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链条炉高温固硫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田宝农[1](2018)在《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质型煤作为型煤利用的一种技术,在生物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提高型煤燃烧性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碱法制浆黑液作为生物质资源的一种,当前对碱法制浆黑液复合制备型煤的研究不够深入,本研究利用木材或秸秆碱法制浆产生的黑液添加至型煤中燃烧,研究黑液复合型煤的成型性能及燃烧固硫的作用。探究其实用性,为制浆黑液复合型煤推广使用提供技术支撑。(1)对黑液复合型煤成型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预糊化淀粉粘结剂添加量为2%时,型煤跌落强度达到83%左右,型煤抗压强度达到620 N/球,但少量粘结剂的加入对型煤热稳定性、水分与挥发物含量影响不大。综合考虑,选定添加量为2%预糊化淀粉作为型煤粘结剂。加入制浆黑液后,型煤机械强度增强,热稳定性变差,其落下强度在添加量为30%时达到93%,同时燃烧后的灰分也增加,综合考虑选择黑液添加量为30%左右时较佳。(2)添加不同含量制浆黑液作为型煤燃烧固硫剂,分析不同含量制浆黑液对型煤灰分的影响,通过TG、EDS、XRD、SEM分析制浆黑液对型煤燃烧及其固硫率的影响,得出较佳配比为黑液添加量32%时;通过改变型煤燃烧时间及燃烧温度,确定出最佳燃烧时间为3 h,最佳燃烧温度为900℃,固硫率高达89%。结果表明,碱法制浆黑液复合型煤燃烧及固硫性能很好,优于传统工业型煤。(3)通过添加秸秆制备生物质型煤与黑液复合型煤进行比较,黑液复合型煤的燃烧效果更好一些。在900℃下对添加了32%质量分数黑液的民用型煤进行燃烧试验,与未添加之前相比型煤着火点有所提前,燃烧更加充分,固硫率达到了87.12%,比未添加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利用沉降污泥添加到黑液复合型煤中得到了耐高温类型煤,在5%最佳添加量下,复合后的型煤1100℃下固硫率可达到85%。
余悦发[2](2016)在《高有机硫煤炭复合调质降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提高固硫率,本文按照“集成增效、协同强化”的思想,提出了“选-固结合、复合调质”的高有机硫煤清洁综合高效利用新思路,研究了复合调质剂对固硫率、燃烧特性和灰渣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采用河南义马宜洛矿区的高有机硫煤碳,研究了降低煤炭灰分、拓展调质空间的实验方法。综合考虑原煤在不同破碎粒度上限时的粒度分布、密度分布、可选性及能耗需求,将原煤破碎至-6mm,通过常规的分选方法,得到调质用的高热值基础煤。以发热量为约束条件,以固硫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石灰石和电石渣作为主固硫剂,Al2O3、Fe2O3和SiO2作为固硫添加剂对燃烧固硫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固硫条件:燃烧温度取900℃,燃煤在炉中停留时间取10min;主固硫剂取石灰石和电石渣摩尔比4:6组成的双组分固硫剂,主固硫剂的最大添加钙硫比为6;固硫添加剂取Al2O3、Fe2O3和SiO2以摩尔比1:1:1组成的三组分添加剂,固硫添加剂的最佳添加量为基础煤质量的1%。调质剂对燃煤发热量的影响规律表明:一方面,添加固硫剂可增加灰分,导致发热量降低;另一方面,钙基固硫剂与SO2反应的过程会释放一定的热量,因此同样灰分的调质煤的发热量会高于常规调质煤的发热量。通过热重分析仪,调质煤的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调质煤的燃烧阶段分为两个阶段,与相同灰分的常规煤相比,在低温阶段的反应活化能较大,燃烧速率较缓;在高温阶段的反应活化能降低,燃烧速率加快。热重分析仪发现助燃剂Fe2O3可以降低燃煤的反应活化能、加快煤燃烧的进程,Fe2O3的添加量取基础煤质量的1%时可以获得较好的助燃效果。通过XRF和XRD分析了调质煤固硫灰渣的成分,与基础煤灰渣不同的是调质煤灰渣中多了游离氧化钙(f-CaO)和Ⅱ-CaSO4。对调质煤固硫进行自硬强度测定,表明调质煤固硫灰渣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可以作为胶凝材料使用。
朱光俊,杨艳华,张生芹,梁中渝,邓能运[3](2014)在《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燃煤固硫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低成本的燃煤固硫技术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控制SO2排放的有效措施。在阐述目前国内外燃煤固硫剂及助剂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燃煤固硫中的应用前景。
