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组合论文_郎志俊,冯鑫

导读:本文包含了岩性组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合,顶板,沉积岩,数值,声波,柴达木盆地,沾化。

岩性组合论文文献综述

郎志俊,冯鑫[1](2019)在《岩性组合特征对导水裂带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水裂隙带经验公式仅给出了硬、中硬和软等岩性的计算方法,导致复杂软-硬互层结构顶板裂隙带高度的计算误差偏大。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模拟了小纪汗11203工作面和补连塔31401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现场测试结果对比拟合度较高,进而通过该方法研究了顶板岩性组合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能源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03期)

焦锐[2](2019)在《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主要岩性组合及其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对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岩性的裂缝发育情况,对于沉积岩不同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等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新生界的沉积岩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取得了以下认识:主要岩性组合类型:依据沉积岩岩石粒度和成分的分类,将柴西地区的沉积岩划分为主要的叁种岩性组合:细粒岩组合(粘土岩、杂岩、碳酸盐岩等),砂岩-细粒岩组合,膏盐岩-细粒岩组合。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体现的构造变形特征:选取柴西地区19口井,计算出孔隙度值967个,并绘制声波时差散点图,砂岩-细粒岩组合和细粒岩组合的声波时差随着埋深的增加在0-1000m范围内快速降低,反映出它们在该深度段主要为塑性变形;在1000-2000m范围内变化较慢,反映出它们在该深度段主要为弹塑性变形。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差异:根据柴西地区7组岩心28个样品的叁轴向岩石力学测试数据,结合前人对膏盐岩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分析得出:在相同应力条件下,砂岩的应变量要大于泥岩的应变量,泥岩的应变量稍大于碳酸盐岩,而膏盐岩的应变值要大于砂岩应变值,整体上应变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膏盐岩类,砂岩类,细粒岩类。岩心中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根据柴西地区20余口井的岩心及薄片观察,将岩心中的裂缝分为平行层面缝、低角度斜向缝和近垂向缝。不同岩性发育裂缝时的埋藏深度不同,细粒岩大致在大于2000m深度时发育裂缝;砂岩大致在大于2500m深度时更容易发育裂缝。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随埋藏深度增加,柴西地区主要岩性组合构造变形大致分为叁个阶段:塑性变形段,弹塑性变形段,以及弹塑性与破裂变形段。对于砂岩-细粒岩组合来说,在埋深小于1000m时,主要发生塑性变形,在埋深1000-2000m之间主要发生弹塑性变形,在大于2000m时发生弹塑性与破裂变形。对于膏盐岩-细粒岩组合来说,因膏盐岩具有高温下呈现塑性变强的特征,因此该组合构造变形在埋深小于1000m时,主要发生弹塑性变形,在埋深大于1000m时主要发生弹塑性与破裂变形。(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门晶璇[3](2019)在《沾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沉积岩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是非常规与常规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基础,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尚不深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沾化凹陷为主要研究区域,以古近系-新近系为主要研究层系,通过岩心和薄片观察、声波时差测井资料和岩心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对沾化凹陷拉张背景下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⑴主要岩性组合类型结合31口井的岩心、薄片的观察和统计,依据矿物成分和粒度的沉积岩分类将沾化凹陷主要岩性组合类型归为两种,即砂岩-细粒岩组合和细粒岩组合,其中细粒岩组合主要为碳酸盐岩-粘土杂岩组合、碳酸盐岩-有机质组合和膏盐岩-粘土杂岩组合。