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阻滞论文_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骶管阻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氯胺酮,小儿,全麻,腹股沟,超声,利多,骶骨。

骶管阻滞论文文献综述

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1](2019)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矫形术术中、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就诊并行择期小儿DDH矫形术的4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两组患儿均行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均在联合超声引导下行骶管阻滞,其中试验组使用0. 20%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剂量1μg/kg)混合液,混合液使用量为1 m L/kg;对照组单纯使用0. 20%罗哌卡因,容量为1 m L/kg。在骶管注药前和注药后5、10、20、30、60、120、180 min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两组患儿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用量。测定术后2、4、6、12、24、36和48 h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以及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的时间;采用Ramsay评分法评估术后拔管即刻、回病房即刻及回病房2 h后的镇静程度;记录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属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儿注药后10、20、30、60 min的心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患儿注药后心率及MAP较注药前显着变化,且各时间点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术中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儿对术后首次觅求系统性镇痛药物(乙酰氨基酚)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18(16,20) h比16(12,18) h](P <0. 05)。试验组患儿术后12、24 h的FLACC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儿术后12、24、36、48 h的FLACC评分均高于术后2、4、6 h(P <0. 05)。所有患儿术后均未采用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方式镇痛。试验组患儿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0. 4%(7/23)比4. 3%(1/23)](P <0. 05)。试验组患儿拔管后即刻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且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过度镇静。两组患儿家属对于术后镇痛的满意度均较高。结论 1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 20%罗哌卡因用于小儿DDH矫形术骶管阻滞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较满意,与单独使用罗哌卡因相比,患儿术后首次觅求镇痛药物的时间延后,并可改善术后12 h和24 h时镇痛评分,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3期)

吴冬金,冯宇峰[2](2019)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8月笔者所在医院需行小儿疝气手术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B组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术后PAED评分、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2、T4 SBP、HR与DBP水平均高于T0,A组T2、T4 SBP、HR与DBP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PAED与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着,麻醉诱导时间短,术后苏醒较快,能减少患儿术后躁动情况,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蔡东妙,韩明杰,董源洪[3](2019)在《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对全麻下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影响。方法 ASAⅠ级2~5岁择期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应用静吸复合全麻;实验组(n=50)应用静吸复合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骶管阻滞用药为1%利多卡因1 mL/kg。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脉搏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并相应调节吸入七氟醚的浓度。记录术中维持满意的麻醉效果所需要的MAC值、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时的MAC值,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术中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所需要的MAC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拔除喉罩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的MAC值实验组显着小于对照组(P<0.01);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实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麻和全麻联合骶管阻滞均可安全有效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联合骶管阻滞可以减少术中吸入全麻药的用量,术后苏醒迅速并且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32期)

姬仁琼[4](2019)在《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研究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分析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所抽取的80例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患儿,研究时间具体为2017年6月~2018年12月,并且通过随机建组的方式将研究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共两组,每组为40例。研究期间为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麻醉工作,其中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静脉全麻,而研究组采用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进行麻醉,最后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的麻醉效果以及常规的静脉全麻麻醉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经过实验,研究组患者的静脉全麻复合骶管阻滞麻醉效果为(85.00%),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为(60.00%),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得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小儿下腹部手术应用不同的麻醉方法,最终发现,研究组的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能够为儿童起到极为显着的作用,是新型有效的麻醉手段,应该大力推广与使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1期)

陈龙平[5](2019)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5.4±0.6)min、麻醉起效时间(2.3±0.8)min、痛觉(4.0±0.6)min消失、麻醉成功率100%(34/34)、出血率2.9%(1/34)、恶心呕吐率2.9%(1/34)、血尿率0(0/34)。对照组穿刺(14.3±1.0)min、麻醉起效时间(5.9±0.4)min、痛觉(9.0±0.7)min消失、麻醉成功率79.4%(27/34)、出血率11.8%(4/34)、恶心呕吐率14.7%(5/34)、血尿率2.9%(1/3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着(P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可有效提高穿刺效率及成功率,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提高麻醉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刘细高[6](2019)在《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本院进行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氯胺酮组,每组各40例,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麻醉,氯胺酮组采用静注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组患儿体动或睁眼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氯胺酮组(P<0.05);两组患儿各单一时间点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T1、T2时间点HR、MAP均要高于T0时间点(P<0.05),两组患儿T1、T2时间点组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ICC、PAED评分均要低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醚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氯胺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骶管阻滞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小儿斜疝,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麻醉苏醒时间短,更易获得患儿的配合,且安全性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7期)

