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黑色到绿色的产业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刘平,刘亮[1](2021)在《日本迈向碳中和的产业绿色发展战略——基于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的考察》文中提出日本首相菅义伟于2020年10月宣布2050年争取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后,日本政府迅速出台了以产业绿色发展为宗旨的《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将实现碳中和这一挑战视为推动相关产业绿色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的大好机遇,日本政府还确定了能源相关产业、运输与制造相关产业、家庭与办公相关产业3个大类中的14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勾勒了以能源生产与供应、能源消费以及二氧化碳封存-回收与再利用3条主线构筑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的架构,拟定了以财政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为主的产业政策。其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的特点:一是以海上风电为突破口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二是在氢能普及推广过渡期以氨燃料为主发展无碳燃料产业;三是以氢能开发利用为产业绿色大发展的关键技术路线;四是以电气化、节能化、数字化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为能源消费变革的主要途径;五是发展智慧绿色农林水产业,扩大二氧化碳封存-回收与再利用途径与规模。
闫泽涛[2](2019)在《产业革命: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近代历史开始以来谈起》文中指出通过对近代以来人类社会产业革命历程的再研究,可以发现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共经历了两次重大产业革命:第一次是机械动力解放自然体力的产业革命;第二次是人工智能解放自然脑力的产业革命。两次产业革命极大地倍增了人类社会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在潜在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导下,两次产业革命也对自然造成了不可承受的伤害,人类文明发展急需要改变过去黑色发展历史,走天人合一的绿色发展道路。基于这样的普遍共识,自觉地从黑色发展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何勇[3](2019)在《不渝的初心 精彩的答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六枝特区73万干部群众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等各个方面均取得辉煌成就,交出一份满意答卷。2008年实现乡乡通油路;2013年12月22日,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六枝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15年1月6日,六六高速建成通车;2018年,全区组组通公路。
向国成,邝劲松,邝嫦娥[4](2018)在《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同富裕"要求将两极分化缩小到合理范围,并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基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模式,在确保发展可持续性的同时,又能大大提高生产力,从而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有五:一是通过专业化发展培育内生比较优势,提高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多样化形成综合比较优势,壮大绿色发展新兴产业;三是通过迂回化发展挖掘投资分工潜力,激活绿色发展潜在生产力;四是通过组织化发展提高交易效率,壮大绿色发展市场规模;五是建立公平正义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张倩[5](2018)在《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资源型城市复兴为背景,探讨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方法策略,研究文化空间属性,调查文化空间保护更新需求,得到如下保护更新规划过程:1.基础研究:总结资源型城市空间及文化的现有研究,掌握多数资源型城市分散布局的特征及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得出产业转型、规划引导、生态修复、文化挖掘四条转型路径。分析资源型城市复兴的文化基础,总结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的分级及三种主要模式,树立以文化规划作为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基础和具体实践手法。2.实地调研:对所研究的城市——广元市旺苍县进行全方位基础资料搜集,梳理城市空间变迁过程,调查城市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统计县域文化资源以确认发展优势、对城区文化空间进行全盘调查,落实其物质空间的具体存在,选取典型空间进行空间属性调查和空间问题总结。3.需求分析:根据调研阶段的工作,对旺苍县文化空间按照“人、场所、活动”三个构成要素进行需求分析,对使用群体进行主观需求定量分析,对场所进行物质空间层面的客观需求定性分析,对活动进行文化空间非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定性分析,三者结合空间属性问题、城市发展目标,得出后续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制定依据。4.规划设计:根据文化规划的相关研究制定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目标、框架及具体内容,以空间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制定保护更新的对策方法。具体包括:(1)立足资源型城市全域整合文化资源,规划并保护文化线路,联动地区发展城市优势资源;(2)立足城区梳理城市文化结构,并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优化用地布局,对资源型城市空间进行结构重构、调整城区旧工业用地、开发边缘区生态资源;(3)立足空间节点对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进行分类保护与更新,对工业型文化空间创新利用,对历史文化空间进行文脉保护,修复生态文化空间景观环境;(4)加强非物质文化活动及其空间载体的保护更新,丰富活动类型,拓展活动空间形式。
张玉泽[6](2017)在《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地系统是由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交错构成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迅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使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索取愈来愈多,严重破坏了地理环境,反过来地理环境对人类的阻尼效应也逐渐增强。伴随着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们逐渐意识到人地协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依托一定地域,追溯人地关系长期互为作用驱动力及空间过程分异规律,涵盖了“因素+机理、功能+系统、过程+格局、尺度+界面”等经济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够为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而以供需要素作为分解人类活动及需求因素来探究人地系统时空演化的机理,即将经济学的供需要素和地理学的时空格局有机融合能够有效丰富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同时,对于促进市场条件下区域人地系统的协调与均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一定的现实意义。黄河三角洲一个非常年轻的河口三角洲,具有中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式开始了高效生态发展之路。