⑵岩性组合声波时差随深度变化所反映的构造变形特征选取沾化凹陷45口井的砂岩、细粒岩声波时差测井数据并绘制了砂岩和细粒岩声波时差随埋深变化的散点图,砂岩-细粒岩组合及细粒岩组合的声波时差随着埋深的增加在0-1000m范围内快速降低,反映出它们在该深度段主要为塑性变形;在1000-2000m范围内变化较慢,反映出它们在该深度段主要为弹塑性变形。⑶主要沉积岩应力应变曲线对比根据叁轴向岩石力学测试,在同等应力条件下,砂岩-细粒岩组合中砂岩的应变量比细粒岩的大,碳酸盐岩-粘土杂岩组合中粘土杂岩的应变量比碳酸盐岩的大,碳酸盐岩-有机质组合中有机质的应变量比碳酸盐岩的大,膏盐岩-粘土杂岩组合中膏盐岩的应变量比粘土杂岩的大。应变越大,塑性越强;相反,应变越小,弹性越强,越易破裂。⑷岩心中岩性组合的构造变形特征通过观察31口井的岩心和薄片,在砂岩-细粒岩组合中,界面上发育平行缝,细粒岩中发育垂向缝和斜向缝;在碳酸盐岩-粘土杂岩组合中,界面上和碳酸盐岩中发育裂缝;在碳酸盐岩-有机质组合中碳酸盐岩发育裂缝,有机质充填裂缝;在膏盐岩-粘土杂岩组合中,粘土杂岩发育裂缝,膏盐岩充填裂缝。另外,裂缝发育深度段的统计结果显示,细粒岩裂缝主要发育在2000m深度以下。⑸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一般特征随着埋深的增加,砂岩-细粒岩组合、细粒岩组合等岩性组合的构造变形大致可以分为叁个带:0-1000m大致以塑性变形为主,1000-2000m大致以弹塑性变形为主,2000m以下大致以弹塑性与破裂变形为主。(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叶涛,韦阿娟,黄志,赵志平,肖述光[4](2019)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Bayes判别法组合应用的火山岩岩性定量识别:以渤海海域中生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岩石类型复杂多样,且同一岩性受岩石成分、结构差异的影响,因此岩石物理响应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为岩性识别增加了难度。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大量取心资料、壁心资料以及薄片资料的岩电分析,优选出对岩性响应敏感的自然伽马(GR)、补偿中子(CNL)、密度(DEN)、声波时差(AC)以及原状地层电阻率(Rd)等5条曲线。基于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F_1—F_5共5个综合变量,其中F_1和F_2方差贡献率占总贡献率的81.4%,可作为两个主成分有效地反映5个变量的信息。针对主成分信息,利用Bayes判别法,构建了不同岩性的定量解释模型,对研究区9种火山岩进行了岩性识别。对取心井段的回判结果显示,基于主成分分析与Bayes判别的联合识别方法较常规交会图法在岩石成分及结构的识别精度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该方法的提出对研究区成像测井、元素测井资料缺少井段的火山岩岩性识别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王筱箐[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影响着非常规与常规油气的形成与演化,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岩性组合中单一岩性的变形特征,对岩性组合的构造变形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制约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本文从岩心、薄片、声波时差曲线及压缩、回弹破裂实验入手,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认识:(1)主要岩性组合类型依据沉积岩的成分和粒度分类,将中生界、上古生界主要的岩性组合类型分为两种:砂岩-细粒岩组合和细粒岩组合。(2)声波时差曲线所体现出的构造变形特征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110口井声波时差曲线的分析,发现声波时差值随着埋深的增加,浅部降低幅度大,反映该段岩石以塑性变形为主;深部降低幅度小或发生周波跳跃,反映该段岩石以弹性变形或破裂为主。现今时期,这两个段的分界线的深度在盆地不同区域不一致。在早白垩世末盆地最大沉降期,这两个段的分界线深度大致为1700m。(3)岩心、薄片中主要岩性组合的构造变形特征通过对岩心、薄片的观察,砂岩-细粒岩组合的裂缝主要发育在岩性界面处及较细粒的岩石中;细粒岩组合中的裂缝主要发育在岩性界面处。(4)不同岩石类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对比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岩石应力应变曲线的对比,发现同等应力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岩石的应变量有差异,其中煤应变量最大;同等应力条件下,石英碎屑岩的孔隙度越大,应变量越大;同等应力条件下,石英碎屑岩粒度越大,应变量越大。(5)主要岩性组合沉积后构造变形的一般特征随着埋深的增加,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大致可分为两个带:浅部塑性变形带和深部弹塑性与破裂变形带。在早白垩世末盆地最大沉降期,塑性变形带深度范围大致处于0-1700m,弹塑性与破裂变形带深度大致处于1700m以下。现今时期,塑性变形带和弹塑性与破裂变形带界线的深度在盆地不同区域不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5-01)

