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供销合作社营销网络

重构供销合作社营销网络

一、重构供销社的营销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郑思敏[1](2021)在《“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品牌化建设不仅关系着国计民生,还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帮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关键举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两山价值转换的创新性实践,其发展思路开始受到各地重视,建设者们开始根据当地特有的农业资源,探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之路。浙江省衢州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拥有种类繁多、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农产品资源,具备建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条件。2019年衢州市委、市政府委托专业机构积极开展“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重塑。本文将“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从品牌传播视角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主要研究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成果,明晰核心概念和选取支撑论文的关键理论。第二部分,根据衢州农业发展条件和品牌农业建设基础研究“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诞生背景。从培育路径、运营模式、营销传播三个角度介绍“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现状。第三部分,通过品牌建设者(如政府、运营主体、授权企业)、品牌消费者双重视角出发探究目前“三衢味”品牌传播成效和问题。第四部分,根据调研结果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经过前期的战略性规划,“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目前的品牌认知度较高且获取一定的消费者信任度,增强衢州居民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度。通过政府的信誉背书获取品牌好感度,也达到了为旗下子品牌赋能的效果。第二,目前“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省外知名度较低,建设主体配合程度较低,母子品牌的凝聚力弱等问题。剖析原因可以发现,“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宣传推广模式与内容单一,品牌建设主体的定位模糊,母子品牌运作存在一定矛盾。第三“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可以通过丰富传播策略,明确角色分工,调整战略思维,等优化措施构建出主体深度合作的模式,双赢的母子品牌关系,以期提高“三衢味”品牌辨识度。第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虽然热门,但不可盲目跟风。建设主体们需要因地制宜,寻找一条适宜当地的农业品牌化发展道路,避免走向缺少支撑性建设条件,“自说自话”的宣传视角以及过度依赖政府力量等误区。

郭天泽[2](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存量化内涵优化的新常态时期,老城居住区的再开发再利用成为当前居住区发展更新的主流。现有的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模式大多是通过拆倒重建的方式来实现居住区的更新优化,居住区空间质量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也付出了居住区文脉破碎、居住区肌理受损等沉痛代价。上世纪末建成的大量老城居住区业已成为阻碍大多数小城区城市发展的痼疾,出现了生活环境品质低下、人文历史文脉破碎、社区认同感消失、居住区活力减弱等综合衰败现象。老城由以往的城市中心逐渐衰退为城市发展的痛点所在。铜梁区作为典型的县级城区,其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将城市触媒理论和微更新理论相结合,指导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首先,通过对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理论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微更新优秀案例的研究总结,对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式微更新设计做出指导,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城市触媒用于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途径,从触媒选择、触媒激活到触媒的引导与控制,对这三大途径步骤进行了具体的研究总结。其次,通过运用实地调研法、自由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环境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症结,结合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依据多点性、就地性、需求优先、整体性的原则确定出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点。同时通过触媒点的现状环境与居民需求的调查研究,依据更新意愿优先和影响效应优先原则确定触媒点的分级分类。在此基础上,从居住区节点空间、居住区路径空间、居住区触媒网络“点、线、面”三个层面对不同层级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并加以合理的控制引导,同时对典型触媒点进行微更新实践设计,使城市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的结合更加现实化具象化,为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点的激活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在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更新中的合理结合,在解决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问题的前提下也实现铜梁老城居住区认同感的重塑和居住区活化。本文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中,对老城居住区的更新改造方式进行了扩充与延伸。此外,在对铜梁老城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进行微更新设计的同时,也为其他此类老城居住区的更新复兴积累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使得城市触媒理论和微更新理论在居住区更新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于海鹏[3](2021)在《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文中指出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过去、现在、将来均如此。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至今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和三农问题仍然很严峻。资金缺乏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就目前中国的体制和小农经济形态来说,合作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发展好合作经济根源在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拥有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道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选择。河北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建国以来河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一直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而探索,目的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村合作金融背离合作制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名不副实,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都出现了异化,这并不能证明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和没有合作金融发展的条件,而是各种其他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三农问题关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已经成为河北乃至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热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势在必行。直到1996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道路,也标志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合作基金会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补充、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从名称中删除了“合作”二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兴起。到201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走向商业化和股份制,成为向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联社方向发展的走向异化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性金融成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合作性金融逐步消失。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兴起,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量存在,形成了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多样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局面。首先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把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分为独立发展、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正面和负面分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发展特点等问题。

