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疆:信息化杰作(论文文献综述)
金佩华[1](2021)在《新时代中国蚕丝绸文化的功能探析》文中提出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中国蚕丝绸文化,体现了蚕丝绸文化的满足功能、传递功能、教化功能和潜在功能。新时代更应大力传承和弘扬这四个功能。
加德拉·达列力汗[2](2021)在《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头饰的地域差异性比较研究》文中提出
蔡宛峻[3](2020)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 ——以汉译版阿凡提故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各民族之间代代相传,经典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文本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被不断地利用与创造。这个变迁历程中凝聚各民族智慧结晶,呈现丰富的民族文化。本文从民族文化变迁与媒介传播结合的思路切入,考察一个民族文化符号与媒介的互动关系。本篇论文分四部分,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呈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媒介传播过程,对其生存图景作简要概述;其次,以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经典代表之一阿凡提故事为例,梳理汉译版阿凡提故事在口传、印刷、舞台、电子媒介中的传播要素,并分析其在该传播媒介中所表现的不同文化特点和文化形态。再次,具体分析阿凡提故事在媒介演绎中的接受。传播是分享经验、传递信息、参与交流的过程,接受者也处于参与者的位置。分析接受群体的文学接受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与接受者相互作用、影响,成为当下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成的重要推力。最后,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新媒介提供的服务影响着人们使用媒介的方式,同时影响媒介工业、技术制造者以及普通大众,对媒介的使用每个人都不是独特的。人们会不断更新方式使用新媒介及其所承载的内容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提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借助传播媒介发展策略。总之,本文认为媒介的作用是在不同时期运用技术手段,满足审美接受的需求。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将民族文化与媒介变迁共同讨论,拓展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传播媒介研究中的领域,在此基础上又为民族文化传承方式提供新思路。
曲慧钰[4](2020)在《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念的教育制度化》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学者大卫·达姆罗什在世界文学理论的探究和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什么是世界文学》《如何阅读世界文学》《教授世界文学》《教学指导用书》及《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等有关“世界文学”探讨与实践的着作成果,从教材编选、教学指导、教育观念等方面对“世界文学”进行了理论化阐释和实践性操作,通过美国大学课程的有步骤推行,实现了“世界文学”教学领域制度化的深刻变革,为各国大学课堂中的世界文学教学提供了范例。其有关世界文学的三重定义和新学说、文学经典形成问题的讨论、“平行参照”阅读方式的提出,及对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和具体指导,打破了过去学术研究与大学教育脱节的魔咒,将本科、研究生和学者共同纳入到世界文学的探讨中来,真正实现了高等教育中的教学实践,系统而体制化地将“世界文学”作为比较文学新增长点,为其注入了新世纪的思考。通过梳理其“世界文学”观念教育制度化的演变过程,得以探究“世界文学”在以大卫·达姆罗什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的学者眼中成为经典的途径、被呈现和被理解的方式,以及各民族文学作品是如何通过体制化的大学教育、课程大纲与教材编写、教学法的运用,在北美大学生——也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心目中形塑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的。
王芳[5](2019)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研究 ——以惠安石雕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遗产活化不仅能更好满足国民文化消费需求,而且还肩负着推进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然而传统文化遗产受现代化、全球化、高科技的冲击而深受影响,其保护与传承面临巨大的危机。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持续推进,同时系列振兴传统技艺探索实践陆续展开,其中旅游活化无疑是最为直接、受众面最大、社会及经济效益最突出的一个方向。而且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道,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本研究采用归纳演绎为主,数理统计为辅的方法,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运用跨领域文化学的文化循环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构建了一个由循环系统、驱动系统和支持系统共同作用的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并选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石雕传统技艺作为应用对象,以中国南派惠安石雕为例进行实践应用,探索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路径,从而证明该理论模型是一个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模式,推广后也是一个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管理模式。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有:(1)研究提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循环系统:根据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Johnson)的文化循环理论,社会意义的构建划分为“生产、文本、阅读、活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由“生产者、文本、阅读者以及活的文化与社会关系”等构建社会意义,因此将“传承者A、景观B、旅游者C、活态的文化与主客社会交换D”作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循环节点;根据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文化循环理论“生产”“表征”“消费”“认同”“规则”,以“文化传续(生产)-文化呈现(表征)-文化体验(消费)-文化认同(认同)”作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依次传递的循环路径(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中“规则”作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支持系统),从而形成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循环系统。