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免疫原性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原,免疫,原性,蛋白,小鼠,毒素,缺失。
低免疫原性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陈亮,邵安良,魏利娜,刘启省,张东刚[1](2019)在《应用Gal抗原缺失小鼠评价可降解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免疫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Gal抗原缺失小鼠评价脱细胞真皮基质及其降解过程中的残余免疫风险。方法:Gal抗原缺失小鼠经兔血预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T1组、T2组。T1组腿部肌肉间植入牛真皮基质(原材料),T2组肌肉间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照组进行"假手术"操作。在植入后的4、12、52周分别取材,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总IgG、IgM含量和血清抗-Gal IgG、IgM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IL-4、IL~(-1)0、IL~(-1)2p40、IFN-γ等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脾淋巴细胞亚型百分比等;进行脾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采用CCK-8试剂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率;取胸腺、脾脏以及包裹植入物的局部肌肉样本,HE染色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价。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进行牛真皮基质原材料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免疫毒理学风险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鼠植入牛真皮基质原材料的T1组小鼠血清抗-Gal IgG含量和体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T1组小鼠在4周时,血清抗-Gal IgG平均含量是对照组的2倍;植入12周时,血清抗-Gal IgG平均含量继续升高,达到对照组的近7倍,统计学分析均有显着性差异,表明由降解引起的Gal抗原持续暴露或暴露增加,致使小鼠血清抗-Gal IgG含量升高;在植入52周时,血清抗-Gal IgG平均含量回复到对照组水平。植入12周时,T1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3、7d时,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是对照组的211%和243%。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T1组牛真皮基质植入后4周时局部反应为重度刺激,12周时为中度刺激,52周时为轻微刺激。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的T2组在4、12、52周的不同时点,小鼠血清总IgG、IgM含量,抗-Gal IgG和IgM含量,血清细胞因子,脾淋巴细胞分型和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等不同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T2组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后4周时局部反应为中度刺激,12周时为轻微刺激,52周时为无刺激。而且,脱细胞真皮基质在4、12、52周时的植入局部反应明显低于真皮基质原材料。结论:牛真皮基质(原材料)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引起Gal抗原缺失小鼠血清抗-Gal IgG含量升高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免疫原性;而脱细胞真皮基质在植入后降解过程中的免疫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脱细胞处理工艺降低了脱细胞真皮基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熊冉,艾珊珊,萧晟[2](2019)在《基于恒定链载体不同抗原表位串联嵌合体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多抗原表位串联在恒定链(inviraint chain,Ii)功能片段载体增强免疫作用中的特性,自行设计一系列引物,克隆新城疫病毒HN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片段,用连接序列将其串联,并进一步连接小鼠Ii功能片段Cyt/TM,构建HN/VP2、Cyt/TM/VP2、Cyt/TM/HN、Cyt/TM/HN/VP2和Cyt/TM/VP2/HN共5个嵌合体,定向插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小鼠,经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Ii功能片段可增强小鼠分泌特异性抗体,无论是Ii功能片段连接单一抗原表位,还是Ii功能片段连接多抗原表位串联,均比单用抗原表位免疫组提高抗体效价3倍以上,而多抗原表位串联不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Ii功能片段(Cyt/TM)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其连接的抗原表位串联不影响其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卢井才,宋月爽,刘大维,闫慧,孙世洋[3](2019)在《戊型肝炎病毒ORF2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ORF2抗原,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基因合成获得HEV ORF2目的基因,构建重组杆状病毒,并在sf9昆虫细胞中优化表达;采用超声、硫酸铵沉淀及层析纯化HEV ORF2蛋白,免疫小鼠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制备的重组杆状病毒滴度为1×108 PFU/m L;重组蛋白表达条件MOI为1,收获时间为5 d时,表达量最高为20 mg/L;通过纯化获得HEV ORF2蛋白纯度> 95%;其疫苗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与PBS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HEV ORF2蛋白,该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较高的目的蛋白,且制备的HEV ORF2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制备和开发预防性疫苗。