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其高效生态发展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前景,同时对于其他区域具有较为典型的启示意义。本研究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原理到典型区域实证,从个体差异特殊性识别到普适性规律总结的整体思路展开。采取文献查阅、实地调研、综合集成分析、地理数学模型和基于ArcGIS的时空复合分析等的方法,在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的基础上,构建供需要素视角下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依次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可持续性、空间均衡格局及优化调控措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析,得出以下结论:(1)理论上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属于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范畴,因此首先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三个方面完成了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架构。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主要从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人地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载体,区域可持续发展三个子系统是人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现实分解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包含研究对象为自然和人文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人地结构,时间尺度上探究人地系统演化过程的可持续性,空间尺度上研究人地系统空间均衡格局三个方面。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包含社会学方法、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和综合集成法等。再以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的理论架构指导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具体实证。(2)对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进行解析。在从区域范围、自然资源概况、目前发展情况等3个方面分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入手分析了其人地系统的特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经济子系统结构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区位和相对不发达的三角洲经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结构调整与转型任务艰巨,发达的油田经济和落后的地方经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几个方面。社会子系统异质性突出,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复杂,缺乏统一的文化底蕴,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乡村,单一的极核城市中心和分散的小城市,油地管理结构和矛盾,体制机制复杂等几个方面。生态环境子系统约束作用较强,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系统整体敏感而脆弱,限制性和约束性作用较,开采油田、石油化工产业等导致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海岸侵蚀等地质环境问题突出等几个方面。同时三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也不尽协调,经济子系统对社会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强。(3)从供需要素视角评估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通过供需要素作用于经济活动进而影响人地系统演化的思路,分析了不同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的驱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高效生态经济时代三个发展阶段的供需主导因素,进而从供需要素视角重点分析了目前阶段其人地系统脆弱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为构建供需要素视角下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做好理论准备。采用已经比较成熟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法对2001-2015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发现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逐渐增强,但主要受经济子系统所驱动,社会子系统可持续性提升缓慢,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性呈减弱趋势。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关系演进趋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2001-2015年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指数和需求强度水平呈现同步增长的趋势,但需求强度的增长速度大于供给能力的增长速度,说明未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要素系统将会面临一定压力。2001-2015年间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要素系统与需求要素系统耦合度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两个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较强,达到了良性的共振耦合,系统趋于走向新的有序结构。与耦合度相反,协调度一直处于良好协调水平以下,说明虽然两者发展不够协调。整体来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与需求协调程度有所提升,但速度缓慢,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较为一致。(4)从供需驱动视角研究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首先从供需驱动视角界定了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的内涵,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可以概括为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系统,空间均衡还是失衡主要通过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的区域对应关系来反映,当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想当时,区域开发格局总体上是均衡的,反之则存在空间失衡。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2014年供给能力和需求强度,并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进而组合为不同空间均衡类型。整体来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水平整体不高且地区间水平差异较大,属于均衡类型的有12个县市区,但达到高水平均衡的仅有4个县市区,过度开发型有6个县市区,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依据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优化开发区主要集中其东部地区,限制开发区主要分布于其西部地区,说明目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东部地区目前发展水平已经较高,未来要着重于质量和结构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处于较低层次的发展状态。