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变迁论文-赵志浩

部落变迁论文-赵志浩

导读:本文包含了部落变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柔部落,权力,组织,藏族

部落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赵志浩[1](2019)在《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组织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对以祁连县为中心的组织变迁展开研究。1949年以前,阿柔藏族部落组织长期是管理祁连县的主要权力组织;1949年以后,部落组织被取代,祁连县逐步建立了现代县—乡—村叁级权力组织体系。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部落组织建立在传统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悠久规则与权力谱系的信仰;而现代权力组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之上,基于对已制定的规则之合法性的信仰,以及对根据这些规则发号施令者权力的信仰。由于合法性基础的根本差异,造成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显着差异,比如权力结构、运行规则、管理成员身份等,这些差异都是这一根本差异的具体表现。阿柔部落组织结构非常简单。纵向间,部落组织存在“金字塔式”的权力配置结构,形成基本层次(千户部落)—中间层次(百户部落)—最低层次(十户部落、帐圈)叁个层次;横向间,部落组织没有形成不同职能分工的权力组织主体,部落组织集政治、经济、司法、军事等职权于一体。在部落组织的顶端,存在一个权威中心——千户,他是组织内部一切权力的来源。在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异,这种差异是源自于组织成员的世袭身份。组织权力沿着上下级之间进行传导,最终到达部落组织的每一个成员。这条权力传输链条能够顺畅运行依靠于部落组织内部严格的惩罚机制。最终,在部落组织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即权力压迫模式。祁连县现代权力组织,是一套比较复杂的组织系统。纵向间,现代权力组织形成了县—乡—村叁个层次;横向间,根据权力配置和职能分工的基本原则,建立了不同的权力组织主体。在县一级,设置了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县司法组织、县武装部、县群团组织等不同的权力组织;在乡(镇)一级,设置了乡(镇)党委、乡(镇)人大、乡(镇)政府、乡(镇)武装部、乡(镇)群团组织;在行政村一级,设置了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和村民小组。除了这些正式的权力组织之外,祁连县还设置了议事协调性权力组织——“小组”。这些权力组织共同构成了祁连县域内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枢的网络结构。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党的权力可以纵向延伸到底,横向延伸到边,从而实现对所有层级和不同种类的权力组织的绝对领导,所有其他权力组织依赖于党的组织而存在,围绕着党的组织而运转。本研究将这种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称为权力中枢模式。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发现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社会的县—乡—村各权力组织是一次根本性的组织变迁,也是当地社会组织系统的一次断裂,但是二者之间的耦合性,使组织变迁能够顺利完成过渡。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在基层社会中,虽然部落组织解体了,但是部落组织的部分管理规范却嵌入到祁连县现代村级权力组织之中。(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2-01)

杨雪[2](2019)在《祖训与上帝:泰雅宗教变迁研究——基于台湾那罗部落的田野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数民族族群改宗某一世界性宗教的现象常被归因为殖民主义或世界性宗教的结构强势,本土文化的自主性角色受到忽略。台湾那罗部落的泰雅人在基督教传入不久即全体皈信,而泰雅文化的延续性并未断裂。在文化接触初期泰雅人就参照自身文化结构与基督教并接;随后的整合过程中,泰雅原有文化的仪式与组织转译到新的文化秩序当中;此外,泰雅文化的咒诅程式在族人思想与行为中根深蒂固,与基督教教义产生张力。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并非是以静态的结构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是在时空处境中有其自主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李润润[3](2018)在《印第安部落的发展与变迁——以琳达·霍根的《靠鲸生活的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少数族裔作家,琳达·霍根的作品主要关注印第安人的生活状况。在《靠鲸生活的人》这部小说中,作者描绘了现代性思潮的入侵给印第安部落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从对比的角度对这些变化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印第安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静玮[4](2018)在《经济变迁与文化张力:《一个喜马拉雅部落》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喜马拉雅部落》是人类学家海门多夫的代表作之一。这本民族志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前后跨越35年。该书详细记录了中印争议领土东段附近阿帕塔尼人的生计方式、民族交往及时代变迁。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阿帕塔尼人的生计方式很快从农业转为商业,在经济意义上的整合之外,其文化又与印度主流文化保持着断裂。除了再现部落民族史,该书也有助于从具体的个案出发,进一步理解当代该地区的民族认同。(本文来源于《西部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旦增卓玛[5](2018)在《“藏阿柔”游牧部落民俗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俗文化变迁的研究可以作为了解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径,来观察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变迁与调适的趋势,是传统的物质文化与现代因素互渗、整合和重构的过程。本文是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乡的藏阿柔部落为个案,研究并分析了藏阿柔游牧部落物质民俗的变迁特点与趋势。论文是从建国前后至80年代以来,藏阿柔游牧部落在历史迁徙、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物质生产与生活民俗的变迁原因、调试过程、重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历史迁徙与生存环境的改变、牧民定居与经济政策的落实、民族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与观念的变化是其物质民俗变迁的主要原因。论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从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对论文的立论做了说明;第二部分为论文第二章,介绍了自然生态环境特点、阿柔部落的历史迁徙与藏阿柔部落在黄河南蒙古的形成过程等进行叙述,为历史与生态环境的改变做铺垫。第叁部分包括论文的第叁章主要论述了藏阿柔部落的传统物质民俗变迁,从生计方式到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居住格局的变迁为主要内容,通过对狩猎的没落、畜牧的多样化、日常饮食结构的多元化,传统服饰的时尚化等的变迁原因与特点作为研究的重点及核心部分。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和结语,分析了藏阿柔游牧部落在特殊的民俗环境下物质民俗如何变迁、调试及重构的过程,并反思民俗文化的变迁原因和结果。总结论文研究的成果,对牧民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能良性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在推动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利用国家政策和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保护传统文化的变迁,构建民族多元化和谐社会,并引导藏阿柔部落物质民俗文化的良性变迁,对于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期刊2018-05-01)