(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刘东利,贺小龙,杜延玲,杨拴盈,彭丹[4](2019)在《肺癌抗原组中强免疫原性抗原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肺癌抗原组中强免疫原性抗原,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疫苗研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份异体肺癌患者血清以重组cDNA表达文库血清学分析(SEREX)技术筛选肺癌cDNA表达文库,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此外,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为肺癌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员6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人员血清标本,对比相关肺癌抗原的异体血清反应结果。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肺癌抗原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明确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本实验共完成3轮血清学筛选,最终得到70个阳性克隆。采用NCBI网上序列分析软件BLAST对各cDNA序列的同源性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上述70个阳性克隆分别表示63个不同基因,包括35个已知基因、26个功能未知基因以及2个新基因。其中35个已知基因中仅有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基因与肺癌相关,2个新基因分别为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γ(EF-1γ),功能未知基因中可能与肺癌相关的包括二羟基苯甲酸内置结合蛋白1配偶体(POB1)、中枢神经系肽酶Ⅰ(TPP1),共5种肺癌相关抗原。肺癌组Top2A、HSP90α、POB1抗原克隆的IgG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Top2A、HSP90α、POB1抗原克隆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高于上述叁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SEREX技术可用于肺癌抗原组中强免疫原性抗原的筛选、鉴定,临床工作中可将Top2A、HSP90α、POB1基因作为肺癌早期诊断以及免疫治疗的靶向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袁伟[5](2019)在《含结核分枝杆菌多阶段抗原融合蛋白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拟靶向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多阶段特异性表达的抗原,设计并构建包含多个靶抗原的融合蛋白SHR3;检测SHR3及其亚组分蛋白能否被安徽省淮南市M.tb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识别;以SHR3联合佐剂DMT免疫C57BL/6小鼠,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1.选择M.tb感染后的分泌期、潜伏期和复苏期特异性表达抗原Rv1626、Rv2866和Rv1884,构建融合蛋白SHR3及其亚组分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分别进行原核表达、纯化、SDS-PAGE 和 Western blotting 鉴定。。2.依据结核病(Tuberculosis,TB)临床诊断标准筛选临床受试者,分为感染者(包括TB患者和潜伏感染者)与健康对照者。利用全血干扰素释放分析技术(Whole-blood IFN-γrelease assay,WBIA)检测 SHR3 及其亚组分蛋白诱导M.tb感染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水平及其差异;并在特异性抗原SHR3刺激受试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特异性IFN-γ和IL-2单阳及双阳的CD4+、CD8+T细胞总数并比较差异。3.制备亚单位融合蛋白疫苗SHR3/DMT,将C57BL/6小鼠分为PBS阴性对照组、DMT对照组、BCG阳性对照组、SHR3/DMT组和BCG+SHR3/DMT组。按相应的免疫方案皮下免疫各组小鼠,9周后处死。以ELISA检测其抗原特异性抗体滴度;脾淋巴细胞分泌的抗原特异性IL-4、IL-2、TNF-α和IFN-γ水平;以及以qRT-PCR检测肺脏抗原特异性IL-4、IL-2、TNF-α和iNOS的表达水平。结果:1.成功构建、表达、纯化融合蛋白SHR3及其亚组分蛋白,以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SHR3及其亚组分蛋白鉴定正确,同时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生物学活性。2.SHR3及其亚组分蛋白刺激M.tb感染者淋巴细胞产生的IFN-γ水平,以及诱导产生的IFN-γ、IL-2单阳及双阳的CD4+和CD8+T细胞数均显着性高于健康对照组。3.SHR3/DMT诱导小鼠产生显着高水平的IgG抗体及其亚类,IgG2a/IgG1结果显示趋向Th1型应答;同时诱导小鼠肺脏组织IFN-γ、TNF-α及iNOS表达水平显着高于PBS组和DMT组。无论以PPD或SHR3刺激,BCG+SHR3/DMT组小鼠均诱导分泌最高水平的总IL-2、IFN-γ和TNF-α,且显着高于PBS组和DMT组(P<0.05)。结论:以安徽省淮南市M tb感染者T细胞识别的M tb多阶段靶抗原构建融合蛋白SHR3,可诱导M tb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高水平IFN-γ,以及诱导数量较多的IFN-γ、IL-2单阳及双阳的CD4+和CD8+T细胞。SHR3/DMT可诱导免疫后小鼠产生显着高水平IL-2和IFN-γ。上述实验结果均证实SHR3可诱导高水平的抗原特异性CD4+Th1型应答。本研究为在动物模型中进一步评价SHR3抗Mtb感染的保护性建立了研究基础。图15;表8;参57;(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3)
