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钟源魏亚芬刘永丹臧召霞殷萍(黑龙江省医院150036)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418-01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的诊断及治疗精要。方法结合临床实际表现、检查进行诊断治疗。讨论大、中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抗脑水肿降颅内压、重症监护,时间窗内有适应证的紧急溶栓。
【关键词】脑梗死治疗
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患者的临床发病多突然,患者多在醒来时出现局灶神经功能缺陷,其症状与脑的损害的部位相一致。这种功能缺陷在数分钟或一小时左右发展为最大,偶尔病情可呈“阶梯式”逐步发展,即所谓“进展性脑卒中”。我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8月收治脑梗死患者40例,经过治疗疗效显著,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80岁。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痊愈18例,较好20例,一般2例。
1.2临床表现
1.2.1急性起病,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有头疼、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
1.3检查
1.3.1影像学检查:脑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脑梗死的范围、部位、性质、陈旧或新鲜梗死灶等。头颅核磁共振(MRI)可以早期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甚至可以显示皮质下、脑干和小脑的小梗死灶。
1.3.2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凝血功能、血糖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检查。
1.3.3心电图:约半数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有病理变化。
2治疗精要
2.1脱水治疗脑梗死范围广泛时常有病变周围脑水肿,应及时采用降低颅内压的脱水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
2.2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及时恢复血流,抢救梗死周围的半暗带组织,避免形成坏死。
2.2.1适应证:年龄18~75岁。发病在6小时以内。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1小时,且比较严重(NIHSS7~22分)。脑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脑梗死低密度改变及其他明显早期脑梗死改变。
2.2.2禁忌证:既往有颅内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不可压迫部位的动脉穿刺。近3个月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者。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糖<2.7mmol/L。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妊娠。活动性出血或外伤。
2.3降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滞增高。国内较多应用巴曲酶、降纤酶。
2.4抗凝治疗下列情况无禁忌证时,可考虑选择性使用抗凝剂:①心原性脑梗死患者,容易复发卒中;②伴有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活性蛋白C抵抗等易栓症患者;③症状性颅外夹层动脉瘤患者;④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⑤卧床者可使用低剂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应用抗凝药应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相应调整剂量,避免出血的副作用。目前多用低分子肝素。
2.5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已被证实脑梗死早期使用,对于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有一定效果,其他抗血小板制剂如奥扎格雷钠对于脑梗死治疗经证实是有效的。
3处方选择
处方1:脑梗死发作6小时内,无溶栓禁忌证,脑功能损害评分12分。
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3/d。重组组织纤溶酶元激活物(rtPA)0.9mg/kg,总量10%推注,1分钟以上推完,余量60分钟点滴完。尿激酶1000000~1500000U,溶于生理盐水250ml持续静滴30分钟。
处方2:脑梗死发作超过6小时,无出血倾向。
巴曲酶(或国产降纤酶)10bu1/隔d,共用3~5次或注射用纤溶酶200~300u(第1天),第2天注射用纤溶酶100单位,应用7天。注射用尤瑞克林0.15PNA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缓慢静滴,1/d,连用7天。银杏提取物(金纳多)7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滴,1/d
处方3:腔隙性脑梗死,无出血倾向。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40~80m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滴,2/d。脉络宁注射液或葛根素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缓慢静滴,1/d。
处方4:脑梗死急性期,无出血倾向同时口服以下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d口服。恩必普软胶囊200mg3/d口服。
4讨论
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情况制定具有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大、中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抗脑水肿降颅内压、重症监护,时间窗内有适应证的紧急溶栓;小面积与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缓和地改善脑血循环;合并大血管病变者降压时要慎重、缓和,必要时扩容升压。
参考文献
[1]杨秀琼,肖志绪.纳络酮治疗脑梗死80例疗效观察[J].中国农村医学杂志,2007,5(3):20-21.
[2]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