杨牧原[6](2017)在《从董秀英《马桑部落的叁代女人》看佤族妇女地位的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佤族女作家董秀英小说《马桑部落的叁代女人》的细读,大概可以还原叁代佤族妇女在自然环境、生产关系和男权社会叁重压迫下所遭遇的生存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佤族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佤族妇女获得解放的核心在于生产力的解放,只有当佤族地区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佤族妇女才可能在思想和行为得到根本的解放。(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尚彦军[7](2016)在《美国切罗基部落文化的变迁与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美国,很多学者已经将印第安人的历史视为美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印第安人的文化视为卓有个性和特征的本土文化遗产。美国印第安部落中人口最多的切罗基人的文化经历了文化停滞、文化复兴、文化遭摧残、全面复兴4个阶段;切罗基部落文化的变迁是内外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在美国多元文化格局下,应从内外部两方面采取措施来保护切罗基部落文化与遗产。(本文来源于《遗产与保护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杨雅妮[8](2016)在《文化延续与制度变迁:藏族民间调解的多重阐释——以拉卜楞地区的“部落委员”调解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拉卜楞地区,有一种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员,他们自称为"部落委员",主要负责在拉卜楞寺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维持秩序和通过调解解决一部分民间纠纷。作为民间调解的一种类型,藏族的"部落委员"调解可以追溯至历史上的部落制度,其在调解主体的选任、适用范围、调解结果、调解依据和收费方式等方面都与传统部落制度下的"干森姆"调解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背景之下,要正确认识和充分挖掘这种民间调解的价值,必须从文化延续与在制度变迁的角度对藏族的"部落委员"调解进行阐释。(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6年05期)

