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张利

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张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多重PCR

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1](2017)在《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中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3种病原体的基因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了3对检测引物。在建立各病毒单项PCR技术的基础上,用这3对引物对人为混合的样品中的PPV、PRV和PCV2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和多重PCR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同时得到3条与试验设计相符的251bp(PPV)、375bp(PRV)和493bp(PCV2)特异性条带。对20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项PCR检测对比检测试验的符合率为100%,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同时鉴别诊断这3种病毒。(本文来源于《上海畜牧兽医通讯》期刊2017年05期)

付朋飞,乔涵,杨兴武,张宇,王林青[2](2016)在《重组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猪伪狂犬病毒rPRV-VP2株的构建及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猪细小病毒(PPV)(M38367.1)基因序列,设计1对可以扩增出约1.6kb PPV VP2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上、下游引物的5′端均引入BamHⅠ酶切位点,PCR扩增得到VP2目的片段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MD-VP2。取本实验室构建的含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伪狂犬病毒(PRV)通用转移质粒pG和构建好的pMD-VP2质粒,用BamHⅠ对质粒pG和pMD-VP2进行酶切,然后用CIAP对酶切产物进行去磷酸化处理,纯化回收后将VP2基因插入pG质粒中获得重组伪狂犬病毒转移质粒pGVP2。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RV HB-98株全基因组与质粒pGVP2共转染ST细胞,得到携带有PPV VP2外源抗原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VP2株。结合VP2基因PCR扩增和绿色荧光观察,经5轮病毒空斑纯化得到了纯化的重组病毒rPRV-VP2株。(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付朋飞,潘鑫龙,乔涵,杨兴武,朱前磊[3](2016)在《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制出能够同时预防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二联活疫苗,本研究将PPV VP2基因克隆到伪狂犬病毒通用转移质粒pG中,构建重组伪狂犬转移质粒pGVP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pGVP2和PRV HB98弱毒株DNA共转染至猪睾丸(ST)细胞,使其在ST细胞内发生同源重组,经5次绿色荧光空斑纯化重组病毒rPRV-VP2。分别用重组病毒rPRV-VP2、亲本PRV HB98弱毒株、商品化PPV灭活苗和DMEM细胞培养液免疫6周龄雌性昆明小鼠,2周后进行二免。一免后第7周用PRV强毒NY株对小鼠进行攻毒。结果获得表达VP2基因的重组病毒rPRV-VP2,经ELISA试验、血清中和试验(SN)、血凝抑制试验(HI)和流式细胞检测发现,重组病毒rPRV-VP2株可有效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抗PPV和PRV抗体,同时具有增强小鼠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且对PRV强毒攻击具有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病毒rPRV-VP2可作为同时预防PPV和PRV感染的重组疫苗候选株。(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乔涵,王林青,付朋飞,郭晓庆,潘鑫龙[4](2015)在《表达猪细小病毒VP2和猪IL-18基因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是当前危害养殖业的两大重要病原。PRV核酸是双链线状的DNA,长度为150 kb左右,在病毒基因组上有多个与其复制无关的非必需基因,是常用的活载体之一~([1])。因此,本研究以PRV弱毒疫苗株为亲本,将编码(本文来源于《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8)

常晓霞,张仙,杨国淋,马锐,滑翔[5](2015)在《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叁种重要疫病病原,同步联合检测叁种病对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成功制备PRV-PPV-PCV2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和建立其检测方法,为疫病的联合诊断提供了更实用的基因芯片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8)