(2)研究提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驱动系统:将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核心“场域”“资本”“生存心态”和“符号暴力”作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驱动要素,社会力量参与者地方政府、市场、从业者、大众媒体等作为路径模型的驱动者,驱动者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过程中,对“场域”“资本”“生存心态”和“符号暴力”进行相互作用与相互竞争,场域关系形成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社会空间,文化资本驱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资源转化,“生存心态”促进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循环过程,“符号暴力”实现传统技艺旅游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从而形成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持续运转的驱动力。(3)研究提出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支持系统:根据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规则”的制定主体,即社会力量参与者视角研究提供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支持系统。政府制定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保护政策,市场激发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再生产的活力,从业者提升传统技艺旅游景观的文化认同,媒体营销传统技艺旅游文化的品牌知名度等,政府、市场、从业者、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者是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支持系统主体,有效保障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持续运转。(4)研究构建了一个由循环系统、驱动系统和支持系统共同作用的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管理模式。研究综合约翰逊的文化循环理论和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形成的循环系统,再整合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形成的驱动系统,以及根据霍尔的文化循环理论“规则”的制定主体,即社会力量参与者视角提供的支持系统。其中循环系统是路径主体,驱动系统是驱动力,支持系统是保障措施。从而构建了一个由循环系统、驱动系统和支持系统共同组成的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旅游活化的持续运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当前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是二维平面型的传统技艺文化循环环,未来将发展成为螺旋上升的三维立体型的传统技艺文化循环体。(5)研究选择石雕传统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管理概念模型的应用对象,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应用于中国南派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实践,探索惠安石雕旅游活化路径。研究首先厘清世界石雕、中国石雕和惠安石雕传统技艺发展变迁历程的特征与规律,然后将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中的循环系统、驱动系统、支持系统分别应用于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实践。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循环系统中,“文化传续”应用于惠安石雕旅游文化的加载与传播;“文化呈现”应用于惠安石雕旅游文化的可视与表征;“文化体验”应用于游客对惠安石雕文化景观的凝视与消费;“文化认同”应用于旅游视域下从业者对惠安石雕传统技艺的文化与景观的文化认同。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驱动系统应用于惠安石雕旅游活化实践,分析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惠安石雕旅游活化过程中的场域关系、资本转化、“生存心态”和”符号暴力”。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的支持系统应用于惠安石雕旅游活化实践,包括政府制定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保护政策,市场激活惠安石雕旅游再生产的活力,从业者提升惠安石雕旅游景观的文化认同,媒体营销惠安石雕旅游文化的品牌知名度等。总之,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过程中,文化循环是目的,再生产是手段,旅游活化是再生产的有效方式之一。研究构建了一个由循环系统、驱动系统和支持系统共同作用的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并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实践检验,证明该理论模型是一个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管理模式,推广后也是一个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管理模式,还可应用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公共管理,未来或许还能够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管理。
林楠帆[6](2019)在《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具备正确判断信息来源、理性分析信息背后逻辑、合理筛选所需资源、辨别错误言论、敢于大胆质疑的能力,是面向未来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品格,也是高中学生走出课堂成为合格社会公民所要求的品质。语文教材中的论述类文本是以说理为主要目的,通过分析和论证,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通过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形成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积极反思、客观评价、理性分析和持续思考等能力。本文探讨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对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进行研究的重要价值以及培养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第二部分为论述类文本与批判性思维的相关阐释,此部分对论述类文本的概念、文本特征以及教学意义进行探讨,然后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区分了批判性思维与其它几种重要概念,进一步明晰了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课堂观察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着重对高中论述类文本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为阅读教学建议,在理论阐述与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鲜活的教学案例,从目标的确立、教学的设计、方法的选择、氛围的创建以及评价的建立五个方面提出阅读教学建议;第五部分为实践探索部分,结合笔者在实习期间执教的论述类文本课堂教学,形成相应的课堂实录与教学设计,进一步检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下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的研究成果。