徐祥斌[4](2011)在《皮江法炼镁冶炼渣用作燃煤固硫剂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镁冶炼渣的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镁冶炼渣的化学成分随其粒度变化而变化,粒度越大,MgO含量越高,CaO的含量越低,反之亦然。同时,随着粒度的加大,SiO2的含量不断减小,而F的含量却不断加大;2)通过XRD的物相分析可知,镁冶炼渣中的Ca主要以Ca2SiO4的形式存在。并且,Ca2SiO4以β相和γ相两种物相形式存在,且随着粒度的变化这两种物相的含量也不同;3)在一定范围内,O2含量高时有助于固硫反应。本试验中,当O2的含量在5%时,其最终的固硫率能比O2含量在1%高出9个百分点;4)不同粒径的镁冶炼渣其反应速度和最终的固硫率也不同,这不仅与其反应的表面积有关,也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将大颗粒的镁冶炼渣磨细成小颗粒,其反应速度会加快,但最终的固硫效果却几乎不变;5)温度对镁冶炼渣的固硫速度和最终的固硫率都有影响,通过本试验得出,当温度在大概900℃时,镁冶炼渣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高的固硫率;6)水处理和蒸汽处理对镁渣的固硫率都具有提高作用,这是因为水处理后或蒸汽处理后,生成了更多的Ca(OH)2,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文章在最后结合反应前后的物质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的变化解释出现相关结果的原因,并对镁冶炼渣未来用作固硫剂的继续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李莹英[5](2010)在《煤系固废制备型煤及型煤固硫机理研究》文中提出型煤技术是洁净煤技术之一,是改变煤炭燃烧方式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的煤泥虽然具有一定热值,但因颗粒细、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被废弃堆存;煤矸石不仅热值含量低,而且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也难以被利用。本研究试图利用煤泥的热值,添加一些功能性的添加剂,将煤泥、煤矸石等通过配煤制备成洁净型煤,使其在燃烧过程中减少烟尘、SO2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本研究开展了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开发高效型煤添加剂,将煤泥、煤矸石等制备成型煤供民用锅炉使用;另一方面研究高效的固硫添加剂,以解决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S02,对环境造成污染。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煤泥、煤矸石的工业分析,在充分利用热值的条件下,型煤中添加氧化淀粉、膨润土、有机硅防水剂等,制备成多功能的洁净型煤。实验研究表明:当氧化淀粉添加量为0.4%,膨润土的添加量为2%,有机硅防水剂的添加量为2%时,型煤的抗压强度可达到2Mpa以上,跌落强度可达到95%以上,湿强度也可达到95%以上,且型煤灰分、挥发份、热值等各项指标均满足型煤产品标准。(2)通过分别对钙、镁基固硫剂固硫效果比较以及各添加剂固硫促进作用的比较,研究表明钙基固硫剂固硫活性优于镁基固硫剂,但高温(>1000℃)固硫产物发生分解释放大量SO2;在以钙基固硫剂为主固硫剂的基础上,添加剂Fe2O3、SiO2、CuO、ZnO等物质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固硫促进作用,以上实验结果为使用废弃物煤矸石和粉煤灰作为型煤固硫添加剂提供了理论依据。(3)单纯以MgO作为型煤固硫剂,固硫率较低,CaO和MgO作复合固硫剂后,可显着提高了型煤固硫率;通过对煤矸石和粉煤灰成分的分析,实验将煤矸石和粉煤灰作为型煤固硫添加剂,研究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添加少量煤矸石,煤矸石中的SiO2和Al2O3等物质在高于900℃时可与CaSO4作用生成热稳定性高和结构致密的新物相Ca5(SiO4)2(SO4),从而抑制了含硫物相的分解而提高了型煤的固硫率;而粉煤灰则可能以惰性玻璃体形式存在,SiO2、Al2O3等物质难与固硫剂在高温下形成新的物相。(4)为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的活性,本研究利用氢氧化钙对粉煤灰进行活化,作为型煤固硫添加剂。结果表明氢氧化钙能够破坏粉煤灰玻璃微珠的结构,将惰性的硅、铝、铁物质等激活,在高温下这些物质与固硫产物CaSO4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热稳定性较高的Ca5(SiO4)2SO4的物质,提高了硫酸盐的分解温度,减少了SO2的释放;添加活化粉煤灰后型煤的固硫率能够提升了6.28%。(5)在以上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考察了固硫影响因素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Ca质量比为1:1,且(Mg+Ca)/S摩尔比为2:1时,型煤固硫效果最佳;活化粉煤灰添加量为3%和煤矸石添加量为2%时,型煤的固硫率可分别提高5.85%和3.72%,但随着添加量的继续增加,煤矸石自身含硫较高,型煤的固硫率开始下降;煤矸石和活化粉煤灰随燃烧温度的升高,其固硫促进作用下降;还原气氛下,煤矸石和活化粉煤灰高温抑制分解的作用不能得到表现;煤矸石和活化粉煤灰对型煤固硫抑制作用也不会受时间的影响。