莫悠[4](2020)在《新零售背景下广州零售商业空间变化研究 ——以广州盒马鲜生为例》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实体零售业发展艰难,迫切面临转型;与此同时,网络零售在历经高速增长后,也面临着上升瓶颈,发展缓慢的问题;而消费者数字化程度和消费潜力不断增加使消费行为开始转变,追求更便利、个性、自由的消费体验,这些都推动着新零售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由消费方式逆向推动生产变革而来的新零售,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以行业降本增效为目的,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并引起了城市零售空间的改变。广东省作为科技先进、信息发达的省份,在2018年便占据了全国新零售市场的14.6%,而广州作为广东省新零售发展的前沿城市,在全国新零售城市发展综合指数榜中排名第五,大批新零售业态的涌入和发展,促进了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的变化。研究新零售背景下广州零售商业空间的变化,不仅能够细化商业与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的研究,为学术界针对新零售的研究提供空间或城市规划角度的参考,更能从中窥见新时代背景下零售商业空间的变化和未来趋势,引导城市零售空间及社区零售空间的优化选择。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零售商业的空间趋势进行整理,继而分析新零售的产生机理、特征、作用机理和发展机制,同时深入剖析人们消费行为转变的缘由及消费者特征,总结因行为转变而产生的新零售在零售商业中的实践,为后续的案例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论文针对新零售在零售商业中的实践上,选取具有新零售代表性且数据体系庞大,发展稳定的盒马鲜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盒马鲜生全国布局情况可分析出,盒马鲜生这类新零售从信息、科技发达的一线城市入手进而逐步向周边乃至全国覆盖的拓展过程,并以一线城市广州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的方式,对广州盒马鲜生的空间拓展特征、城市区位、功能布局、空间组织、整体形象等方面对空间进行分析,研究空间的变化特征;采取调研问卷、深入访谈等形式研究广州盒马鲜生案例的周边区域特征和消费者特征,最终通过对广州盒马鲜生的典型案例探究新零售对消费空间、零售空间、仓储空间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新零售的出现使消费空间转变,一方面线下消费空间和线上消费空间的深度融合,增加了消费活动的时空连续性;另一方面,智能平台的赋能和数字化的经营模式使消费空间业态得到整合和升级。(2)新零售的出现促进了零售空间的变化,使零售空间逐步向城市社区靠拢,城市的零售空间呈现多组团零星发展的趋势,而零售业态与消费场景的不断融合,使体验式消费空间不断增加,购物的模式向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模式演变;在空间选址上,新零售的选址重新定义了实体零售的选择逻辑,使商业中心布局与精准定位下的社区组团紧密相连,打造出以家庭和社区为单位的新场景;在居住空间上,新零售业态配送范围内的“消费平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商业服务的均衡,为城市未来职住平衡、组团化发展的需求提供构想图景。在内部空间设计上,场景化营造加强,功能融合发展,空间的简洁性和效率性提高。(3)新零售的出现是仓储空间发生变化,“店仓一体”、“前置仓”的形式逆向变革了城市仓储空间;智能化、数据化、无人化的特征也为社区物流空间的无接触化空间转型提供支持。

任珂[5](2020)在《中国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显示出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是,市场主体发展薄弱、要素流动不畅通、产品和服务缺乏竞争力等问题普遍存在,使其发展面临困境。如何建立有效的农村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因此,本文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梳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及其市场体系内涵、特点和分类的基础上,依托钻石模型研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应循原则,探寻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第一部分对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及其市场体系进行宏观研究。在明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情况总结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个性特征,根据核心生产要素将其分为资源推动型、劳动力聚合型、创新融合型三类。在此基础上,从农村传统集市维度和现代文化市场维度分析和界定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内涵,总结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特征,包括乡村能人推动性、生产经营内聚性、社会网络交织性以及目标导向现代性。第二部分对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构成进行系统分析。由市场要素出发,提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是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综合系统。第三部分对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结合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特点,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支持性产业、市场生产经营主体、政府政策以及现实机遇六个方面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供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参考依据。第四部分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原则和策略。建设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应该遵循农民主体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相协调原则、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应该从市场主体、市场客体、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这四个构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具体领域进行推进。

金恩焘[6](2020)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数字乡村”这一新的理念;2019年,中央又进一步制定“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助推乡村振兴的计划”。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在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为提高农民现代信息技能而内生的现代化转型发展路径。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规模化、生态环保、生鲜电商、自媒体公众参与、用户消费体验等市场要素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农产品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对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创新,涉及流通市场主体、流通商业模式、流通基础设施、品质溯源监督以及流通技术手段等多个维度,是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创新构建适应我国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需求,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目标。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是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枢的分散-集中-分散模式,主要以线下面对面大宗交易、极低冷链率的常温存储运输为主,存在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效率低、成本高、腐损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弊端,导致农户手上新鲜优质农产品售价低与居民采购价格高、质量差的矛盾。结合理论学习和文献综述,通过对江西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考察与实践,本论文从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视角,分析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紧扣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核心维度,构建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模型;引入自媒体舆情分析、监控、引导等新方法,探讨农产品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模式创新为提升流通效率起点,以冷链物流体系创新为提升流通质量突破口,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工具,完成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探索构建新时代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路线。历经四年时间对国内多个省份及江西省内60多个县的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实地考察,深入掌握传统农产品流通弊端以及创新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iteSpace对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绘制知识图谱,数据显示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流通效率和流通成本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对知识结构进行了补充和梳理,为系统了解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情捕捉可靠数据,避免了传统归纳文献方法的主观性。在实地考察与文献综述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围绕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两个研究突破口,设计了以网络舆情为农产品流通安全治理的营销引导动力机制,以农村电商、生鲜电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途径,以冷链物流为骨干的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产品流通质量提升的平台,构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研究路线。第二、通过宏观环境演变格局的多视角分析,创新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价值导向概念模型。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必须宏观把握流通两端的外部环境演变格局。