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火地塘主要林分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

秦岭火地塘主要林分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

张少军[1]2003年在《秦岭火地塘主要林分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针对秦岭火地塘地区几种主要林分下土壤放线菌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实验共分离出10属46类放线菌,分别归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诺卡氏菌属(Nocardia)、放线菌单孢菌属(Altinomospora)游动放线菌属(Actinoplanes)孢囊放线菌属(Actinos porangium)孢器放线菌属(Actinopycnidium globosa knass)、假诺卡氏菌属(Psendonocardia Henssen)厄氏菌属(Oerskovia)。链霉菌属数量很大,种类最多,共分离到10种类群。 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落叶松林林下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发现其在数量和类型上有较大的差异。海拔2200m处落叶松林林分纯,土壤条件较好的导致其林下土中放线菌数量和类型较多,而1640m处由于人为活动频繁,地被物破坏较为严重,放线菌数量和类型要比2200m处少得多。 在同一海拔高度中锐齿栎林、油锐混交林、油松林叁种林分放线菌生态区系比较中,油锐混交林菌量和类型最多,其次为锐齿栎林,最少为油松林。油锐林由于营养分解物多样,导致其放线菌区系多样,而锐齿栎林下菌量多是因为阔叶林中地被物复杂多样,因此呈如此的变化。 土壤深度不同放线菌种类数量亦不同,在华北落叶松林下,一般来讲B层土中放线菌数量和类型较多,但在链霉菌属的10大类中,这种层次上引起类型的变化不是太大多集中在一些不常见的放线菌属中(如诺卡氏菌、假诺卡氏菌、孢囊放线菌等),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油锐混交林、锐齿栎林、油松林及冷杉林。 季节的变化会带来一系列土壤微环境的差异,放线菌种类如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这在第叁章结果与分析中已经提过了)。最明显的就是表现在海拔2300m处冷杉林下土壤放线菌类型和数量的变化上的。春季菌量少于秋季菌菌量,而夏季菌量为最多;春季放线菌种类少于秋季种类,夏季种类明显多于春秋两季。 土壤采集的地区不同,主要表现了气候类型,海拔、林型、植被的不同;林型、植被的不同,则反映了枯叶厚度、组成、组分、土壤酸碱度以及森林经营方式、生物干扰不同;土壤因子的不同则表现了土壤类型、性质、通气量、有机质含量、性质和组成不同;而季节的变化则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况,酸碱度、分解时期,有机质的含量、性质和组成等,以上这些因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对放线菌的种类和数量的分布发生影响。

田呈明, 刘建军, 梁英梅, 刘永华[2]1999年在《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对秦岭林区几种主要林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测定分析表明:根际微生物数量表现为油松—华山松混交林>落叶松林>锐齿栎—油松混交林,且以细菌数量为主。同一林型微生物状况为根际>非根际,干基根区>干基非根区,且不同林分差异显着。微生物的数量分布与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状况等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张春霞[3]2005年在《火地塘森林凋落物真菌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秦岭火地塘林区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该林区六种林分凋落物中的真菌种类、区系和生态分布。为今后该地区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75 种,隶属于84 属、41 科,其中食用菌97 种,药用菌44种,毒菌34 种。优势科为白蘑科、丝膜菌科、马勃科、球盖菇科和红菇科。优势属为杯伞属Clitocybe、小皮伞属Marasmius、马勃属Lycoperdon、丝盖伞属Inocybe 和小菇属Mycena。 2.按照生态位,发生于凋落物L 层的大型真菌有95 种,占调查总数的54.29%;F层的有62 种,占35.43%;H 层53 种,占30.29%。在L、F、H 层同时都有分布的共3种,占调查总数的1.71%,它们是小黄褐丝盖伞Inocybe auricoma、小假鬼伞Pseudocoprinus disseminatus 和堆金钱菌Collybia acervata。针叶林内大型真菌丰富多样,尤其以华山松林的大型真菌种类最多,共有61 种,占调查总数的34.86%;其次为油松林和落叶松林,都为38 种,占总数的21.71%;青扦林的大型真菌种类最少,仅有27 种,占15.43%。有3 种同时为4 个地点共有,占总数的1.71%,这3 种分别是大囊松果伞Strobilurus stephanocystis、小假鬼伞Pseudocoprinus disseminatus 和皱柄白马鞍菌Helvella crispa。 3.共鉴定出小型真菌61 种(49 属),半知菌类50 种(40 属),5 种(5 属)接合菌、5 种(3 属)子囊菌和1 种(1 属)鞭毛菌。可见,半知菌是主要类群。优势属为葡萄孢属Botrytis、交链孢属Alternaria、顶孢霉属Acremonium、青霉属Penicillium、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等17 属。 4.按照生态位,发生于凋落物L 层的小型真菌有30 属,占调查总属数的61.22%; F 层的有25 属,占51.02%; H 层26 属,占53.06%。在L、F、H 层同时都有分布的共11 属,占总属的22.45%,如曲霉属Aspergillus、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属Cladosporium 等。松栎混交林中的小型真菌属最多,共有22 属,占调查总属数的44.90%;其次为油松林、华山松林和落叶松林,都为21 属,占总数的42.86%;青扦林的小型真菌属数最少,仅为17 属,占34.69%。有6 属同时为6 个地点共有,占总属的12.24%,它们分别是毛霉属Mucor、顶孢霉属Acremon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属Botrytis、枝孢属Cladosporium 和青霉属Penicillium。

