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课堂,个性的张扬

开放的课堂,个性的张扬

开放的课堂,个性的张扬

胡秀玲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第二小学

曾有人将教师的教育比喻成是病梅的培养,即是把各种各样的学生像梅树一样,用铁丝缠绕,用剪刀修理,把一批批学生的棱角仔细地磨掉,使他们成为一个个毫无个性与主见,只知道接受与顺从的庸才。这种说法虽有偏颇之处,但也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并不是学习的主人,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考试的机器,很少能顾及自己的意愿,因而大多数的学生都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具有开拓型、创新型的人才。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谓人文性,即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自然发展,生命的健康成长,承认个性差异,尊重独特个体。因此,在语文这门大课程的教学中倡导个性是一种方向,那么,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怎样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张扬其个性呢?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在生活实践中,张扬学生个性。

学生的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者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生活中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个性品质。比如:在开学之初,让学生拾撷起暑假生活中一页页值得回忆的美好片断。把在暑假中听到的、看到的、做过的事情在班里相互交流。活动前,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也许是一段真实的经历,也许是一段美丽的传说……在这种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可以了解许多风土人情,会有许多的感人体验和收获。然后,用一段话把自己的小故事再写下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开阔了眼界,达到了情感交流、资源共享。

二、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关键的问题是学生会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等。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然后通过开展讨论、争论来学习课文,明辨事理等。

如研读《小珊迪》一课时,在深读阶段,教师问学生有哪些疑问希望在深读课文时得到解决?学生提出了不少,如:小珊迪为什么非要“我”买她的火柴?如果小珊迪不急于还钱,她就不会死,难道她不需要钱吗?“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她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她不是那种人”,小珊迪不是哪种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疑问都与“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关,便自然提升出研读的课题是:“小珊迪是一个()的人。”学生填写了“饱受饥寒”、“关爱弟弟”、“善良”、“诚实守信”、“讲信用”、“不贪小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研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交流研读体会。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小珊迪的诚实、守信和善良的美好品质。

再如五年级课文《中彩那天》,围绕着“轿车该归谁?”这样一个道德难题,课文做了很多相关的精彩描写。如何抓住这一教学重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呢?让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文的描写以及自己生活的体验来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并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加以说明。学生通过自学辩论,最后一致认为:“父亲”最后把中彩的轿车让库伯开了去是对的。问题引路,引发争议,学生们不仅对课文体会得深,而且整堂课都在发表见解,语言训练也加强了。虽然这样的学习不能说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但这种提出问题,自己通过思考和寻找答案的方法是探究的最基本方法,学生有了这样的意识,有了这样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究打好了基础。

三、在开放性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张扬学生的个性。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因此,活动也应具有开放性,这样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受局限。

在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教师要注重真实的场景教学,积极地把学生引向学习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尽管语文实践活动注重实践,但不应失去语文特色。要体现学语文、用语文的目的。我校多年以来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参加课外活动,培养个性情趣。

开展课外活动将有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形成学生美好个性的推动剂。如我校在每学期都让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参加“绿色基地”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种什么花、菜,怎样培植。选种、浇灌、施肥、拔草、观察……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在种植活动中,要动脑、动口、动手,启动了多种感官去直接体验,获得了不同的养殖“真知”。

2.参加社会实践,获得个性经验。

实践活动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学生的感受需要,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的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如我校倡议学生参加夏令营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十分丰富:有军训、攀岩、野炊、“魔鬼训练营”、锄草……短短的一星期,学生遇到的困难、挫折,实践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教训……通过这种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学习人与人的交往,人与人的适应,人与人的协调,修补个性,使个性得以健康发展。

总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传诵千年的古训,不应再是当代语文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不应把每个学生都雕塑成方形、圆形,而应引导学生向菱形、三角形,乃至多边形发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今后的人生之路。让一颗颗耀眼的繁星在迷人的语文天地中闪光。

标签:;  ;  ;  

开放的课堂,个性的张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