王泽昊,邵安良,魏利娜,刘舒云,眭翔[6](2019)在《采用Gal抗原缺失鼠评价GGTA1/B4GalNT2/CMAH基因敲除猪软骨组织的免疫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在Gal抗原缺失小鼠皮下分别植入GGTA1/B4GalNT2/CMAH基因敲除猪软骨组织与野生型猪软骨组织所引起的免疫反应。方法将叁基因敲除猪软骨组织(KO组)与野生型猪软骨组织(WT组)分别植入Gal抗原缺失小鼠皮下4周,设立假手术组(con)作为阴性对照。4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总IgM抗体和抗Gal抗体。结果野生型猪软骨(WT)材料植入组小鼠总IgM含量平均在(0.525±0.224)mg/ml,显着高于阴性对照(Con)组小鼠总IgM平均含量(0.121±0.050)mg/ml(P<0.05),但与叁基因敲除猪软骨(KO)组小鼠总IgM平均含量(0.313±0.061)mg/ml无统计学差异。野生型猪软骨组织具有比叁基因敲除猪软骨组织组和对照组更高的抗α-Gal IgM水平(P<0.05),而叁基因敲除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述结果表明GGTA1/B4GalNT2/CMAH基因敲除猪软骨组织在体内几乎没有免疫反应,可作为软骨缺损修复材料。(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海丽,刘永太,张峰波,李玉娇,李智伟[7](2019)在《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蛋白BCG-egG1Y162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研究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蛋白BCG-egG1Y162的免疫原性。方法选取60只小鼠分别分为3组实验组、重组卡介苗组和正常组小鼠分别注射重组抗原蛋白BCG-egG1Y162、重组卡介苗(BCG)和生理盐水(NS)。在免疫的第0、2、4、6、8周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IgG的动态变化水平。在第8周随机处死各组一半数量的小鼠提取脾淋巴细胞,分别通过四甲基偶氮咗蓝实验(MTT法)以及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反应和细胞上清中IFN-γ、IL-4的水平变化。在免疫后第8周用活棘球蚴原头蚴感染各组存活的小鼠,感染后第24周处死各组小鼠,检测血清中IgG水平、包囊个数及其直径。结果 (1)免疫后的第2~8周,BCG-egG1Y162免疫组小鼠血清中IgG持续升高,与正常组和BCG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组和正常组的IgG水平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BCG-egG1Y162免疫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体外能被BCG-egG1Y162特异性的刺激增生,增殖水平显着高于BCG组和正常组(P<0.05),其上清中IFN-γ、IL-4的水平以及IFN-γ/IL-4的比值同样显着高于正常组和BCG组(P<0.05)。这些指标在BCG组和正常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各组小鼠感染活棘球蚴原头蚴后的第24周,BCG-egG1Y162免疫组具有87.3%的免疫保护力,并且血清中的IgG水平显着高于BCG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蛋白BCG-egG1Y162免疫小鼠后可上调小鼠血清中抗体IgG的水平,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特异性地增强脾淋巴细胞的Th1免疫反应和机体抵抗细粒棘球蚴感染的能力,说明BCG-egG1Y162是具有研究价值的细粒棘球蚴病候选疫苗分子。(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李禾[8](2019)在《多分支抗原肽系统偶联淀粉样β蛋白表位的免疫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新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D)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AD影响着全世界约4600万人,目前急需研究治疗AD的新疗法。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形成来开发和评估治疗AD的免疫策略。本研究以Aβ_((1-42))序列为基础,筛选出一系列可能的免疫原性抗原表位。接下来,将筛选出的Aβ的C端片段上的线性表位与载体蛋白锁孔缘血蓝蛋白(KLH)或合成的4支肽(MAP_4)偶联。然后,用这两种疫苗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MAP_4能有效诱导Aβ抗体滴度,单克隆抗体1H7可特异性识别Aβ单体和纤维。另外,1H7可抑制Aβ纤维的形成,并使其解聚。总之,MAP_4的低分子量可能使其在预防炎症反应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有可能成为开发更安全和更有效的AD疫苗的候选疫苗。