在空间均衡类型的评价中,东部地区多为高水平均衡区、中等水平均衡区和中供给-高需求导致的过度开发区,而西部多为低水平均衡区、低供给-中需求导致的过度开发区和开发不足区。所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类型评价的结果与主体功能区划的结果较为一致,即东部地区整体上优于西部地区。(5)构建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机制。未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通过集约、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式,促进供给系统与需求系统实现动态均衡以及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进而最终促进人地关系和谐。环境脆弱性、结构性问题以及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是制约这一目标实现最主要的三个条件。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应通过供需要素优化,逐步建立“科技创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消费成长+制度红利释放”四位一体的经济发展新动力结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制度是促进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实现人地系统优化调控的重要制度保障。本论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8个部分:(1)第一部分:导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等,并对论文的创新点进行了说明。(2)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及概念辨析。归纳国内外已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对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趋势予以展望。辨析了与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3)第三部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构建。完成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分析人地系统类型划分的依据和结果,阐述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与优化调控研究的一般范式。(4)第四部分: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解析。论述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识别依据,分析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概况,解析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基本特点。(5)第五部分: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分析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的机理,解析黄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供需主导因素,从供需要素视角识别黄三角地区脆弱性和可持续性的矛盾,采用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法和综合指标体系法对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进行综合评价。(6)第六部分: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从供需驱动视角界定人地系统空间均衡格局内涵,构建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估模型,对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空间格局、需求强度空间格局以及空间均衡格局进行分析。(7)第七部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以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展约束条件判断为基础,科学选择未来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提出建立供需均衡驱动下的高效生态经济模式的措施及制度保障。(8)第八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在总结论文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应该加强的地方。
王琦杰[7](2017)在《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从辩证法的视角去分析生态文明,有助于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为合理地处理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矛盾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本文在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对生态文明进行哲学思考,具体分析生态文明生态观中所显现的辩证法思想,力求构建一种适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理性思维。全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本文第一部分通过对“生态”和“生态问题”的深入了解,认识到生态文明就是实现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统一、全面发展。在对生态文明全面认识的基础上,阐明了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主要从生态文明的自然观、发展观、价值观、消费观四个方面来探析其中的唯物辩证法蕴涵。首先指出生态文明的整体自然观是把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人类不再寻求对于自然的控制,力图实现与自然和谐统一;其次说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观既追求人的发展又追求自然的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统一发展,它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同步、共同发展;然后阐明生态文明的多元价值观既尊重人的价值又尊重自然的价值,并充分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融合、人与自然的统一;最后表明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观所追求的是一种既合自然又合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消费,在满足消费的同时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类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第三部分主要就生态文明实践路径进行探索,具体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完善生态保障制度、培育生态文化以及构建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等五个方面着手,去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理性思维。
肖安宝,王磊[8](2016)在《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论略——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谈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是在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新潮流、反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撷取和借鉴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内容包含四重向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绿色发展的前提关键;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目标指向;改善民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是绿色发展的价值归旨;生态科技和生态法制是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当下生态文明建设高歌猛进的时代洪流中,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具有理论和现实层面的双重价值。