王鹤[4]2016年在《太白山典型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放线菌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是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界线,巨大的高山落差形成其独有的垂直气候带,植被带及土壤类型亦相应变化,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本文以秦岭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典型纯林植被土壤为研究材料,通过设计不同分离培养基,初步探究太白山不同植被土壤放线菌分离方法;并进一步以分离得到的放线菌为研究材料,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太白山地区放线菌资源的多样性;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太白山原核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坡pH含量为5.68-6.41,北坡pH含量为5.07-6.58,北坡变幅比南坡大,北坡最低pH为5.07;有机质含量极差较大,最大为77.8 g/kg,最小为11.7 g/kg;南坡供试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5.35 g/kg,北坡仅为2.81 g/kg,南坡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北坡;硝铵态氮含量南北坡差异不大;速效磷含量南坡最高值为7.15 mg/kg,北坡最高值为4.05mg/kg,南坡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北坡;速效钾含量南北坡基本持平。整体而言,太白山南北坡土壤养分大体呈现中海拔林地含量相对较高,如巴山冷杉,低海拔林地与高海拔林地含量相对较低,如锐齿栎和高山草甸,即自低海拔至高海拔不同林地类型土壤养分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分离放线菌效果最好的是改良甘油-天门冬酰胺培养基,该培养基在南北坡分离数量及种类上均占优,数量最高可达258×104 cfu/g土,种类最多为35种;改良高氏培养基在南坡的分离效果整体优于北坡,更适用于分离南坡不同林地的土壤放线菌;R2A培养基在分离中海拔及高海拔林地的放线菌优势更明显;海藻糖-脯氨酸培养基在分离放线菌数量及种类都最少,数量最高为7.0×104 cfu/g土,种类最多仅有4种。中海拔林地类型,如北坡的红皮桦、牛皮桦,南坡的牛皮桦,分离的放线菌数量均显着高于其它林地类型,最高海拔的高山草甸分离的放线菌数量最少。3.通过对太白山区土样中分离的427株放线菌进行16S rDNA序列测定、结果比对去重和进一步分析,确定427株菌为89个种,分属23个属,显示太白山土壤蕴含大量的放线菌资源。其中优势种群是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占供试菌株的88.06%,而在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中,S.enissocaesilis、S.cirratus和S.nojiriensis为优势种;除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外,余下的22个属中,诺卡氏菌属(Nocardia)为优势菌属,分布较为广泛,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短杆菌属(Renibacterium)和节杆菌属(Arthorobacter)丰度相对较好。4.太白山南北坡土壤放线菌种属差异较大。鉴定的23个属中,南北坡共有的放线菌属11个,北坡特有放线菌属7个,分别是为厄氏菌属(Overskov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韩国生工菌属(Kribbell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南坡特有的放线菌属5个,分别是放线菌共生放线杆菌(Aggregatibacter)、噬甲基菌属(Methylophilus)、假黄色单胞菌属(Micromonospora)、新鞘氨醇杆菌属(Novosphingobium)和小单孢菌属(Pseudoxanthomonas)。对不同植被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每种植被土壤均存在其特有菌属,可见不同植被土壤放线菌种类存在差异。5.高通量测序的覆盖率指数(Good’s coverage)显示相似度为0.97的条件下,土壤OTUs涵盖了土壤中98.1-99.4%的细菌,覆盖指数较高,说明本次测序结果可以准确地反映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真实情况。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在门水平,含量相对丰富的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拟杆菌(Bacteroidetes)、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Candidates-division-TM7、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Candidates-division-WS3。其中,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在所有样品中的丰度均最高。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在不同土样的丰度存在一定差异,北坡辽东栎和南北坡太白红杉相对丰度较高,均高于20%;最高海拔高山草甸的丰度一般。且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这与分离得到可培养放线菌的分布规律一致。