本论文重点从农业生产端的农业生态包容、农业生产效率和城乡需求端的城乡福祉差距、公众网络参与等环境要素入手,创新构建了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概念模型。在农业生产端,以粮食生产区为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空间包容性,确定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支撑下实现新的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导向;分析农业生产效率区域差异演变及驱动因素,发现在农业规模化、土地托管、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化、资本化等三农政策持续推动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提升迅速、区域差异演变加快,但农业规模效率提升明显高于农业技术效率提升,这种失衡的演变规律暴露出比较严重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如农药残留导致的土地板结严重及催熟剂、增甜剂滥用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消费端对农产品安全的迫切需求和监督权,无法通过现有的流通体系传导到生产端。在城乡需求端,通过城乡福祉差异时空分异与政策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福祉差距持续缩小,对健康食品、优质食品、特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升。通过对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事件研究,分析网络典型案例发生发酵及平息发展过程,以及与意见领袖深度访谈,提出两个舆论场及话语融合平衡模型,探究了消费者需求意见更广泛、低成本和较迅速的表达方式,推进公众对农产品安全的有效社会监督。第三、通过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过程,探究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在对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梳理的基础上,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对案例企业四年的跟踪研究,案例企业通过混合制改革创新商业模式并搭建农村电商平台,实现效率机制和合法性机制耦合,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经过混合制改革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X+1”农村电商商业模式,聚焦整合工业品服务下行、农业生产资料下行的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的最先一公里的仓、运、网点等综合城乡共同配送资源,不仅保留了企业商业模式原有驱动因素,还获得了企业合法性和与国有企业资源优势融合的驱动因素,补充了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理论,丰富农产品电商企业组织体系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的研究视角,为现代农产品流通环节中电商企业组织体系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板。第四、通过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构建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质量体系。冷链物流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硬短板,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列入补短板工程。在整个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整体提升是真正解决农产品流通质量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以推动政策实施为导向,从政策顶层设计、行业总体规划的视角,在第四方物流和农村电商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上,以江西为例,依托供销合作社构建全省冷链骨干网,以图改善、解决冷链流通率较低、流通方式落后,体系不健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以及规模偏小、冷链物流没有形成网络等现实问题,为实现农产品高质量流通提供保障,提升农产品流通质量、缩短了农产品流通周期,从政策实践上推动了 115亿元的冷链流通体系的建设。第五、通过引入舆情处理机制,探索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使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日益趋向于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新媒体的崛起,也使得农产品安全更易受到舆论的监督。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利用食品安全舆情倒逼农产品流通体系做出自我革新、自我完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通过用户反馈,寻找整个流通体系的问题症结,倒逼企业不断完善流通体系。针对网络舆情中网民行为分析,基于社会网络下新媒体舆情用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微博大V等新媒体代表人士,对于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Pajek软件,根据大数据环境下意见领袖相关特征对用户进行聚类分析,以此识别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代表人物。新媒体舆情的宏观环境演变为现代农产品流通营销引导体系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为农产品流通电商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通过前期理论研究,指导完成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生鲜电商平台的建设实践。综合考虑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价值导向,基于流通效率和流通质量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冷链流通基础设施、舆情监督与溯源体系等综合设计理念,采取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四点一面设计模型,完成生鲜电商平台系统要素分析、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系统反馈基摸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符合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生鲜电商平台,并跟踪平台运营一年以上,初步实现预期效果。综上所述,新型农产品流通体系具有流通中间环节少、流通效率高的特点,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农村电商商业模式以及冷链物流骨干网创新,避免了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弊端,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了农产品流通损耗、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祉,对数字乡村战略下推进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实践意义。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三个外部宏观环境演变格局视角,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引入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迭代创新、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自媒体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创新要素,围绕流通质量和流通效率创新设计新型农产品流通生鲜电商平台,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创新价值。整个研究过程中,分别采取了扎根理论、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分析等方法,工具上采用了 Citespace、Noteexpress、Pajek、Vensim、Xmind等,较好地将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有效应用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问题研究中,对该领域其他研究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累计发表了一篇一区SCI、四篇CSSCI和一篇中文核心,两份对策性建议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获得十项企业联合研发的软件着作权。研究不足在于相关内容选择跨度较大,对多维度有机融合的整体性研究,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研究可以将冷链物流、农产品电商、网络舆情压力传导机制等多维度深度融合,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深入推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升级建设。

宋红岩[7](2020)在《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文中研究表明微媒介是当下最具影响力和颠覆性的媒介形式,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同时也使人们更依赖媒介,它全方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并将人类的生存方式带入到数字化生存的新阶段。今天身处微媒介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切身感受着微媒介强大影响力的我们,不能不以理性的姿态,去探究微媒介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我们只有直面所身处时代的媒介变革及其对我们产生的影响,才能更好的透视社会、反观自身,同时看清微媒介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并带给我们哪些利与弊。本论文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展开探讨,试图从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微媒介对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话语权方式、感知方式、审美方式等角度深入分析微媒介的变革力量和颠覆性的影响。第一章从媒介的演变历程和微媒介的崛起入手,主要介绍了媒介的变革历史及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影响。继而对微媒介的界定、形态、产生的逻辑背景以及本文探讨的微媒介对人的生存方式重构的几个维度进行界定和概述。第二章主要围绕微媒介对人的主体重构进行分析,探讨了微媒介如何重塑电子媒介人,分别从哲学主体性构建、传播学的主体延伸、文化学的文化身份等层面的主体“自我”实现进行分析。继而探讨微媒介在重构主体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主体的“非我”异化和对主体人格重塑的过程。