杨雪星[9](2016)在《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资源能源相对短缺、环境压力持续加大。实践证明,传统的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培育新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倡议,该倡议迅速得到了各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绿色发展、绿色竞争已然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潮流与趋势。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纷纷抓住契机,提出了一系列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如发展绿色产业、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构建绿色社会、扩大绿色就业、提高绿色投融资力度等,旨在厚植绿色经济竞争优势,全面提升绿色经济竞争力,拓宽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的双赢之路。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引擎和重要支撑,绿色经济竞争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积极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潮流与趋势,高度重视绿色经济问题,2015年,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将“新四化”拓展为“新五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将“绿色发展”列为“十三五”时期的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体现了我国让绿色成为新常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全国各地区不断提高绿色投资与技术创新水平,绿色增长规模与速度都引人注目。然而,与发达国家的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绿色经济在以下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难题:体制机制、资源能源、环境污染、增长模式、科技创新、区域差异以及国际压力等。“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如何在资源、能源、环境、生态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全面提升绿色经济竞争力,关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人民的社会福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绿色经济及其竞争力的相关内容。全文包括三大部分:理论体系、综合评价与对策建议。首先,充分借鉴与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多学科角度综述绿色经济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界定绿色经济及其竞争力的基本内涵,探析其影响要素及动力机制,构建本研究的理论体系。其次,参考国际上竞争力评价的主流方法,按照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建立绿色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用于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评价结果得出:2011-2013年中国31个省(市、区)绿色经济竞争力总体呈逐年向好趋势,四大区域的竞争力差异显着,东部地区相对较好,东北地区处于中上游位置,中部地区中等偏后,西部地区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根据理论推演和综合评价结果,从横向四大区域和纵向宏微观三大主体角度,提出提升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建立健全绿色经济制度、优化升级绿色产业结构、加大绿色经济投资力度、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倡导绿色合理消费、推动国内外绿色经济合作等战略举措。
任德曦,胡泊[10](2015)在《关于我国能源革命与核电发展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指出:"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和"抓紧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新的核电项目建设"。世界能源革命的历史表明:能源革命从低碳能源向高碳能源又回归到低碳能源;第一次能源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巨大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资源耗用、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低碳经济的新能源第二次革命。因此,我国能源革命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老路,应进行以核能为主的新能源革命。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体制、能源技术革命和国际合作是我国新能源革命的任务,我国能源革命要实现三步跨越并为两步跨越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一代人的努力,直到21世界中叶建国100周年时才可能完成。各国大量资料证明:核电是化石能最有潜力、高效、清洁、可靠的替代能源,能承担替代化石能源的重任。
二、从黑色到绿色的产业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黑色到绿色的产业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迈向碳中和的产业绿色发展战略——基于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确定重点发展产业领域,构建绿色发展产业体系 |
(一)实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及能源结构优化目标 |
(二)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绿色发展产业体系架构 |
二、产业绿色发展战略的特点 |
(一)以海上风电为突破口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 |
(二)在氢能普及推广过渡期以氨燃料为主发展无碳燃料产业 |
(三)以氢能开发利用为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路线 |
(四)电气化、节能化、数字化和储能电池的应用是能源消费变革的主要途径 |
(五)发展智慧绿色农林水产业,扩大二氧化碳封存-回收与再利用途径和规模 |
1.促进农林水产业的智慧绿色大发展 |
2.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再利用 |
三、支持重点产业绿色大发展的产业政策 |
(一)财政扶持政策:大幅增加财政投入,创设“绿色创新基金” |
(二)税收支持政策:创新相关税制 |
(三)金融支持政策:提供低碳融资与技术创新融资 |
四、思考与建议 |
(2)产业革命: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近代历史开始以来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产业革命的过去:机械动力解放自然体力的第一次产业革命 |
(一)第一次产业革命前期 |
(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期 |
三、产业革命的现在:人工智能解放自然脑力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
(一)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一阶段 |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第二阶段 |
