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芦苇湿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湿地,芦苇,土壤,滨海,盘锦市,离子,氮素。
芦苇湿地论文文献综述
白军红,叶晓飞,胡星云,王伟,张玲[1](2019)在《黄河口典型芦苇湿地土壤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河口不同淹水条件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潮汐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和季节性淹水湿地),通过吸附模拟实验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表层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估了不同淹水条件下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水盐条件的芦苇湿地土壤对上覆水体中磷的吸附表现为淡水恢复湿地>潮汐淹水湿地>季节性淹水湿地,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最大;叁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过程均表现为初期(0~3 h)最快、中期(3~24 h)逐渐减慢、后期(24 h以后)慢而平衡的状态,但淡水恢复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快,季节性淹水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速率最慢且存在着时间上的延迟性;叁类湿地土壤的水盐条件和理化性质差异(如pH、盐度、土壤质地、Al0、Fe0和Ca0)是导致叁类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Simple Elovich模型和Power Function模型更适合模拟黄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黄河口退化芦苇湿地实施淡水恢复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湿地土壤对磷的吸附,进而降低湿地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张静[2](2019)在《盘锦芦苇湿地工程供水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盘锦是芦苇湿地之都和生态家园,随着农田用水的不断增加,流经盘锦各河流的水量逐年下降,针对盘锦芦苇湿地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供需紧张和咸淡水供给失衡等问题。为保护生态文明,确保苇田面积,提出芦苇湿地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加大对苇田田间水利工程和供水调度的投入力度,通过工程措施,力争对苇田的总控制灌溉面积达到100%。(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9年04期)
刘晨阳[3](2019)在《氮输入对黄河叁角洲芦苇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活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氮负荷明显增加,引起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发生诸多变化。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及有机氮是大气氮沉降的主要氮素形态,两者在大气氮沉降中的比例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以往研究多侧重探讨氮沉降量与CO_2排放的关系,鲜有研究关注不同氮素形态对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本论文以黄河叁角洲滨海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控制和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黄河叁角洲滨海芦苇湿地CO_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两年(2016~2017年)的野外控制实验发现,硝态氮、铵态氮及有机氮输入均能促进生长季(4月~10月)CO_2排放(P<0.05),增幅达23.24%、32.92%和49.02%。硝态氮及铵态氮处理的CO_2排放量无显着差异,而有机氮处理的CO_2排放量大于两类无机氮输入(P<0.05),原因是:1)有机氮输入显着增加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和CO_2排放的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P<0.05),而无机氮输入则无显着影响。2)无机氮输入对0~10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无显着影响,而有机氮输入促进SOC(P<0.05)矿化。(2)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发现,土壤水分含量为200%最大持水量(WHC)时,氮输入对SOC矿化无显着影响。土壤水分含量为75%WHC~100%WHC时,硝态氮输入对SOC矿化无显着影响;铵态氮及有机氮输入促进了SOC矿化(P<0.05),增幅分别为10%~14%及12%~20%。土壤水分含量为50%WHC时,氮输入对SOC矿化主要以抑制作用为主(P<0.05)。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200%WHC降至100%WHC或75%WHC),土壤水分与氮输入对SOC矿化的交互作用类型以正效应为主,这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含量降低,土壤水分与氮输入对SOC矿化的交互作用大于两者单独影响之和,这将进一步削弱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土壤水分含量进一步降至50%WHC时,交互作用类型以加和效应为主。(3)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发现,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输入抑制表层(0~20 cm)SOC矿化(P<0.05),降幅达8.84%~25.63%;对中层(20~60 cm)SOC矿化无显着影响;硝态氮输入促进下层(60~80 cm)SOC矿化,增幅达23.24%~32.75%,对底层土壤(80~100 cm)SOC矿化无显着影响;铵态氮输入促进60~100 cm深度SOC矿化,增幅达46.42%~109.7%。