马晓燕,孔晓红,江传力[6](2010)在《盐泥对钙基固硫剂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固体废弃物电石渣为钙基固硫剂,工业废弃物盐泥为添加剂进行脱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盐泥添加剂能够提高钙基固硫剂的固硫率,其合理配比为电石渣与盐泥的质量比为8:1,固硫率由27.55%提高到45.73%。通过SEM分析发现,盐泥使固硫剂颗粒的表面微观形貌发生改变。同时研究也发现,盐泥中的主要成分不仅可以改变钙基固硫剂的微观结构,同时也有固硫及提高固硫产物高温稳定性的作用。
吴大青[7](2008)在《钙钛矿型燃煤助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浸渍法,以粉煤灰为载体,以稀土、二氧化锰等为活性组分,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燃煤助剂;通过X-衍射实验,证实稀土、二氧化锰等活性组分负载在粉煤灰上,并有部分钙钛矿型氧化物存在;扫描电镜实验分析表明:助剂孔隙发达、分布均匀,而且得出高温焙烧对于助剂的微观形态几乎没有影响,该助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重分析实验表明,制备的燃煤助剂对煤的燃烧有催化作用;助剂对煤燃烧过程中几个特征温度,包括着火点、最大失重温度、结束温度均有影响,使它们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加快煤的燃烧速率,减少煤的完全燃烧时间,从而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固硫实验表明,该燃煤助剂有一定固硫作用。利用该燃煤助剂配制的原煤在实际生产锅炉进行了试烧,专业热工测试和环保指标监测结果表明,锅炉热效率明显比燃烧原煤高,热效率提高了12.3%,灰渣含炭量减少了7.5%,具有高效燃烧性能。在锅炉出力基本相同情况下,燃烧添加燃煤助剂的煤比燃烧原煤节煤可以达到12.2%,具有显着节能作用。层燃锅炉燃烧添加燃煤助剂的煤具有显着固硫作用,固硫率可以达到64.7%以上,烟尘减少了52%,林格曼黑度测试值小于1,添加燃煤助剂的煤具有洁净燃烧性能。
马晓燕[8](2007)在《添加剂对电石渣燃煤固硫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工业锅炉污染严重而其高温燃烧固硫率低下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煤高温燃烧固硫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工业废渣为原料来研制高温固硫剂。本文首先介绍了燃煤固硫技术,从这些技术中我们通过比较得出了煤在燃烧中脱硫操作简单,运行方便,价廉易携广的结论。但目前存在着固硫率低的问题。固硫剂的煅烧特性是影响燃烧脱硫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煅烧后的添加剂的孔隙特性、微观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电石渣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规律。利用工业废渣研制高温固硫剂是解决我国散煤燃烧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固硫效果的因素,通过分析高温固硫剂的固硫机理,研制出以工业废料为原料的新型固硫剂,这种固硫剂既能增加固硫剂的表面积同时也能增强固硫产物的高温稳定性,本文同时也对固硫添剂对燃煤的煤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发热量、灰熔点及挥发份。
孙清威[9](2007)在《工业链条炉高温燃烧脱硫剂与脱硫新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针对我国工业链条炉污染严重而其高温燃烧脱硫率低下的现状,在总结国内外煤高温燃烧脱硫发展的基础上,本文依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42174),利用工业废料和矿物原料,根据固硫化学反应机理和煤实际燃烧状况分析了影响高温燃烧脱硫率的原因,然后从三个方面即从动力学角度、热力学角度和化学反应历程上着手提高高温燃烧固硫率,从固硫产物高温固硫物相形成的机理出发研制高温高效脱硫剂,并对链条炉燃烧的热工环境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为链条炉燃烧固硫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工艺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使用指导意义。