四、产业革命的未来:黑色发展走向绿色发展的第三次产业革命 |
(一)黑色发展的黑暗困局 |
(二)绿色发展的绿色选择 |
五、结束语 |
(3)不渝的初心 精彩的答卷(论文提纲范文)
交通领跑拉动全面发展 |
产业转型实现多元发展 |
改善民生加码幸福生活 |
(4)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辨析 |
(一) 新古典: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冲突 |
(二) 新兴古典:绿色发展能够促进共同富裕 |
1. 分工结构可以协调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2. 分工的充分发展可以促进共同富裕 |
二、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 |
(一) 从分工演进到绿色发展 |
(二) 从绿色发展到共同富裕 |
(三) 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理论框架 |
三、实现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
(一) 分工理论下的专业化发展、内生比较优势提高了绿色发展核心竞争力 |
(二) 多样化发展、综合比较优势能够振兴绿色发展新兴产业 |
(三) 迂回化发展、投资分工潜力进一步激活绿色发展潜在生产力 |
(四) 组织化发展、交易效率可以壮大绿色发展市场规模 |
(五)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与实现共同富裕 |
(5)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文化复兴是资源型城市复兴的有效措施 |
1.1.2 资源型城市复兴依托城市文化空间建设 |
1.1.3 “城市双修”提出新要求 |
1.1.4 旺苍县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的契机 |
1.2 研究范围、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
1.3.1 资源型城市 |
1.3.2 城市文化空间 |
1.3.3 文化规划 |
1.3.4 城市更新、城市复兴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资源型城市转型及空间发展的基础性研究 |
2.1 现状研究综述 |
2.1.1 国内研究综述 |
2.1.2 国外研究综述 |
2.2 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分类与特征 |
2.2.1 集中团块型 |
2.2.2 连片带状型 |
2.2.3 双城结构型 |
2.2.4 一城多镇型 |
2.2.5 多中心组团型 |
2.3 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及空间问题 |
2.3.1 城市缺乏统一规划,二元结构明显 |
2.3.2 城市结构布局分散,空间活力不济 |
2.3.3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功能恶化 |
2.3.4 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公共物品不足 |
2.4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及适用条件 |
2.4.1 产业转型路径 |
2.4.2 规划引导路径 |
2.4.3 生态修复路径 |
2.4.4 文化挖掘路径 |
2.4.5 各转型路径的适用条件 |
2.5 旺苍县文化挖掘转型路径的适应特征 |
2.5.1 工业文化历史悠久 |
2.5.2 传统文脉保存完整 |
2.5.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
2.5.4 区域竞争优势明显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旺苍县资源型城市特征及文化空间调研 |
3.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级与主要模式 |
3.1.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级 |
3.1.2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的三种模式 |
3.2 旺苍县资源型城市特征分析 |
3.2.1 旺苍县矿产资源特征 |
3.2.2 旺苍县城市主体构成特征 |
3.2.3 旺苍县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
3.3 旺苍县域:文化资源统计与分析 |
3.3.1 县域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 |
3.3.2 旺苍县文化资源分布特征分析 |
3.4 旺苍城区:文化空间调查与确定 |
3.4.1 旺苍县城区空间发展脉络梳理 |
3.4.2 问卷及访谈的基本情况 |
3.4.3 文化空间归类整理 |
3.5 旺苍县城区典型文化空间分析 |
3.5.1 旺苍县典型文化空间调查设计 |
3.5.2 典型文化空间属性分析 |
3.6 文化空间调查的问题总结 |
3.6.1 历史型文化空间活力不济 |
3.6.2 工业型文化空间闲置废弃 |
3.6.3 生态型文化空间环境破败 |
3.7 小结 |
第四章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需求分析 |
4.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构成三要素 |
4.1.1 人:文化空间的需求主体 |
4.1.2 活动:文化事件的结构节点 |
4.1.3 场所:文化空间的结构节点 |
4.2 人——使用群体的主观需求分析 |
4.2.1 文化认同度 |
4.2.2 精神文化需求 |
4.2.3 空间使用需求 |
4.3 场所——文化空间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分析 |
4.3.1 文化空间完整性保护 |
4.3.2 文化空间原真性传承 |
4.3.3 文化空间系统性构建 |
4.3.4 文化空间活态化更新 |
4.4 活动——文化空间非物质层面的客观需求分析 |
4.4.1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活动 |
4.4.2 建立文化活动的社会支撑 |
4.4.3 制定文化活动的政策支持 |
4.5 小结 |
第五章 资源型城市复兴中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 |
5.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内容 |
5.1.1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理论基础 |
5.1.2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目标 |
5.1.3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的框架 |
5.1.4 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保护更新具体内容 |
5.2 市域/县域:文化资源整合 |
5.2.1 整合绘制全域文化资源 |
5.2.2 全域文化线路的保护 |
5.2.3 跨地区发展城市优势资源 |
5.3 城区:文化结构梳理,用地布局优化 |
5.3.1 城市空间文化结构梳理 |
5.3.2 融入现有城市规划体系 |
5.3.3 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构 |
5.3.4 资源型城市旧工业用地调整 |
5.3.5 资源型城市边缘区生态资源开发 |
5.4 节点:资源型城市文化空间分类保护与更新 |
5.4.1 工业文化空间的创新利用 |
5.4.2 传统历史空间的文脉保护 |
5.4.3 生态文化空间的景观修复 |
5.5 非物质文化活动及空间载体保护更新 |
5.5.1 丰富文化活动类型 |
5.5.2 拓展文化活动空间形式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一)结论 |
(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
1.1.2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研究是丰富可持续人地系统研究的有效途径 |
1.1.3 将供需要素视角引入人地系统研究有效促进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 |
1.1.4 通过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为人地系统优化调控提供据 |
1.1.5“供给侧改革”与“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批复的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及概念辨析 |
2.1 国外理论研究述评 |
2.1.1 经济增长驱动机制演变研究 |
2.1.2 人地系统演化研究 |
2.1.3 从可持续发展评价到可持续性评估 |