徐凌玉[7](2018)在《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长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遗存,但由于长期受到自然侵蚀、人为破坏、管理不善等问题的困扰,遭到大规模破坏甚至快速消逝,其保存状况令人堪忧。目前,社会各界对长城文化遗产仍缺乏整体性认知,从“防御体系”概念出发的保护意识与保护策略付诸阙如,亟待采取措施,加强整体性保护研究与实践工作。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由长城本体、屯兵系统、烽传系统与驿传系统共同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系统性、整体性的复杂防御体系。论文基于对明长城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认知,以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对其整体性保护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基于长城相关历史资料、资源调查数据、实地考察测绘成果等,运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处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所涉及的信息采集、价值评估、保护划界、修复策略、保护大纲编制等问题进行详细探讨。1)从空间人文视角,获取全面、真实的遗产信息,建构多层次、多维度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系统,进行明长城基础信息数据库的建设;2)构建完整的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对其内在价值进行定性描述,对其保存价值进行等级评定,对其经济价值进行量化评估,详细制定评价内容、分类依据、评价标准、工作流程;3)从宏观层面上,提出基于历史分区层次性的跨区域的保护管理划界,和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性的保护范围界定方法;4)对明长城修复的理念与方法进行讨论,从微观层面上提出基于详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长城修复设计方法;5)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总结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的总体原则,以河北地区明长城防御体系为例,从保护对象、价值评估、跨区域规划策略、系统性保护范围划定、保护修缮原则以及展示利用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提出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是现阶段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需求,研究成果为明长城保护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技术支持以及保护管理的重要依据。开展明长城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研究,对加强长城真实性、完整性认识,完善长城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提升长城文化遗产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陈雅婧[8](2018)在《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文中指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已成为国家间相互竞争的关键,而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将为当代国家文化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创意路径,并为地区文化的长久繁荣提供更多的可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现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有众多的中国艺术资源,这些资源经过日本政府及博物馆多年的经营,在海外异乡绽放华夏文明的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态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京都国立博物馆因受到上野理一、富冈谦藏、长尾雨山、森冈峻山及须磨弥吉郎等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私人藏家寄赠,而获得了为数众多的高品质中国近代绘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收藏过程,半公开式的分类保存方式,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以及与藏品相关的展览、出版、教育、研讨等活动的展开,以特定藏品的具体管理措施为切入点,来探讨日本国立博物馆对待中国艺术资源的态度及其背后的运营机制。并由此引申出当今日本国立博物馆在大型特别展览会制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海外艺术品引进法及“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等的指导和影响下所呈现出的对外来艺术资源管理的未来视野及全球战略。再通过与欧美国家博物馆进行横向对比,概括出国家文化事业从“行政管理”到“资本运营”的必然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资讯中心的平台塑造,以及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全球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国家文化品牌的树立等方面的战略价值。
阿米娜·叶尔垦[9](2016)在《新疆柯尔克孜《玛纳斯》表演及其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史诗《玛纳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众多史诗当中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史诗的作品之一。它长期以来,都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柯尔克孜族民间。《玛纳斯》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它的组成部分有:语言、音调、手势动作和模仿,在每一次演唱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史诗表演者玛纳斯奇洪亮的歌声、丰富夸张的表情与手势动作再加上优美的曲调,对于观众来说都具有着观赏以及悦耳的功能。史诗表演中激烈的斗争场面,以及对那些盛大的婚宴的场面描绘的栩栩如生,会对观众带来视觉以及听觉上的强烈的快感。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史诗《玛纳斯》介绍历史渊源。第三部分是在田野采风中在新疆克州实地考察中主要在当地的民间艺人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访谈做了进一步的了解。以及对其中的重点人物进行深入访问和调查的总结。第四部分是探讨对《玛纳斯》表演者玛纳斯奇入手,观察他们如何学习、演唱,对传统加以继承和创新。针对玛纳斯奇的表演性能并且对他们的表演动作的解析。第五部分是对史诗《玛纳斯》以口头形式演唱在草原“舞台”上上演了上千年、到至今的真正舞台上的表演发展变迁进行探讨。第六部分则是对史诗《玛纳斯》的保护与传承做出的探讨分析。