第三章主要着眼于微媒介对生产方式的重构展开,微媒介时代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论文从微媒介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当下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生产时代,对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的智能化、集成化和柔性化。微媒介同样对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使得当代的文化生产方式迥异于传统的文化生产,产生参与性、互动性、生产与消费一体化、草根性、共享性等特点,同时大数据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个性化、定制化成为可能。第四章主要从微媒介对人的消费方式的颠覆与变革入手,着眼于当前消费主义的新趋势和新特点,重点论述电子经济、电商平台与网络购物等新消费方式的出现对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的颠覆性影响,探讨数字化经济在给人们带来全新消费方式的同时,也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同时让人们陷入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之中。第五章从微媒介对话语权力的重构入手,分析微媒介的出现对话语权力变迁的影响。微媒介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使得“微”政治应运而生,同时新型的社会控制方式也随之产生,权力和非权力在博弈之间寻求着微妙的平衡。微媒介的兴起,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成为不容忽视的声音,媒介的赋权作用在微媒介时代更加明显,同时微媒介的独特性也使得大众在某种程度上复归“沉默的螺旋”。第六章围绕微媒介对人的感知方式和审美方式的重构展开论述。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不同感知方式,也会对人的审美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微媒介使人的感知方式产生媒介化、他者化、去时空化、感知偏向视觉化等特点;同时微媒介也使审美方式产生交互性、虚拟化、奇观化等特点,也出现审美泛化、审美体验浅表化和审美认知错位等审美困境。

皇甫睿[8](2018)在《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凸显,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中国,近年来提出“生态扶贫”的扶贫方针与政策,受到世人的关注。“生态扶贫”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同时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若要正确理解“生态扶贫”的内涵,找到合适的“生态扶贫”路径,首先应该对此前的扶贫理论、指导思想、扶贫手段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此前中国的相关决策者、执行者和专家学者从扶贫理论的建构到扶贫路径、手段的选择与实施,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同时也获得了一定成就。此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受西方发展经济学“现代化理论”的影响深远,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应该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价值观等,完成“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并将这样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扶贫实践,进而衍生出“梯度理论”、“工业反哺农业”、“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等相关理论指导思想,辐射出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企业公司+农户”的帮扶措施等。然而,面对的结果却是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仍然没有获得根本上的解决,反而还伴生了更多的社会问题。那么,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思想是否适用于中国国情,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实践,则值得深入探讨与反思。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产生于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将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研究对象,旨在拉拢、控制这些国家站在自己阵营,以在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对峙中获得有利地位,甚至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多民族融合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发展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显然都不合时宜。当下,中国的十四个连片贫困特区大部分位于少数民族地区,也基本处于传统的第一产业区,其生态系统和文化系统存在显着的差异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必然是凭借汉文化对异文化区域所从事的开发活动,必然涉及跨民族、跨文化、跨区域的活动事项。从生态民族学的视角来看,不同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与稳态延续,是各民族成员在其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在超长的历史时段内,为满足当事民族全体成员生存与繁衍的需求,凭借各民族文化在对当事民族的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产物。这样的民族共同体,即为斯图尔德所称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文化生态”共同体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自为体系,必然表现为在自身特有信息系统的节制下,不断从外界获取物质与能量,而进行的有序、有节制的交换与重组。各民族的文化系统正是其自身特有的信息系统,是维系整个共同体自为体系自我运行的内生动力,也是“文化生态”共同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网状交织的粘合剂。这样的文化系统同时也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与模塑,而不会肆意干预其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该文化系统中共同体成员的观念意识,一方面会受到所处自然生态系统的制约,另一方面则会引导共同体成员选择某种资源利用方式(经济样式),从而使得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技术系统和组织系统。这样的“文化生态”共同体必然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特定的民族归属性、整体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历史证明,“文化生态”共同体能够稳态延续上千年的基本前提是,以其特有文化为主导,推动共同体内部的有序运行,并维系其共同体基本结构的稳固。可见,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绝对不是纯经济问题,也绝对不能凭借单一的经济手段或措施来加以解决。论文主要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扶贫工作中遗留的负面问题进行阐述,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国内外动态进行文献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生态扶贫”的全新理解和认识。第二至第五部分,将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共同体,以其几百年的生计变迁为切入口,分别从历史进程、生态背景和文化变迁的三个维度,深入分析该苗族村寨每一次生计变迁的内外部动因和时代背景,探明变迁前后两种生计方式之间的传承、变化关系,揭示生计变迁后相应社会制度框架下的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最终发现,当这个“文化生态”共同体当面临来自外部力量的冲击,其力度与方式没有触碰共同体的内部核心结构,共同体的文化系统则有自主能力随即做出相应的调整,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改造外来文化因子为其所用,这样并不会阻碍或扰乱共同体内部的自行运行,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也并不明显。而当外来因素对这些特定区域、特定人群所拥有文化系统的核心结构改变或破坏,传统生计自然遭到摒弃,那么共同体内部的自我运行则会受阻,表现为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显着。特别是在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形成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发展思路,应用于农业发展和扶贫实践工作,会导致贫困问题和生态问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通过结合历时态和共时态的研究分析,一步步破除西方的发展主义神话,揭示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扶贫开发中的虚伪面具。第六部分针对前面的论述研究,对黄金村今后的扶贫发展路径提出建议。最后一部分得出结论,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西方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并不适用于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扶贫”;中国的“生态扶贫”应该从国情出发,摆脱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束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就置身于千差万别的文化系统和生态系统之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是要将各民族文化化异为同,也不是求同存异,而是在承认并尊重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擅长的方式和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来参与人类现实整体性、多元一体化的宏伟叙事。传统的并不都是糟粕,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吸收和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共同体成员所生息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去考虑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接轨,而不是为其寻找一个并不适合的“替代方案”。以此为鉴,旨在为当下的“生态扶贫”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有效借鉴,促进“生态扶贫”终极目标的实现,以及推动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吴倩[9](2017)在《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生成路径及主体间互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蓬勃发展。