陈莉莉, 王得祥, 于飞, 王兆杰, 黄雅昆[5]2014年在《松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秦岭山地松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及其与土壤酶、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林地土壤中叁大类群微生物的数量在土层间自上而下急剧减少,表层土壤微生物数量最多,占土壤剖面总数的51.55%以上。(2)土壤微生物数量以细菌为主,占总数的99.70%~99.96%;放线菌次之,占总数的0.04%~0.30%;真菌最少,小于0.01%。(3)密度中等(1500~1650株hm-2)的林分能显着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4)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与土壤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脲酶、蔗糖酶及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总孔隙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pH值呈显着正相关。

程飞[6]2015年在《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五种主要森林类型土壤以及锐齿栎林和油松林下不同分解阶段倒木的微生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和倒木的微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和群落特征以及微生物群落与土壤和倒木理化特征之间的关系,以便为秦岭林区微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和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基础呼吸以青杄林土壤最高,而微生物生物量氮以锐齿栎林土壤最高。混交林和青杄林土壤有着较高的代谢商。青杄林有着最高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而最高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有机碳比和微生物生物量氮总氮比以锐齿栎林土壤最高。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最高为青杄林,而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为混交林土壤。土壤微生物因子与理化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基于土壤微生物因子和理化因子,青杄林和油松林土壤更为相似,而其它森林类型土壤更为独特。2.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量会逐渐增加,以华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碳源利用多样性以华山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最高。叁种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主要碳源有着更高的利用率,碳水化合物类是主要碳源,其次是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碳源利用多样性与土壤理化特征有明显相关性。锐齿栎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源利用特征上较为相似,两种松林针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相似,青杄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较为独特。总体看来,针叶林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要高于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3.叁种针叶林的土壤微生物PLFA总含量、细菌PLFA含量、真菌PLFA含量以及真菌细菌PLFA含量比均高于锐齿栎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PLFA总含量、真菌PLFA含量和真菌细菌PLFA含量比受到多数土壤物理因子的强烈影响,而细菌PLFA含量仅与碳氮比呈强的负相关。华山松林和油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PLFA组成更为相似,而其它叁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均较为独特。4.在两种门槛组合下,混交林有着较高的土壤真菌多样性,而锐齿栎林土壤真菌种类最多。大量相对丰度相似的TRF被针叶林土壤真菌群落所共享,而锐齿栎林和混交林的一些TRF的存在与否和相对丰度在很大程度上使它们区别于针叶林群落。叁种针叶林土壤有着相似的真菌群落,而锐齿栎林和混交林的群落组成均较为独特。种间关系网络明显的模块化结构将泛化种、特化种和普通种区分开,只有少数真菌种之间呈现相斥的特征,泛化种大多能够共存,而特化种只在局部与其它丰度低的非特化普通种共存。土壤理化特征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有显着影响。针叶林土壤真菌群落有较高的相似性,锐齿栎林和混交林土壤均拥有独特的真菌群落。5.针叶林土壤砂粒比锐齿栎林和锐齿栎-油松混交林高,粘粒和粉粒含量则相反。8个化学因子在锐齿栎林土壤中均较低。青杄林和华山松林土壤理化特征较为相似,锐齿栎林和锐齿栎-油松混交林土壤特征更为相似,而油松林土壤在理化特征上较为独特。6.不同树种和分解阶段的倒木细菌多样性和种类组成明显不同。锐齿栎不同分解阶段倒木的细菌多样性依次为IV>II>III>I>V,油松为I>II>V>IV>III。总体上看,各分解阶段倒木以锐齿栎的细菌多样性高于油松。