林健云,左宇军,王浩,于美鲁,税越[6](2019)在《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作面回采后采动顶板稳定性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8种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组合条件下采动顶板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全为硬岩时顶板垂直集中应力最大,全为软岩时最小;顶板的剪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上覆岩层的硬岩中,剪应力最大组合顶板类型为软-硬-软-硬组合;在不同岩性组合顶板条件下,顶板为软岩时其变形量远大于顶板为硬岩及软硬岩结合时的变形量;相同顶板条件下随着距离的加大,顶板垂直位移量呈现降低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布置方式和顶板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苏鹏[7](2019)在《不同岩性组合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不同岩性组合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来进行了顶板稳定性的研究,认为顶板稳定性受岩体强度、地应力、顶板完整性以及岩体结构的影响,并根据各个影响因素划分了4号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分区;然后,不同岩性组合顶板的强度不同,故而导致顶板稳定性的差异;最后从顶板结构来看,顶板稳定性与分层层数和分层厚度有关,当分层越多且分层厚度越小时,顶板稳定性越差。(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1期)

余为维,冯磊,杜艳艳[8](2018)在《旬邑地区野外露头岩性组合地震反射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油气勘探深入,地层内部岩性组合关系的精细描述在油气田地质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震资料作为岩性组合综合响应,根据其反射特征识别分析岩性组合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规分析手段主要为数值模拟与物理模拟,其中物理模拟受震源主频限制,实验室条件下难以达到其要求。为此,利用探地雷达技术进行物理模拟,并结合基于波动方程的数值正演模拟,将二者联合应用于露头岩性分析,最终得到实际野外露头的砂泥岩层组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清晰地表征了研究区典型露头岩性组合关系的地震响应特征,为基于地震资料的岩性组合精细描述提供了依据,其对于储层预测具有地质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8年05期)

