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水乡镇结构特征与原型元素的回归——以上海郊区小城镇建设为例

传统水乡镇结构特征与原型元素的回归——以上海郊区小城镇建设为例

一、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及原型要素的回归──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刘畅[2](2020)在《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现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迅速,岭南传统水乡聚落面貌经历巨大变迁,新时代下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对岭南传统水乡聚落的研究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一带,较少关注到广州市内的水乡聚落。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紧邻广州旧城,自宋代开始逐渐有人定居于此,建立了众多岭南典型的水乡聚落,具有突出的保护价值,其中黄埔、小洲村属于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但近50年来,河南岛的水乡聚落的传统空间形态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变化,出现聚落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特色风貌丧失等问题。2018年《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正式通过,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聚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本文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上以小洲、黄埔、沥滘、龙潭等村为代表的二十余个传统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要素着手,通过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将聚落的空间形态问题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联系起来,归纳总结宋代至民国时期传统水乡聚落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水乡聚落自然人文环境对聚落空间形态的作用机制,厘清水乡聚落的价值,结合近现代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提出传统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建议。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在研究建筑学域与人文社科学域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岭南地区水乡聚落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选取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方文献资料的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若干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以不同尺度层级为切入点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聚落的空间特征总结。宏观层面主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在聚落选址、规模、交通方式方面对聚落群的空间特征进行归纳;中观层面主要对聚落内部用地结构、景观结构、聚居地形态类型、街巷空间肌理、农业景观肌理的特征进行归纳;微观层面主要将聚落内部构筑物划分为民居建筑、祠堂建筑、庙宇建筑、书院建筑和其他公共设施,对建筑单体平面、结构构造、立面装饰特征进行归纳。第三部分即第五章,首先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信仰等条件对聚落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形态特征形成机制进行研判,总结河南岛水乡聚落在生态、经济、社会、人文方面具有的特殊价值。最后结合水乡聚落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变迁,总结聚落传统空间在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发展机遇与保护建议。

曹雷[3](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刘琳婕[4](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王思蓝[5](2019)在《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文中认为中国城市传统风景呈现城郊一体的整体风景体系,这是中国长期传统风景营造的智慧结晶,这一城郊一体的风景体系在当今城市建设中已经消解。目前,研究者认识到传统风景营造的优点,对传统风景体系的研究集中在传统营造方法的总结。尚未形成传统风景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且缺乏其智慧传承在现代风景体系中的应用探究。基于以上现实原因,本文探究传统风景营造体系的组织构建方式,将传统风景体系营建方法与现代风景营造体系结合,探索传统风景体系的继承方法,对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营造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营造经验、长治城市区域风景现状和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三个问题。长治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研究,是对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结构进行分析,首先对传统风景营造体系的思想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对长治区域风景要素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再次对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方式进行研究,得出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的内在组织层次与结构方式,最后分析了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现状研究,首先对传统风景体系现状进行研究,得出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现状的问题,最后对长治现代风景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长治现状景体系的问题。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研究,是在继承传统风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重构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营造方法。根据现代风景体系的基本要求,从区域环境组织、城市宜居组织、文脉继承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构建的方法探究。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首先是对长治风景要素的营造,在区域范围内对长治风景要素进行点、线、面三种要素类型的规划。其次,进行现代风景要素的组织网络构建,其分为绿色网络的构架和风景游憩网络的构建。绿色网络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风景游憩网络是城市风景体系建立的基本结构。再次,建立风景体系的组织途径,其包含组织现代风景要素组织途径的四种方式:区域绿道组织、视线关联组织、轴线关联组织、活动关联组织,这四种组织途径将长治风景体系形成城-郊一体的紧密结构。