(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敏慧,刘新峰,丁向彬,李新,张林林[9](2019)在《河豚毒素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选择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作为载体蛋白与河豚毒素(TTX)进行偶联制备人工抗原,并对合成结果进行鉴定。方法:通过甲醛法将TTX分别与大分子载体蛋白,即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偶联。利用紫外扫描法、电泳法对偶联产物进行鉴定,并对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免疫注射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紫外扫描显示偶联抗原较载体蛋白有轻微的红移现象出现,且经过琼脂糖凝胶及SDS-PAGE 2种方法电泳检测后发现,载体蛋白较人工抗原之间迁移率均不相同;对免疫小鼠进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及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联用检测其多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经过共计6次免疫后的效价能达到1:40w,且能有效抑制TTX。结论:河豚毒素人工抗原制备成功且具备良好的免疫原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王玉建,商红旗,朱琳,徐煜琳,胡莉萍[10](2019)在《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CPB-N蛋白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具有与β毒素蛋白相同免疫原性的新蛋白,本研究对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其抗原表位并筛选出有效的新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β毒素蛋白二级结构、亲水性、可塑性、抗原性、跨膜区域以及信号肽,同时参考ElliPro服务器在线预测。最终预测aa108~aa320区段为优势抗原表位,在此基础上建立β毒素蛋白三维结构模型,标记特殊位点并筛选出B型产气荚膜梭菌新蛋白(CPB-N)。诱导表达CPB-N后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约24 ku处有明显条带。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免疫小鼠的血清和肠道灌洗液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PB-N与β毒素蛋白的免疫原性基本相同。CPB-N蛋白的筛选及预防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低免疫原性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多抗原表位串联在恒定链(inviraint chain,Ii)功能片段载体增强免疫作用中的特性,自行设计一系列引物,克隆新城疫病毒HN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片段,用连接序列将其串联,并进一步连接小鼠Ii功能片段Cyt/TM,构建HN/VP2、Cyt/TM/VP2、Cyt/TM/HN、Cyt/TM/HN/VP2和Cyt/TM/VP2/HN共5个嵌合体,定向插入pET-32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纯化融合蛋白,分别免疫小鼠,经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Ii功能片段可增强小鼠分泌特异性抗体,无论是Ii功能片段连接单一抗原表位,还是Ii功能片段连接多抗原表位串联,均比单用抗原表位免疫组提高抗体效价3倍以上,而多抗原表位串联不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果表明,Ii功能片段(Cyt/TM)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其连接的抗原表位串联不影响其免疫原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免疫原性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陈亮,邵安良,魏利娜,刘启省,张东刚.应用Gal抗原缺失小鼠评价可降解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免疫原性[J].药物分析杂志.2019
[2].熊冉,艾珊珊,萧晟.基于恒定链载体不同抗原表位串联嵌合体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9
[3].卢井才,宋月爽,刘大维,闫慧,孙世洋.戊型肝炎病毒ORF2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评价[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4].刘东利,贺小龙,杜延玲,杨拴盈,彭丹.肺癌抗原组中强免疫原性抗原的筛选[J].中国临床研究.2019
[5].袁伟.含结核分枝杆菌多阶段抗原融合蛋白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D].安徽理工大学.2019
[6].王泽昊,邵安良,魏利娜,刘舒云,眭翔.采用Gal抗原缺失鼠评价GGTA1/B4GalNT2/CMAH基因敲除猪软骨组织的免疫原性[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9
[7].李海丽,刘永太,张峰波,李玉娇,李智伟.细粒棘球蚴重组抗原蛋白BCG-egG1Y162免疫原性的初步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
[8].李禾.多分支抗原肽系统偶联淀粉样β蛋白表位的免疫原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9
[9].刘敏慧,刘新峰,丁向彬,李新,张林林.河豚毒素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鉴定[J].食品科技.2019
[10].王玉建,商红旗,朱琳,徐煜琳,胡莉萍.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及CPB-N蛋白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