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贾伟涛

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贾伟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孕激素类避孕药,妈富隆,地索高诺酮,突破性出血,雌激素,孕激素,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文献综述

贾伟涛[1](2003)在《孕激素类避孕药致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机理的实验动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妈富隆是一种第叁代全合成孕激素类口服避孕药(progestin oral contraceptive,POC),与第二代口服避孕药相比,它的雌激素含量进一步降低,其主要成分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DSG)和少量炔雌醇,其中DSG是一种新型孕激素,它与先前的孕激素相比,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与孕酮的亲和力更高,它主要通过反馈性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抑制排卵,达到避孕的目的,但孕激素类避孕药的最主要副作用是子宫内膜异常出血,表现为突破性出血(breakthrough bleeding,BTB)或点滴出血(spotting),这也是广大服用者不能坚持使用的最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对POC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至今未得出一个统一的定论。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放射免疫测量方法并结合光镜、透射电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妈富隆作用下SD大鼠子宫的组织学、内膜激素受体、血管密度和血清激素水平几个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妈富隆作用下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获得妈富隆作用下SD大鼠子宫组织学变化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选用健康、性成熟、动情周期规律(4—5天)的Sprague Dawla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每组又分为短期实验组/对照组(n=10)、<WP=4>长期实验组/对照组(n=10)和停药组/对照组(n=10)。实验组和停药组于每日上午9时左右灌服溶于食用麻油的妈富隆 50mg/kg(100mg 妈富隆溶于30ml食用麻油),对照组灌服等量食用麻油,定期对大鼠行阴道涂片以监测其动情周期,短期组和长期组分别于20天和90天后取材,停药组于喂药90天后继续灌服等量食用麻油20天,然后取材。从右心耳取静脉血2ml,离心沉淀后,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量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取血后经心脏升主动脉灌流固定,取子宫中段组织,经梯度酒精脱水、包埋、切片,应用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透射电镜技术、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妈富隆作用后大鼠子宫一般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以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细胞形态学、光密度和数量的变化。结果:1.长期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萎缩变薄,腺体数量和体积变小且散在分布,微血管密度增加,管腔扩张、充血,间质/腺体面积比值上升,间质/微血管面积比值下降,与长期对照组和短期实验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短期实验组大鼠子宫组织学变化与短期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2.长期实验组大鼠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间质和平滑肌中ER、PR阳性细胞光密度和数量降低,与长期对照组和短期实验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短期实验组大鼠子宫组织学变化与短期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3.长期实验组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下降,与长期对照组和短期实验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短期实验组大鼠子<WP=5>宫组织学变化与短期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4.以上变化在停药20天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长期服用妈富隆后,由于其反馈性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抑制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从而抑制排卵或使黄体功能发育不全,导致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ER、PR产生不应性,受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数量减少,对雌、孕激素的亲和力下降,使子宫内膜对雌、孕激素作用的效应明显降低,子宫内膜和腺体上皮细胞发育及再生修复障碍或迟缓,引起内膜组织坏死脱落,从而形成裸露面。加之长期不间断的外源性孕激素刺激一方面可使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溶酶体酶释放至细胞质内和细胞间,导致细胞退化,另一方面还可促使基质细胞转化为内膜颗粒细胞,释放松驰素,使组织间网状纤维支架崩解,最终导致组织破坏。此外,雌、孕激素通过旁分泌途径,由细胞因子中介调节内膜血管的生成过程,使内膜微血管开放面积扩大,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进而血管壁破裂,内膜局部组织出现灶性坏死、出血,最终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出血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03-03-01)

刘蓓,朱楣光[2](1992)在《孕激素类避孕药Gestodene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孕激素类避孕药GSD系左旋18甲基炔诺酮前体,具有很强的孕激素活性,故可用较小剂量。它具有强的抗雌激素作用而且是迄今唯一具有抗醛固酮活性的孕激素。GSD不象DG,它本身具有生物活性,不需经肝脏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广泛的临床试验表明GSD/EE单相片避孕效果好,对月经周期影响小、副作用少,而且对人体脂类和脂蛋白代谢无明显影响,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GSD将成为用于人类的最有效,剂量最小的孕激素类避孕药。(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期刊1992年01期)

贺昌海,石永恩[3](1989)在《孕激素类避孕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孕激素类避孕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DG)系左旋18-甲基炔诺酮的衍生物,具有很强的孕激素活性而无抗雌激素活性,雄激素活性亦甚弱。DG在体内通过转化成3-O-DG而发挥其生物活性。广泛的临床试验表明DG/EE单相片避孕效果好,对月经周期影响小、副作用少,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尚有特殊的治疗作用。DG对人体脂类和脂蛋白代谢无明显影响,甚至可导致血清HDL-C水平和HDL-C/TC比值上升,故并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DG的这一优点为迄今常用孕激素类避孕药所莫及。(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期刊1989年01期)

何宗秀[4](1984)在《长效孕激素类避孕药的前途和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继续探索更好的计划生育方法中,长效孕激素类是有前途的,但也有问题。孕激素是和(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情报》期刊1984年11期)

桑国卫[5](1983)在《抗孕激素类事后避孕药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业已明确,黄体所分泌的孕酮对于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的附着及植入是十分必要的。孕酮对于维持妊娠也是不可缺少的。有许多素因与孕酮的“保胎”作用有关:例如黄体组织中hCG受体以及子宫中的孕酮受体。这些都已成为寻找避孕药物的研究目标。本文简短介绍子宫受体水平干扰孕酮作用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期刊1983年02期)

王益夫[6](1982)在《孕激素类避孕药的作用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世界上约有150万妇女采用合成性孕激素注射剂作为长效避孕剂,为了深入了解这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作者对使用最普遍的两种孕激素制剂—醋甲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和庚酸炔诺酮(norethisterone—oenanthate,NET-e)的抗促性腺作用加以研究。另外还研究MPA和NET-e与一些哺乳类动物循环中激素结合球蛋白的结合,及其与大鼠下丘脑和垂体细胞内甾体激素受体的结合。本组研究包括5例绝经后妇女(下称PMW)和3例睾丸女性化综合征患者(下称TFS)。经(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期刊1982年04期)

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孕激素类避孕药GSD系左旋18甲基炔诺酮前体,具有很强的孕激素活性,故可用较小剂量。它具有强的抗雌激素作用而且是迄今唯一具有抗醛固酮活性的孕激素。GSD不象DG,它本身具有生物活性,不需经肝脏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广泛的临床试验表明GSD/EE单相片避孕效果好,对月经周期影响小、副作用少,而且对人体脂类和脂蛋白代谢无明显影响,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GSD将成为用于人类的最有效,剂量最小的孕激素类避孕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参考文献

[1].贾伟涛.孕激素类避孕药致子宫内膜异常出血机理的实验动物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

[2].刘蓓,朱楣光.孕激素类避孕药Gestodene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92

[3].贺昌海,石永恩.孕激素类避孕药地索高诺酮(desogestrel)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9

[4].何宗秀.长效孕激素类避孕药的前途和展望[J].国外医学情报.1984

[5].桑国卫.抗孕激素类事后避孕药的基础及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3

[6].王益夫.孕激素类避孕药的作用机理[J].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1982

标签:;  ;  ;  ;  ;  ;  ;  ;  

孕激素类避孕药论文-贾伟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