王林青,付朋飞,乔涵,郭晓庆,朱前磊[6](2015)在《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和猪IL-18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获得表达猪细小病毒(PPV)VP2蛋白和细胞因子猪白细胞介素-18(IL-18)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PRV)。将PPV VP2基因和猪IL-18基因分别插入到PRV转移质粒PG中,得到重组质粒PG18-VP2。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转移质粒PG18-VP2与猪PRV弱毒株DNA共转染猪睾丸(ST)细胞,以EGFP荧光标记,通过5轮蚀斑筛选纯化,成功获得表达PPV VP2蛋白和猪IL-18且带EGFP标记的重组伪狂犬病毒IL18-VP2-rPRV。用重组病毒感染ST细胞,12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亮的绿色荧光;通过RT-PCR证实感染细胞中含有PPV VP2和猪IL-18mRNA;Western-blot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PPV VP2蛋白和猪IL-18。重组病毒经连续20次传代后感染细胞仍能发出绿色荧光,PCR检测表明VP2及IL-18基因在重组病毒中能稳定遗传。为进一步研究表达PPV VP2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免疫效力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常晓霞,张仙,杨国淋,马锐,滑翔[7](2015)在《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叁种重要疫病病原,同步联合检测叁种病对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成功制备PRV-PPV-PCV2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和建立其检测方法,为疫病的联合诊断提供了更实用的基因芯片技术。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针对PPV、PCV2、PUC18和GAPDH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和核酸序列测定成功地筛选出4个重组质粒菌。经PCR扩增、乙醇沉淀法纯化制备出探针,稀释至一定浓度,喷样后制备成芯片并进行优化。利用PCR扩增对靶基因进行生物素标记后可与芯片杂交,用肉眼判定结果。结果与讨论本试验对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其检测操作程序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芯片检测质量与结果判定标准。制备的芯片可对PRV、PPV、PCV2进行检测,并可对PRV的疫苗株与野毒株感染进行区分。对探针基因喷样浓度、重复喷样次数、探针固定时间、杂交及底物显色时间进优化,确定了芯片检测的操作程序。根据阳性对照以及阴性对照的斑点颜色对比确定了芯片检测质量与结果判定的标准。CSFV、PRRSV、JE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RV、PPV、PCV2各靶基因之间也无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好;PRV-gB、PRV-gE、PPV-NS1和PCV2-ORF2探针基因的灵敏性分别为:18.3 pg/ul、17.4pg/ul、11.7pg/ul和13.2pg/ul,均较PCR灵敏性高10倍;芯片在保存120天后仍可进行有效检测。应用所构建的芯片对四川、重庆、福建、贵州、甘肃等地103份临床样本进行了检测,总符合率均在97%以上,表明所构建的芯片质量可靠,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5-09-03)