最后根据居民对不同游憩类型的需要,将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划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为日常游憩圈层、城郊游憩圈层和近郊游憩圈层。最终形成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本文对长治城市区域风景秩序的研究,在挖掘长治传统风景体系的营造经验的有基础上,提出继承的策略,并且对与长治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探索,有助于长治城市区域形成城-郊一体的风景体系。对唤回长治城市记忆、恢复城市山水环境等现实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陈倩婷[6](2019)在《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形态原型及其适应性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形态原型是构成村落空间形态的要素及其组织状态,有着稳定的结构特征与形式常数,是村落营造过程中遵循的传统和受认同的历史经验。本文将传统村落形态的各个层次内容与原型关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村落形态中都有着自己的“原型”,它是维持传统村落形态长久稳定表现的“基因”。本研究结合原型根本内涵和现有其他学科方向的应用方法和研究手段,基于村落形态适应性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将原型介入到传统村落形态研究中去,提出村落形态原型定义,为形态原型的提取和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将“原型”落实到村落空间形态中进行内涵解析,认识形态原型的发展过程,表征层次及其形成机制。再次,通过分析现有村落发展保护案例,结合其中利弊,提出形态原型内涵运用到原型的提取和应用过程的方法,为形态原型的适应性研究提供实践途径。结合三江侗族传统文化、营造村落的历史经验以及村落形态的表达,根据第二、三部分的研究以提取侗族传统村落形态原型,为第五部分的形态原型的适应性研究提供依据。最后将总结出的侗族传统村落形态原型结合高友侗寨实际发展需要,应用到当地的村落发展保护规划中去,构建出高友村形态原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方法。本研究将原型的内涵介入到村落形态中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的村落案例加以应用,以指导村落的发展保护规划,希望成为有效保护传统村落传统风貌,文化内涵的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

程芳欣[7](2016)在《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西北地区的城镇化已整体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与全国相比,城镇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中等城市是西北地区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其空间发展影响着城镇体系的完善,而中等城市自身也需要通过协调城乡空间关系来促进城镇化,提升城乡空间品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并形成与其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匹配的规划方法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发展转型。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基于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的探求,分析了经典理论与实践案例,从中梳理了“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从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出发,探讨了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并对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的价值进行了再审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目标导向、全程评价、机制设计、规划方法于一体的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框架。其次,检讨了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问题,并对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心城市区域”是一个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区域,比“全域”更加适合西北地区中等城市目前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应将其作为现阶段城乡空间的重点协调区域,引导城乡空间有序融合,带动市域城乡统筹。论文将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过程作为城乡空间的再生产过程,为引导要素重组并形成城乡空间利益协同的空间载体,构建了城乡空间网络、城乡空间生长复合中枢与城乡空间单元耦合的结构模式,阐述了相应空间要素的协调机制。在回顾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泛)“多规合一”视域下城乡空间一体的规划技术方法体系,从技术流程、技术准则和技术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技术框架,并从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协调和城乡空间单元内部协调两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渭南中心城市区域空间生长协调的重点;从编制过程调整、经济手段创新、行政管理协调和法律途径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渭南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制度框架。

李露[8](2016)在《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市的扩张和蔓延摧毁了其周边的乡村,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田园,在城市外围的乡村中进行游憩活动。休闲农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为传统农业赋予了休闲功能和文化价值。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城乡居民交流、提供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控制城市无序扩张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遍地开花”式的发展态势引发了许多休闲农业景观问题。