农村电商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农村经济的提高,发展后期更应关注阿里巴巴平台所主导构建的农村生态系统。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新的主体不断被吸纳、参与其中,农村社会的经济、技术、制度、组织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别于国外早期的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中国农村电商的发展过程及成果具有中国特点,值得被纳入研究视野。在农村电商的研究理论选择上,从创新系统出发,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最新出现的创新系统,具有独特性,但学术领域对其知之甚少;从商业生态系统出发,目前农村电商商业生态系统的动态研究还是较少,内部主体的互动规则的探索还是空白。因此,为了弥补创新系统的不足,本文选取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并选择了定性研究方法,对广东清远、揭阳等地进行历时一年半的实地调研,统计对64名代表人员进行访谈,并通过政府文件、媒体报道、内部会议记录等二手材料进行资料的丰富,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起小生境、社会技术域和地景多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和电子商务综合发展三个阶段,搭建起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行为主体间创新互动规则模型(资源共享、价值创造、利益分配)。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平台商、政府、农产品企业、物流企业等农村电商主体根据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和系统内互动规则相互作用,共生演化,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之后,本文结合构建的社会——技术系统通过对阳山和通榆两个农村淘宝县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形成路径的分析,印证了多层次分析框架及资源整合共享规则、价值创造规则和利益分配规则的合理性。此外,准确把握市场需求、IT技术进行服务创新、持续地学习跟进和规范灵活的组织架构这四项重要因素也是促成淘宝村能快速进驻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水平的关键。通过构建农村电商的生态系统模型,对于农村电商的参与主体都具备一定启示意义。站在政府角度,应在不同层次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等进驻农村。另外,还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本地交通运输状况、增加当地村民贷款额度等等。对于平台商而言,淘宝村发展中在继续提高整合各类有效资源能力的前提下,设计更多商业模式与政府开展更多有效合作,使得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农产品企业方面,加快构建农产品品牌,注重农业供应链建设和引进专业电商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

陈然[10](2017)在《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文中提出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也是乡村急剧变迁的过程,变迁的主要表现就是传统村落向城市化社区的转型,由此而出现的具有城乡中间形态的“转型社区”,成为学界和政策决策领域关注的对象。从研究进路来看,以往的实证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中村”和大都市郊区这两类形态的转型社区,而对于县域城郊地区的转型社区研究不足。事实上,2013年国家对“土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全面放开,使得县域城镇地区成为大城市获取建设用地指标的“蓄水池”,围绕县域城郊地区出现了大量基于土地流转和人口集中而形成的转型社区。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江苏宿迁市的石集镇为典型个案,研究其实施“三集中”过程中的宏观社会经济变迁、微观日常生活变迁和动力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布洛维的“个案拓展法”,在立足资料收集、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上,分析县域城郊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和变迁过程,进而思考己有相关理论解释的可能性,并尝试性分析转型社区未来的可能走向。本研究力图在三个方面有所拓展:一是研究的空间范围上,本文深受传统村落研究影响,积极获取营养,同时也跳出了单个村落的空间范围,而是以一个完整的建制镇的89平方公里为空间范围,涉及到几十个自然村。但是,本文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石集镇作为一个完整乡镇的整体变迁恰好给本文提供了研究“场域”。二是时间范围上,本文充分吸收前人经验,综合采用了史志、口述史和生活史等资料来获取对研究个案历史的整体把握,进而将石集镇放到一个历时态的过程加以考察。三是研究方法上,不仅借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还综合采用了社会学和城市规划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但是,本研究并不旨在写一篇叙事性的民族志或学术杂文,而是在社会学理论的关照下,尝试建构转型社区的现代化变迁理论框架。本文研究认为现代性构成了转型社区生成的根本动力,以工业化、非农化和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从人口流动、经济结构、职业身份和空间扩展等方面解构和重塑着转型社区。此外,土地、资本和财政“三位一体”的行政逻辑,以及农民理性下的文化自觉,也共同在转型社区的生成、演变中发挥着作用。基于转型社区的动力机制的认知,本文研究主要探讨三个核心问题:(1)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转型社区的空间生产和意义重构。空间规划的叙事逻辑和规则,使得转型社区具有一定的“嵌入性”,这就决定了在空间形态的转变中必然伴随着“张力呈现”;(2)分析转型社区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形态的变迁,包括小农经济的终结、商品经济的萌发和市场经济的延展;(3)强调人的回归,分析在空间、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居民是如何适应和重构自己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调整生存策略,他们的生活水平变化如何,以及他们社会认同的迷失和重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的结论是:区域的差异性和多梯度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乡村不同的命运,或成为转型社区,或走向“空心化”甚至是终结。就转型社区而言,其发展模式也是多类型的,石集镇作为其中一种类型的个案,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变迁和问题,值得关注和思考。转型社区能否顺利转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市民化社区,不仅取决于制度性的生产,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发挥现代性的自反性力量,激发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居民的赋权来重构日常生活秩序和身份认同。如果说城市化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潮流,那么转型社区的未来应该是农业社会的终结和迎接“城市社会”的来临。

二、重构供销社的营销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构供销社的营销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产品品牌传播研究
        1.2.2 关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研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2 核心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农产品
        2.1.2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品牌生命周期理论
        2.2.3 品牌形象理论
        2.2.4 品牌架构理论
3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基本情况
    3.1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优势
        3.1.1 “三衢味”品牌建设条件
        3.1.2 衢州市品牌农业建设概况
    3.2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情况
        3.2.1 “三衢味”品牌培育路径
        3.2.2 “三衢味”品牌运营模式
        3.2.3 “三衢味”品牌传播模式
4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现状的实证研究
    4.1 “三衢味”品牌传播现状调查
        4.1.1 深度访谈研究
        4.1.2 问卷调查研究
    4.2 “三衢味”品牌传播效果
        4.2.1 品牌认知度增加与消费者信任度提升
        4.2.2 区域文化自信塑造与情感认同强化
        4.2.3 政府信誉背书与子品牌赋能
    4.3 “三衢味”品牌传播的主要问题
        4.3.1 “三衢味”省外知名度较低
        4.3.2 建设主体配合程度不高
        4.3.3 母子品牌的凝聚力弱
    4.4 “三衢味”品牌传播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宣传推广模式与内容单一
        4.4.2 多方传播主体定位不清
        4.4.3 母子品牌运作存在矛盾
5 “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的提升策略
    5.1 丰富传播策略,提高“三衢味”品牌辨识度
        5.1.1 建构超级符号“真”,讲好“三衢味”故事
        5.1.2 打造意见领袖,助推品牌价值认同
        5.1.3 重视感官传播,探索品牌形象年轻化
    5.2 明确角色分工,构建主体深度合作模式
        5.2.1 运营公司:商业传播与会员利益落实
        5.2.2 政府:传播监管与城市品牌协同
        5.2.3 授权企业:协作参与与品牌形象维护
    5.3 调整战略思维,探索双赢母子品牌关系
        5.3.1 重新定位母子品牌关系
        5.3.2 母子品牌互补避免零和博弈
    5.4 完善传播支持,营造积极品牌成长环境
        5.4.1 政策支持:培育综合性农业人才
        5.4.2 平台建设:寻求专业力量支持
        5.4.3 交流共享:探讨品牌传播新方向
6 总结
    6.1 小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采访提纲
附录二: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访谈记录表
附录三:关于“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传播调查问卷
致谢

(2)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城市触媒理论与微更新理论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2.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理论研究