程枭翀[10](2015)在《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文中研究说明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通过梳理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人来华的建筑考察活动,将整个过程分为兴趣萌芽、初步探索和考察巅峰三个阶段。西方人的认识从最初的误解和偏见逐渐趋于客观,期间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于中国建筑史学的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西方研究成果大致可归为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类。综合研究是西方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旨在全面揭示中国建筑的一般规律。限于时间、精力的不足,部分西方学者从小规模的个案研究入手,以小见大,逐步发现中国建筑的本质特征,同时为后续的研究积累素材。随着研究的深入,西方学者具备了一定的学术基础,他们开始关注某一特定专题,如寺庙、佛塔、祠堂、城墙等。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上述三类成果,完整勾勒出西方学界的研究框架,进一步揭示出西方学者的中国建筑观。伯施曼是西方学界的巨擘,其成果涵盖了综合、个案和专题研究三个方面,代表了西方研究的最高成就,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西方学者来华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测绘完成了众多图纸,这些图像资料是其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国建筑观的重要载体。本文在解读文字资料时,也注重非文字材料的使用。利用数据库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历史照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使用效率,同时,利用GIS平台的分析功能,针对历史照片的部分属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二、新疆:信息化杰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疆:信息化杰作(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蚕丝绸文化的功能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蚕丝绸文化的满足功能 |
二、蚕丝绸文化的传递功能 |
三、蚕丝绸文化的教化功能 |
四、蚕丝绸文化的潜在功能 |
(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 ——以汉译版阿凡提故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变化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样态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空间 |
第二章 阿凡提故事在媒介中的嬗变 |
第一节 口耳相传中的阿凡提故事 |
第二节 印刷文本中的阿凡提故事 |
第三节 舞台媒介中的阿凡提故事 |
第四节 电子时代中的阿凡提故事 |
第三章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受众接受模式 |
第一节 双向互动的认识特征 |
第二节 创新期待的接受过程 |
第三节 审美需要的精准定位 |
结语 |
一、运用媒介技术,增强审美体验 |
二、文本内容再创作,凝聚民族精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念的教育制度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教材选编:《朗文世界文学作品选》的选择 |
第一节 《朗文》中“世界文学”选文的整体面貌 |
第二节 《朗文》中“世界文学”选文的呈现特点 |
第三节 《朗文》中“世界文学”选文的突破性 |
小结 |
第二章 教学指导:《阅读》和《教授》中的两种模式 |
第一节 跨越式阅读指导 |
第二节 合作式教学指导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观念:“世界文学”的理论实践 |
第一节 达姆罗什教学观的体制化生成 |
第二节 达姆罗什“世界文学”教学观的中国指导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研究 ——以惠安石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持续推进 |
1.1.2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再生产面临挑战 |
1.1.3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陷入困境 |
1.1.4 文旅融合背景下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 |
1.2 研究目的、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演绎 |
2.1 概念界定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1.2 传统技艺 |
2.1.3 遗产活化与旅游活化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旅游相关研究概述 |
2.2.2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相关研究进展 |
2.2.3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
2.2.4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再生产相关研究进展 |
2.2.5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策略相关研究进展 |
2.2.6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研究方法概述 |
2.3 理论选择 |
2.3.1 文化循环理论 |
2.3.2 文化再生产理论 |
2.3.3 其它相关理论 |
2.4 案例借鉴 |
2.4.1 国外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案例 |
2.4.2 国内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案例 |
第3章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构建 |
3.1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再生产与文化循环的关系 |
3.1.1 旅游活化是传统技艺再生产的有效方式之一 |
3.1.2 再生产是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手段 |
3.1.3 文化循环是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目的 |
3.2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循环系统 |
3.2.1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循环节点 |
3.2.2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循环路径 |
3.2.3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循环系统 |
3.3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驱动系统 |
3.3.1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驱动因素 |
3.3.2 场域关系:形成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社会空间 |
3.3.3 文化资本:驱动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资源转化 |
3.3.4 “生存心态”:促进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循环过程 |
3.3.5 “符号暴力”:实现传统技艺旅游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 |
3.3.6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驱动力 |
3.4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支持系统 |
3.4.1 政府:制定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保护政策 |