汤小健[10](2005)在《工业型煤固硫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业固硫型煤是我国鼓励开发使用的清洁能源,燃烧工业固硫型煤能简便、经济、有效地控制中小型燃煤工业锅炉SO2排放量和粉尘污染。研究型煤固硫剂和Ca/S等因子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以及解决固硫型煤燃烧中出现的着火延迟问题,将有助于该技术的进一步实践推广应用,为削减燃煤工业锅炉SO2的排放量,减少SO2对我国大气环境的污染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二、链条炉高温固硫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链条炉高温固硫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生物质型煤简介 |
1.1.1 生物质型煤技术 |
1.1.2 国内外生物质型煤的发展现状 |
1.1.3 生物质型煤所面临的问题 |
1.1.4 开发利用生物质型煤的可行性 |
1.2 制浆黑液的资源化利用 |
1.2.1 制浆工艺的简介 |
1.2.2 制浆黑液的回收利用 |
1.3 生物质型煤成型机理及其燃烧特性 |
1.3.1 生物质型煤成型机理 |
1.3.2 生物质型煤燃烧特性及机理 |
1.4 型煤固硫技术简介 |
1.4.1 型煤固硫技术 |
1.4.2 型煤固硫剂的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意义 |
1.5.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黑液复合型煤的制备及其成型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冷压成型法制备黑液复合型煤 |
2.3.2 黑液复合型煤落下强度的测定 |
2.3.3 黑液复合型煤热稳定性的测定 |
2.3.4 黑液复合型煤抗压强度的测定 |
2.3.5 黑液复合型煤灰分的测定 |
2.3.6 黑液复合型煤水分的测定 |
2.3.7 黑液复合型煤挥发分的测定 |
2.3.8 黑液复合型煤固定碳的测定 |
2.3.9 黑液复合型煤固硫率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型煤样品 |
2.4.2 粘结剂对型煤的影响 |
2.4.3 黑液添加量对型煤的影响 |
2.4.4 不同配比黑液型煤燃烧前后元素分析(EDS) |
2.4.5 黑液型煤热重分析 |
2.4.6 黑液型煤与工业型煤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3 黑液复合型煤的燃烧性能及其固硫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型煤能谱元素分析 |
3.3.2 黑液复合型煤热值的测定 |
3.3.3 黑液复合型煤固定碳的测定 |
3.3.4 黑液复合型煤固硫率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料的分析 |
3.4.2 黑液型煤的燃烧热值 |
3.4.3 黑液型煤燃烧前后元素分析 |
3.4.4 黑液型煤热重分析 |
3.4.5 温度对固硫率的影响 |
3.4.6 时间对固硫率的影响 |
3.4.7 黑液型煤XRD分析 |
3.4.8 黑液型煤SEM分析 |
3.5 结论 |
4 生物质复合型煤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型煤能谱元素分析 |
4.3.2 黑液复合型煤固硫率的计算 |
4.3.3 实验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利用玉米杆粉碎配合碱液直接加入制作型煤 |
4.4.2 制浆黑液与产业化型煤复配研究 |
4.4.3 耐高温制浆黑液复合型煤的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全文主要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高有机硫煤炭复合调质降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中硫的形态 |
1.3 煤炭降硫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标 |
1.7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方案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样品 |
2.3 实验装置 |
2.4 固硫率的测定方法 |
3 高有机硫煤调质空间拓展 |
3.1 原煤性质分析 |
3.2 原煤破碎解离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调质煤固硫特性研究 |
