为艺术欣赏领域的特殊群体,在京剧艺术发展演变历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承载力助力了京剧的活态传承。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为研究视角,在当代北京京剧票界中选取有一定代表性的“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作为研究对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方法为指导开展调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活态性特点,深入票房推进调研活动,梳理票房的发展历史、日常活动,票友技艺学习与剧目传承情况。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政策框架下,开展历时多年、角度丰富的影像资料收集与口头采访工作,并以叙述性、纪实性方法表现采访过程。通过对票房、票友个案的探索与整理,展示这一民间戏曲团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开展京剧艺术活态传承、整体保护的过程,试图从共性分析中探寻可供京剧票界发展参详的个性特征。
徐堃[4](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邢志[5](2021)在《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伊始,受“戏改”政策的影响,沪剧界对传统剧目进行了重新审定和修改。与此同时,沪剧发挥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在政府的倡导下,配合当时以反抗封建压迫、巩固新政权为重点的社会运动,创作了诸多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经典剧目《罗汉钱》就产生于此时。此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开展,“文艺跃进”现象明显,产生了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但与此同时,经过沪剧界的努力,也产生了经典剧目《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在“百花齐放”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得益于相对宽松的文艺氛围,沪剧界进行了传统剧目整理工作。随着“大写十三年”口号的提出,此前“三并举”的剧目政策被推翻,沪剧的传统剧目开始受到批判,并逐渐消失在舞台上,取而代之的是以反帝、反资、塑造工人英雄形象为重点的革命现代戏。在强调戏曲创作要突出“阶级斗争”、“兴无灭资”等内容的背景下,沪剧的两部大戏《芦荡火种》与《红灯记》成为了时代的经典,并在后来为京剧所改编,成为两个革命样板戏的源流。“文革”中后期,在“普及样板戏”的号召下,沪剧界又按照样板戏的创作要求编演了一批革命现代戏。“文革”结束以后,沪剧界在揭批“四人帮”运动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推动下,除了复演经典传统剧目外,还新创作了一批现代戏。与此同时,沪剧还借助电视这一新兴媒介的优势,将优秀剧目《一个明星的遭遇》改编为沪剧电视片《璇子》,成为全国首部戏曲电视片,开启了80年代沪剧剧目改编电视剧的热潮。这些景象,都显示着沪剧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开始复苏并逐步走向新的繁荣。在政府发出文艺创作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号召后,沪剧又一次发挥自身擅演现代戏的特长,坚持以主旋律的剧目创作为导向,迎来了改革开放后沪剧发展的一个高峰。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娱乐方式逐渐多元化,加之沪剧自身在剧目编演中存在的问题,沪剧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
赵子夜[6](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战红岩[7](2021)在《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是伴随着中国近现代激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变革而发生和发展的,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美育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受到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学者一方面广泛地汲取西方美育观念和美育思潮,同时在消化、吸收的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需要构筑起自己的美育体系。中国现代美育史的研究要求我们在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美育观念、理论史线索的基础上,将视野拓展、下移到现代的美育制度、美育实践上来。1919年夏,李叔同的弟子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人,创办了现代中国第一所正规的、颇具规模的艺术师范专科学校——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他们深感艺术教育不应只通过学校进行,更应该通过社会途径和力量传扬美育和培养美育人才,他们希望利用社团组织的形式把各地的艺术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切磋交流,共同推进艺术教育。1919年11月,以吴梦非为首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的教职员工联合爱国女学的教员们,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即为集美育观念和理论译介、研究和传播,美育制度建设推动,美育实践开展等为一身的着名团体——“中华美育会”。