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岩结构论文_汪锋,陈绍杰,任梦梓,许家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覆岩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关键,岩层,煤层,结构,顶板,工作面,围岩。

覆岩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汪锋,陈绍杰,任梦梓,许家林[1](2019)在《松散层拱结构及其对采动覆岩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我国华东和华北矿区广泛分布的厚松散层地质条件,在松散层拱承载结构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松散层拱条件下关键块稳定性力学模型,揭示了松散层拱对采动覆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得到了松散层拱下关键块回转变形失稳和滑落失稳的力学判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支架-围岩力学模型,得到了适用于松散层拱条件下的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由于松散层拱的载荷传递作用,关键块只承受松散层拱以下垮落的松散层和基岩的载荷,与传统的将松散层按均布载荷计算相比,松散层拱条件下关键块的水平推力增大、最大剪切力减小,关键块能够保持稳定而不发生回转变形失稳和滑落失稳.研究结果得到了祁东煤矿7130工作面实测数据的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牛燕兵[2](2019)在《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薄煤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山西A矿薄煤层工作面覆岩结构和"叁带"高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直接顶属于第2类中等稳定顶板,基本顶属于第1类来压不明显顶板;工作面冒落带高度为7.8 m,裂隙带高度为35.8 m,弯曲下沉带高度为156.4 m。(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08期)

李君青[3](2019)在《坚硬顶板沿空留巷覆岩结构分析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求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合理的围岩控制技术,通过建立基本顶断裂前的力学模型对上覆岩层的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基本顶破断后上覆岩层的结构特征,并通过分析工作面地质资料与覆岩结构特征得出了1198工作面运料巷合理的支护方案。在沿空留巷运用得出的支护方案后,根据矿压监测数据表明:留巷后巷旁充填体和巷道围岩结构稳定,满足下区段工作面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5期)

王陈真[4](2019)在《孤岛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及矿压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采煤工作面的接替,避免回采巷道应力集中采区内会经常采用跳采的采煤方式,这便无法避免的使采区内存在一个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本文通过分析孤岛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结构特征得出老顶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步距的表达式,同时在3205孤岛综放面回采时进行矿压观测分析得出实际的老顶来压步距,同时得出工作面端头的来压强度高于工作面中部,对相似工作面回采时围岩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煤矿现代化》期刊2019年05期)

尹希文[5](2019)在《浅埋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切落体”结构模型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浅埋煤层矿压显现强烈,易于发生切顶压架事故的问题,以神东矿区浅埋煤层为例,统计分析了7个矿、30余个综采工作面矿压数据,结果认为,与普通埋深及深部煤层相比,浅埋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载荷大、周期来压步距短、动载系数大。采用钻孔位移计实测分析了上湾矿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地表岩移特征,破断位置位于工作面后上方,各层位测点呈整体同时破断,破断范围快速波及地表,当工作面推进11 m后,距顶板26 m处测点最大下沉量227 mm,当工作面推进296 m后,地表最大下沉量5.89 m。对比分析覆岩破断与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对应关系,认为覆岩破断后没有直接与采空区矸石接触,而是形成某种结构并产生缓慢下沉现象。采用相似模拟方法分析了上湾矿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破断及运动规律,认为正常情况下,呈整体同时破断的块体能够相互铰接并形成结构,当支护质量不足或者遇到地质异常区时,结构易发生整体滑落失稳,导致工作面压架事故。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浅埋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切落体"结构模型,分析了切落体结构的稳定条件及失稳类型,认为浅埋煤层覆岩呈整体切落式破断,形成以滑落失稳为主的铰接结构。研究得到了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计算公式,并以上湾8.8 m工作面为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基于"切落体"结构计算的支架工作阻力能够满足工作面顶板支护要求。"切落体"结构为浅埋煤层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浅埋煤层开采岩层控制理论。(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张吉林,王飞[6](2019)在《覆岩关键层结构对本煤层超前卸压瓦斯渗流的影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井田不同位置的覆岩结构差异很大,覆岩结构对本煤层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峰值大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工作面超前卸压瓦斯的渗流规律。根据开元煤矿9404工作面现场实际,结合不同阶段煤样渗透率与垂直应力的拟合函数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就工作面关键层高度、关键层厚度和关键层层数对超前卸压区瓦斯渗流规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本文来源于《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汪锋,许家林,陈绍杰,任梦梓[7](2019)在《松散层拱结构模型及其对覆岩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上采动覆岩承载结构研究时主要集中于基岩而将上覆松散层简化为均布载荷作用于基岩顶界面而忽略了松散层中承载结构的问题,结合我国华东和华北矿区广泛分布的厚松散层地质条件,建立了松散层拱承载结构力学模型,揭示了松散层拱的形态方程、矢跨比方程和厚度方程,得到了能形成松散层拱的临界松散层厚度的理论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松散层拱形态特征随侧压系数、松散层内摩擦角和内聚力等参数的变化特征。通过相似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松散层拱对采动覆岩运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得到了鲍店煤矿1312工作面厚松散层条件下开采时地表沉陷实测数据的验证。(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白雪斌[8](2019)在《布尔台矿综放面覆岩结构破断与矿压显现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厚煤层工作面回采后,其覆岩破坏范围较广,所以基本顶及其上覆关键层的先后破断常常会联合作用影响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尤其是覆岩中坚硬巨厚岩层的突然破断,会促使由其控制的岩层随之同步下沉,其载荷在岩层中逐层向下传递至工作面,从而导致或诱发采场矿压灾害,如采场冒顶、支架活柱急剧大幅下缩、甚至压架等强矿压显现现象愈发频繁。布尔台煤矿42107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异常强烈,主要表现为来压强度大、支架动载系数大和支架活柱下缩量大等特点,工作面多次发生支架被压现象,工作面顶板控制困难,给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提出了挑战。论文综合采用现场实测、物理相似材料模拟、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42107综放面来压特征、远场关键层赋存情况、上下煤层采后采动裂缝带的累计发育高度,通过对42107综放面强矿压机理的初探,对如何有效缓解来压强度进行探索,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工作面支架阻力进行现场实测分析,得到42107工作面存在大小周期来压,小周期10.2m~30.7m,平均18.6m;大周期来压步距为57.5m~83.6m,平均67.85m;强烈矿压显现步距平均141.6m,持续距离平均31.6m。(2)通过对比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综合确定重复采动“两带”累计发育高度,2-2煤层采后,远场关键层未破断,而4-2煤层采后,远场关键层将相继发生破断运动。并采用二维相似物理模拟实验,进一步模拟了2-2煤层和4-2煤层的采动裂隙发育范围,直观反映出了采场上覆岩层运动情况,结合判别的覆岩中关键层赋存情况,判断远场关键层破断运动可能是影响采场矿强矿压的主要原因。(3)依据工作面强矿压显现机理,提出了对工作面顶板水压致裂弱化改性控顶技术,工作面局部留顶煤等措施控制顶板,减小了矿压显现强度,有效的指导了工作面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松茂[9](2019)在《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结构及矿压显现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的结构特征与矿压显现特征,以大同煤矿集团增子坊煤矿5300综放工作面为基础,对采场顶板的结构与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基本顶粗砂岩岩层为顶板的关键岩层,对顶板的运动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对工作面回采200 m内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得出,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1. 6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约为25. 4 m,来压动载系数平均为1. 39,矿压显现强度较大,但来压时的载荷未超过液压支架的最大工作阻力,因此可确保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9年03期)