有机氮输入抑制表层(0~20 cm)SOC矿化(P<0.05),降幅达11.33%~25.93%;对20~40 cm深度SOC矿化无显着作用,对其它土层(40~100cm)SOC矿化主要为促进作用,增幅达26.77%~231.64%。综上,硝态氮、铵态氮输入对0~100 cm深度SOC矿化无显着影响,而有机氮输入则促进0~100 cm深度SOC矿化。因此,有机氮输入将显着削弱研究区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4)不同形态氮输入均促进芦苇湿地土壤CO_2排放,但有机氮输入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无机氮输入。氮输入与土壤水分减少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交互作用主要为正效应,这将进一步削弱黄河叁角洲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9-06-01)
巴图那生,蔡舰,周蕾,马希伟,白承荣[4](2019)在《干旱地区芦苇湿地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博斯腾湖芦苇湿地常年有农业污水注入,本底氮(N)、磷(P)及盐分含量较高,为了探究其在该背景下对水体氮、磷的去除率及机制,设计并开展了野外表流湿地去污实验。结果表明:芦苇湿地对咸化水体中的氮、磷去除率依然很高,对TP去除率为68%,TN去除率为33%,但对盐分无明显去除效果。在高矿化度(TDS)和低溶解氧(DO)胁迫下,博湖芦苇湿地去除水体氮、磷的途径主要有微生物反硝化作用、根际土壤吸附作用及芦苇吸收转化。(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刘晨阳,陶宝先,董杰,张保华[5](2019)在《不同形态氮输入对黄河叁角洲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沉降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形态氮素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仍不清楚。为探讨不同形态氮输入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以黄河叁角洲芦苇湿地为例,通过室内培养,研究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氮输入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每种氮输入类型设置对照、低、中、高4个氮输入梯度。结果表明:(1)无机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输入抑制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矿化(p<0.05),降幅为8.84%~25.63%,对中层(20~60cm)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着影响;硝态氮输入促进下层(60~80cm)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23.24%~32.75%,对底层土壤(80~100cm)有机碳矿化无显着影响;铵态氮输入促进60~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增幅为46.42%~109.7%。(2)有机氮输入抑制表层(0~20cm)土壤有机碳矿化(p<0.05),降幅为11.33%~25.93%;对20~40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着作用,对其他土层土壤有机碳矿化主要为促进作用,增幅为26.77%~231.64%。综上,硝态氮、铵态氮输入对0~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显着影响,而有机氮输入则促进0~100cm深度土壤有机碳矿化,且有机氮输入的促进作用大于无机氮(p<0.05)。因此,有机氮输入将显着削弱研究区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明月,米铁柱,甄毓,王勋功[6](2019)在《辽河口芦苇湿地细菌和古菌群落周期日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秋季辽河口芦苇湿地水体中一昼夜细菌和古菌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序共获得52802条细菌和106091条古菌高质量序列,以97%的相似性聚类并抽平后共划分了530和979个OTU.结果表明,湿地水体中浮游细菌和古菌群落丰度均在早上达到最高值,夜晚达到最低值.细菌和古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存在周期日变化,不同时间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具有显着差异.此外,古菌群落组成特征表明辽河口芦苇湿地具有较高的潜在甲烷生成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认识河口湿地细菌和古菌群落特征和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吕国红,王笑影,贾庆宇,温日红,谢艳兵[7](2018)在《盘锦芦苇湿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盘锦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不同土壤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土壤温度对土壤热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热通量日和年变化基本呈"S"形。土壤热通量日动态变化幅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日均值呈5 cm> 10 cm> 15 cm。不同深度的土壤热通量日均值呈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土壤热通量的日动态变化较规律,总体呈晴天>阴天>雨天。15 cm土壤深度的土壤温度显着影响着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热通量,并且随土壤深度的增加,相关性也越高。