锐齿栎和油松各分解阶段倒木样品中丰度最高的前叁个细菌门分别是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前叁个细菌纲分别是Bacilli、Alpha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Firmicutes门(Bacilli纲)细菌在锐齿栎倒木分解阶段I、III和V样品中占有最大的比例,在分解阶段II和IV样品中很低。在油松倒木分解过程中,Firmicutes门(Bacilli纲)的细菌丰度随着分解逐渐增加,在分解阶段III时最大,而后有减小。在门、纲和属的水平上,锐齿栎和油松不同分解阶段倒木的细菌群落均有着独特的结构。在纲的水平上,共存网络具有明显的模块化,各倒木的细菌群落组成倾向于非随机性,大部分细菌纲之间呈共存关系,而Bacilli纲与较多细菌纲呈强的相斥关系。在不同树种的倒木中,影响细菌群落和细菌类群分布的理化因子均有所不同,并无特定规律。7.不同树种和分解阶段的倒木其真菌多样性和种类组成也明显不同。锐齿栎不同分解阶段倒木真菌多样性依次为II>IV>V>I>III,油松为V>I>III>IV>II。总体上看,各分解阶段倒木以油松真菌多样性高于锐齿栎。各分解阶段倒木中丰度大于1%的真菌门只有Basidiomycota和Ascomycota,而丰度最高的前叁个真菌纲分别是Agaricomycetes、Sordariomycetes和Eurotiomycetes。锐齿栎倒木中丰度最高的前叁个真菌纲分别是Agaricomycetes、Eurotiomycetes和Dothideomycetes,油松则分别是Agaricomycetes、Sordariomycetes和Eurotiomycetes。Basidiomycota门虽多样性较低,但丰度高,随着锐齿栎和油松倒木的分解,真菌群落从Ascomycota门主导的群落向Basidiomycota门主导的群落演替。在门和纲的水平上,锐齿栎和油松倒木分解前期(I和II)的真菌群落较为相似,而分解中后期(III、IV和V)的群落较为相似,但是在属的水平上无明显趋势。共存网络具有明显的模块化,但在目的水平上,不同分解阶段倒木的真菌群落组成趋向于随机,大部分真菌目之间呈明显但有限的共存关系,少量真菌目之间为相斥关系。对倒木真菌群落和真菌类群分布影响最大的理化因子是倒木密度和含水量。8.锐齿栎林和油松林下不同分解阶段倒木在理化特征上明显不同。锐齿栎和油松倒木含水量均会随着分解而逐渐增加,倒木密度却逐渐减小。碳和钾含量随着分解从倒木中逐步损失,而氮、磷、钙和镁含量则随着分解而增加。锐齿栎各分解阶段倒木其密度以及钾、钙和镁含量要高于油松,而碳含量则相反,两树种倒木氮和磷含量随着分解有所变化。基于理化特征的异同,锐齿栎和油松分解阶段I倒木较为相似,锐齿栎和油松分解阶段II和III倒木较为相似,锐齿栎和油松分解阶段IV和V倒木相似。锐齿栎倒木以分解阶段I、II和III倒木相似,分解阶段IV和V倒木相似。油松倒木则以分解阶段I和II倒木相似,分解阶段III、IV和V倒木相似。

陈军军[7]2014年在《抚育间伐对松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是土壤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土壤微生物推动着土壤中植物、动物残体的分解,土壤酶参与腐殖质的形成、碳氮磷等有机元素的循环,能够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共同推动土壤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土壤微生物和酶是土壤中的敏感性活性物质,能够对外界变化产生响应,为探讨抚育间伐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林地内土壤的生物活性特征,为森林抚育提供依据,以秦岭中山地带广布的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林分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按照二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布设间伐试验,通过野外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探讨了林地土壤微生物菌群的数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特征,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的分异规律及抚育措施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提出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最高时,最佳抚育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林地内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细菌的数量在土壤微生物类群中所占比例最大,达90%以上,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小。2、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和全氮的质量分数,对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和土壤酶的活性有较显着的影响;4种土壤酶的活性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与微生物数量间相关性较高;微生物数量间、4种酶类之间均具相关性。3、间伐后,细菌数量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少;放线菌数量春季较多,夏、秋次之;真菌数量夏季最高,春、秋次之;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氮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夏季和春季;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低峰值出现在夏季,春、秋相对较高;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表现出秋季活性较高的趋势。整体上,土壤中微生物和酶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4、在林地土壤微生物类群数量最多,酶活性最高时,最佳抚育措施为间伐强度15.92~18.99%,残留物移除强度61.39~63.76%。