“中华美育会”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建立、发展并不断壮大的,他们在重要历史时期所做的美育实践与探索,内涵是十分丰富和广泛的,为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现代美育史的多元面向提供了极具研究价值的资源。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考据研究法、历史和实证的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达成以下目标:首先,考察“中华美育会”团体成立的历史契机和时代背景,还原历史图景,完成“中华美育会”的历史叙事;其次,探析“中华美育会”团体是怎样聚焦“美育”问题并展开活动,以及如何具体开展理论研究和搭建交流平台的,探究“中华美育会”团体共同的志趣追求;再次,阐述“中华美育会”在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与互动关系;最后,简要总结“中华美育会”在现代美育观念传播和理论建构史上的历史经验和收获,为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本文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和意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阐述研究对象: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本章首先梳理了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对中西交融渗透的新美育观念、西方美育思潮的启蒙性、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发现与传承进行分析。其次,对学制变革和美育制度的形成、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审美取向进行了历史性考察,由此发现艺术教育作为20世纪初中国教育界突出醒目的新星,国家从制度层面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最后,伴随着上述外部条件的成熟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华美育会”顺势而生。通过对“中华美育会”组织方式和运作模式的考察,挖掘凝练其宗旨、观念及社会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美育在近现代中国的兴起与流布,不仅展现为观念史的事件,还深度楔入彼时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实践中,对当下的美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仍产生深远之影响。第二章,立足“中华美育会”本体进行研究,分别从深度、广度、空间拓展、精神内核等不同维度,探讨其对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问题。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的具体化和理论建构的体系化进行研究,以期从深度、广度上探究其对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其次,系统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刊——《美育》杂志,力求从空间维度对其美育理论和知识的拓展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中华美育会”的精神内核,即:民众化思潮、实用主义和艺术教育运动,以及美育救国、中西兼容和倡导美育改革的主张和追求。第三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活动,强调将美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全方面。首先,鉴于“中华美育会”是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美育团体,且主要会员大都是学校的艺术教师,所以,学校成为了“中华美育会”传播先进、多元、民主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平台,并以此推动了中国美育新潮的发展。其次,通过研究“中华美育会”创新美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分析其“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特点、融“德”于“艺术”的审美教育方法,以及改进审美教育效能的手段和策略,推动发展了美育课程改革,进而达到了传播和改进艺术教育的目的。第三,考察“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和运用教材开展美育实践情况,明确他们将各自美育思想与艺术技能实践融合于教材之中的过程,并以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吴梦非与《和声学大纲》等多部音乐教材;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和专着为例,探讨他们通过传播美育观念,真正实现了将艺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第四章,研究“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本章内容首先从宏观层面,将社会美育对推动社会进步与国民意识自觉养成、接受主体的审美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的特殊和关键效用进行阐释。