张晓蕾[9](2018)在《基于矿物成分的沉积岩岩性与岩石粒度的关系及其岩性组合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元素测井在非常规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其对沉积岩分类及岩性识别的需求,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沉积岩分类标准(对陆源碎屑岩主要依据碎屑颗粒的粒度大小划分,对内源碎屑岩的分类命名主要依据矿物成分),制约了地层元素测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本文在大量沉积岩矿物含量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基于矿物成分的沉积岩主要类型,并探讨了沉积岩矿物成分与粒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岩性组合特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认识:(1)基于矿物成分的沉积岩主要类型收集并分析了13个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9067个沉积岩样品的矿物相对含量数据,依据《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中岩石内源矿物或陆源碎屑物含量大于50%可以确定岩石基本名称的条例,发现在9067个沉积样品中沉积岩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等均有含量超过50%的样品点。在全部样品中,石英矿物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3271个,占到全部样品的36.1%;长石矿物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227个,占到全部样品的2.5%;石英和长石矿物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6329个,占到全部样品的69.8%;方解石矿物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243个,占到全部样品的2.7%;白云石矿物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548个,占到全部样品的6.0%;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949个,占到全部样品的10.5%;粘土矿物相对含量大于或等于50%的样品有325个,占到全部样品的3.6%。全部样品中,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绿泥石等粘土矿物组分相对含量在50%以上的样品数量较少,其中伊利石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1个,占全部样品的0.01%;蒙脱石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3个,占全部样品的0.03%;高岭石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3个,占全部样品的0.03%;绿泥石相对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0个。在全部样品中,石膏、硬石膏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3个,占全部样品的0.03%;煤样品有4个,占全部样品的0.04%。在9067个沉积岩样品中,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大于50%的样品有7610个,占全部样品的83.9%;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均小于50%的样品有1457个,占全部样品的16.1%。综合上述研究,根据岩石矿物含量百分比及主要造岩矿物的成因相似性,结合前人对膏盐、盐岩、煤的研究成果,把沉积岩分为碎屑岩、碳酸盐岩、粘土岩、杂岩、膏岩、盐岩和煤等7大类。将石英矿物和长石矿物的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划分为一类,命名为碎屑岩;将方解石矿物和白云石矿物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划分为一类,命名为碳酸盐岩;将粘土矿物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划分为一类,命名为粘土岩;将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均小于50%的沉积岩划分为一类,命名为杂岩。石膏、硬石膏与岩盐均能单独成岩,将石膏或硬石膏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划分为一类,命名为膏岩;将岩盐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划分为一类,命名为盐岩。在基于矿物成分划分的沉积岩大类中,又把其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杂岩分别分为2、2、4种亚类。对沉积岩亚类的划分是根据主要造岩矿物的多少进行命名的,例如将碎屑岩中石英矿物含量大于长石矿物含量的沉积岩命名为石英碎屑岩,反之则命名为长石碎屑岩。即将碎屑岩分为石英碎屑岩和长石碎屑岩;将碳酸盐岩分为方解石碳酸盐岩和白云石碳酸盐岩;杂岩成分复杂,按照岩石中矿物含量最高的命名,即将杂岩分为石英长石杂岩、方解石杂岩、白云石杂岩和粘土杂岩。(2)基于矿物成分的沉积岩岩性的粒度特征收集并分析了典型含油气盆地沉积岩样品的铸体薄片,观察沉积岩粒度特征发现,在岩石粒度大于0.1mm的沉积岩样品中,矿物成分含量大于50%的岩石为石英碎屑岩、长石碎屑岩、方解石碳酸盐岩和白云石碳酸盐岩,矿物成分含量均小于50%的岩石为石英长石杂岩;在岩石粒度小于0.1mm的沉积岩样品中,矿物成分含量大于50%的岩石为石英碎屑岩、长石碎屑岩、方解石碳酸盐岩、白云石碳酸盐岩和粘土岩,矿物成分含量均小于50%的岩石为石英长石杂岩、方解石杂岩、白云石杂岩、粘土杂岩、膏岩、盐岩和煤等。分析国内外多种沉积岩粒度分级方案,建议以0.1mm作为粒度界限将粒径,将大于0.1mm的细砂、砂、砾砂级颗粒划分为粗粒沉积岩,将粒径小于0.1mm的粉砂、泥级颗粒划分为细粒沉积岩。(3)基于矿物成分与粒度的沉积岩主要岩性组合基于沉积岩矿物成分与粒度特征,结合岩石的岩石结构与力学性质,初步划分出4种主要的含油气盆地中的岩性组合类型:杂岩组合、细粒岩组合、砂岩-细粒岩组合和砂岩-细粒岩-基岩组合,又将其中的部分岩性组合进一步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上述岩性组合与沉积相的关系。(4)典型含油气盆地岩性组合特征及分布根据上述研究,分别分析了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及上古生界二迭系,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中-新生界等3个典型含油气盆地不同层系的岩性组合及分布特征,为非常规与常规油气成藏统一性、差异性、相关性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6-01)

