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天津安泰民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30038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技术复杂性。如何控制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混凝土是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后,水泥水化反应形成凝胶,将砂、石胶结而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复合材料。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掌握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实现工程项目的效益最大化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是由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的结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每一位负责质量控制的人员必须掌握质量控制措施,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并随时监控混凝土施工的每个环节质量。下面对建筑工程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一、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1.建筑工程的设计方面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由于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混凝土构件裂缝;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筋率过小或间距过大等引起混凝土构件表面出现裂缝;设计上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收缩变形;预应力构件设计时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造成混凝土出现开裂。

2.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

配合比中水灰比、单方水泥用量过大、水泥的等级和品种选用不当、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当、砂率、水灰比的选择不当,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导致混凝土离析、泌水、保水性不良,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水泥品种原因、水泥等级及混凝土强度等级原因以及混凝土外加剂、掺和料选择不当、或掺量不当,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或膨胀。

3.混凝土的施工及现场养护

现场施工时,混凝土不按要求浇捣成型或振捣不当,漏振、过振等情况出现;施工不规范,如浇注混凝土前模板不洒水或洒水不够、混凝土振捣及成型过程中模板出现局部变形;不合理的负载;混凝土早期养护不好;变形严重和折摸过早使混凝土产生挤压变形。

二、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方案的确定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以系统的观点通观全局,统筹各环节质量,做到科学的选择混凝土施工技术;工程项目设计时应由专业工程师实地评估、鉴定,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方针,牢牢把握住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基本结构、基本框架和基本设计理念;要坚持统筹兼顾、谨小慎微的原则,这是防治混凝土出现施工技术问题的根本措施,贯彻这一原则才能在设计和建造中取得防治经验,不留任何可能出现混凝土施工技术上的瑕疵和遗漏。

2.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1)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要选择好水泥品种。(2)石子主要控制好级配、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3)砂的选取上,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此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4)混凝土拌和所用的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水化和混凝土质量的有害物质。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3.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必须通过实验,满足设计技术指标和施工要求。混凝土施工配料必须经审核后签发,严格按签发的混凝土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

4.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质量控制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并结合施工单位自身设备条件选取相应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提前预测拌和设备和运输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安排机修人员做好设备的检查和修理工作。不能因为设备故障而停止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施工过程中及时提供工程所需混凝土,满足工程的要求,保证施工进度。

5.混凝土施工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必须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堵严缝隙和孔洞,方能浇筑混凝土。(1)混凝土浇筑前仓面要清理干净,浇筑面验仓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混凝土浇筑。(2)为保证新老混凝土施工缝面结合良好,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应铺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铺设厚度要均匀,避免产生过厚或过薄现象。(3)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平铺法或台阶法施工,严禁采用滚浇法;应按一定厚度、次序、方向、分层进行,且浇筑层面平整;浇筑墙体时应对称均匀上升,浇筑厚度一般为30cm~50cm。(4)混凝土浇筑应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振捣代替平仓。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粗骨料不再显著下沉,并开始泛浆为准,将混凝土内的气泡振捣出,避免振捣时间太短或过长,造成欠振、漏振及过振,振捣完应慢慢拔出,严禁速度过快。混凝土的振捣半径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不应过深,以免造成下层混凝土的过振。(5)混凝土浇筑期间,如表面泌水较多,应及时清除,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以免带走灰浆。(6)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位移变形观测点,设专人定期观测模板是否偏移,设专人检查、加固模板。(7)浇筑完的混凝土必须遮盖来保温或者防雨。

6.混凝土的养护控制

为使混凝土中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防止混凝土自型后因曝晒、风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破坏等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表面的养护要求:(1)塑性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6-18小时内开始洒水养护,低塑性混凝土宜在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2)混凝土应该连续养护,养护期内必须确保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状态。(3)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宜少于28天。

7.混凝土的拆模

拆模的迟早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和模板使用周转率。拆模时间应根据设计要求、气温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情况而定。对非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和棱角不因为拆模而损坏方可拆除。对承重模板达到规定混凝土设计标号的百分率后才能拆模。

结语:

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涉及到项目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混凝土材料、搅拌和输送、现场具体施工以及浇筑混凝土后的养护工作。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方人员,都应根据这些因素合理采取设计及施工技术措施,遵守各项建筑法规和原则,采取各方面积极的技术措施。同时,要在建设过程中掌握并运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的质量,可以使建筑工程混凝土避免出现质量上的问题,长久的发挥出混凝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亓娇娇,郭家武.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3)

[2]苏振华,王丽全.如何提高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民营科技,2011(05)

[3]韩素芳,王安岭.混凝土质量控制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03

标签:;  ;  ;  

建筑工程技术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