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工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工器,波导,滤波器,抑制,微波,谐振器,发射机。
双工器论文文献综述
张祎煊,刘军,李菲,汪慧,袁建荣[1](2019)在《一种宽带高隔离双工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设计了一种X频段宽带高隔离双工器,两个通道的中心频率分别为7.14 GHz和8.15 GHz,带宽分别为240 MHz和1 500 MHz,互隔离≥95 dB,通过电磁仿真软件HFSS与Designer协同仿真,通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8 dB,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9年24期)
贾冀洲,叶强[2](2019)在《低损耗高抑制LTCC双工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设计了一款低损耗高抑制双工器。该双工器由LC结构低、高通滤波器组成,在双工器的两个频段中分别引入串、并联谐振产生传输零点,从而提高双工器的抑制效果与隔离度。所设计的双工器具有插入损耗低,隔离度高,阻带抑制高及尺寸小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双工器在低端(0.95~1.35 GHz)和高端(1.65~2.15 GHz)时插入损耗均小于2.5 dB,且在1.65~2.15 GHz与0.95~1.35 GHz时抑制大于23 dB,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压电与声光》期刊2019年06期)
孙力,李国辉[3](2019)在《小型化高隔离度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片集成波导设计了一种新型宽阻带、高隔离度的双工器,该双工器由中心频率为2.4 GHz的1/4模基片集成波导TX滤波器和中心频率为3.9 GHz的1/8模基片集成波导RX滤波器构成。通过在1/8模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器上蚀刻叁角形互补开口谐振环使谐振腔激发负一阶谐振使双工器的体积大大减小,并提高了带外抑制。通过一个T型结连接到共同输入端。测试结果显示,双工器两个通道之间的隔离度超过44 dB,20 dB上阻带宽度达到3.4倍中心频率。与相同谐振频率下传统结构相比,尺寸减小了75%以上。仿真与测量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6期)
高杨,文数文,袁靖,许夏茜[4](2019)在《基于交指滤波器的高隔离度宽带双工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高隔离度宽带双工器,首先将双工器指标拆分为留有一定余量的Tx,Rx滤波器指标,然后使用微带交指结构和基于耦合系数与外部品质因数的改进方法,设计出满足指标的宽带Tx,Rx滤波器,最后使用两种T型结和滤波器组合的结构对双工器进一步设计,并对这两种结构的微带双工器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并行连接的双工器结构紧凑,但隔离度较差;串行连接的双工器通带内最小回波损耗为14.16dB,最大插入损耗为1.01dB,通带间最小隔离度为53.46dB,双工器尺寸为8.089 9mm×2.059 1mm×0.302mm,完全满足指标要求,并且具有相对带宽大、隔离度高、插入损耗低的优点,为设计高性能双工器提供了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08期)
游金凤,王书新,朱江[5](2019)在《大功率连续通道双工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并制作了工作在20MHz~100MHz的大功率LC双工器,两通带分别为20MHz~57. 8MHz和57. 8MHz~100MHz的椭圆型滤波器,并通过ADS进行仿真。由仿真结果可知,在20MHz~57. 8MHz通带内输入端口的驻波小于1.2,插损小于0.2dB;57.8MHz~100MHz通带内输入端口的驻波小于1.2,插损小于0.2dB;交接点57.8MHz处驻波小于1.3,插损小于4.6dB。为解决大功率散热问题,本设计采用陶瓷板代替聚四氟乙烯印制板,极大地改善了双工器散热性能。实测值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产品已大量应用。(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17期)
张俊东[6](2019)在《桥式双工器宽带口的串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桥式双工器宽带口的使用中,如果直接连接发射机会产生其它的干扰信号,串扰正常的节目。为消除串扰问题,应该在宽带口连接一个窄带滤波器,以防止干扰其它节目的正常收听。(本文来源于《数字传媒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杨晶,王琪[7](2019)在《S频段新型同轴双工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了一种同轴谐振器,用此同轴谐振器作为同轴双工器的公共腔,采用准椭圆函数滤波器设计了一种S频段新型同轴双工器,可使安装脚印减小到传统同轴双工器的一半,通过电磁仿真验证了这种折迭型双工器的良好性能。本双工器主要用于安装空间较小的环境下。(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9-05-19)