    2.1 城市触媒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相关概念
    2.2 城市触媒理论研究
    2.3 微更新理论研究
    2.4 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类型与特点
    2.5 城市触媒理论引入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的可行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经典案例研究
    3.1 巴塞罗那扩展区
    3.2 柏林“邻里管理”计划
    3.3 上海市旧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
    3.4 深圳·趣城计划
    3.5 启示与小结
4.城市触媒应用于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的途径
    4.1 微更新原始触媒的选择
    4.2 以微更新为主的原始触媒点激活
    4.3 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4.4 本章小结
5.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调研
    5.1 铜梁城市建设概况
    5.2 铜梁老城居住区现状
    5.3 触媒点选取
    5.4 触媒点基础调研
    5.5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5.6 本章小结
6.铜梁老城居住区触媒点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实践
    6.1 触媒点的分阶段更新
    6.2 以微更新为主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激活
    6.3 典型触媒点微更新设计实践
    6.4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触媒效应的控制与引导
    6.5 本章小结
7.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居民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3)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理论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 研究对象的基本说明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 现代合作思想的发展
        二 现代合作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第二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独立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背景
        二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分析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背景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
        一 正面分析
        二 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
        三 其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阶段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二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
        三 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面分析
        五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分析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
        二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整顿规范
第五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第一节 正面分析
        一 肩负了三农的历史责任和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 推动了河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三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储蓄动员
        五 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
    第二节 发展问题分析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畸形发展
        三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难以承担三农历史重任
        四 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问题复杂
        五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不足
    第三节 发展特点分析
        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二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占主要地位
        四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新零售背景下广州零售商业空间变化研究 ——以广州盒马鲜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新零售的兴起
        1.1.2 互联网普及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1.1.3 消费者诉求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零售商业
        1.2.2 零售商业空间
        1.2.3 新零售
        1.2.4 消费行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零售商业
        2.1.1 对零售商业演进发展的研究
        2.1.2 对零售商业空间分布的研究
    2.2 新零售
        2.2.1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关系的研究
        2.2.2 对新零售规律及发展的研究
        2.2.3 从商业视角的研究
        2.2.4 从消费视角的研究
    2.3 消费行为
        2.3.1 消费行为的转变的研究
        2.3.2 对城市零售商业业态影响的研究
        2.3.3 对城市零售商业布局影响的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新零售对零售空间的影响机制
    3.1 零售商业的演变规律
        3.1.1 国内外零售商业演变过程
        3.1.2 零售商业的空间趋势
    3.2 新零售的运作机理
        3.2.1 新零售的产生机理
        3.2.2 新零售的特点
        3.2.3 新零售的作用机理
        3.2.4 新零售的发展机制
    3.3 新零售的消费者特征
        3.3.1 时代消费特征
        3.3.2 新零售的消费者特征
    3.4 新零售在零售商业中的实践
        3.4.1 与消费者的贴合
        3.4.2 表现形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零售背景下广州零售商业的案例研究
    4.1 案例选择
        4.1.1 行业发展现状
        4.1.2 盒马鲜生的代表性
    4.2 典型案例与数据来源
        4.2.1 典型案例
        4.2.2 数据来源
    4.3 盒马鲜生的空间特征
        4.3.1 盒马鲜生全国的拓展特征
        4.3.2 盒马鲜生广州的拓展特征
        4.3.3 微区位特征
        4.3.4 功能布局特征
    4.4 盒马鲜生周边区域特征
        4.4.1 周边业态分析
        4.4.2 居住空间分析
    4.5 盒马鲜生消费者特征
        4.5.1 消费者构成
        4.5.2 消费行为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零售背景下零售商业的空间特征
    5.1 消费空间的转变
        5.1.1 线下消费空间和线上消费空间深度融合
        5.1.2 消费空间业态的整合
    5.2 零售空间的变化
        5.2.1 零售空间的演变
        5.2.2 空间选址的变化
        5.2.3 居住空间的影响
        5.2.4 内部空间设计的影响
    5.3 仓储空间的变化
        5.3.1 逆向变革城市仓储空间结构
        5.3.2 社区物流空间的无接触化空间转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调研问卷
附录二 :关于消费者深度访谈问题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中国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一)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与现实实践
        1. 理论认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2. 现实实践: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多维探索
    (二)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内涵辨析与特征分析
        1. 内涵辨析:基于传统集市与现代市场互动维度
        2. 特征分析:基于农村场域与市场体系作用维度
二、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
        1. 生产经营主体:农村特色文化市场供给方
        2. 中介组织:农村特色文化市场服务方
        3. 消费者:农村特色文化市场需求方
    (二)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客体:流通交换的要素对象
        1.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市场:满足文化生产经营需要
        2. 农村特色文化消费品市场: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时间构成:主体交易的时间状态
        1.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现货市场:钱货两清的即期交易
        2.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远期合同市场:合同约定的远期交易
    (四)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空间构成:客体流通的空间范围
        1.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区域市场:基于地域专业化分工
        2.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国家市场:基于统一性生产经营
        3.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国际市场:基于国家间开放协作