(本文来源于《气象与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周权军,陆鹏飞,胡明岳,陈建祥[8](2018)在《芦苇湿地野菜“鳗鱼头笋”保护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鳗鱼头笋"是一个珍稀的芦苇湿地,或湖泊边的野生物种,属于百合科菝葜属的牛尾菜,适合生长在太湖西岸的渎区,由于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使本来生长繁殖缓慢的多年生攀缓植物珍稀少见的"鳗鱼头笋",几乎濒于绝迹,急待抢救性的原产地保护开发。本文首先对"鳗鱼头笋"野生资源进行了生物学特征、特性的评估,并通过植物分类学的鉴定与相关资料索检查证、药用价值的专题检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百合科菝葜属牛尾菜野生资源原产地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思路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18期)
刘凯,杨继松,袁晓敏,沈庄,郑冬梅[9](2018)在《Cl~-和SO_4~(2-)输入对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辽河口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土壤(0~10、10~20、20~30、30~40 cm)为对象,采用室内密闭培养-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氯盐(Cl~-)及硫酸盐(SO_4~(2-))输入对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10 cm)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显着高于下层土壤(10~40 cm)。在20 d培养期间,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整体呈下降趋势。Cl~-处理组,低浓度(75 mmol·L-1)处理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高浓度(450 mmol·L-1)处理显着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矿化。SO_4~(2-)处理组,不同浓度SO_4~(2-)输入对各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无显着影响。Cl~-输入较SO_4~(2-)输入对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更明显。本研究表明,未来盐度的上升可能会加速辽河口湿地土壤碳的损失。(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吕国红,贾庆宇,王笑影,温日红,谢艳兵[10](2018)在《芦苇湿地大气负氧离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盘锦芦苇湿地1 a的逐小时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及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盘锦芦苇湿地大气负氧离子的变化特征及气象条件对负氧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负氧离子年平均值为1 932个/cm~3。不同季节大气负氧离子日变化趋势一致,呈单峰型。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大气负氧离子日变化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4∶00、15∶00、14∶00和12∶00;大气负氧离子逐日的年变化呈单峰趋势,其中8月份达到最大值。大气负氧离子与气温和相对湿度均呈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和0.56。进一步分析发现大气负氧离子与气温呈指数函数关系,与相对湿度呈二次曲线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芦苇湿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盘锦是芦苇湿地之都和生态家园,随着农田用水的不断增加,流经盘锦各河流的水量逐年下降,针对盘锦芦苇湿地存在的工程老化失修、水资源供需紧张和咸淡水供给失衡等问题。为保护生态文明,确保苇田面积,提出芦苇湿地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加大对苇田田间水利工程和供水调度的投入力度,通过工程措施,力争对苇田的总控制灌溉面积达到1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芦苇湿地论文参考文献
[1].白军红,叶晓飞,胡星云,王伟,张玲.黄河口典型芦苇湿地土壤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9
[2].张静.盘锦芦苇湿地工程供水对策研究[J].地下水.2019
[3].刘晨阳.氮输入对黄河叁角洲芦苇湿地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D].聊城大学.2019
[4].巴图那生,蔡舰,周蕾,马希伟,白承荣.干旱地区芦苇湿地对氮、磷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及机制[J].环境工程.2019
[5].刘晨阳,陶宝先,董杰,张保华.不同形态氮输入对黄河叁角洲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滨州学院学报.2019
[6].李明月,米铁柱,甄毓,王勋功.辽河口芦苇湿地细菌和古菌群落周期日变化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9
[7].吕国红,王笑影,贾庆宇,温日红,谢艳兵.盘锦芦苇湿地土壤热通量变化特征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
[8].周权军,陆鹏飞,胡明岳,陈建祥.芦苇湿地野菜“鳗鱼头笋”保护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9].刘凯,杨继松,袁晓敏,沈庄,郑冬梅.Cl~-和SO_4~(2-)输入对辽河口芦苇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8
[10].吕国红,贾庆宇,王笑影,温日红,谢艳兵.芦苇湿地大气负氧离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