周游,李晨雨,霍新平,曹煜[8](2018)在《具有寄生通带抑制的E波段双工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精密机加工技术制造了一种具有寄生通带抑制的E波段波导双工器。其仿真性能在71~76GHz,81~86GHz通带内插入损耗小于1 dB,通带隔离度大于60 dB;在142~152GHz,162~172GHz二倍频通带内抑制大于20 dB。实测结果显示该双工器通带内插入损耗最差为0.7 dB;通带隔离度优于60 dB;二倍频处抑制大于20 dB。仿真设计与实测结果高度吻合。该双工器的优异性能确保其适用于5 G通信E波段回传网络中。(本文来源于《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万开奇[9](2018)在《一种基于LTCC的双工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类微波电路与系统在通信、导航、雷达、信息对抗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各种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之一,双工器主要用于在通道间的信号分离及频谱的隔离,双工器器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频率响应。随着通信形式和类型的增加,对原本匮乏的频谱资源有了更多的需求。对于系统,也逐渐往高集成度、多功能、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双工器,在小型化、低插入损耗、频带宽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文以实现基于LTCC工艺的双工器为目标,阐述了滤波器和双工器的发展状况,对设计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推导,利用网络综合法设计出一款基于LTCC工艺的双工器,并加工测量。主要的内容有:首先介绍了滤波器和双工器的发展状况,阐述了滤波器及双工器的分类和特点,研究和推导了滤波器和双工器的一些设计理论。对LTCC内埋电容、电感进行理论分析后,通过实际的建模进行仿真验证。根据双工器的指标参数,采用网络综合法设计的双工器。根据指标分解分支滤波器,分别对分支滤波器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然后进行双工器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利用推导的公式和建立的电容、电感模型分别进行分支滤波器和双工器的叁维模型建立,通过高频全波仿真软件仿真优化实现最终的模型。通过对实际加工的电路进行测试,将实测结果与设计指标参数的对比,说明电路的实际技术水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设计的双工器的低频通带从DC到1300MHz,高频通带从1650MHz到3000MHz,高频通带和低频通带的带内插损均≤1.5dB。低频通带在1650MHz带外抑制≥33dBc,高频通带在1300MHz带外抑制≥30dBc。(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9-01)
王婧,张升伟,罗阳锦,孟进[10](2018)在《太赫兹波导双工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微小卫星组网进行对地观测,实现微波器件小型化已成为目前空间遥感的发展趋势之一.针对微小卫星大气微波探测仪,设计了两款高性能的太赫兹波导双工器.利用模式匹配法分析双工器中不连续单元并进行双工器参数优化.在89 GHz滤波器部分采用改变谐振腔宽度的方法来提高带外抑制.仿真结果表明,两款双工器具有良好的插损、带外抑制、回波损耗等性能,证明了模式匹配法对太赫兹器件设计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双工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通过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设计了一款低损耗高抑制双工器。该双工器由LC结构低、高通滤波器组成,在双工器的两个频段中分别引入串、并联谐振产生传输零点,从而提高双工器的抑制效果与隔离度。所设计的双工器具有插入损耗低,隔离度高,阻带抑制高及尺寸小等特点。实验结果表明,双工器在低端(0.95~1.35 GHz)和高端(1.65~2.15 GHz)时插入损耗均小于2.5 dB,且在1.65~2.15 GHz与0.95~1.35 GHz时抑制大于23 dB,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工器论文参考文献
[1].张祎煊,刘军,李菲,汪慧,袁建荣.一种宽带高隔离双工器的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9
[2].贾冀洲,叶强.低损耗高抑制LTCC双工器设计与实现[J].压电与声光.2019
[3].孙力,李国辉.小型化高隔离度基片集成波导双工器[J].电子测量技术.2019
[4].高杨,文数文,袁靖,许夏茜.基于交指滤波器的高隔离度宽带双工器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5].游金凤,王书新,朱江.大功率连续通道双工器设计[J].科技视界.2019
[6].张俊东.桥式双工器宽带口的串扰[J].数字传媒研究.2019
[7].杨晶,王琪.S频段新型同轴双工器设计[C].201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9
[8].周游,李晨雨,霍新平,曹煜.具有寄生通带抑制的E波段双工器[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8
[9].万开奇.一种基于LTCC的双工器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王婧,张升伟,罗阳锦,孟进.太赫兹波导双工器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