4.1 燃煤固硫的主要影响因素 |
4.2 CA/S比对调质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4.3 石灰石和电石渣复配对固硫效果的影响 |
4.4 添加剂对调质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4.5 工艺条件对固硫效果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调质煤燃烧特性研究 |
5.1 热重分析 |
5.2 调质剂对发热量的影响 |
5.3 调质煤的灰熔融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调质煤灰渣特性研究 |
6.1 灰渣成分分析 |
6.2 灰渣的活性 |
6.3 影响固硫灰渣活性的因素 |
6.4 灰渣活性的评定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燃煤固硫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燃煤固硫剂及助剂的研究现状 |
1.1 燃煤固硫剂 |
1.2 燃煤固硫助剂 |
1.3 天然矿物和工业废料复合固硫剂 |
2 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特点及应用 |
3 结语 |
(4)皮江法炼镁冶炼渣用作燃煤固硫剂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SO_2的危害及中国SO_2污染状况 |
1.2 燃煤是导致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能源 |
1.3 降低燃煤燃烧后SO_2排放量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3.1 烟气的固硫技术 |
1.3.2 燃煤中添加固硫剂的固硫技术 |
1.3.3 燃烧前的处理技术 |
1.3.4 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等能源的消耗总量 |
1.4 燃煤固硫剂的种类 |
1.4.1 钡基固硫剂 |
1.4.2 钙基固硫剂 |
1.5 影响燃煤固硫效果的因素 |
1.5.1 空气流量 |
1.5.2 温度 |
1.5.3 煤粉及固硫剂的粒径 |
1.5.4 Ca/S比 |
1.6 燃煤高温固硫过程的固硫机理 |
1.7 提高钙基固硫效率的途径 |
1.7.1 改变燃烧方式 |
1.7.2 改变固硫剂的组成和特性 |
1.7.3 改变固硫方式 |
1.8 镁的生产过程 |
1.9 中国镁行业的现状 |
1.9.1 中国镁行业的产业政策 |
1.9.2 中国镁行业的生产现状 |
1.10 我国镁还原渣的利用现状 |
1.10.1 利用镁渣研制新型墙体材料 |
1.10.2 镁渣作为路用材料 |
1.10.3 金属镁渣在煅烧水泥熟料中的应用 |
1.10.4 镁渣做水泥混合材的研究 |
1.10.5 镁还原渣在生产加气混凝土当中的应用 |
1.10.6 使用镁渣生产环保陶瓷球 |
1.10.7 镁还原渣的废热的利用 |
1.11 国外对镁渣应用的研究情况 |
1.12 使用镁渣作燃煤固硫剂的可行性分析 |
1.13 本项目的目的及意义 |
1.14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试验系统 |
2.1 样品的选取 |
2.1.1 镁冶炼渣的选取 |
2.1.2 试剂及用水的选取 |
2.2 主要的试验设备 |
2.2.1 顶击式振筛机 |
2.2.2 X射线荧光光谱仪 |
2.2.3 行星式球磨机 |
2.2.4 热重分析仪器 |
2.2.5 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 |
2.2.6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2.3 试验原理 |
2.3.1 试验系统原理 |
2.3.2 镁冶炼渣固硫的原理 |
2.4 镁渣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
2.5 镁冶炼渣固硫试验的试验方法 |
2.6 本试验的试验步骤 |
第三章 结果及讨论 |
3.1 镁渣的感官检查结果 |
3.2 镁冶炼渣的粒度分布试验 |
3.2.1 山西银光镁业镁冶炼渣的粒度分布试验 |
3.2.2 山西美锦镁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镁冶炼渣的粒度分布试验 |
3.3 镁冶炼渣各粒度化学成分的测定 |
3.3.1 山西银光镁业的镁冶炼渣各粒度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 |
3.3.2 山西美锦镁合金科技有限公司的镁冶炼渣各粒度化学成分的测定 |
3.4 镁冶炼渣的X衍射分析 |
3.5 镁冶炼渣的固硫试验 |
3.5.1 烟气中氧气含量对镁冶炼渣固硫性能的影响 |
3.5.2 粒径对镁冶炼渣固硫性能的影响 |
3.5.3 温度对镁冶炼渣固硫性能的影响 |
3.6 水处理镁冶炼渣的固硫试验 |
3.7 蒸汽活化温度对镁冶炼渣固硫效率的影响 |
3.8 蒸汽活化时间对镁冶炼渣固硫效率的影响试验 |