其次,从微观层面,以“中华美育会”创办的讲习所、暑期学校及其开展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培养优秀师资、凝聚艺术人才的原因所在:与“中华美育会”会员自身的高水平、专业性和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最后,通过考察“中华美育会”演讲、艺术展、参加或创办艺术社团等多种形式的社会美育实践活动,彰显了“中华美育会”会员积极投身社会美育实践,践行以美育人、提升民族创造力、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理想追求。第五章,分析和论证了“中华美育会”退场的原因、启示,对其兴衰成败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中华美育会”美育思想传播、美育实践探索的努力和贡献做出历史性评价。首先,对“中华美育会”的落幕退场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探究,总结了在社会动荡与时局不稳的背景下,“中华美育会”自身组织与管理困境、运行经费紧张、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等原因和问题。其次,通过梳理凝练“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和运行机制的内涵,探究“中华美育会”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结语部分,通过对近现代中国美育实践化、制度化历程的考察与反思,总结出我国现代美育不断走向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路径,应发挥好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从而对涵育人文情怀、塑造国民信仰、养成美好品格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整体以“中华美育会”的诞生背景为出发点,对“中华美育会”的成立过程、理论主张、美育实践、运行概况、解散反思、历史启示等进行梳理和研究,并对其机关刊物《美育》杂志上发表的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等文章进行分析和探讨。在研究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周昌[8](2021)在《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文中研究指明上海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报刊业与广告业的中心,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沪剧广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沪剧传播的重要媒介,沪剧的报刊广告是所有广告媒介中最为普遍、最为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形态,是沪剧宣传的最主要手段。作为沪剧广告的载体,就承担的角色与功能而言,上海报刊分为普通报刊、游乐场小报、沪剧报刊三类,它们在沪剧广告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对沪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沪剧进入申曲阶段后,逐渐为社会接受,进入新兴的游乐场演出,自此开始了借助报刊媒介传播的时代。此时,游乐场小报是沪剧广告的主要载体,游乐场小报如《大世界报》《新世界报》《先施乐园日报》等普遍刊载有沪剧讯息。此时的沪剧广告更多地是依附于游乐场发布的游艺时刻表中,仅仅是传递基本的演出讯息,广告的功能处于简单的告知性传播,但对于使沪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市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后,沪剧演出场扩展至戏院、剧场,沪剧广告也随之变化,戏院、剧场成为新的广告主,广告重心逐渐转移到《新闻报》《申报》等报刊,广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不断强化广告的吸引力与兴趣点,广告的营销策略更灵活多样。随着沪剧影响力的扩大,沪剧报刊应运而生,如《申声月刊》《申曲日报》《沪剧周刊》等。沪剧报刊面向的市场群体最为主要的就是沪剧剧迷,因此刊物营销的核心便是沪剧,全方位刊登有关沪剧方面的讯息。此时沪剧主要剧社如文滨剧团、施家剧团、鸣英剧团都已拥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竞争激烈,各剧团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物力在宣传上,沪剧报刊广告便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平台。沪剧借助沪剧报刊的发行,促进沪剧艺术的发展繁荣。沪剧广告是演出及创作主体的形象塑造重要途径,广告逐渐建立沪剧艺人的艺术形象。沪剧明星效应开始凸显,受到观众的追捧。伴随着沪剧地位的提高,沪剧的商业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逐渐形成以沪剧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在这个以沪剧为核心,由报刊、唱片、电台、剧场、出版社、周边企业等组成沪剧生态圈,沪剧得以借此参与与影响上海市民的都市社会生活,同时也为沪剧艺术的繁荣创造的良好的机遇。沪剧的周边广告既是沪剧影响扩大的结果,也是沪剧影响力的见证。