2.1.4 空间均衡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人地系统综合研究 |
2.2.2 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研究 |
2.2.3 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 |
2.2.4 基于供需要素视角的人地系统互为作用驱动力研究 |
2.2.5 黄三角人地系统的综合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2.3.1 典型区域人地系统演化研究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 |
2.3.2 迫切需要构建经济增长与人地系统演化研究的桥梁 |
2.3.3 亟待建立供给-需求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的一般分析框架 |
2.3.4 典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实证研究需进一步丰富 |
2.4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
2.4.1 理论基础 |
2.4.2 基本概念辨析 |
第三章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 |
3.1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架构 |
3.1.1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系统的关系 |
3.1.2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内涵 |
3.1.3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 |
3.2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 |
3.2.1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依据 |
3.2.2 人地系统类型划分结果 |
3.3 供需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
3.3.1 供给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
3.3.2 需求要素对人地系统演化驱动机理分析 |
3.4 供需要素视角下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机理分析 |
3.4.1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机理分析 |
3.4.2 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机理分析 |
3.5 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研究 |
3.5.1 以人地协调共生为优化调控的目标点 |
3.5.2 全面判断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 |
3.5.3 科学选择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
3.5.4 人地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调控路径选择 |
第四章 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解析 |
4.1 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的识别依据 |
4.1.1 本底脆弱性识别 |
4.1.2 人类活动方式及强度识别 |
4.1.3 人地矛盾凸显与问题识别 |
4.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基本概况 |
4.2.1 区域范围及区位 |
4.2.2 资源概况 |
4.2.3 目前发展情况 |
4.3 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分析 |
4.3.1 经济子系统结构性矛盾突出 |
4.3.2 社会子系统异质性突出 |
4.3.3 生态子系统约束作用较强 |
4.3.4 三个子系统发展不够协调 |
第五章 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 |
5.1 黄三角地区不同发展阶段供需主导因素解析 |
5.1.1 以农业资源开发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1949-1982 年) |
5.1.2 以石油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经济时代(1983-2009 年) |
5.1.3 以综合资源开发为主的高效生态经济时代(2010 年至今) |
5.2 供需要素视角下黄三角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矛盾识别 |
5.2.1 基于供给角度矛盾识别 |
5.2.2 基于需求角度矛盾识别 |
5.3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 |
5.3.1 基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的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5.3.2 基于可持续性指标体系的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价 |
第六章 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研究 |
6.1 供需驱动视角下人地系统空间均衡内涵界定 |
6.1.1 空间均衡内涵界定 |
6.1.2 供需变动对空间均衡的影响 |
6.2 供需驱动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空间均衡状态评估模型构建 |
6.2.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6.2.2 评估数学模型解析 |
6.2.3 判别标准及数据来源 |
6.3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与需求强度空间格局 |
6.3.1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供给能力空间格局 |
6.3.2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需求强度空间格局 |
6.4 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 |
6.4.1 空间均衡总体格局 |
6.4.2 各空间均衡类型格局 |
6.4.3 空间均衡格局与主体功能区划 |
第七章 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优化调控 |
7.1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驱动力选择 |
7.1.1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解析 |
7.1.2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条件判断 |
7.1.3 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供需求驱动力筛选 |
7.2 供需均衡驱动下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模式建立 |
7.2.1 供给层面 |
7.2.2 需求层面 |
7.3 黄三角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制度保障 |
7.3.1 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7.3.2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 |
7.3.3 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制度 |
7.3.4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8.1.1 理论上构建了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般框架 |
8.1.2 对黄三角生态脆弱型人地系统特点进行解析 |
8.1.3 从供需要素视角评估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可持续性 |
8.1.4 从供需要素视角研究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空间均衡格局 |
8.1.5 构建了供需协调视角下黄三角人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机制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