张剑峰[9](2016)在《新西兰毛利人那塔胡部落的经济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致力于撰写毛利那塔胡部落的经济民族志。那塔胡是新西兰具有代表性的毛利部落,由遍及南岛的18个氏族组成。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毛利部落经济经历了从采集渔猎经济到殖民地经济再到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变迁过程。以1840年“怀唐伊条约”的签订为起点,英国对新西兰的殖民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新西兰毛利传统社会的侵入,也经历了和自然生态环境同样的过程,彻底改变了这块人类最后定居大陆上的社会生态环境。在经历了近150年失去土地和家园、流离失所的不公正待遇后,那塔胡人于1986向王室提出索赔。这是新西兰的第一个毛利部落索赔。在经过漫长和艰苦的谈判后,1996年,国会通过“那塔胡部落委员会法案”,标志着那塔胡部落在新西兰国内获得了合法性地位。随后,1998年,国会通过“那塔胡部落赔付法案”,由部落委员会代表全体那塔胡人接受王室赔付资产。本文在回顾这个历史过程后认为,那塔胡部落委员会获得合法性地位及王室赔付资产有两个深刻的历史原因:一个是以毛利主权为主线的泛毛利种族运动。近200年来,毛利主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认知和演变过程,从没有明确定义的“土地的影子”到土地权利,从部落(氏族)酋长的个人权力到部落(氏族)的集体自治权力。这个运动在1970-80年代达到高潮。另一个是1980年代新西兰政府推行的“罗杰经济学(Rogernomics)"。这一席卷西方主要国家的政治经济变革源自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部落委员会获得资产赔付后并未在部落内部进行个人私有化,而是以集体共有产权的形式进行部落资本化。一方面,成立那塔胡控股公司,聘用职业经理团队管理和经营,按照代际资本公司的模式经营千年老店。另一方面,引入西方选举制度和现代官僚体系,实行部落自治和管理部落分配。这一建立在部落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现代创型,充分利用族人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有机地融合了当代主流的政治和经济治理模式,毛利为体、西学为用,开辟了小众族群有效地参与地区、国家乃至全球政治经济博弈的创新之路。这一全新的现代部落一体化形式,标志着在新西兰国内,那塔胡部落次级法理地位—族权的形成。如果说,这一创新也是一种回归—回到古老的亲缘关系—的话,那么,部落共有产权作为传统亲缘关系的现代表述,在当代经济过程中能否长期存在下去,就成了那塔胡的部落现代—体化形式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也凸显为本文必须回答的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视角,那塔胡部落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委托—代理关系下的福利制度,是毛利传统社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现代适应。在自由主义经济语境中,个人产权明晰的主要指向是有助于人们形成交易时的合理预期。这一预期在不同的社会通过不同的法律、习俗和道德而得以表达。在那塔胡部落的现代组织形式里,毛利传统社会中的hau所代表的互惠预期行使了个人产权的职能。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视角,300年来私有制所颠倒的人和土地的关系,可以说是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人本身成为商品的同时占有自然。但二者都“不是为了销售而产生的,而是为了截然不同的理由而存在”。对土地作为私有财产的法理依据的追问,不仅仅是公平意义上的法理探讨,还叩问人类对象性的生存方式本身。从经济人类学的视角,那塔胡部落是初民社会并置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真实写照。部落共有产权集中体现了萨林斯之“物质实践由文化构成”的着名论断。那塔胡人文化自觉的实践逻辑所质疑的,正是西方以个体占有为基点的文化秩序,危害了人类结群而居的自然属性。而这一理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法则。最终,部落共有产权这个具有“有限目标理性”的历时性连续体能否长期存在,取决于那塔胡人在秉承部落文化的同时,能否持续地“毛利化”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从而不断迈向未来更高水平的部落一体化形式。(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安惠娟[10](2016)在《地名中的文化边界: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涵化研究——以裕固族鄂金尼部落居住地的地名变迁为视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较少民族在人口规模长期弱势的条件下发生文化涵化。面对不同的文化,文化涵化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以裕固族鄂金尼部落居住地迁徙与地名变迁为视点,考察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涵化表面上的涵化程度背后的文化选择与取舍在情感与记忆中的存留和反映,认为人口较少民族在面对不同文化时的取舍遵循同质性较高的文化涵化程度深、异质文化的涵化呈边缘化,外力推动下的涵化程度浅、内力作用下的涵化认同强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6年02期)

部落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少数民族族群改宗某一世界性宗教的现象常被归因为殖民主义或世界性宗教的结构强势,本土文化的自主性角色受到忽略。台湾那罗部落的泰雅人在基督教传入不久即全体皈信,而泰雅文化的延续性并未断裂。在文化接触初期泰雅人就参照自身文化结构与基督教并接;随后的整合过程中,泰雅原有文化的仪式与组织转译到新的文化秩序当中;此外,泰雅文化的咒诅程式在族人思想与行为中根深蒂固,与基督教教义产生张力。全球化背景下,本土文化并非是以静态的结构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是在时空处境中有其自主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部落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1].赵志浩.从传统部落组织到现代权力组织的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杨雪.祖训与上帝:泰雅宗教变迁研究——基于台湾那罗部落的田野调查[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9

[3].李润润.印第安部落的发展与变迁——以琳达·霍根的《靠鲸生活的人》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李静玮.经济变迁与文化张力:《一个喜马拉雅部落》评析[J].西部发展研究.2018

[5].旦增卓玛.“藏阿柔”游牧部落民俗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

[6].杨牧原.从董秀英《马桑部落的叁代女人》看佤族妇女地位的变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7].尚彦军.美国切罗基部落文化的变迁与保护[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

[8].杨雅妮.文化延续与制度变迁:藏族民间调解的多重阐释——以拉卜楞地区的“部落委员”调解为例[J].甘肃理论学刊.2016

[9].张剑峰.新西兰毛利人那塔胡部落的经济变迁[D].云南大学.2016

[10].安惠娟.地名中的文化边界: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涵化研究——以裕固族鄂金尼部落居住地的地名变迁为视点[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

标签:;  ;  ;  ;  

部落变迁论文-赵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