吴维[9](2021)在《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据不完全统计,广义海外华人的数量大约有4000万到6000万之多,生活的区域除东南亚之外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地区。本论文将聚焦北美地区加拿大城市卡尔加里的唐人街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和田野调查为手段,以梳理加拿大卡尔加里市这一海外流散地的华人音乐文化历史形成、变迁过程与发展现状;同时,笔者将尝试从族群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审视该地华人流散音乐文化现象,以此阐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海外流散地文化特色和身份认同功能。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作为曾经生活在中西两种文化环境中的一个个体而言,笔者试图以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身份角度开展本课题研究,在本论文中对中国音乐文化在未来国际化发展方向上提出自己的见解。论文将通过对流散概念、流散地音乐文化的形成、流散音乐文化的学科研究发展史、加拿大流散地--唐人街的功能等方面的介绍,结合对振华声粤曲社、卡尔加里民乐推广社、中乐团和杰诺音乐文化传媒公司的田野调查,详细阐述华人流散地音乐文化的过去与现在,以达到研究和理解海外流散地音乐文化特点、族群身份认同的目的。
张挺玺[10](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二、京剧团体的未来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剧团体的未来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2)大连京剧的历史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调查研究法 |
3.半结构化访谈法 |
(三)文献综述 |
1.京剧音乐本体研究 |
2.京剧史学 |
3.京剧音乐文化的传承保护 |
4.京剧课堂 |
一、大连京剧的文化源流 |
(一)文化因素 |
1.政治地理的环境因素 |
2.生产生活方式的体现 |
3.百姓迁移的浪潮 |
(二)文化内涵 |
1.儒家文化 |
2.道家与道教文化 |
3.佛教文化 |
(三)大连京剧简史 |
1.清末至抗日战争胜利前 |
2.抗战胜利至文革结束 |
3.文革结束至今 |
二、大连京剧的音乐特征 |
(一)大连京剧的唱腔发展 |
1.《斩经堂》(曹艺斌) |
2.《天王封江》(哈鸿滨) |
3.《汾水之战》(周仲博) |
4.《菊花石》(赵鹏声、刘慧琴) |
5.《松骨峰》(闻占萍) |
6.《合家欢》(陈梅英) |
7.《风雨杏黄旗》(于魁智) |
(二)大连京剧的器乐特征 |
1.大连京剧器乐曲的创作 |
2.大连京剧乐队的组成与发展 |
(三)大连京剧的做功与舞蹈 |
1.《宇宙锋》(王芸芳) |
2.《西游记》(筱九霄) |
3.《甘宁百骑劫魏营》(张铁华) |
4.《孤胆英雄》(周少楼) |
5.《松骨峰》(闻占萍) |
三、大连京剧艺术表演载体 |
(一)表演组织 |
1.专业京剧表演组织 |
2.业余京剧表演组织 |
(二)表演场所 |
1.戏台与戏楼 |
2.茶园与戏院 |
3.剧场 |
(三)表演艺术家 |
1.艺术家对大连京剧的贡献 |
2.艺术家个人经验与认知 |
四、大连京剧现状与发展 |
(一)大连京剧团体(社)、剧院的调研 |
1.大连京剧团体的现状 |
2.大连京剧剧场现状 |
(二)大连地区京剧传播与受众调查报告 |
1.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状况 |
2.京剧艺术传播情况 |
3.京剧文化的认识与看法 |
(三)大连京剧的继承与发展策略 |
1.树立京剧团体建设的多样化发展思维 |
2.大力发挥各类剧场的服务效能 |
3.建设与完善大连京剧文化产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连京剧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北京京剧票房运营调研报告 ——以“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北京京剧票房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关于票房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北京京剧票房的近况 |
第二章 关于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票房的组建与成熟 |
第二节 票友的加入与成长 |
第三节 票房的组织与运营 |
一、社团性质与规则 |
二、人员结构与流动 |
三、日常活动情况 |
四、舞台演出情况 |
第三章 票房活动的发展与思考 |
第一节 票房生存发展构想 |
一、社员的代际更替 |
二、票友“下海” |
三、票房的演出计划 |
第二节 观众群的养成与社会评价 |
一、观众养成 |
二、社会评价 |
第三节 京剧票房活动的再思考 |
一、植根群众的活态传承 |
二、公共文化空间的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实地走访调研记录表(2016——2020) |
附录2 正式访谈记录表、访谈大纲、访谈实录 |
附录3 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演出汇总表(2016——2019) |
附录4 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社费管理细则 |
附录5 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骨干社员名单(截至2021年4 月) |
附录6 调研照片及图示一览 |
(4)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2、艺术、经济与社会 |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
一、人口构成 |
二、交通方式 |
三、经济发展状况 |
四、城市空间结构 |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
一、 “自娱+娱人”模式 |