3.9 水处理镁冶炼渣及固硫产物、镁冶炼渣及固硫产物的物理特性分析 |
3.9.1 水处理前后镁冶炼渣的孔容积分布 |
3.9.2 镁冶炼渣熟料及固硫产物的孔容积分布 |
3.10 镁冶炼渣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试验 |
3.10.1 试验的概述及锅炉情况 |
3.10.2 试验方法 |
3.10.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及建议 |
4.1 结论 |
4.2 研究前景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5)煤系固废制备型煤及型煤固硫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型煤技术 |
1.1.1 国外型煤技术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型煤技术研究现状 |
1.2 型煤固硫技术 |
1.2.1 型煤固硫剂研究现状 |
1.2.2 型煤固硫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煤系固废制备洁净型煤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煤 |
2.1.2 型煤添加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煤系固废型煤制备方法 |
2.2.2 型煤检测流程 |
2.2.3 型煤指标测试方法 |
2.3 实验内容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粘结剂添加量对型煤性能的影响 |
2.4.2 热固剂添加量对型煤各项指标的影响 |
2.4.3 防水剂对型煤防水性能的影响 |
2.4.4 固硫剂对型煤固硫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硫剂及添加剂对型煤固硫效果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固硫剂种类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3.3.2 固硫添加剂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系固废对型煤固硫作用及机理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制备 |
4.2.2 煤系固废对型煤的固硫作用研究 |
4.2.3 固硫添加剂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4.2.4 煤系固废固硫促进作用机理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煤系固废对型煤的固硫作用研究 |
4.3.2 型煤燃烧硫释放规律的研究 |
4.3.3 表征分析 |
4.4 固硫机理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化粉煤灰对型煤固硫作用及机理研究 |
5.1 粉煤灰改性原理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部分 |
5.3.1 预备实验 |
5.3.2 型煤固硫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改性粉煤灰对型煤的固硫作用研究 |
5.4.2 改性粉煤灰对型煤硫释放规律的影响 |
5.4.3 改性粉煤灰固硫促进作用机理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型煤固硫影响因素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流程及方法 |
6.2.1 实验流程 |
6.2.2 实验方法 |
6.3 研究内容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固硫剂添加量对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6.4.2 添加剂种类对钙、镁复合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6.4.3 燃烧温度对钙、镁复合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6.4.4 燃烧气氛对钙、镁复合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6.4.5 燃烧时间对钙、镁复合型煤固硫效果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钙钛矿型燃煤助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煤炭分布及其重要地位 |
1.2 煤炭的主要利用方式及其所带来的问题 |
1.2.1 煤炭利用的主要方式 |
1.2.2 煤炭直接燃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洁净煤技术 |