李智,刘翔麟,何晶[7](2019)在《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的应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不同麻醉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患者280例,经麻醉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麻醉;观察组选用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后不同时段生命体征及麻醉苏醒差异。结果:观察组T_0、T_1、T_2时段HR、SBP、DB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_1、T_2时段HR、SBP、DBP、SpO_2与T_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患者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安全性高,患儿苏醒期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9年27期)

徐丽莉,辜敏,侯艳,夏喻,欧珊[8](2019)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效果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拟行择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老年患者80名,随机分为R组和D组,每组各40例,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和后续的全身麻醉。骶管用药R组为0.2%的罗哌卡因25 ml,D组为含有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和0.2%盐酸罗哌卡因的混合液体25 ml。记录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最高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于术后1h(T1)、6 h(T2)、12 h(T3)、18h(T4)、24h(T5)、48h(T6)记录疼痛(NRS)评分和镇静(OAA/S)评分,记录第一次使用镇痛药物时间和48h内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以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D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组长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Bromage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2、T3、T4时间点D组NRS评分低于R组(P<0.05);D组第一次使用镇痛药物的时间长于R组(P<0.05),D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少于R组(P<0.05);两组患者T1~T6时间点的OA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管阻滞后两组HR、MAP均较之前有所下降,其中阻滞后15min时间点D组HR下降较R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等与R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8h内发生的其他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单次骶管阻滞,可减轻老年患者前列腺术后疼痛,延长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单次剂量0.5μg/kg右美托咪定骶管阻滞可出现一过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但不增加患者术后48h其他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宇,武霖智,刘斌,刘洋[9](2019)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隐匿性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隐匿性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行隐匿性阴茎延长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组(RD组)和罗哌卡因组(R组),各40例。RD组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骶管阻滞,R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麻醉起效时间及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比较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CHEOPS)疼痛评分及Watcha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液体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与R组相比,RD组骶管阻滞起效时间更短,术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更少,术后曲马多使用率及用药量更低,曲马多用药时间更晚,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更低(手术开始后15 min和苏醒时),CHEOPS疼痛评分和Watcha镇静评分更低(进入麻醉恢复室各个时点)(均P<0.05)。结论小儿隐匿性阴茎延长术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的罗哌卡因进行骶管阻滞麻醉,可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术中麻醉药物及术后止疼药物的使用量,术后镇痛效果更显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何伟[10](2019)在《基于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手术应用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研究基于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以同期收治的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96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和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开始与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与清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3 h、6 h、12 h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取基于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临床效果更为明确,适宜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3期)

骶管阻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8月笔者所在医院需行小儿疝气手术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A组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B组采用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持续时间、苏醒时间、术后PAED评分、术后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2、T4 SBP、HR与DBP水平均高于T0,A组T2、T4 SBP、HR与DBP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A组,PAED与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着,麻醉诱导时间短,术后苏醒较快,能减少患儿术后躁动情况,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骶管阻滞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时加用右美托咪定对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形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9

[2].吴冬金,冯宇峰.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

[3].蔡东妙,韩明杰,董源洪.全麻联合骶管阻滞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

[4].姬仁琼.静脉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19

[5].陈龙平.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6].刘细高.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9

[7].李智,刘翔麟,何晶.丙泊酚咪达唑仑联合骶管阻滞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股沟区短小手术中的应用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9

[8].徐丽莉,辜敏,侯艳,夏喻,欧珊.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前列腺电切术后镇痛效果评估[J].西部医学.2019

[9].赵宇,武霖智,刘斌,刘洋.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小儿隐匿性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

[10].何伟.基于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手术应用的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论文知识图

术后患儿各时间点评分<4分的患儿例数Fi...文丘里面罩用于包皮环切术后创口保护实...第二节 男性会阴外生殖器手术麻醉-图6-11 ...第二节 男性会阴外生殖器手术麻醉-图6-7 男...第二节 男性会阴外生殖器手术麻醉-图6-9 男...第二节 男性会阴外生殖器手术麻醉-图6-8 男...

标签:;  ;  ;  ;  ;  ;  ;  

骶管阻滞论文_朱丰,赵聪聪,覃倩,种皓,郑少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