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损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混凝土,高速公路,防治措施,磨耗。
水损害论文文献综述
祝俊涛[1](2019)在《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及处理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时代不断发展下,我国城市乃至乡镇道路已经得到了全面覆盖,公路工程全面建设将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以我国各地方都在积极进行公路工程建设。但从当前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公路工程的水损害问题比较常见,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其问题,更好的保护公路工程路面。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水损害,并且提出了相关防治及其处理的措施,以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绿色环保建材》期刊2019年12期)
朱亚婷[2](2019)在《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水损害与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预防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本文分析了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及常见的病害类型,从设计及后期养护等方面,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针对水损害提出了预防养护措施。(本文来源于《青海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刘晓铎[3](2019)在《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机理及防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路面易受水损害影响,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路面的水损害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表明,只有在与工程项目路面建设要求结合的情况下,才能使排水系统、外掺剂掺入以及结构层空隙率等控制工作达到预期。(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6期)
郭杰[4](2019)在《基于质量损失法的沥青混凝土抗水损害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的早期病害之一,研究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损害性能对于改善沥青路面的服役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采用水煮法和力学指标法表征沥青混凝土的抗水损害性能,存在客观性差、因素单一的问题。本研究中采用质量损失法克服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质量损失法研究了集料-沥青界面在热水损伤条件下的破坏情况;其次将质量损失法作为传统力学指标法的补充,采用质量损失法、力学指标法评价沥青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损伤条件下的抗水损害性能。结果表明,质量损失法可定量反映沥青混凝土抵抗热水损害的能力,质量损失法和传统力学指标法复合使用可更加精准地显现沥青混凝土的抗冻融破坏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王孜越[5](2019)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高速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见的沥青路面,在简单介绍其常见水损害现象和水损害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抗水损害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水损害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加强排水、做好结构设计,尤其是层间处理、做好配合比设计、加强原材料控制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此为沥青路面实际施工提供可靠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22期)
王明刚[6](2019)在《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及防护对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损害是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水对沥青路面损害的原理入手,分析其破坏的实质,从而在设计、选材、施工方面提出防护借鉴措施。(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9年07期)
刘昌智,徐天宇[7](2019)在《陇东黄土地区公路混凝土桥梁水损害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甘肃陇东黄土地区公路混凝土桥梁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各部位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水损害现象、成因、预防措施等进行了客观详细地分析论证与防治总结,对甘肃黄土地区公路混凝土桥梁的水损害预防性设计和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9年04期)
赵攀飞[8](2019)在《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对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沥青路面水损害产生的原因,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特点提出了科学有效的防排水措施。为公路工程中水损害治理提供参考。结论证实,加强对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及防治研究,对提升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程使用中应考虑各种排水结构性能优缺点,合理选择排水系统。(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叶锫锫,拾方治,吕建伟,李秀君[9](2019)在《水性环氧树脂改性微表处抗水损害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表处在实际使用中水损害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集料松散剥落或由于层间粘结力不足导致的整片剥落。为改善其抗水损害性能,通过湿轮磨耗试验,研究WER种类、WER添加方式,不同油石比、不同浸水条件和时长等因素对环氧微表处的抗水损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氧微表处较普通微表处抗水损害效果较好,长期浸水不易松散,且不会有易溶于水的物质析出;油石比为5%时,WER种类及其掺加方式对水损害改善效果明显,且WER固化成型的空间网络结构可以弥补油石比不足的缺点;干湿循环条件较饱和浸水条件缩短了混合料浸水时长,且60℃烘干加剧了WER的固化交联反应,使得该条件下环氧微表处磨耗值较低;W-1固化后形成的凝胶体平均粒度大,交联程度高,固化时间短,其微表处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优于W-2;综合比较,饱水状态掺加方式W> A>S,而干湿循环掺加方式A>W>S,建议根据实际路面的不同浸水状态选择掺加方式A或W。(本文来源于《石油沥青》期刊2019年01期)
韩冬红[10](2019)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及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沥青路面自身具有空隙,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水损害现象等。鉴于此,从水损害的概念及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发生进行了探讨,包括合理的路面结构设计、构建完善的路面排水系统、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路基、底基层、基层的施工质量,以期切实提高路面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Z1期)
水损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预防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本文分析了水损害产生的原因及常见的病害类型,从设计及后期养护等方面,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针对水损害提出了预防养护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损害论文参考文献
[1].祝俊涛.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防治及处理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
[2].朱亚婷.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水损害与防治措施[J].青海交通科技.2019
[3].刘晓铎.沥青混合料路面水损害机理及防护措施[J].居舍.2019
[4].郭杰.基于质量损失法的沥青混凝土抗水损害性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
[5].王孜越.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及防治[J].交通世界.2019
[6].王明刚.沥青路面水损害机理及防护对策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
[7].刘昌智,徐天宇.陇东黄土地区公路混凝土桥梁水损害防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
[8].赵攀飞.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9
[9].叶锫锫,拾方治,吕建伟,李秀君.水性环氧树脂改性微表处抗水损害性能的试验研究[J].石油沥青.2019
[10].韩冬红.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害及防治[J].交通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