三、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一) 基础因素:生产要素的内生丰富性与供给滞后性
        1. 文化资源:内容多样性与产业竞争力
        2. 人才资源:乡村能人崛起与专业人才短板
        3. 资本资源:产业增值优势与投资吸引不足
        4.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与整体水平滞后
    (二) 动力因素:文化需求的本土扩大与国际延伸
        1. 国内市场:经济发展下的消费升级
        2. 国际市场:需求引导下的产业外扩
    (三) 竞争力因素:市场主体的多元共生与实力偏弱
        1. 国有文化企业:资源优势明显与体制机制落后
        2. 民营文化企业:专业优势明显与嵌入农村困难
        3. 农户:生产优势明显与组织化程度低
    (四) 关联因素:相关支持产业的持续发展与协作不足
        1. 支持产业:整体良好与下沉不足
        2. 相关产业:边界弱化与融合度低
    (五) 条件因素:政策的战略导向优势与可操作性不强
        1. 宏观层面:战略性政策指向鲜明
        2. 微观层面:操作性政策供给不力
    (六) 机会因素:全球化与技术变革的深入推进
        1. 全球化机遇:提供产业承接机会
        2. 技术变革机遇:赋能产业结构升级
四、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原则
        1. 农民主体性原则: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素
        2. 因地制宜原则:空间布局的特色模式选择
        3. 政府管理与市场机制相协调原则:市场运行的长效保障机制
        4.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体系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 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建设的具体策略
        1. 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服务监管,壮大多元市场主体
        2. 健全要素市场:补齐农村资源短板,提升要素供给质量
        3. 完善消费品市场:聚焦文化差异化生产,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4. 优化时间结构:促进供需有效衔接,保障交易有序开展
        5. 调整空间结构:统筹产业区域布局,拓展文化市场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1.3 团队背景
    1.2 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问题界定
        1.2.2 研究目的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3 研究难点、重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2.1.1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文献数量分析
        2.1.2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2.1.3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期刊与研究机构分析
        2.1.4 农产品流通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2.1.5 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演化路径分析
        2.1.6 研究启示
    2.2 相关基本理论
        2.2.1 网络舆情衍生规律研究
        2.2.2 大数据与舆情治理研究范畴
        2.2.3 农业生产效率
        2.2.4 城乡福祉差距
        2.2.5 农村电商
        2.2.6 数字乡村战略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视角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外部环境演变分析
    3.1 农产品流通体系外部宏观环境供需两端现状分析
    3.2 农业生产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2.1 研究方法
        3.2.2 结果分析
        3.2.3 主要结论
    3.3 城乡消费端对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驱动因素
        3.3.1 研究方法
        3.3.2 结果分析
        3.3.3 主要结论
    3.4 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价值导向概念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电商商业模式与组织体系创新研究
    4.1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五维模型分析
    4.2 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4.3 我国农村电商治理对策:机制、模式、路径
    4.4 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农村电商模式迭代创新的实证研究
        4.4.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4.4.2 案例分析
        4.4.3 研究发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创新研究
    5.1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5.1.1 冷链物流服务的重要意义
        5.1.2 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积极因素
    5.2 江西省冷链物流体系关键问题分析
    5.3 科学构建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5.3.1 总体空间布局构建
        5.3.2 详细建设方案设计
    5.4 江西省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效益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乡村战略下新媒体舆情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
    6.1 两个舆论场的提出
    6.2 两个舆论场新平衡背景下农产品安全治理困境分析
    6.3 新媒体环境下关键节点代表人士识别与治理研究
        6.3.1 分析方法和数据来源——以江西为例
        6.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
        6.3.3 基于新媒体舆情治理策略
    6.4 基于扎根理论构建大数据舆情衍生规律模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的生鲜电商平台设计与实践
    7.1 现状简述
    7.2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要素分析
    7.3 基于实际调研确定流位流率系
    7.4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7.5 “四点一面”模式的系统反基模以及反馈环分析
    7.6 “四点一面”战略模式的系统反基模分析
        7.6.1 公司销售额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制约发展基模
        7.6.2 客户数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增强关系
        7.6.3 农产品供给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制约关系
        7.6.4 投资量与好评率的相互增强关系
    7.7 系统设计部分
        7.7.1 系统分析
        7.7.2 系统设计
        7.7.3 关键技术
        7.7.4 系统实现和运营效果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媒介演变的历程与微媒介的崛起
    一、媒介演变的历程
        (一)口传媒介
        (二)文字印刷媒介
        (三)电子媒介
        (四)网络媒介
    二、微媒介的产生与发展
        (一)微媒介的界定
        (二)微媒介的主要形态
        (三)微媒介兴起的逻辑背景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一)生存方式内涵
        (二)媒介演变与人的生存方式变革关系
        (三)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研究维度
第二章 主体重构:微媒介重塑电子媒介人
    一、电子媒介人的崛起
        (一)生存场域媒介化背景
        (二)电子媒介人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三)电子媒介人的三种形态
    二、电子媒介人的主体性建构
        (一)主体功能的延伸性与解放性
        (二)主体交往的媒介性与虚拟性
        (三)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易变性
    三、电子媒介人的主体异化图景
        (一)电子媒介人的“非我”异化
        (二)电子媒介人的人格重塑
第三章 文化生产方式重构:微媒介与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文化生产方式转型的背景
        (一)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
    二、文化生产方式的数字化转型
        (一)文化生产的碎微化
        (二)文化生产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三)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共生性与共享性
        (四)大数据与文化生产的新内容革命
    三、“微文化”时代的文化反思与批判
        (一)“微文化”的阅读与“反阅读”
        (二)文化的平面化与去深度化
        (三)文化的泛娱乐化与商业逻辑
第四章 消费方式重构:微媒介与电子消费方式构建
    一、微媒介与消费方式转型背景
        (一)电子商务的崛起
        (二)消费理念的转变
        (三)网络消费分层的出现
    二、电商平台与“线上经济”
        (一)购物模式的变迁
        (二)电商直播与网络购物
        (三)过度消费的文化陷阱
    三、电子移动支付与数字经济
        (一)货币支付方式的发展历程
        (二)电子移动支付与消费行为影响机制
        (三)知识付费经济与文化教育消费新趋势
第五章 话语权力重构:微媒介与社会话语权力变迁
    一、“微”政治的出现
        (一)“微”政治的内涵
        (二)微媒介与政务公开化
        (三)微媒介与公权力透明化
    二、无处不在的“凝视”:新型社会控制方式
        (一)全景敞视机制
        (二)非权力与反权力监督
        (三)后真相时代与“无影灯效应”
    三、网络舆情与媒介赋权
        (一)网络舆情与大众信任危机
        (二)乌合之众与“羊群效应”
        (三)“沉默的螺旋”的回归
第六章 审美方式重构:微媒介与审美方式的新拓展
    一、微媒介与人的感知方式重构
        (一)感知方式的演变历程
        (二)感知方式的延伸与拓展
    二、微媒介重构人的审美方式