1.3.1 洁净煤技术内容 |
1.3.2 中国洁净煤技术的发展 |
1.4 国内外对煤催化燃烧的研究 |
1.4.1 国外对煤催化燃烧研究的状况 |
1.4.2 国内对煤催化燃烧研究的状况 |
1.4.3 燃煤助剂在燃煤锅炉中的应用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技术关键和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技术关键 |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燃煤助剂的制备 |
2.1.1 试剂、仪器 |
2.1.2 燃煤助剂的制备 |
2.2 燃煤助剂性能表征 |
2.2.1 燃煤助剂粒度分析实验 |
2.2.2 燃煤助剂X-衍射实验 |
2.2.3 燃煤助剂扫描电镜实验 |
2.3 燃煤助剂催化助燃性能实验 |
2.3.1 实验煤样 |
2.3.2 实验设备 |
2.4 燃煤助剂的固硫实验 |
2.4.1 不同添加剂的固硫率对比实验 |
2.4.2 钙基固硫剂与燃煤助剂不同温度下固硫率对比实验 |
2.4.3 固硫率与助剂添加量的关系实验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燃煤助剂性能表征 |
3.1.1 燃煤助剂粒度分析 |
3.1.2 燃煤助剂XRD 分析 |
3.1.3 燃煤助剂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3.2 燃煤助剂催化燃烧 |
3.2.1 七台河煤样热重实验 |
3.2.2 添加燃煤助剂后煤样热重实验 |
3.2.3 燃煤助剂催化燃烧机理探讨 |
3.3 燃煤助剂固硫实验 |
3.3.1 燃煤助剂固硫实验结果 |
3.3.2 钙基固硫剂与燃煤助剂固硫效果对比 |
3.3.3 燃煤助剂加入量对固硫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煤助剂的应用研究 |
4.1 煤炭在工业层燃锅炉的燃烧 |
4.1.1 链条炉结构 |
4.1.2 链条炉内的煤炭燃烧过程 |
4.2 工业性试验方法及条件 |
4.2.1 试验用锅炉 |
4.2.2 试验用煤质分析 |
4.2.3 热工测试测点布置及测试要求 |
4.2.4 环保指标监测 |
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1 热工及能耗指标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2 环保指标监测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添加剂对电石渣燃煤固硫促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燃煤固硫技术概述 |
1.3 燃煤固硫剂的发展现状 |
1.3.1 钙基固硫剂的固硫反应过程及存在的问题 |
1.3.2 目前提高固硫率的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煤样燃烧及SO_2排放特征分析 |
2.1 煤质分析 |
2.1.1 实验煤样工业分析 |
2.1.2 煤的元素分析质分析 |
2.2 煤样燃烧特征 |
2.3 煤燃烧过程中SO_2的排放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盐泥对电石渣固硫促进作用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工业废渣的来源及成分分析 |
3.2.1 盐泥 |
3.2.2 电石渣 |
3.3 固硫试验装置及方法 |
3.3.1 实验装置 |
3.3.2 实验方法 |
3.3.3 脱硫率的计算方法 |
3.4 电石渣样品煅烧后的孔隙特性分析 |
3.4.1 电石渣样品煅烧后的孔隙特性分析 |
3.4.2 电石渣晶相成分分析 |
3.5 单一电石渣固硫剂试验研究 |
3.5.1 固硫剂钙硫比的确定 |
3.5.2 单一电石渣固硫实验 |
3.6 电石渣与盐泥配比的确定 |
3.7 分析盐泥在固硫剂中的作用 |
3.7.1 微观结构的改变 |
3.7.2 盐泥中的主要成分的固硫作用 |
3.7.3 盐泥中成分可以形成高温稳定物 |
3.8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工业链条炉高温燃烧脱硫剂与脱硫新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炭燃烧脱硫技术概述 |
1.3 工业链条炉脱硫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钙基工业废料及矿物原料的物化与煅烧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工业废料和矿物原料的成分分析 |
2.3 钙基工业废料和矿物原料的孔隙特性分析 |
2.4 几种脱硫添加剂的煅烧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燃烧过程中高温固硫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温固硫机理分析 |
3.3 高温稳定物相硫铝酸盐的研究 |
3.4 本章小节 |