3.4.2 市场:激发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生机活力 |
3.4.3 从业者:提升传统技艺旅游景观的文化认同 |
3.4.4 媒体:营销传统技艺旅游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
3.5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模型 |
3.6 小结 |
第4章 石雕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发展变迁历程 |
4.1 世界石雕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发展变迁历程 |
4.1.1 史前世界石雕雏形:维纳斯雕像为主 |
4.1.2 古代世界石雕发展:石雕像和石浮雕运用广泛 |
4.1.3 中世纪石雕巅峰:罗马式与哥特式石雕闻名世界 |
4.1.4 现代世界石雕创新:技艺精湛,推陈出新 |
4.2 中国石雕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发展变迁历程 |
4.2.1 萌芽阶段:中国石雕呈现“精神象征”为主 |
4.2.2 发展阶段:中国石雕转向“实用装饰”为主 |
4.2.3 高潮阶段:中国石雕融合“艺术审美”特征 |
4.2.4 转型阶段:中国石雕展现“产业集群链”模式 |
4.3 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文化遗产的发展变迁历程 |
4.3.1 萌芽期:惠安石雕呈现中原风格 |
4.3.2 发展期:惠安石雕技法写实、多元并蓄 |
4.3.3 成熟期:惠安石雕形成南派,精雕细琢 |
4.3.4 创新期:惠安石雕推陈出新 |
4.3.5 产业化时期:惠安石雕产业全球化 |
4.4 小结 |
第5章 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路径研究 |
5.1 循环系统: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旅游活化的路径过程 |
5.1.1 文化传续: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旅游文化的加载与传播 |
5.1.2 文化呈现: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旅游文化的可视与表征 |
5.1.3 文化体验: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旅游文化的凝视与消费 |
5.1.4 文化认同:旅游视角下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文化的自觉与生长 |
5.2 驱动系统: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驱动力 |
5.2.1 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驱动因素 |
5.2.2 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场域关系 |
5.2.3 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资本转化 |
5.2.4 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生存心态” |
5.2.5 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符号暴力” |
5.3 支持系统: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保障措施 |
5.3.1 政府制定惠安石雕旅游活化的保护政策 |
5.3.2 市场激活惠安石雕旅游再生产的活力 |
5.3.3 从业者提升惠安石雕旅游景观的文化认同 |
5.3.4 媒体营销惠安石雕旅游文化的品牌知名度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模型发展 |
6.2 研究结论 |
6.3 研究创新 |
6.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集美鳌园石雕景观旅游感知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B 厦门惠和石文化园石雕景观旅游感知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C 泉州崇武古城石雕景观旅游感知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D 从业者对惠安石雕传统技艺文化认同的陈述句 |
附录E 从业者对惠安石雕景观文化认同的照片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1.论述类文本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
1.1 聚焦语文教材,占据重要地位 |
1.2 落实树人目标,提升批判性思维 |
2.培养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义 |
2.1 回应质疑,关注批判性思维 |
2.2 转变被动,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
2.3 面向时代,塑造创新型人才 |
3.个人的研究机缘与兴趣 |
(二)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
1.论述类文本研究现状 |
2.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3.通过论述类文本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4.行动研究法 |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二、关于论述类文本与批判性思维的阐释 |
(一)关于论述类文本的阐释 |
1.论述类文本的概念 |
2.论述类文本的特征 |
2.1 文本目的:说理性 |
2.2 文本功能:判断性 |
2.3 文本思维:逻辑性 |
2.4 文本语言:深刻性 |
3.论述类文本的教学意义 |
3.1 促进学生信息判断能力的提升 |
3.2 推动学生理性思维水平的发展 |
3.3 培养学生必备的公共说理能力 |
3.4 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
(二)关于批判性思维的阐释 |
1.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
2.批判性思维与其它概念的区别 |
2.1 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品质 |
2.2 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
2.3 批判性思维与思辨 |
三、通过论述类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说明 |
1.调查对象 |
2.调查方法 |
(二)教学价值与目标调查结果与分析 |
1.教师教学认知与教学目标调查结果与分析 |
1.1 价值认知机械化 |
1.2 价值认识经验化 |
1.3 价值认识异态化 |
2.学生阅读状态与阅读目标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阅读目标功利化 |
2.2 阅读状态被动化 |
2.3 阅读行为模式化 |
(三)阅读教学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 |
1.教师阅读教学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 |
1.1 重知识传授,轻判断提升 |
1.2 重文体分析,轻思维训练 |
2.学生阅读内容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关注文本表面 |
2.2 偏离学习要点 |
(四)阅读教学过程调查结果与分析 |
1.教师教学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 |
1.1 教师讲授取代学生表达 |
1.2 课文分析取代活动开展 |
2.学生学习方法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 个人表达愿望强烈 |
2.2 课内现实状态沉默 |
2.3 课堂学习缺少质疑 |
2.4 课外生活缺少反思 |
(五)阅读教学评价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建议 |
(一)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目标 |