然而,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却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宏观的思考,没有从城市发展、城郊资分布源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城市居民出游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本文认为,作为环城游憩活动的重要一支,休闲农业的开展应该符合市民环城游憩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而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则应充分考虑城市对其的影响程度以及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在城市外围的分布规律,从城乡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科背景出发,结合旅游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经济学科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和定性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关系,发现并指出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景观)因“发展上互为动力”、“空间上区位重合”、“活动上异曲同工”的互通关系而具备相结合的可能性,并认为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对休闲农业景观的合理营建和健康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二者有结合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尝试从环城游憩带(ReBAM)的视角去探讨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问题,并创新地提出二者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综合体概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即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英文译为Agri-Tourism Landscape from ReBAM perspective。本文认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 一个复合景观体系,与自然环境、人的游憩活动、产业(农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分类、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理论体系,进而构建了营建方法体系。以成都作为研究案例地,对其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和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景观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论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策略进行了概括,提倡营造人性化和体验性的休闲农业景观,并注重景观与城市的动态发展相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和演化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可以分为3大类、9中类、67小类,空间结构为“三带”模式,由城市核心建成区向外依次是近郊生活农乐带、中郊生产采摘带、远郊生态度假带。其空间结构的演化经历单核模式、核轴模式、核网模式、带状模式四个阶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空间结构嬗变机理的解释模型分别为增长极模型、点轴模型、网络模型和圈层模型。2、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动力机制和景观效应的研究。维系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动力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需求系统、供给系统和支持系统。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在生态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发展层面和控制层面均有良好的景观效应,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延续地域文脉、增加居民的存在感和依附感、引导审美取向、统筹城乡发展并控制城市无序蔓延。3、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依托模式的概括及营建方法体系的构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所依托的经营模式包括农家乐、市民农园、观光农园、教育农园、银发农园、休闲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度假村、农业主题公园和历史古镇;其所依托的组织模式分为农户分散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的方法体系在内容上包括前期策划、目标定位与项目决策、项目规划和成果产出四大部分。4、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特征、现存问题、提升策略的研究。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本符合“三带”模式,现状景观存在资源分布不均、产品缺乏创新、乡土意识欠缺、带状联系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带模式、圈层发展,带中有线、片区发展,配套建设、重点发展,传承文化、乡土发展四项景观提升对策。5、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策略的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一个复合体系,对其的营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坚持生态保护、参与体验、适地适建、城乡互动原则,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资源保护、遵循带状发展、突出风土特色、强化动力机制等策略,对景观的营建过程进行把控。

郑无喧[9](2016)在《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研究 ——以吴江七都镇为例》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等背景下,将具有一定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特色城镇,既体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更符合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律。城镇的特色主要源于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历史文化等方面,“江南水乡”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城镇特色风貌,不仅彰显江南地区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与“水城共生”的和谐关系,而且作为地域文脉的载体,传承并发扬着吴越文化。因此,科学有效地留驻“江南水乡”的历史印记、坚守并维育其自然人文特色,既迎合发展需求又具有时代意义。苏南小城镇作为江苏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先发地区,是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载体。同时,其位于“江南水乡”地域范围,是“小桥流水人家”水乡唯美画卷的现实体现。维育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既是对水乡风貌的传承与延续,也是对苏南小城镇发展路径的探索。研究首先通过对“江南水乡”特色与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的认知,明确两者在特色构成要素、形成机制等方面的相关性,进而归纳提炼出能够彰显“江南水乡”特色风貌的自然、人居与文化要素。其次,从构成水乡特色生态系统的三要素入手,研析当前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生态“褪色”、人居生态环境维系不足、与文化生态要素脱节等现实问题;运用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人居环境理论、文化生态学等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自然-人居-文化”、“点-线-面”三大系统,探寻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的维育策略。最后,以吴江七都镇为实例,将水乡特色维育策略进行落实。研究的主要结论有: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从属于“江南水乡”特色;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需要从自然、人居、文化三方面入手;通过多层次、多要素与多维度的维育策略实现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的留驻,以期为其他地域的小城镇特色维育与建设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