杨达明,郭文兵,于秋鸽,谭毅,邓伟男[10](2019)在《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场覆岩压力拱结构特性及演化机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浅埋近水平煤层开采覆岩结构及破坏的特点,在压力拱和关键层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场覆岩压力拱结构模型;认为该压力拱结构在工作面长度和推进方向上具有左右对称特征,压力拱发育至关键层后若关键层破断则基于破断位置重新起拱,若不破断则拱顶位于关键层附近,该压力拱结构模型能较好描述浅埋近水平煤层开采覆岩破坏形态。基于上述模型,分析了压力拱结构层和覆岩破坏区演化的突发性和阶段性特点,推导出了结构层压力拱轴线方程和覆岩破坏范围计算判据,分析了压力拱的极限变形量,给出关键层破断对压力拱发育影响的分析计算方法;通过对大柳塔矿52505工作面采场覆岩数值及理论分析,关键层破断后没有形成完整压力拱结构,导致地表出现塌陷。(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覆岩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薄煤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对山西A矿薄煤层工作面覆岩结构和"叁带"高度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确定直接顶属于第2类中等稳定顶板,基本顶属于第1类来压不明显顶板;工作面冒落带高度为7.8 m,裂隙带高度为35.8 m,弯曲下沉带高度为156.4 m。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覆岩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汪锋,陈绍杰,任梦梓,许家林.松散层拱结构及其对采动覆岩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9

[2].牛燕兵.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J].能源与节能.2019

[3].李君青.坚硬顶板沿空留巷覆岩结构分析与围岩控制技术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4].王陈真.孤岛综放工作面覆岩结构分析及矿压特征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9

[5].尹希文.浅埋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切落体”结构模型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9

[6].张吉林,王飞.覆岩关键层结构对本煤层超前卸压瓦斯渗流的影响规律研究[J].煤炭科技.2019

[7].汪锋,许家林,陈绍杰,任梦梓.松散层拱结构模型及其对覆岩运动的影响[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8].白雪斌.布尔台矿综放面覆岩结构破断与矿压显现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9].李松茂.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覆岩结构及矿压显现特征分析[J].煤.2019

[10].杨达明,郭文兵,于秋鸽,谭毅,邓伟男.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场覆岩压力拱结构特性及演化机制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工作面顶板钻孔柱状图研究区域地质剖面图论文研究技术路线图非充分开采条件下底板岩体塑性区分布...论文技术路线墨溪段平面展布图

标签:;  ;  ;  ;  ;  ;  ;  

覆岩结构论文_汪锋,陈绍杰,任梦梓,许家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