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佛造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佛教中国化,佛造像,宝相,藏传佛教,尼泊尔佛教,佛教传播,石窟,佛教传入,汉传佛教,佛教造像
佛造像论文文献综述
吴艳[1](2019)在《凡尘最美宝相:见证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古代佛造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佛造像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技艺与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伴随着佛教传播,在华夏文明的浸润下,中国佛造像逐渐发展成为包含中国文化艺术内涵,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艺术瑰宝。从文明交流史上看,在佛教东渐两千年的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9-12-24)
王梦璐,常樱[2](2019)在《对话“忍冬纹”》一文中研究指出忍冬纹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佛教装饰流行的纹样之一,主体单元为侧面翻卷的叁出(或多出)叶片,结构多呈波状连续,主要用于佛光、边饰、龛楣、龛柱等部位。早期形态简单,至东魏北齐邺城,造型趋于成熟完满,或单独表现,或介入鸟兽、童子、莲荷等元素,类型之多样,内容之丰富(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报》期刊2019-11-26)
秦欣欣[3](2019)在《明清佛造像的文化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佛造像是中国古代宗教艺术的浓缩与结晶,代表了最精深的雕刻工艺,蕴含着丰厚的佛教文化。佛教自传入我国之后,与汉文化不断融合发展,佛造像也不断汲取汉文化的精髓,逐步发展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精美雕刻艺术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造像多以石刻雕塑为主,到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佛造像也从魏晋时期的清(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9年21期)
王梦璐,常樱[4](2019)在《北齐佛造像忍冬纹类型——以“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忍冬纹是我国北朝时期佛教装饰中极为流行的装饰纹样之一,随佛教文化的一次次渗入而不断发展演化。及至东魏北齐邺城地区,其造型愈加成熟圆润,结构愈加繁复完满,类型之多样,内容之丰富,集中代表了公元6世纪独特的"邺城风格"。本文以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出土单体造像的忍冬纹为例进行分类探讨,解读北朝晚期成熟阶段忍冬纹的造型特质。(本文来源于《东方收藏》期刊2019年21期)
郑晓春[5](2019)在《浅谈释迦五印及释迦牟尼佛的六种造像——以张掖大佛寺佛造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佛造像作为供奉和观想的对象,是佛教信仰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佛教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张掖大佛寺佛造像为例浅谈释迦五印及释迦牟尼佛的六种造像。(本文来源于《北极光》期刊2019年10期)
[6](2019)在《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该展于二○一九年八月六日至十月二十七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是二○一二年邺城北吴庄佛造像埋藏坑发掘、修复成果的首次系统性展示。(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9年10期)
杨昆[7](2019)在《后弘前期西藏佛造像业贵族家族式供养》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9世纪中叶,朗达玛"禁佛"后,西藏佛教遭到毁灭性破坏。吐蕃境内出现许多新兴割据势力,他们掌握丰富的社会资源,建寺修佛,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积极扶持佛教教派,带来后弘期佛教的复兴繁荣。本文研究了后弘前期西藏佛教造像的家族式赞助行为,力图分析当时供养人赞助活动与佛教发展、政权统治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宋文文,王贵阳[8](2019)在《藏传青铜佛造像谱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已发表的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藏传青铜佛造像为研究对象,从中分析前弘之前至后弘时期,藏传青铜佛造像的外在与内在特点,以及相关造像之间的关系,以此总结出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佛造像特征。(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9](2019)在《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8月6日至10月6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约20公里处,主要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和邺南城组成。史载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筑城,始称为邺。叁国曹魏时筑邺北城为王都,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冉魏、前燕先后定都于此,北朝晚期的东魏和北齐在北城南侧新建邺南城。自公元3世纪起,邺城一度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长达370余年。本次展览展出171件展品,其中佛造像精品131件,是2012年以来邺城遗址考古的首次系统性展示。(本文来源于《收藏》期刊2019年09期)
张亚萌,宫剑南[10](2019)在《感悟佛造像艺术的“和合共生”》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像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北齐那些面庞圆润、带着微笑的佛造像,平和的神情感染着无数人。8月6日至10月6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主办,河北省临漳县人民政府协办的“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8-16)
佛造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忍冬纹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佛教装饰流行的纹样之一,主体单元为侧面翻卷的叁出(或多出)叶片,结构多呈波状连续,主要用于佛光、边饰、龛楣、龛柱等部位。早期形态简单,至东魏北齐邺城,造型趋于成熟完满,或单独表现,或介入鸟兽、童子、莲荷等元素,类型之多样,内容之丰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佛造像论文参考文献
[1].吴艳.凡尘最美宝相:见证佛教中国化历程的古代佛造像[N].中国民族报.2019
[2].王梦璐,常樱.对话“忍冬纹”[N].中国文物报.2019
[3].秦欣欣.明清佛造像的文化传承[J].东方收藏.2019
[4].王梦璐,常樱.北齐佛造像忍冬纹类型——以“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为中心[J].东方收藏.2019
[5].郑晓春.浅谈释迦五印及释迦牟尼佛的六种造像——以张掖大佛寺佛造像为例[J].北极光.2019
[6]..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J].荣宝斋.2019
[7].杨昆.后弘前期西藏佛造像业贵族家族式供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
[8].宋文文,王贵阳.藏传青铜佛造像谱系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
[9]..和合共生:临漳邺城佛造像展[J].收藏.2019
[10].张亚萌,宫剑南.感悟佛造像艺术的“和合共生”[N].中国艺术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