解静[10](2016)在《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十三五规划”等相关的国家或省域层面的战略都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强调了发展小城镇,特别是重点镇和中心镇。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实施至今已有五年之久,滨江小城镇形态出现了剧烈演变。湖北滨江小城镇的发展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对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研究对湖北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对小城镇、滨江小城镇、城镇形态的概念进行了定义,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城镇形态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另外,梳理了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后国内关于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研究。其次,文章通过分析湖北长江经济带内滨江小城镇的概况、滨江小城镇的发展特点,从城镇规模、经济区位环境、地形地貌条件等方面选取了四个代表性的重点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宜都市枝城镇、监利县白螺镇、嘉鱼县潘家湾镇、蕲春县蕲州镇。以四个滨江小城镇为实例,对比分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前后滨江小城镇的形态演变,归纳总结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产生的驱动力,以及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模式和滨江小城镇区域一体化的类型。文章最后探讨了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实现城镇形态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优化对策,以及滨江小城镇一体化发展的优化建议。

二、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及原型要素的回归──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及原型要素的回归──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岭南水乡聚落研究深化的要求
        1.1.2 聚落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要求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岭南水乡聚落历史空间形态研究
        1.4.2 岭南水乡聚落传统空间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1.4.3 人文社科学域对岭南水乡聚落的研究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关键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选址与聚落群形态
    2.1 聚落的形成环境
        2.1.1 河南岛建制沿革
        2.1.2 河南岛开发建设时序
        2.1.3 河南岛产业形态
    2.2 聚落选址特点
        2.2.1 地形地貌选址特点
        2.2.2 水文选址特点
    2.3 聚落群形态与聚落规模
        2.3.1 聚落群形态
        2.3.2 聚居地规模
        2.3.3 聚居地间的连接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
    3.1 用地组成和景观结构
        3.1.1 丘陵型水乡聚落
        3.1.2 平原型水乡聚落
    3.2 农业景观肌理
        3.2.1 围田肌理
        3.2.2 基塘肌理
    3.3 聚居地的形态类型
        3.3.1 块型水乡聚落
        3.3.2 网型水乡聚落
        3.3.3 线型水乡聚落
    3.4 聚居地的街巷肌理
        3.4.1 主街
        3.4.2 里街
        3.4.3 巷道
    3.5 聚居地的公共空间节点
        3.5.1 以祠堂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3.5.2 以庙宇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3.5.3 以码头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建筑与公共设施
    4.1 聚落建筑
        4.1.1 民居建筑
        4.1.2 祠堂建筑
        4.1.3 庙宇建筑
        4.1.4 书院建筑
    4.2 聚落公共设施
        4.2.1 码头
        4.2.2 水埠
        4.2.3 桥梁
        4.2.4 水井
        4.2.5 坊表门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形成机制与保护建议
    5.1 传统水乡聚落的空间形成机制
        5.1.1 聚落选址与防灾防患、业态选择之间的关系
        5.1.2 聚居地结构与宗族组织、水神信仰之间的关系
        5.1.3 建筑形态与地域气候、民系文化之间的关系
        5.1.4 传统水乡聚落的价值
    5.2 水乡聚落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机遇
        5.2.1 生态污染与恢复导致聚落群基址环境变迁
        5.2.2 工业化与城镇化迫使用地结构重整
        5.2.3 本外二元人口融合带动聚居地扩张
        5.2.4 近现代文化对传统公共建筑的冲击
    5.3 水乡聚落特色空间的保护建议
        5.3.1 重整水系及周边用地,维持生态平衡
        5.3.2 保留水街水巷,重现水乡风貌
        5.3.3 修缮传统建筑,延续传统文脉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29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附录二 :1966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一、快速交通
        二、城镇体系演变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二、经济地理区位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一、可达性的测度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现实中的问题
        1.1.2 问题提炼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风景的研究综述
        1.5.2 晋东南盆地、长治地区的研究综述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风景的含义
        2.1.2 现代城市规划的相关概念
        2.1.3 城市风景体系
    2.2 传统风景与现代风景的划分