二、 “趣味+金钱”模式 |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
第二节 税收制度 |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
结论 |
附录 |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思路框架 |
第一章 建国初期的沪剧剧目(1949-1962) |
第一节 “戏改”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传统剧目的审定与修改 |
二、切合时代主题的现代戏创作 |
三、宣传新婚姻法的代表作:《罗汉钱》 |
第二节 “文艺跃进”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以现代剧目为纲”影响下的剧目 |
二、“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鸡毛飞上天》《星星之火》 |
三、对传统剧目的态度 |
小结 |
第二章 “革命现代戏”时期的沪剧剧目(1963-1976) |
第一节 “大写十三年”影响下的沪剧剧目 |
一、“大演现代戏”与批判传统戏 |
二、革命现代戏的盛行 |
第二节 革命样板戏时期的沪剧剧目 |
一、革命现代戏的样板:《芦荡火种》《红灯记》 |
二、样板戏背景下的其它沪剧剧目 |
小结 |
第三章 新时期的沪剧剧目(1977-2019)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一、剧目创作的复苏 |
二、首部戏曲电视片:《璇子》 |
第二节 “四个现代化”倡导下的沪剧剧目 |
一、以主旋律为导向的现代戏创作 |
二、娱乐多元化背景下的沪剧剧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历史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相关学术成果述评 |
(一)“中华美育会”及其会员研究 |
(二)中国近现代美育史相关研究 |
(三)美育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
(四)美育制度与美育实践相关研究 |
(五)近代以来美育相关制度的历史沿革 |
四、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文化转型中的“中华美育会” |
一、现代美育观念的流布与转化 |
(一)新美育的“兼容意识”:中西交融渗透 |
(二)中国现代新美育思想的觉醒与生成 |
(三)方兴未艾的现代美育 |
二、学制变革与美育制度的形成 |
(一)“壬寅学制”与美育实践的展开 |
(二)“壬子癸丑学制”与美育的制度化及其实践保障 |
三、现代文化艺术制度的生成及其美育取向 |
(一)文化艺术创造主体的身份转变 |
(二)文化艺术体制的更新 |
(三)新兴艺术社团的美育指向性 |
四、顺势而生的“中华美育会” |
(一)“中华美育会”的诞生 |
(二)“中华美育会”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 |
(三)“中华美育会”的宗旨观念与社会影响 |
第二章 “中华美育会”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一、美育观念的具体化与理论建构的体系化 |
(一)艺术家编辑群体与“艺术教育”的美育方法论 |
(二)《美育》杂志与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提案的落实 |
(三)“中华美育会”对“壬戌学制”的实践 |
二、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的空间拓展 |
(一)新文化与新型知识分子:“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现代美育的新特征 |
(二)新组织与新形式:“中华美育会”、《美育》杂志与新型美育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 |
(三)《美育》杂志与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延伸 |
三、“中华美育会”美育精神内核 |
(一)美育民众化——平民教育思潮 |
(二)美育现实指向性——实用主义学说和艺术教育运动 |
(三)“美育救国”——“教育救国” |
(四)借鉴西方,立足本国——中西兼融 |
(五)倡导美育改革——顺应艺术改革潮流 |
第三章 “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 |
一、“中华美育会”学校美育实践的学校、地域分布 |
(一)师范学校和专科艺术学校:以美育培养美育师资 |
(二)沪上与江浙:现代美育场域的形成 |
二、“中华美育会”的学校美育实践及教育理念 |
(一)培育“完全之人物”的教学理念 |
(二)实践为先的教学观念 |
(三)以美树人的艺术教育实践 |
三、“中华美育会”的美育课程与教学模式 |
(一)“技”与“道”并重的课程设置 |
(二)融“德”于“艺”的审美教育方法 |
(三)审美教育效能的考量 |
四、“中华美育会”与美育和艺术教育教材编纂 |
(一)吴梦非与多部音乐教材 |
(二)刘质平与《音乐课程标准纲要》及专用教材 |
(三)丰子恺与《开明国语课本》 |
(四)胡怀琛与《新撰国文教科书》等教材 |
(五)“中华美育会”会员编写的其他教材和专着 |
第四章 “中华美育会”的社会美育实践 |
一、社会美育实践传播美育观念 |
(一)启蒙心智的社会美育 |
(二)面向大众的社会美育 |
二、以讲习所、暑期学校培养艺术师资和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一)依托讲习所培养艺术师资 |
(二)依托暑期学校凝聚社会美育人才 |
三、以演讲推广美育思想 |
(一)傅彦长的演讲 |
(二)丰子恺的演讲 |
(三)刘质平的演讲 |
(四)“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的演讲 |
四、以艺术展践行社会美育 |
(一)刘海粟与展览会 |
(二)丰子恺与画展 |
(三)“中华美育会”其他会员与展览会 |
五、其他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 |