        (一)审美过程的交互性
        (二)审美体验的虚拟化
        (三)审美效果的奇观化
    三、微媒介时代的审美困境
        (一)审美泛化
        (二)审美体验浅表化
        (三)审美认知错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现状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相关认识与理论研究
第二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当代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生态背景
    第三节 社会经济背景
    第四节 田野点选取理由
第三章 从“斯威顿”生计到“双轨”式生计
    第一节 黄金村苗民的传统认知理念
    第二节 黄金村古茶园复合农耕系统
    第三节 “改土归流”后的“双轨”式生计
    第四节 皇权制度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四章 从“双轨”式生计到固定农耕生计
    第一节 统购统销时期湖南茶业的恢复发展
    第二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茶业
    第三节 统购统销时期黄金村的固定农耕生计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五章 从固定农耕生计到市场化生计
    第一节 现代“保靖黄金茶”产业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的现代黄金茶业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生计变迁带来的贫困与生态问题
第六章 黄金村生态扶贫路径
    第一节 古茶园保护
    第二节 文化持有者主体参与
    第三节 现代茶业市场开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堂朗公社历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B 堂朗公社历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产量(1957-1979)
附录C 堂朗公社历年耕牛、牲猪情况(1957-1979)

(9)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生成路径及主体间互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3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创新系统理论
        2.1.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2.1.3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2.2 农村电子商务综述
        2.2.1 农村电子商务概念界定
        2.2.2 国外研究综述
        2.2.3 国内研究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方法
        3.1.2 软件选取
    3.2 数据收集
        3.2.1 研究样本及来源
    3.3 数据编码
        3.3.1 开放性编码
        3.3.2 主轴性编码
        3.3.3 选择性编码
    3.4 研究结果分析
        3.4.1 小生境
        3.4.2 社会技术域
        3.4.3 地景
        3.4.4 多层次框架的演化互动规则
4 农村电商案例研究
    4.1 案例样本选择
    4.2 案例数据来源
    4.3 案例背景
        4.3.1 阳山模式
        4.3.2 通榆模式
    4.4 农村电商发展历程
        4.4.1 阳山县
        4.4.2 通榆县
    4.5 案例对比及发现
        4.5.1 两个案例县共同发展阶段
        4.5.2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主体间互动规则
        4.5.3 电商平台企业影响因素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农村电商社会—技术系统
        5.1.2 农村电商案例分析对比
    5.2 管理启示
        5.2.1 对政府的启示
        5.2.2 对平台企业的启示
        5.2.3 对农产品企业的启示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C:实地调研地点(部分列表)
    附录D:二手数据来源
    附录E:部分调研点示意图
    附录F:阳山、清新、揭西、普宁县市村级服务站统计表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乡村延续还是城镇化社区再造
    一、宏观背景:中国城镇化发展阶段与特征
    二、县域实践:“洼地”中的“泗洪嬗变”
    三、问题发现:一次兴趣与机缘的“邂逅”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1、城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
        2、社会与空间生产理论
        3、社区及日常生活理论
    二、国内相关研究
        1、转型社区及相关概念的澄清
        2、村镇社区整体转型的实证研究
        3、转型社区空间生成的动力机制
        4、转型社区居民心理与文化适应
        5、转型过程中农民的市民化研究
    三、国外相关研究
        1、城乡边缘区和转型区的内涵
        2、城乡转型与变迁的理论及思想
        3、小城镇转型变迁的经验性研究
第三章 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资料收集方法
    三、研究过程:历时3年11次调研
        1、实地研究过程
        2、研究思路及内容
    四、研究拓展与不足
第四章 推力与拉力:“转型社区”生成的动力机制
    一、现代化和城市化: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力量
        1、工业化:土地和非农劳动力的需求
        2、非农化:人口流动与职业身份的转变
        3、城市化:空间扩展与城乡关系重构
    二、行政主导与资本下乡:土地财政和资本的“合谋”
        1、地方政府的实践:“土地流转”与“增减挂钩”
        2、社会资本“下乡”:土地经营变现与规模农业
        3、社会新农村建设:人口集中与乡村空间再生产
    三、精英带动和理性选择:乡土变迁下的文化自觉
        1、文化堕距与心理落差: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2、社区精英与群体参照:经济精英的榜样力量
        3、现实与利益的折衷:面对现实的有限理性
第五章 空间变迁与重构:“转型社区”的规划与生产
    一、区划沿革:行政区划调整下的空间重组
    二、空间与规划:转型社区规划的叙事逻辑与规则
        1、规划逻辑:从权力象征到公共政策
        2、三大实践:“无规划不审批”
        3、空间生产:从乡村聚落到转型社区
    三、嵌入与转变:转型社区空间形态的社会学分析
        1、城乡空间的剧变:自然村落的“终结”
        2、生活空间离心化:生产与生活的分离
        3、居住环境的流变:规划与惯习的碰撞
        4、邻里关系的重建:首属邻里到半熟人社区
第六章 经济形态的变迁:小农经济终结与市场经济延展
    一、小农经济的终结:传统农耕经济形态的解体
        1、耕作方式:个体耕种到农业规模经营
        2、商品交换:传统乡村集市到商贸市场
        3、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到专业合作社
    二、商品经济的萌发: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
        1、区域市场:超越乡村的市场边界延伸
        2、集镇商铺:商业服务活动的多元渗透
        3、连锁超市:没有“人情关系”的商品交易
        4、旅游景区:文化资源的价值“变现”
    三、市场经济的延展:日常经济交换行为的常态化
        1、农业的工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要素的商品化:被明确定价的资源
        3、交易的虚拟化:村口看货和网上赶集
第七章 个体生活的际遇:生存策略调整与生活空间张力
    一、生存策略的调整:“庄稼人”到兼业经营者
        1、反哺式农耕:土地情结的延续
        2、候鸟式务工:背井离乡的努力
        3、嵌入式散工:闲暇时间的利用
        4、自赋型创业:开拓创新的彰显
    二、生活水平的流变:城乡过渡阶段的收入与消费
        1、收入来源:非农收入的多元化转向
        2、消费状况:日常性消费的全面渗透
        3、闲暇时间:从时光消磨到自我实现
    三、环境适应与排斥:转型社区生活空间的张力呈现
        1、“占道经营”:公私“沉默共识”
        2、“车库他用”:现实利益的考量
        3、“种菜养鸡”:传统惯习的延续
        4、“搭棚办事”:文化习俗的影响
        5、“空地晾晒”:日常生活的便利
第八章 社会认同的迷失:跨越身份边界的社会性重构
    一、身份认同:城里人和乡下人的错位
    二、制度认同:大政府与小社区的张力
    三、生活认同:未来的生活何处安放?
    四、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解构与重构
第九章 时空延伸与未来:在城市与田园之间
    一、向死而生: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乡村命运
    二、文化反思:乡村自反性与农民的文化自觉
    三、未来何往:农业社会终结与城市社会来临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镇政府干部)
附录3: 实地调研影像
致谢

四、重构供销社的营销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三衢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传播研究[D]. 郑思敏. 东华大学, 2021(11)
  • [2]城市触媒理论下的铜梁老城居住区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D]. 郭天泽. 西南大学, 2021(01)
  • [3]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D]. 于海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新零售背景下广州零售商业空间变化研究 ——以广州盒马鲜生为例[D]. 莫悠.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中国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市场体系研究[D]. 任珂. 山东大学, 2020(10)
  • [6]数字乡村战略下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研究[D]. 金恩焘. 南昌大学, 2020(01)
  • [7]微媒介与人的数字化生存方式重构[D]. 宋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从传统到现代:生态扶贫语境下的生计变迁研究 ——以湘西保靖县黄金苗寨为例[D]. 皇甫睿. 吉首大学, 2018(01)
  • [9]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生成路径及主体间互动机制[D]. 吴倩.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10]巨变与再造:城镇化进程中转型社区研究 ——以一个县域城郊乡镇为例[D]. 陈然. 南京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重构供销合作社营销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