    2.3 传统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理论
        2.3.1 传统风景营造的理论
        2.3.2 传统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途径
    2.4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研究理论
        2.4.1 现代城市风景的发展历程
        2.4.2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研究理论
        2.4.3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研究途径
    2.5 本章小结
3 长治区域风景秩序背景分析
    3.1 晋东南区域风景自然环境背景分析
        3.1.1 晋东南区域自然环境背景
        3.1.2 晋东南区域地理特征
        3.1.3 晋东南区域水系分布
    3.2 晋东南区域社会环境背景
        3.2.1 军事地位
        3.2.2 文化地位
    3.3 长治古城发展背景分析
        3.3.1 长治城市发展沿革
        3.3.2 长治各阶段城市发展特征
        3.3.3 长治古城历史格局
    3.4 本章小结
4 长治区域风景营造的历史经验研究
    4.1 传统风景营造的思想基础
    4.2 长治区域尺度风景要素研究
        4.2.1 区域风景营造背景
        4.2.2 传统礼制风景要素的营造
        4.2.3 区域八景要素的营造
        4.2.4 传统休闲风景要素的营造
    4.3 长治区域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方式研究
        4.3.1 传统风景体系的山水形胜发掘
        4.3.2 传统风景要素的关照组织
        4.3.3 风景要素的行为组织
        4.3.4 传统风景要素的组织途径
    4.4 长治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
        4.4.1 传统风景体系的特征
        4.4.2 传统风景体系的组织
        4.4.3 传统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现状
    5.1 长治城市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现状
        5.1.1 传统风景要素现状
        5.1.2 传统风景要素组织现状
        5.1.3 传统风景体系现状
    5.2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的风景创造
        5.2.1 城市区域环境现状
        5.2.2 城市宜居性现状
        5.2.3 文脉传承现状
        5.2.4 长治城市风景现状的问题
    5.3 本章小结
6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
    6.1 现代城市区域风景体系营造策略
        6.1.1 城市区域风景体系的演变途径
        6.1.2 对传统风景体系的继承
        6.1.3 现代城市风景体系的构建策略
    6.2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要素营造
        6.2.1 风景要素的类型
        6.2.2 点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6.2.3 线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6.2.4 面状风景要素的营造
    6.3 长治城市区域现代风景体系营造
        6.3.1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网络
        6.3.2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途径
        6.3.3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圈层
    6.4 现代风景体系结构研究
        6.4.1 现代风景体系的特征
        6.4.2 现代风景体系的组织方式
        6.4.3 现代风景体系的结构特征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7.3.1 研究不足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附录-Ⅱ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Ⅲ 图录
附录-Ⅳ 表录
附录-Ⅴ 附表
    附表01 长治区域古代祠庙一览表
    附表02 长治城市区域具有游览价值的祠庙一览表
    附表03 长治城市区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附表04 长治区域古代山系一览表
    附表05 长治区域古代水系一览表

(6)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形态原型及其适应性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逐日递减的村落数量与政策响应
        1.1.2 多种多样的介入模式与建设困境
        1.1.3 薄弱的保护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方向
    1.2 相关名词辨析
        1.2.1 聚落形态
        1.2.2 原型与村落原型
        1.2.3 传统村落与古村落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2 本文主要研究范围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乡村聚落形态研究
        1.5.2 “原型”相关研究
        1.5.3 村落形态适应性研究
        1.5.4 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传统村落的形态原型解析
    2.1 村落形态原型的内涵与演化
        2.1.1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发生于自然
        2.1.2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调适于历史
        2.1.3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稳定于社会
        2.1.4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的变化
    2.2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表征
        2.2.1 构成传统村落形态的原型要素
        2.2.2 构成传统村落形态的原型组织
        2.2.3 小结
    2.3 村落形态原型的形成机制
        2.3.1 村落形态原型的空间表达
        2.3.2 村落形态原型的时间表达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提取及逻辑应用方法
    3.1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践案例分析
        3.1.1 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3.1.2 贵州省黎平县地扪—登岑侗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
        3.1.3 小结
    3.2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识别及提取原则
        3.2.1 形态原型属性辨别
        3.2.2 形态原型提取原则
    3.3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提取方法
        3.3.1 图示类型归纳
        3.3.2 形态同构抽象
        3.3.3 场所内涵类推