1.通过论述类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课标嬗变 |
1.1 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
1.2 研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
1.3 课标呈现的嬗变与发展趋势 |
2.通过论述类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学目标 |
2.1 目标之判断 |
2.2 目标之分析 |
2.3 目标之反思 |
(二)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
1.激发疑问的导入 |
2.富含思辨的任务 |
3.触摸深度的提问 |
4.联系生活的迁移 |
5.加强说理的作业 |
6.凸显思维的板书 |
(三)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方法 |
1.思维导图法 |
1.1 使用目的:激发头脑,图文结合,理顺逻辑 |
1.2 操作路径 |
1.2.1 呈现样图,明确任务 |
1.2.2 留足时间,师生合作 |
1.2.3 交流展示,切磋琢磨 |
1.3 思维导图法举例 |
2.问题探究法 |
2.1 使用目的:激发疑问,促进反思,提升思考 |
2.2 操作路径 |
2.2.1 教师提问,抛砖引玉 |
2.2.2 初次探讨,保证价值 |
2.2.3 充分探究,点燃思辨 |
2.2.4 再度提问,提升高度 |
2.3 问题探究法举例 |
3.论辩活动法 |
3.1 使用目的:激发自主,思辨表达,加强实践 |
3.2 操作路径 |
3.2.1 制定规则,明确主题 |
3.2.2 你来我往,有理有据 |
3.2.3 总结反思,提升思维 |
3.3 论辩活动法举例 |
4.线上讨论法 |
4.1 使用目的:激发兴趣,联系生活,拓展价值 |
4.2 操作路径 |
4.2.1 搭建群体,凸显个性 |
4.2.2 自选角度,持之以恒 |
4.2.3 点赞互评,提升思辨 |
4.3 线上讨论法设计思考 |
(四)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氛围 |
1.创建平等交流的氛围 |
2.创建开放思考的氛围 |
3.创建质疑反思的氛围 |
4.创建主动探究的氛围 |
(五)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评价 |
1.评价的目标:提高思辨表达 |
2.评价的内容 |
3.评价的标准 |
3.1 观点的价值性 |
3.2 论证的严密性 |
3.3 语言的准确性 |
3.4 态度的主动性 |
五、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探索 |
(一)《获得教养的途径》 |
1.课堂教学实录 |
2.课后教学反思 |
(二)《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
1.课堂教学设计 |
2.教学设计思考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B: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现状访谈提纲(教师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保护长城文化遗产的紧迫性 |
1.1.2 长城保护工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1.1.3 长城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概念辨析 |
1.2.3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3.1 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 |
1.3.2 长城保护历程研究 |
1.3.3 国内外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 |
1.3.4 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发展 |
1.3.5 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与有待完善之处 |
1.3.6 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及未来发展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材料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材料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系统建立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 |
1.5.2 建立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的评估体系 |
1.5.3 划定明长城防御体系分区域、分层级的保护范围 |
1.5.4 探讨明长城相关遗迹保护与修复方法 |
1.5.5 确立明长城整体性保护策略中跨区域协同的管理模式 |
1.6 研究创新 |
1.6.1 空间人文视角下的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
1.6.2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明长城价值评估体系 |
1.6.3 基于明长城真实性与完整性的防御体系保护范围界定 |
1.6.4 基于精细测绘与残损分析的明长城遗迹保护与修复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明长城防御体系系统构成与数据库建设 |
2.1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研究 |
2.1.1 明长城军事防御制度 |
2.1.2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层次体系布局 |
2.2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
2.2.1 明长城文化遗产要素认知与分类 |
2.2.2 明长城相关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
2.2.3 明长城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与构成 |
2.3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 |
2.3.1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背景 |
2.3.2 明长城防御体系数据库的总体构成 |
2.3.3 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 |
2.3.4 明长城防御体系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及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研究 |
3.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内容及方法 |
3.1.1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内容及发展 |
3.1.2 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方法 |
3.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及框架 |
3.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意义 |
3.2.2 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框架 |
3.3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评估 |
3.3.1 明长城文化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认定(OUV) |
3.3.2 明长城文化遗产内在价值分类评估 |
3.4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存价值评估 |
3.4.1 明长城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4.2 明长城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
3.4.3 明长城保存价值评估过程与结论 |