(一)通过创办和参加艺术社团推行社会美育 |
(二)通过艺术鉴赏、教育考察、舞台表演等形式传播社会美育 |
第五章 “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及其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的退场原因 |
(一)社团组织和管理中的困境 |
(二)经费紧张 |
(三)美育理想与社会现实脱节 |
二、“中华美育会”之美育实践的历史启示 |
(一)“中华美育会”美育观念内涵及启示 |
(二)“中华美育会”运行机制及启示 |
结语 走向实践的中国现代美育 |
一、美育从观念走向实践 |
(一)中国现代美育观念的现代品格 |
(二)中国现代美育主体的现代特质 |
(三)中国现代美育实践中的传播媒介与社会团体 |
(四)各类艺术社团与学术组织的美育实践 |
二、美育不断走向制度化 |
(一)美育制度化的观念基础 |
(二)美育制度化的多元路径 |
(三)当今美育的问题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华美育会”会员地域、学校及学科分布统计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相关概念的界说 |
第一章 沪剧与传播媒体的融合发展 |
第一节 沪剧的传播与发展 |
一、沪剧传播渠道概述 |
二、沪剧演出的广告宣传 |
第二节 上海报刊与沪剧的结盟 |
一、报刊中沪剧的相关讯息 |
二、报刊上沪剧广告的初现 |
第二章 报刊上的沪剧广告呈现 |
第一节 沪剧广告的发展历程 |
一、发轫时期的沪剧广告(1916-1927年) |
二、成长时期的沪剧广告(1928-1937年) |
三、成熟时期的沪剧广告(1938-1941年) |
四、衰退时期的沪剧广告(1942-1949年) |
第二节 沪剧广告的主要内容 |
一、演出及主创人员 |
二、演出剧目的推介 |
三、演出场所的票价 |
四、私人定制的堂会 |
第三章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及其周边 |
第一节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 |
一、沪剧的市场演出机制 |
二、沪剧目标受众的设定 |
第二节 沪剧的周边商业广告 |
一、沪剧商业价值的开发 |
二、沪剧明星的商业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闻报》沪剧广告资料索引 |
致谢 |
(9)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有关流散研究 |
四、关于海外民族志研究 |
五、有关文化认同研究 |
六、有关海外流散地唐人街研究 |
七、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第一章 流散地及华人流散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海外流散地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加拿大华人流散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卡尔加里华人流散地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章卡尔加里海外华人音乐文化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早期华人移民的“心曲”(粤曲、粤剧)--卡城洪门音乐艺术研究社 |
第二节 两个华人器乐社团-卡城民乐推广社和卡城中乐团 |
第三节 华人二代新音乐文化:杰诺音乐文化传媒公司 |
第三章 流散地--唐人街的华人族群音乐文化 |
第一节 唐人街华人音乐社团的活动特色和功能 |
第二节 流散地华人文化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和共存 |
第三节 海外华人视角看唐人街华人音乐文化 |
第四章 变迁中的华人流散族群音乐文化与认同研究 |
第一节 族群身份认同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
第二节 身份认同,多重身份认同与音乐身份认同 |
第三节 流散地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的调查问卷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京剧团体的未来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台湾国光剧团营销传播策略研究[D]. 王琪琪.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大连京剧的历史与发展[D]. 陈杭伽.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北京京剧票房运营调研报告 ——以“北京新荣春青年京剧社”为例[D]. 王文照.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4]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建国以来沪剧剧目研究(1949-2019)[D]. 邢志.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7]中国现代美育实践的发生 ——以“中华美育会”为中心的考察[D]. 战红岩.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D]. 周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海外华人流散地的音乐文化与族群身份认同 ——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唐人街为例[D]. 吴维.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10]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