    3.4 传统村落形态原型应用方法
        3.4.1 形态空间原型的再现与转译
        3.4.2 形态时间原型的继承与超越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原型形成机制及原型概念特征
    4.1 三江自然环境与侗族传统村落选址
        4.1.1 丘陵主导的地形地貌与依山选址
        4.1.2 资源丰富的水文环境与亲水选址
        4.1.3 温和湿润的气候环境与傍林选址
        4.1.4 山—林—水为导向塑造的村落形态原型及其表现特征
    4.2 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历史环境与社会秩序
        4.2.1 动荡的政治历史环境与大聚集的分布特点
        4.2.2 “合款”地缘社会结构与小分散的分布特点
        4.2.3 多层级的血缘社会结构与规则的内在布局
        4.2.4 血缘与地缘组织的转换与联系
    4.3 侗族传统村落原型要素组织及其演化
        4.3.1 自然结合的村落整体轮廓形态
        4.3.2 宗族与房族为单位的组团形态
        4.3.3 住宅公建结合的民居群体形态
    4.4 侗族传统村落形态要素原型及其演化
        4.4.1 街巷:从青石板到水泥石板
        4.4.2 边界:从自然边界到人工边界
        4.4.3 区域:从独立分区到功能混合
        4.4.4 标志:实物犹存而数量略减
        4.4.5 节点:空间犹在而功能内涵变
    4.5 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典型个案研究
        4.5.1 山坳里的高定村
        4.5.2 山麓河畔上的高秀村
        4.5.3 平岩村的田园风光
    4.6 本章小结
        4.6.1 侗寨空间层面上的形态原型及类型梳理
        4.6.2 侗寨时间层面上的形态原型及类型梳理
第五章 侗族传统村落高友村形态原型适应性构建
    5.1 村落环境背景概况
        5.1.1 自然环境现状
        5.1.2 建成环境现状
        5.1.3 经济人文环境现状
    5.2 高友村村落形态原型及其演化分析
        5.2.1 整体轮廓形态原型及其演化分析
        5.2.2 氏族组团形态原型及其演化分析
        5.2.3 民居组织形态原型及其演化分析
    5.3 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形态原型适应性建构
        5.3.1 保持原型结构,修补历史脉络
        5.3.2 尊重内在演化,传承原型内涵
        5.3.3 织补原型肌理,引导新居布局
        5.3.4 深刻场所原型,丰富功能内涵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图片索引
附录C:高友村入口及中心小广场设计构思

(7)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
        1.2.2 中心城市区域
        1.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
        1.2.4 规划方法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1.2 城乡空间关系理论
        2.1.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2.2 相关研究及评价
        2.2.1 城乡空间关系演变的历史纵向
        2.2.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动力机制
        2.2.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2.3 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空间生长的深层次原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整合
        2.3.2 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需要相对应的空间模式
        2.3.3 针对特定协调范围的规划方法需要进一步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现状解析
    3.1 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环境及特征
        3.1.1 区域范围
        3.1.2 自然条件
        3.1.3 经济发展
        3.1.4 社会基础
        3.1.5 城乡建设
    3.2 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3.2.1 城市“三生”空间
        3.2.2 乡村“三生”空间
        3.2.3 城乡“三生”空间
    3.3 城乡空间博弈模型建构
        3.3.1 空间博弈模型的总体特征
        3.3.2 空间博弈的参与人
        3.3.3 空间博弈的战略与行动
    3.4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
        3.4.1 西北地区的区域制约
        3.4.2 城乡关系的阶段制约
        3.4.3 空间主体的博弈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1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发展现状
        4.1.1 自然环境
        4.1.2 经济发展
        4.1.3 社会基础
        4.1.4 城镇体系
        4.1.5 中心城市的典型性
    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4.2.1 既有相关评价方法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3 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4.3 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性评价
        4.3.1 城乡空间本体的协调性评价
        4.3.2 城乡空间属性的协调性评价
    4.4 城乡空间生长问题的原因剖析及趋势
        4.4.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问题的原因
        4.4.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趋势判断
    4.5 本章小结
5 从现实经验到理想模式:可持续的城乡空间“美好图景”
    5.1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梳理
        5.1.1 经典理论中的典型特征
        5.1.2 实践案例中的典型特征
        5.1.3 “美好”城乡空间的典型特征总结
    5.2 可持续性城乡空间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5.2.1 作为普遍价值观的公平与效率
        5.2.2 城市规划视角下城乡空间协调的公平与效率
    5.3 西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城乡空间价值的审视
        5.3.1 城与乡:人居环境的两个侧面,互为图底、相互依托、价值共享
        5.3.2 城:空间集聚的高级状态,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
        5.3.3 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根基,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5.4 公平—效率导向下中等城市城乡空间协调规划框架
        5.4.1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目标
        5.4.2 城乡空间生长的协调机制
