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梦县委党校湖北云梦4325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相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呼声愈发高昂。城镇化发展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需要,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城镇化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农业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都是建设新农村的手段和路径。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大幅减少,加速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大量流向城镇,扩大了城镇劳动力的来源和商品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城镇了展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使耕地向少数专业种植户集中,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从而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率。
二、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与我国的整体现代化进程相比还是与省内其他县市相比,我县的农业现代化了展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城镇体系缺乏科学规划。城镇化是一个重大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体系和功能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与传统的农业不同,城镇居民生活生产需要的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在居民共享的情况下单位经济活动的成本才最低,而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制度上的障碍和规划滞后,许多地方往往反把推进城镇化片面理解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拆大建,体制和政策方面的缺陷和扭曲的激励,导致城镇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从口城镇化的目标被忽视。
2、农业与现代化工业和现代化服务业脱节。农业现代化不仅表现在农业的装备和投入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农业局的产出水平方面,不仅表现在农业的技术层面,还表现在农业局的组织层面。现阶段我县的农业发展相对孤立,例如:云梦的鱼面和白花菜在省市虽负盛名,但却没有像孝感麻糖米酒一样全国联网销售,根本原因就在于自产自销的情况颇多,农产品市场需求与销售信息、金融、宣传的社会服务较少;人才培养与农业需求脱节;农产品生产率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不规范和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健全。
3、农民难以融入城镇居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同样由他们的整体竟争力低于镇居民,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报酬低的工作,加上户口、住房等限制,为了生存保障不得不保留在农村的房屋和土地,据统计,2016年我县从事农林牧渔农村人口比例占农村总人口的22、8%,高达77、2%的劳动力外出务工或进城从事第二、三产业,造成大量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滞留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只有在节假日或者寒暑假回家看孩子,人口在城乡之间流来流去,这样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对实现农村土地规划、专业代经营,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利。
三、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思考
在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问题上,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城镇居民高人一等、歧视农民和重商抑农的陈腐观念;认识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关系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业的利益为代价;认识到允许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大力发展农村商品市场,不仅有利农民收入农民购买力提高,而且有利于销售城镇工业品,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就业水平,有利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1、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加强政府主导能力。政府部门对城镇的发展,要有总体规划和发展要点,按照“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具独特色”的目标建设城镇,统一城镇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发展设施建设,使单位经济活动的成本最低,实现、生态环境等城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云梦县下辖城关镇、清明河等9镇3乡,加上1个经济开发区,共270个自然村,县城距离孝感20公里,离武汉7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城东规划为新城区规划,是县委县政府对云梦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但是针对一些较偏远却适宜农业发展的村庄,政府可加大引导力度,促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向县城或者离城更摈义堂镇、吴铺镇转移,加大农民在当地的就业和安居力度,同时腾出迁出农民的大量空闲宅基地,一方面确保用于粮食生产和耕地不能因为城镇化而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结合城镇的产业布局和发展优势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增强中心城镇的内聚力、转移力和综合竟争力。我县农村中大多数以老人和小孩为主,部分妇女在家带孩子,空余时间打麻将,一方面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另一方面不利于劳动力的有效利用。
2、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培育现代农业企业。
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把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和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加大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是农业专业化分工更加细致,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沟通与衔接更加频繁,一是成立专门的农业企业,结合当地实际,用市场手段来管理,实现产销一条龙。现阶段,农业企业与农户合作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模式,但是存在农业合同履约低等问题,为此,要加大农民与农民企业家法律、金融、销售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特别是企业家的素质,引导农业企业向产前产后两端延伸,向深层次、高科技领域延伸;政府农业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扶持,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我县农产品企业多,以云梦经济开发区为例,周边农产品加工企业众多,可以整贫下中农农产品企业,利用资源优势,形成产业优势,民展农产品特色;二是培养农业技术方面专业人才。城关镇的“双花”养殖基地的发展既兼顾农产品大规模种植,又为我县农业发展培育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冲破资金不足这一“瓶颈”制约,成立“农超对接”这样的销售模式,农产品除供应县城中的几家大型超市外,还可以往周边有县城覆盖,发展为诸于孝武产业园的产——鲜——销连锁产业,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产品资源,在开展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发展好城镇化。
3、打破陈旧观念,积极促使农民真正成为城镇居民。
要促使农民工在城市安家,就要从城市“融入”和农村“迁出”方面排除相应的制度阻碍。在“融入”方面,要放宽城镇落户门槛,做到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可靠的生活来源而又愿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都能够随时在城镇落户,并相应享受在住房、社保、养老、医保、教育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建立居委会群众自治组织,提供职业介绍、学生教育、社区医务所等社会服务,为进城的农民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引导他们提高素质,成为城镇居民。
协调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经济进步的最终体现,找出二者相互促进的核心要素,合理城镇发展规划,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集中,使农业有机融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体系是推动城镇化进程顺利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并有效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