倪彬[8]2007年在《巨桉人工林根系土壤微生物、根系土壤酶活性与根系土壤养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桉树作为世界叁大造林树种在我国南方很多地区广泛栽植,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同时其生态价值仍存在争议。虽然本研究组已对巨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土壤养分做过研究,但还未从土壤酶活性,特别是还未从与植被生长密切相关的根际微域环境方面进行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巨桉人工林的生态效益,为扩大其栽植面积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研究了洪雅县巨桉人工林根系土壤微生物与根系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垂直分布等生态学特性;同时,与其它利用方式下根系土壤微生物、根系土壤酶活性与根系土壤养分进行了比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两巨桉人工林地中,根系与根外土壤微生物组成一致,均为好气性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除了真菌数量根系与根外土壤季节变化不一致外,土壤好气性细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的季节变化趋势在两林地根系与根外土壤中一致。好气性细菌及微生物总数量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放线菌数量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真菌数量根系土壤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根外土壤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巨桉人工林叁大类微生物四季的平均R/S值1.40,好气性细菌四个季度平均R/S值1.40,放线菌四个季度平均R/S值1.40,真菌四个季度平均R/S值1.41;巨桉人工林两样地根系与根外土壤微生物垂直分布规律一致,土壤微生物叁大类及微生物总数量的垂直变化总的趋势是表层(0~20cm)>中层(20~40cm)>下层(40~60cm);相比较2004年土壤微生物数量,2006年叁大类数量及微生物总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巨桉人工林根系与根外土壤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一致,蔗糖酶、脲酶活性夏季最高、春季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巨桉人工林根系与根外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与微生物垂直分布趋势一致,总的趋势是表层(0~20cm)>中层(20~40cm)>下层(40~60cm);巨桉人工林根系蔗糖酶活性四个季度平均R/S值1.54,根系脲酶活性四个季度平均R/S值1.29,根系过氧化氢酶活性四个季度平均R/S值1.39。3.通过不同利用方式间表层根系土壤微生物、根系土壤酶活性与根系土壤养分的研究,发现巨桉人工林根系土壤生物学因子与根系土壤养分状况大多由于相邻青冈次生林,除了速效K含量巨桉人工林4号样地极显着低于青冈次生林以外,其余指标都高于青冈次生林,且大多指标都显着或极显着高于青冈次生林。4.本试验所测定的根系土壤微生物与根系土壤酶活性间均呈正相关,除了好、气性细菌、放线菌、真菌与脲酶间未达到显着或极显着相关外,其余因子间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此外,通过根系土壤生物学因子与根系土壤养分相关分析,发现除了速效K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呈负相关外,其余生物因子与土壤养分因子间均呈正相关,其中,好气性细菌、蔗糖酶、过氧化氢酶与水解N、有机质和速效P极显着相关;放线菌与所有养分因子间均极显着相关;真菌与水解N、有机质和速效P极显着相关,与速效K显着相关;脲酶与水解N极显着相关,与速效P显着相关。5.通过各因子对根系土壤微生物总数、根系土壤酶活性的通径分析发现:速效P、水解N、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是影响微生物总数量的主要因子;脲酶、速效P、过氧化氢酶和水解N是影响蔗糖酶的主要因子:速效P、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是影响脲酶的主要因子;脲酶、蔗糖酶和速效P是影响过氧化氢酶的主要因子。6.对根系土壤养分进行了模型拟合,方程如下:水解N:Y_1=1.112×10~(-10)+0.371A_1+2.601A_2-2.511A_3+1.002A_4 A_1代表好气性细菌,A_2代表放线菌,A_3代表真菌,A_4代表脲酶速效K:Y_2=-2.03×10~(-10)-0.439B_1-4.304B_2+6.377B_3-0.907B_4-1.65B_5+0.446B_6 B_1代表好气性细菌,B_2代表放线菌,B_3代表真菌,B_4代表蔗糖酶,B_5代表脲酶,B_6代表过氧化氢酶速效P:Y_3=1.225×10~(-11)+1.773C_1-1.279C_2+0.492C_3+0.221C_4 C_1代表放线菌,C_2代表真菌,C_3代表蔗糖酶,C_4代表脲酶有机质:Y_4=-1.99×10~(15)+10.846D_1-13.37D_2+4.064D_3 D_1代表放线菌,D_2代表真菌,D_3代表蔗糖酶