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1.2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
第二章 生态文明蕴含的生态辩证法 |
2.1 生态文明的整体自然观 |
2.1.1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 |
2.1.2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以自然为依据 |
2.1.3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
2.2 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观 |
2.2.1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
2.2.2 人与人的公平发展 |
2.2.3 区域生态与全球生态的共同发展 |
2.3 生态文明的多元价值观 |
2.3.1 人的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
2.3.2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
2.3.3 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
2.4 生态文明的绿色消费观 |
2.4.1 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
2.4.2 可持续消费与生态优化相融合 |
2.4.3 适度消费与自我实现相统一 |
第三章 生态文明实践的路径探索 |
3.1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实践的观念变革 |
3.2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拓展生态实践的专业构成 |
3.3 完善生态保障制度,健全生态实践的体制机制 |
3.4 培育生态文化,营造生态实践的文化氛围 |
3.5 构建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夯实生态实践的参与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论略——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缘起审视: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 |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
二、要义透视: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四重向度 |
(一)前提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循环经济 |
(二)价值归旨:改善民众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
(三)目标指向: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
(四)路径探幽:绿色科技与生态法制的合力联动 |
三、小结厘思: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双重价值 |
(9)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绿色经济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未来研究展望 |
第一章 绿色经济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本章理论述评 |
第二章 绿色经济竞争力的内涵与要素模型 |
第一节 绿色经济的内涵、特征与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绿色经济竞争力的内涵界定 |
第三节 绿色经济竞争力的要素模型 |
第四节 绿色经济竞争力的动力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态势与中国的绿色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全球绿色经济的兴起及发展 |
第二节 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三节 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及演变 |
第四节 中国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经济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
第二节 绿色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第三节 绿色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第四节 绿色经济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区域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绿色经济实践 |
第二节 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实践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
第一节 提升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横向层面—四大板块的策略选择 |
第三节 纵向层面—不同主体的策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关于我国能源革命与核电发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
二世界能源革命历程与走向对我国的启迪 |
( 一) 世界第一次能源革命的成果与后果 |
( 二) 经济、能源、气候、环境之间矛盾推动新的 能源革命 |
( 三) 绿色低碳经济的新能源革命在全球展开 |
( 四) 能源革命的启迪 |
三中国能源革命的任务与特点 |
( 一) 中国能源革命的要求与任务 |
( 二) 中国能源革命的特点与艰巨性 |
1、能源“三步跨越并为两步跨越”的艰巨性 |
2、从“黑色增长”高碳经济到绿色低碳经济增 长转变任务艰巨 |
3、能源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
4、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
4、中国能源革命需要一代人的努力 |
四核电( 能) 是我国化石能源最有潜力的高效、清洁、安全、可靠的替代能源 |
( 一) 核电( 能) 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优势 |
( 二) 中国核电能承担替代化石能源的重任 |
( 三) 核电等非石化能源替代任务愿景会实现 |
四、从黑色到绿色的产业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迈向碳中和的产业绿色发展战略——基于对《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绿色成长战略》的考察[J]. 刘平,刘亮. 现代日本经济, 2021(04)
- [2]产业革命: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近代历史开始以来谈起[J]. 闫泽涛. 河西学院学报, 2019(06)
- [3]不渝的初心 精彩的答卷[J]. 何勇. 当代贵州, 2019(44)
- [4]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J]. 向国成,邝劲松,邝嫦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5]资源型城市复兴中城市文化空间的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以广元市旺苍县为例[D]. 张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6]供需要素视角下人地系统可持续性评估与空间均衡研究[D]. 张玉泽. 山东师范大学, 2017(10)
- [7]唯物辩证法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 王琦杰. 山西大学, 2017(03)
- [8]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论略——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谈起[J]. 肖安宝,王磊. 长白学刊, 2016(03)
- [9]中国绿色经济竞争力研究[D]. 杨雪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10]关于我国能源革命与核电发展的探讨[J]. 任德曦,胡泊.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