        5.4.3 城乡空间协调的规划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机制设计
    6.1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重点区域界定
    6.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结构模式
        6.2.1 模式建构
        6.2.2 协调机制
    6.3 城乡空间网络的协调机制
        6.3.1 经济网络
        6.3.2 社会网络
        6.3.3 生态网络
        6.3.4 基础设施网络
    6.4 空间生长复合中枢的协调机制
        6.4.1 生产空间生长中枢
        6.4.2 生活空间生长中枢
        6.4.3 生态空间生长中枢
        6.4.4 生长中枢的复合
    6.5 城乡空间单元的协调机制
        6.5.1 以城镇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5.2 以乡村形态为主的空间单元
    6.6 本章小结
7 渭南中心城市区域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方法
    7.1 传统规划回顾
        7.1.1 城乡协调规划的传统方法
        7.1.2 既有城市规划成果的检讨
    7.2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技术框架
        7.2.1 整体技术框架
        7.2.2 中心城市区域的整体协调
        7.2.3 城乡空间单元内部的协调
    7.3 城乡空间协调生长的规划制度框架
        7.3.1 编制过程调整:空间博弈参与人的平衡
        7.3.2 经济手段创新:空间投资主体共同受益
        7.3.3 行政管理协调:空间实施管理的一致性
        7.3.4 法律途径保障:空间合作博弈的有效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专着书籍类
    期刊杂志类
    学位论文类
    会议论文类
    外文资料
    其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相关研究成果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在读期间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8)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城市之张: 快速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景观的冲击
        1.1.2. 时代之需: 城市与乡村对环城游憩和休闲农业的需求
        1.1.3. 政策之倡: 国家政策提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1.4. 农业之殇: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景观堪忧
        1.1.5. 课题之基: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成为本研究重要基础
    1.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经验总结
        1.2.1. 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2.3. 经验总结
    1.3. 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景观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
        1.3.3. 评述及趋势
    1.4. 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
        1.4.1.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相关研究
        1.4.2. 环城游憩带特征的相关研究
        1.4.3. 我国几个城市的环城游憩带横向比较
    1.5. 释题: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
    1.6.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和方法
        1.6.1. 研究意义
        1.6.2. 内容体系
        1.6.3. 研究方法
        1.6.4. 研究框架
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的提出与内涵
    2.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可能性
        2.1.1. 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互通关系
        2.1.2. 游憩与景观的互通关系
    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必要性
        2.2.1. 城乡层级空间影响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2.2.2. 休闲农业景观需要尊重风土的决定性作用
    2.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内涵
    2.4. 本章小结
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要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3.1. 景观要素
        3.1.1. 选取原则
        3.1.2. 选取方法
        3.1.3. 选取过程及结果
    3.2. 景观空间结构
        3.2.1. 景观空间要素识别
        3.2.2. 景观空间结构
    3.3. 景观分类
    3.4. 景观特征
        3.4.1. 整体性与层次性
        3.4.2. 全域性与地方性
        3.4.3. 多样性与单一性
        3.4.4. 动态性与稳定性
    3.5. 影响因素
        3.5.1. 旅游城镇化
        3.5.2. 市场需求
        3.5.3. 农业资源
        3.5.4. 交通设施
        3.5.5. 政策保障
    3.6. 本章小结
4.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动力机制和效应分析
    4.1. 动力机制
        4.1.1. 要素与结构
        4.1.2. 动力机制
    4.2 景观效应分析
        4.2.1. 生态层面: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
        4.2.2. 文化层面:有助于地域文脉的延续
        4.2.3. 社会层面:有助于增加存在感、依附感
        4.2.4. 审美层面:有助于审美引导
        4.2.5. 发展层面:有助于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4.2.6. 控制层面:有助于控制城市无序扩张
    4.3. 本章小结
5.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依托模式和营建方法体系
    5.1. 依托模式
        5.1.1. 依托的经营模式
        5.1.2. 依托的组织模式
    5.2. 方法体系
        5.2.1. 当前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方式
        5.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方法体系
    5.3. 本章小结
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实证研究
    6.1. 数据资料来源
    6.2. 成都概况
        6.2.1. 研究区域概况
        6.2.2. 成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6.2.3. 研究范围