付朋飞[8](2015)在《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细小病毒科内、细小病毒属中的成员,是可以致使初产的母猪出现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引起母猪发生流产、产出死胎、木乃伊胎以及引起新生仔猪的死亡。PPV是起初发现于培养猪瘟病毒细胞中的一种小DNA污染性病毒,后来逐渐了解到它是引起胚胎和仔猪出现死亡的重要病因,PPV的基因组是单股负链的DNA,其基因组长约5 kb,主要有两个的开放性阅读框,该病毒基因共编码叁种病毒结构蛋白和两种非结构蛋白,分别是VP1、VP2、VP3和NS1、NS2,其中的VP2蛋白是该病毒重要的抗原蛋白,能够有效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该病散发于世界各地猪场,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分离到了该病毒,后来证实了本病毒是造成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给世界生猪养殖业带来了严重打击。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除了引发新生仔猪出现神经症状之外,还常常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同时该病毒还可导致公猪不育,是引发猪群繁殖障碍的又一重要病原体。PRV核酸是双链线状的DNA,其长度为150 kb左右,在病毒基因组上有多个与其复制无关的非必需基因,是常用的活载体之一。因此,本研究将编码PPV结构蛋白中免疫原性较强的VP2基因作为研究对象,以PRV弱毒疫苗株为亲本,构建了能够表达出VP2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 PGVP2株,为PPV和PRV联合防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为了构建可以表达出PPV VP2蛋白的重组PRV弱毒株,本试验用上游引物和下游均引入Bam HI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扩增VP2基因,纯化回收,测序正确后与经Bam HI酶切并去磷酸化处理后的转移质粒p G相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 GVP2。通过PCR扩增证实了VP2目的片段和该转移载体连接成功,进一步通过酶切试验和序列测定证实了所插入片断为VP2基因片段,而且目的基因片段的连接方向正确。用重组的转移质粒p GVP2和PRV弱毒株DNA共转染ST细胞,通过5次病毒蚀斑纯化并配合PCR检测,获得了纯化的重组病毒rPRV PGVP2株。rPRV PGVP2重组病毒在多种细胞上的增殖试验结果显示,重组病毒在ST细胞中增殖后的病毒滴度与亲本株PRV弱毒株相似,而在VERO细胞和PK-15细胞中的增殖滴度较低,因此ST细胞胞更适合重组病毒的大量培养。重组病毒在ST细胞上的一步法生长曲线显示重组病毒rPRV PGVP2株感染ST细胞后的前10 h,细胞内和上清中的病毒滴度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总体上病毒仍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感染后的第10 h-12 h病毒在上清和细胞内的滴度趋于相等;重组病毒rPRV PGVP2株感染ST细胞12 h以后增殖的重组病毒粒子大量释放到上清中,并于感染后36 h在细胞内和上清中的病毒滴度都趋于恒定;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病毒对小鼠是安全的;遗传稳定性试验表明包含有VP2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插入的基因能够在重组病毒rPRV PGVP2中进行表达。通过这些试验探索了重组病毒的部分生物学特性,为重组病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在重组病毒株rPRV PGVP2对SPF昆明小白鼠免疫效力的探索中,通过将PRV亲本弱毒株、商品化的PPV灭活疫苗、重组病毒rPRV PGVP2株和DMEM阴性对照分别背部皮下接种6周龄的雌性昆明小白鼠,两周之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小鼠免疫后每周尾部采血,获得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小鼠的体液免疫情况;一免后第八周对小鼠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每组剩余的5只用PRV强毒进行攻毒试验以检测重组病毒及亲本株对PRV强毒株的保护力。结果显示首免后重组病毒rPRV PGVP2免疫组小鼠体PPV特异性抗体水平很低,但是二免后小鼠PPV特异性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表明重组病毒组能够有效的诱导机体发生细胞免疫反应;攻毒实验表明重组疫苗组和PRV亲本株免疫组均能抵抗PRV强毒的攻击,上述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具有成为优良疫苗株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常晓霞[9](2015)在《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养猪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规模化猪场疫病多发、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较普遍存在,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损失。其中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繁殖障碍的叁种重要疫病病原。这叁种病临诊症状相似,需要进行鉴别诊断。本研究旨在进行PRV-PPV-PCV2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的构建,并建立其检测方法和进行初步应用评价研究,该研究成功制备PRV-PPV-PCV2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和建立其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需扫描仪肉眼即可见。主要研究如下:1.探针基因重组质粒菌的构建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用于制备可视化基因芯片的T/NS1和T/ORF2两个检测探针以及T/PUC18和T/GAPDH两个定位探针基因重组质粒菌。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基因序列,设计PPV、PCV2、PUC18和GAPDH各1对特异性引物。以PPV灭活疫苗、PCV2实验室分离株为材料提取其基因组DNA。以各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克隆获得PPV NS1、PCV2 ORP2、PUC18和GAPDH基因,其长度大小分别为100 bp、122 bp、217 bp、257 bp将所获得的4个基因分别与pMD19-T载体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DH5a,经PCR扩增和核酸序列测定成功地筛选出4个探针基因重组质粒菌。为可视化基因芯片的构建建立了可长期保存的探针基因,是芯片制备的核心技术之一2.可视化基因芯片的构建与检测技术优化本试验对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其检测操作程序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芯片检测质量与结果判定标准。制备的芯片可对PRV、PPV、PCV2进行检测,并可对PRV的疫苗株与野毒株感染进行区分。基因芯片的制备以探针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乙醇沉淀法纯化制备探针基因。使用Baio(?)点样缓冲液将其稀释至一定浓度,经变性处理后喷样。喷样完成固定一定时间即成功制备好芯片。靶基因的标记以提取的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对靶基因进行生物素标记。在PCR的扩增标记体系中,加入5'端标记有生物素的上游引物,随着PCR的扩增对靶基因进行标记。芯片制备与检测技术的优化对探针基因喷样浓度、重复喷样次数、探针基因固定时间、杂交时间及底物显色时间进了优化,确定了芯片检测的操作程序为:探针基因喷样浓度为100ng/ul用点样仪一次喷样,放置80℃固定2h即成功制备好芯片。芯片44℃预杂交1.5 h:将靶基因95℃变性10 min后立即冰浴冷却5 min,各取100u1进行芯片杂交1.5 h.然后用洗液Ⅰ,洗液Ⅱ,洗液Ⅲ依次各洗涤5 min; 37℃封闭40min; 37℃酶联30 min后按上述条件再次洗涤,加入底物显色8 min后即完成杂交。芯片检测质量与结果判定标准确定了芯片检测质量与结果判定的标准:根据阳性对照生成棕色斑点,空白对照无斑点生成,以及阴性对照无斑点生成或斑点颜色较淡来判定芯片的质量;根据靶基因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的斑点颜色对比的深浅来判定检测结果是否为阳性。3.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的评价本试验对决定芯片质量的特异性、灵敏性和保存期进行了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同时比较其与PCR检测结果的吻合度。特异性、灵敏性和保存期检测对所构建芯片的特异性、灵敏性和保存期进行了研究。分别用PRV、PPV、PCV2、CSFV、PRRSV、JEV PCR标记产物与芯片进行杂交,以检测其特异性;将各探针基因质粒DNA、PCR扩增标记,分别作10×系列倍比稀释后与芯片进行杂交,以检测其灵敏性;以PCV2检测基因芯片为例,分别将保存30天、60天、90天和120天后的芯片各抽取一张,进行杂交检测,以检测其保存期。结果表明,CSFV、PRRSV、JE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RV、PPV、PCV2各靶基因之间也无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好;PRV-gB、PRV-gE、PPV-NS1和PCV2-ORF2探针基因的灵敏性分别为:18.3 pg/μl、17.4pg/μl、11.7 pg/u和13.2 pg/μl,均较PCR灵敏性高10倍;芯片在保存120天后仍可进行有效检测。临床样本检测应用所构建的芯片对四川、重庆、福建、贵州、甘肃等地103份临床样本进行了检测。提取病死猪的组织基因组DNA,用PCR扩增标记后进行杂交检测,比较其与PCR检测结果的吻合度。结果表明:PRV、PPV、PCV2的阳性率分别为22.3%(其中疫苗株为2.9%,野毒株为19.4%)、8.7%、78.6%,PRV-PPV为8.7%,PRV+PCV2为22.3%,PPV+PCV2为8.7%,PRV+PPV+PCV2为8.7%.表明临床上这叁种病的混合感染情况较为普遍。芯片与PCR的检测总符合率均在97%以上,表明所构建的芯片质量可靠,可用于临床样本的检测。(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5-01)