徐叶宁[9]2017年在《杨—桤混交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杨树人工林长期的纯林连作是导致地力衰退的主要原因,而土壤氮素的供给状况是限制杨树人工林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树种混交可以通过凋落物的归还及根系作用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特征及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从而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林地的养分供应。因此,混交林的营造,特别是与固氮树种的混交是提高杨树人工林氮素供应水平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杨树人工纯林地力下降的问题。以往的研究表明,混交的效应往往要求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够体现出来,而对于混交后短期内能否体现出养分方面的促进效应目前尚不明确。根际是土壤养分进入林木根系参与养分循环利用的门户,同时也是根系生长和代谢对土壤影响最直接的区域。根际微域的性质与林木的生长密不可分,是混交林在养分供应改善方面最敏感而直接的体现。目前,有关混交林根际方面的研究及其缺乏,混交后短期内根际微域在微生物功能群的组成以及养分的转化和供应方面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本论文以5年生的杨树—江南桤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杨树纯林为对照,于不同的生长季节在混交林和纯林内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分析固氮树种的混交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功能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对土壤养分转化和供应的反馈。研究结果表明,杨—桤混交林和杨树纯林在年生长的不同时期,其土壤养分特征、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和群落组成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微生物代谢功能和活性均在展叶盛期最高,且混交林的细菌、真菌的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在展叶盛期均高于纯林。展叶盛期纯林的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根际效应均显着高于混交林杨树的根际效应,其中总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根际效应高出混交林中杨树根际效应13.5%、13.7%和18.5%;杨树纯林根际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芳基酰胺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酶活性分别为非根际土壤的1.65、2.75、1.36和1.79倍,而混交林则分别为1.24、1.23、1.21和1.43倍。在林分的快速生长期,与桤木的混交效应有明显体现,混交林杨树根际土壤的全氮含量比纯林高出15.9%,且土壤酶活性和群落代谢功能的根际效应均显着高于杨树纯林。而在落叶期,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代谢活性均大幅度降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种类相比于展叶盛期分别降低了65.3%和38.3%,土壤养分全量略有上升,但速效养分和酶活性相较于快速生长期均有所降低,混交林与纯林在养分的根际效应方面没表现出差异,但与养分转化相关的4种酶活性在混交林的杨树根际仍然保持较纯林显着的根际效应,根际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芳基酰胺酶、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非根际高60.1%、37.7%、29.1%和22.2%。由此可见,杨树与桤木混交可以显着增加林地土壤的氮素供应,提高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对碳源的利用效率,加速根际微域的养分转化,从林地和根际微域的双重角度证明了杨—桤混交的养分促进效应,可以为杨树混交林的营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一定的依据。

张学利, 杨树军, 张百习[10]2002年在《我国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林木根际土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内容包括研究方法、pH状况、养分状况及生物学活性等。指出了由于受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限制 ,这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与其他学科相关领域的研究相比 ,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林木根际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环境 ,对其的研究需要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和化学等多学科知识 ,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协作。

参考文献:

[1]. 秦岭火地塘主要林分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D]. 张少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2].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根际微生物及其土壤生化特性研究[J]. 田呈明, 刘建军, 梁英梅, 刘永华.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3]. 火地塘森林凋落物真菌区系研究[D]. 张春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4]. 太白山典型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放线菌资源研究[D]. 王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5]. 松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关系的研究[J]. 陈莉莉, 王得祥, 于飞, 王兆杰, 黄雅昆. 土壤通报. 2014

[6].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程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7]. 抚育间伐对松栎混交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D]. 陈军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8]. 巨桉人工林根系土壤微生物、根系土壤酶活性与根系土壤养分研究[D]. 倪彬. 四川农业大学. 2007

[9]. 杨—桤混交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体特征研究[D]. 徐叶宁. 南京林业大学. 2017

[10]. 我国林木根际土壤研究进展[J]. 张学利, 杨树军, 张百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标签:;  ;  ;  ;  ;  ;  ;  ;  ;  ;  ;  ;  ;  ;  

秦岭火地塘主要林分土壤放线菌区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