罗菊兰,陈彦竹,高波,及成林,苗秀英[10](2018)在《基于矿物组合分类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识别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膏盐岩下马五6、马五7、马五9碳酸盐岩储层是天然气勘探的新层位,具有较好的含气潜力,储层岩性复杂,矿物成分计算不准确,测井评价结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无效试气层偏多,增加了勘探成本。本文基于岩心实验数据分析,开展了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与岩石矿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找到了准确识别岩性的敏感参数,建立了矿物成分计算的分类标准,按照方解石与白云石组合、硬石膏与白云石组合、石盐与白云石组合叁种情况分类建立了岩性识别模型,通过岩心分析结果的标定和验证,计算结果比原有的计算模型明显提高。岩性成分的分类计算,为储层参数的精确计算奠定了基础,解决了膏盐岩下储层精细评价的瓶颈问题。(本文来源于《国外测井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岩性组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对于非常规油气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岩性的裂缝发育情况,对于沉积岩不同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依据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资料分析、模拟实验等研究,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简称柴西地区)新生界的沉积岩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并取得了以下认识:主要岩性组合类型:依据沉积岩岩石粒度和成分的分类,将柴西地区的沉积岩划分为主要的叁种岩性组合:细粒岩组合(粘土岩、杂岩、碳酸盐岩等),砂岩-细粒岩组合,膏盐岩-细粒岩组合。声波时差测井曲线体现的构造变形特征:选取柴西地区19口井,计算出孔隙度值967个,并绘制声波时差散点图,砂岩-细粒岩组合和细粒岩组合的声波时差随着埋深的增加在0-1000m范围内快速降低,反映出它们在该深度段主要为塑性变形;在1000-2000m范围内变化较慢,反映出它们在该深度段主要为弹塑性变形。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差异:根据柴西地区7组岩心28个样品的叁轴向岩石力学测试数据,结合前人对膏盐岩应力应变曲线的研究分析得出:在相同应力条件下,砂岩的应变量要大于泥岩的应变量,泥岩的应变量稍大于碳酸盐岩,而膏盐岩的应变值要大于砂岩应变值,整体上应变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膏盐岩类,砂岩类,细粒岩类。岩心中裂缝发育及分布特征:根据柴西地区20余口井的岩心及薄片观察,将岩心中的裂缝分为平行层面缝、低角度斜向缝和近垂向缝。不同岩性发育裂缝时的埋藏深度不同,细粒岩大致在大于2000m深度时发育裂缝;砂岩大致在大于2500m深度时更容易发育裂缝。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随埋藏深度增加,柴西地区主要岩性组合构造变形大致分为叁个阶段:塑性变形段,弹塑性变形段,以及弹塑性与破裂变形段。对于砂岩-细粒岩组合来说,在埋深小于1000m时,主要发生塑性变形,在埋深1000-2000m之间主要发生弹塑性变形,在大于2000m时发生弹塑性与破裂变形。对于膏盐岩-细粒岩组合来说,因膏盐岩具有高温下呈现塑性变强的特征,因此该组合构造变形在埋深小于1000m时,主要发生弹塑性变形,在埋深大于1000m时主要发生弹塑性与破裂变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性组合论文参考文献

[1].郎志俊,冯鑫.岩性组合特征对导水裂带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

[2].焦锐.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主要岩性组合及其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D].西北大学.2019

[3].门晶璇.沾化凹陷古近系—新近系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9

[4].叶涛,韦阿娟,黄志,赵志平,肖述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Bayes判别法组合应用的火山岩岩性定量识别:以渤海海域中生界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5].王筱箐.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上古生界主要岩性组合的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D].西北大学.2019

[6].林健云,左宇军,王浩,于美鲁,税越.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苏鹏.不同岩性组合顶板稳定性影响因素和数值模拟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8].余为维,冯磊,杜艳艳.旬邑地区野外露头岩性组合地震反射特征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8

[9].张晓蕾.基于矿物成分的沉积岩岩性与岩石粒度的关系及其岩性组合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18

[10].罗菊兰,陈彦竹,高波,及成林,苗秀英.基于矿物组合分类的碳酸盐岩储层岩性识别模型的建立[J].国外测井技术.2018

论文知识图

五龙沟矿集区地质矿产略图(据张延林...倾斜低阻断层模型示意图于奇6井寒武系合成地震(叁维)记录图驱龙矿区侏罗世地层沉积韵律Fig.5-3....-4自动识别沉积旋回界面及旋回组合图中...两级低起伏侵蚀面岩性分布规律

标签:;  ;  ;  ;  ;  ;  ;  

岩性组合论文_郎志俊,冯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