杜沂平,徐振浩[10](2014)在《种公猪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的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做好种猪场的疫病控制、扑灭和净化工作,即墨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的部分种公猪进行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的检测,以了解这两种病在该地区种公猪中的流行情况。此次检测采用PCR方法,共检测4个种猪场的126份种公猪血清,未发现有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这与这4个养殖场较科学的管理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禽种业》期刊2014年06期)

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考GenBank中登录的猪细小病毒(PPV)(M38367.1)基因序列,设计1对可以扩增出约1.6kb PPV VP2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上、下游引物的5′端均引入BamHⅠ酶切位点,PCR扩增得到VP2目的片段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中得到重组质粒pMD-VP2。取本实验室构建的含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伪狂犬病毒(PRV)通用转移质粒pG和构建好的pMD-VP2质粒,用BamHⅠ对质粒pG和pMD-VP2进行酶切,然后用CIAP对酶切产物进行去磷酸化处理,纯化回收后将VP2基因插入pG质粒中获得重组伪狂犬病毒转移质粒pGVP2。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RV HB-98株全基因组与质粒pGVP2共转染ST细胞,得到携带有PPV VP2外源抗原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rPRV-VP2株。结合VP2基因PCR扩增和绿色荧光观察,经5轮病毒空斑纯化得到了纯化的重组病毒rPRV-VP2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张利.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7

[2].付朋飞,乔涵,杨兴武,张宇,王林青.重组猪细小病毒VP2基因的猪伪狂犬病毒rPRV-VP2株的构建及纯化[J].中国兽医学报.2016

[3].付朋飞,潘鑫龙,乔涵,杨兴武,朱前磊.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J].病毒学报.2016

[4].乔涵,王林青,付朋飞,郭晓庆,潘鑫龙.表达猪细小病毒VP2和猪IL-18基因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构建[C].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5].常晓霞,张仙,杨国淋,马锐,滑翔.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C].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6].王林青,付朋飞,乔涵,郭晓庆,朱前磊.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和猪IL-18重组伪狂犬病毒的构建[J].中国兽医学报.2015

[7].常晓霞,张仙,杨国淋,马锐,滑翔.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

[8].付朋飞.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的重组猪伪狂犬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5

[9].常晓霞.猪伪狂犬病毒、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联合共检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10].杜沂平,徐振浩.种公猪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的PCR检测[J].中国畜禽种业.2014

标签:;  ;  ;  ;  

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论文-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