3.5 明长城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 |
3.5.1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问卷设计 |
3.5.2 明长城经济价值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明长城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
4.1 基于文化遗产完整性与真实性的长城保护原则 |
4.1.1 完整性保护概念 |
4.1.2 真实性保护概念 |
4.1.3 明长城防御体系完整性与真实性保护原则 |
4.2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原则 |
4.2.1 明长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条例 |
4.2.2 长城文化遗产保护总体性原则 |
4.3 明长城保护区段划分原则与方法 |
4.3.1 基于明长城防御体系层次性的保护区段划分方法 |
4.3.2 明长城文化遗产跨区域的协同保护办法 |
4.4 明长城保护范围界定办法 |
4.4.1 相关法规条例中对于明长城保护范围的界定 |
4.4.2 基于层次体系的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
4.4.3 明长城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界定示意 |
4.4.4 长城保护区划范围内的已有违规建筑与构筑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明长城遗迹遗存残损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 |
5.1 明长城遗迹遗存的破坏原因 |
5.1.1 明长城遗迹遗存自然因素的残损 |
5.1.2 明长城遗迹遗存人为因素的残损 |
5.2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基本原则 |
5.2.1 现有长城保护维修基本准则 |
5.2.2 国外遗迹遗存修复基本理念 |
5.2.3 明长城遗迹遗存修复原则探讨 |
5.3 明长城物质遗存维修情况与展示方法 |
5.3.1 长城物质遗存维修的基本情况 |
5.3.2 明长城物质遗存病害类型及维修方法 |
5.3.3 明长城文化遗产的展示技术与策略 |
5.4 明长城军事防御工事修复设计研究——以徐流口敌台为例 |
5.4.1 明长城防御工事修复设计思路与理念 |
5.4.2 徐流口地区长城遗址历史与区域分析 |
5.4.3 徐流口地区长城防御工事残损分析与保护方法 |
5.4.4 长城遗址保护与修复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专题研究——以河北地区为例 |
6.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及总体原则 |
6.1.1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研究背景 |
6.1.2 现阶段长城保护规划大纲与省级保护规划存在问题 |
6.1.3 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编制的总体原则 |
6.2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及基本框架 |
6.2.1 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 |
6.2.2 省级长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基本框架 |
6.3 河北长城概况及其保护发展 |
6.3.1 河北省明长城概况 |
6.3.2 河北省长城保护发展 |
6.4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内容分析 |
6.4.1 河北地区明长城保护对象界定 |
6.4.2 河北明长城文化遗产价值评估 |
6.4.3 河北明长城规划策略 |
6.4.4 河北明长城保护范围划定 |
6.4.5 河北明长城保护修缮原则 |
6.4.6 河北明长城展示利用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A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数据库聚落数据逻辑图 |
附录B 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经济价值评价问卷调查 |
附录C 徐流口地区明长城保护修复设计 |
附录D 河北明长城保护规划大纲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收藏背景和现状 |
第一节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立博物馆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中国艺术资源在日本国立博物馆收藏史中的位置及影响 |
第三节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艺术资源现状分析 |
第二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来源及特点 |
第一节 博物馆与收藏家的战略联盟 |
第二节 须磨弥吉郎的中国近代绘画收藏 |
第三节 馆藏中国近代绘画的整体性与多样性 |
第三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保存与修复 |
第一节 半公开式的藏品分类保存 |
第二节 自建团队与外部专家的合作修复 |
第三节 博物馆文化财保护基金的运营 |
第四章 京都国立博物馆对中国近代绘画的研究和推广 |
第一节 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西上实与吴孟晋 |
第二节 作为知识生产的展览、出版与教育活动 |
第三节 相关作品鉴定、论坛与国际研讨会的开展 |
第五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制度研究 |
第一节 大型特别展览会的普及和完善 |
第二节 以市场为导向的博物馆法人化改革 |
第三节 多重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 |
第四节 “文化艺术立国”政策的强力助推 |
第六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英国大英博物馆 |
第二节 资本化运作的非营利机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第三节 政府直接管辖的公益机构——法国吉美博物馆 |
第四节 日本与欧美国家博物馆的运营比较 |
第七章 日本国立博物馆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的价值启示 |
第一节 从“文化行政管理”到“文化资本运营” |
第二节 国家博物馆外向型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三节 外来艺术资源本土化运营的战略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日本国立博物馆藏重要中国艺术品公开目录 |
附录2: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官网公开目录 |
附录3: 须磨弥吉郎中国近代绘画收藏笔记部分藏品目录及简介 |
附录4: 京都国立博物馆学艺员西上实与吴孟晋先生访谈稿 |
附录5: 日本的博物馆法 |
附录6: 海外艺术品公开促进法等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9)新疆柯尔克孜《玛纳斯》表演及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对于史诗《玛纳斯》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5 研究资料来源 |
2 新疆柯尔克孜民间乐舞及英雄史诗《玛纳斯》 |
2.1 柯尔克孜 |
2.2 柯尔克孜族民间乐舞 |
2.3 史诗《玛纳斯》及其历史渊源 |
2.4 史诗《玛纳斯》的艺术特征 |
3 对于史诗《玛纳斯》的个案调查 |
3.1 个案一:对《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曾孙子吐尔汗阿勒·吐尔逊艾力的个案调查 |
3.2 个案二:对玛纳斯奇玉苏普?坎吉的田野调查 |
4 英雄史诗《玛纳斯》的表演及功能 |
4.1 史诗《玛纳斯》的表演 |
4.2 史诗《玛纳斯》的表演动作 |
4.3 史诗《玛纳斯》的表演动作特征 |
4.4 史诗《玛纳斯》表演形式及功能 |
4.4.1 表演形式与场合 |
4.4.2 表演功能 |