4 高温稳定物相生成机理研究及复合脱硫剂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高温稳定物相硫铝酸钙的生成机理实验研究 |
4.3 工业链条炉高温复合脱硫剂的研制 |
4.4 本章小结 |
5 链条炉燃烧热工环境参数分布规律试验研究及新脱硫工艺的探索 |
5.1 引言 |
5.2 工业链条炉的燃烧过程 |
5.3 工业链条炉高温燃烧热工环境的试验研究 |
5.4 新脱硫工艺的探索 |
5.5 本章小节 |
6 本文结论及进一步工作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工业型煤固硫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我国燃煤工业SO_2污染现状和控制状况 |
1.1 我国燃煤工业SO_2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对大气环境污染 |
1.2.1 燃煤工业锅炉是大气环境污染的最主要污染源 |
1.2.2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特点 |
1.2.3 燃煤工业锅炉SO_2污染状况 |
1.3 燃煤工业脱(固)硫技术介绍 |
1.3.1 燃煤前脱硫技术 |
1.3.2 燃煤中脱硫技术 |
1.3.3 燃煤后烟气脱硫技术 |
1.3.4 三种脱(固)硫技术的工艺经济性能参数比较: |
1.4 有关控制SO_2污染的政策和措施 |
1.4.1 有关控制SO_2污染的法律法规 |
1.4.2 控制SO_2污染的重大行动和重要举措 |
第二章 工业固硫型煤技术概况 |
2.1 工业固硫型煤技术历史沿革 |
2.2 发展工业固硫型煤的重要意义 |
2.3 工业固硫型煤的组成与性能要求 |
2.4 工业固硫型煤脱硫工作原理 |
2.5 工业固硫型煤的生产工艺过程及设备和质量指标 |
2.5.1 工业固硫型煤生产工艺 |
2.5.2 工业固硫型煤的特性 |
2.5.3 我国工业固硫型煤的规格及用途 |
2.5.4 工业固硫型煤在锅炉上的应用 |
2.5.5 工业型煤性能指标 |
2.6 工业固硫型煤的固硫率及其影响因素 |
2.6.1 工业型煤固硫率Rs计算方法 |
2.6.2 影响工业固硫型煤的固硫率因素 |
2.7 工业固硫型煤现存问题讨论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工业固硫型煤研究课题的选定 |
3.1 工业固硫型煤研究课题背景 |
3.2 热电厂脱硫项目技术改造的选用原则 |
3.3 热电厂燃煤锅炉改造型煤固硫技术的选定 |
第四章 工业固硫型煤实践开发应用研究 |
4.1 工业固硫型煤项目改造的试验条件 |
4.1.1 锅炉燃烧条件 |
4.1.2 锅炉参数 |
4.1.3 型煤加工生产机械 |
4.1.4 固硫型煤工艺试验材料 |
4.1.5 污染物浓度测定方法 |
4.1.6 锅炉燃烧原煤的比对技术参数 |
4.2 固硫型煤的生产工艺线路图: |
4.3 固硫型煤脱硫效率试验 |
4.3.1 固硫型煤燃烧中着火延迟问题试验研究 |
4.3.2 固硫剂的选择试验 |
4.3.3 固硫剂的配比试验 |
4.3.4 型煤粒度的比较试验 |
4.3.5 高温固硫添加剂试验 |
4.3.6 炉后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给水采用冲渣水试验 |
第五章 燃烧固硫型煤效果分析 |
5.1 脱硫降尘效果分析 |
5.2 节能降耗效益分析 |
5.3 社会推广效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链条炉高温固硫剂的研制及产业化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碱法制浆黑液制备型煤及其脱硫性能研究[D]. 田宝农. 青岛科技大学, 2018(10)
- [2]高有机硫煤炭复合调质降硫研究[D]. 余悦发.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3]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燃煤固硫中的应用[J]. 朱光俊,杨艳华,张生芹,梁中渝,邓能运. 冶金能源, 2014(05)
- [4]皮江法炼镁冶炼渣用作燃煤固硫剂的试验研究[D]. 徐祥斌. 江西理工大学, 2011(02)
- [5]煤系固废制备型煤及型煤固硫机理研究[D]. 李莹英. 山西大学, 2010(03)
- [6]盐泥对钙基固硫剂促进作用的研究[J]. 马晓燕,孔晓红,江传力. 煤化工, 2010(02)
- [7]钙钛矿型燃煤助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吴大青. 黑龙江大学, 2008(05)
- [8]添加剂对电石渣燃煤固硫促进作用的研究[D]. 马晓燕. 黑龙江大学, 2007(04)
- [9]工业链条炉高温燃烧脱硫剂与脱硫新技术的研究[D]. 孙清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7(04)
- [10]工业型煤固硫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D]. 汤小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