4.5 玛纳斯奇在表演《玛纳斯》时的情感分析 |
4.6 史诗《玛纳斯》表演的综合性分析 |
5、史诗《玛纳斯》表演发展变迁 |
5.1 史诗《玛纳斯》表演的发展概况 |
5.1.1 传统意义上的《玛纳斯》表演 |
5.1.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的《玛纳斯》表演 |
5.1.3 20世纪以来史诗《玛纳斯》表演 |
5.2 史诗《玛纳斯》表演的变迁特征 |
6 史诗《玛纳斯》的传承保护及其思考 |
6.1 史诗《玛纳斯》的传承形式 |
6.2 史诗《玛纳斯》的传承特点 |
6.3 史诗《玛纳斯》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背景 |
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论文结构 |
创新点 |
未尽事宜 |
相关说明 |
第一章 西方学者认识中国建筑的历程 |
1.1. 从“非历史”谈起 |
1.2. 兴趣萌芽期(1840年以前) |
1.2.1. 早期的中国研究 |
1.2.2. 尼霍夫的中国旅行记 |
1.2.3.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研究 |
1.2.4. 马戛尔尼使团对中国建筑的描述 |
1.2.5. 小结 |
1.3. 初步探索期(1840年-1900年) |
1.3.1. 摄影师的视角 |
1.3.2. 欧洲的汉学研究 |
1.3.3. 弗格森、艾约瑟、弗莱彻等人关于中国建筑的论述 |
1.3.4. 锡乐巴对大觉寺的考察 |
1.3.5. 小结 |
1.4. 考察巅峰期(1900年-1937年) |
1.4.1. 英国 |
1.4.2. 法国 |
1.4.3. 德国 |
1.4.4. 美国 |
1.4.5. 瑞典 |
1.4.6. 其它 |
1.4.7. 小结 |
1.5. 总结 |
第二章 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综合研究 |
2.1.20世纪以前 |
2.1.1. 钱伯斯的《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 |
2.1.2. 弗格森《印度及东方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1.3. 艾约瑟的《中国建筑》 |
2.1.4. 弗莱彻的《比较建筑史》的中国部分 |
2.2. 20世纪初 |
2.2.1. 卜士礼的《中国艺术》的建筑部分 |
2.2.2. 闵斯特伯格《中国美术史》的建筑部分 |
2.3. 20世纪20年代 |
2.3.1. 伯施曼的《中国建筑》 |
2.3.2. 叶慈的《论中国建筑》 |
2.3.3. 喜仁龙《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建筑部分 |
2.4. 西方学者综合研究的特点 |
2.4.1. 一脉相承,循序渐进 |
2.4.2. 横向解读超过纵向梳理 |
2.4.3. 表象解读多于本质探讨 |
2.4.4. 对中国建筑史学的贡献 |
第三章 伯施曼对普陀山的研究 |
3.1. 《普陀山,神圣的观音岛,慈悲的女神》 |
3.1.1. 前言 |
3.1.2. 普陀山 |
3.1.3. 普济寺 |
3.1.4. 法雨寺 |
3.1.5. 宗教活动 |
3.1.6. 佛顶寺 |
3.1.7. 墓葬和题刻 |
3.2. 伯施曼普陀山研究的意义 |
3.2.1. 关注宗教和文化 |
3.2.2. 纠正前人偏见 |
3.3. 与梁思成独乐寺研究的对比 |
第四章 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研究 |
4.1. 作为景观和艺术要素的中国佛塔 |
4.1.1. 景观中的佛塔 |
4.1.2. 相关案例 |
4.1.3. 艺术中的佛塔 |
4.2.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一般类型 |
4.2.1. 级塔(Stufenpagoden) |
4.2.2. 天宁方塔(Quadratische Tienningpagoden) |
4.2.3. 叠层塔(Ringpagoden) |
4.2.4. 层塔(Stockwerkpagoden) |
4.2.5. 外廊层塔(Galeriepagoden) |
4.2.6. 小结:中国佛塔的分类 |
4.3. 佛塔主流形式(Hauptformen):特殊类型 |
4.3.1. 琉璃塔(Glasurpagoden) |
4.3.2. 石塔(Werksteinpagoden) |
4.3.3. 群塔(Pagoden in Gruppen) |
4.3.4. 小结:中国佛塔的多样性 |
4.4. 佛塔的次级形式(Nebenformen) |
4.4.1. 铁铜塔(Eisen- und Bronzepagoden) |
4.4.2. 墓塔(Grabpagoden) |
4.4.3. 香塔(Weihrauchpagoden) |
4.4.4. 内塔(Innenpagoden) |
4.4.5. 小结:中国艺术的关联性 |
4.5. 总结:伯施曼对中国佛塔的贡献 |
第五章 伯施曼对中国祠堂的研究 |
5.1. 历代名人祠堂 |
5.1.1. 中国古风时代 |
5.1.2. 三国时代 |
5.1.3. 中世纪和近现代 |
5.1.4. 小结 |
5.2. 庙台子 |
5.3. 二郎庙 |
5.4. 文庙 |
5.5. 宗祠堂 |
5.6. 总结 |
第六章 西方其他学者的个案与专题研究 |
6.1. 锡乐巴对北京大觉寺的研究 |
6.1.1. 引言 |
6.1.2. 历史沿革 |
6.1.3. 建筑群的区位和格局 |
6.1.4. 建筑的材料及构造 |
6.1.5. 建筑的内部装修与设施 |
6.1.6. 小结 |
6.2. 梅尔彻斯对中国寺庙建筑的研究 |
6.2.1. 研究内容 |
6.2.2. 研究特点 |
6.3. 艾克对泉州双塔的研究 |
6.4. 喜仁龙对北京城墙和城门的研究 |
6.4.1. 对中国城市的总体认识 |
6.4.2. 对北京建城史的梳理 |
6.4.3. 北京城墙 |
6.4.4. 北京城门 |
6.5. 艾术华对中国佛寺的研究 |
6.5.1. 中国佛寺的一般特征 |
6.5.2. 宝华山慧居寺 |
6.6. 总结 |
第七章 历史照片在建筑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
7.1. 历史照片的管理与利用 |
7.1.1. 历史照片的三大属性 |
7.1.2. 管理照片的技术手段 |
7.2. 应用实例 |
7.2.1. 《中国北京皇城写真全图》 |
7.2.2.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
7.2.3. 《中国的建筑与景观》 |
7.2.4. 《中国佛塔》 |
第八章 结语 |
8.1. 回到“非历史” |
8.2. 还谈“建筑观”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四、新疆:信息化杰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蚕丝绸文化的功能探析[J]. 金佩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11)
- [2]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头饰的地域差异性比较研究[D]. 加德拉·达列力汗. 伊犁师范大学, 2021
- [3]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媒介研究 ——以汉译版阿凡提故事为例[D]. 蔡宛峻.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0)
- [4]大卫·达姆罗什“世界文学”观念的教育制度化[D]. 曲慧钰.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研究 ——以惠安石雕为例[D]. 王芳. 华侨大学, 2019(01)
- [6]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 林楠帆. 温州大学, 2019(01)
- [7]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整体性保护策略[D]. 徐凌玉. 天津大学, 2018(06)
- [8]日本国立博物馆的中国艺术资源运营研究 ——以京都国立博物馆藏中国近代绘画为中心[D]. 陈雅婧. 上海大学, 2018(03)
- [9]新疆柯尔克孜《玛纳斯》表演及其变迁研究[D]. 阿米娜·叶尔垦.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10]解读近代西方学者“非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建筑观[D]. 程枭翀. 天津大学, 2015(08)
标签:明长城论文; 惠安石雕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文化论文; 媒介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