    6.3.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
    6.4.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6.4.1. 数量及类型
        6.4.2. 景观空间结构特征
    6.5. 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县)的景观特征
        6.5.1. 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6.5.2. 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
    6.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评价
        6.6.1. 调查问卷设计
        6.6.2.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6.6.3. 出游特征分析
        6.6.4. 总体景观评价
        6.6.5. 具体景观评价
        6.6.6. 出游经历分析
    6.7.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升建议
        6.7.1.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总结
        6.7.2. 景观现存问题
        6.7.3. 景观提升的对策建议
    6.8. 本章小结
7.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营建策略
    7.1. 营建目标
    7.2. 营建原则
        7.2.1. 生态保护原则
        7.2.2. 参与体验原则
        7.2.3. 适地适建原则
        7.2.4. 城乡互动原则
    7.3. 营建策略
        7.3.1. 完善法规政策策略
        7.3.2. 加强资源保护策略
        7.3.3. 遵循带状发展策略
        7.3.4. 突出风土特色策略
        7.3.5. 强化动力机制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研究 ——以吴江七都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重点与目标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小城镇
        2.1.2 水乡特色
        2.1.3 特色维育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理论借鉴
        2.2.2 与小城镇特色维育相关的规划
    2.3 国内外小城镇特色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国外小城镇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小城镇特色建设研究与实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解析
    3.1“江南水乡”特色认知
        3.1.1“江南水乡”特色内涵
        3.1.2“江南水乡”特色构成要素
        3.1.3“江南水乡”特色的发展与更新
    3.2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认知
        3.2.1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形成
        3.2.2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特征
    3.3“江南水乡”特色与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的相关性
        3.3.1 构成要素的同一性
        3.3.2 形成机制的同构性
        3.3.3 地域特色的从属性
        3.3.4 共性之下的特殊性
        3.3.5 水乡特色的差异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现状问题
    4.1 所依附的自然生态逐渐“褪色”
        4.1.1 小城镇自然水系面貌的改变
        4.1.2 未构建系统的生态绿网结构
        4.1.3 建设不当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4.2 水乡人居生态环境的维系不足
        4.2.1 人居环境维育缺乏整体性
        4.2.2 人居环境的规划维育不适宜
        4.2.3 时代背景下人居生态环境维系面临的挑战
    4.3 水乡特色与文化生态要素的疏离
        4.3.1 过分追求水乡特色的表现性
        4.3.2 传统要素的破坏与“乡愁”流失
        4.3.3 城镇景观冲击下的特色趋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
    5.1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的维育思路
        5.1.1 以水为基,维育苏南水绿自然网络
        5.1.2 以人为本,构建水乡和谐人居环境
        5.1.3 以文为脉,传承吴地浓厚人文情怀
    5.2 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的维育原则
        5.2.1 地域性与时代性相依托
        5.2.2 整体性与多样性相融合
        5.2.3 参考性与适应性相契合
        5.2.4 近期性与远期性相结合
    5.3 多层次划分的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
        5.3.1 基于宏观层面的特色定位
        5.3.2 依托中观层面的规划引导
        5.3.3 落实微观层面的维育内容
    5.4 多要素提炼的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
        5.4.1 维育自然山水生态特质
        5.4.2 留驻水乡人居生活环境
        5.4.3 传承历史文脉“乡愁”符号
    5.5 多维度营造的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
        5.5.1 强化特色城镇节点
        5.5.2 构建特色水乡网络
        5.5.3 塑造特色面域空间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吴江七都镇水乡特色维育的实证研究
    6.1 吴江七都镇概况
        6.1.1 自然地理环境
        6.1.2 社会经济发展
        6.1.3 水乡特色的梳理与提炼
    6.2 七都镇水乡特色维育现状
        6.2.1 自然生态特色维育现状
        6.2.2 人居环境特色维育现状
        6.2.3 文化生态特色维育现状
    6.3 七都镇水乡特色维育的建设实践
        6.3.1“美丽城镇”建设的多层次特色系统构建
        6.3.2“小桥流水人家”式的多要素特色维育
        6.3.3“点-线-面”式的多维度特色意象塑造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一、基本情况
    二、教育背景
    三、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四、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工程实践
    五、在校期间获得的荣誉

(10)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湖北长江经济带面临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
        1.1.2 滨江小城镇在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地位和作用
        1.1.3 新形势下小城镇形态演变剧烈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1 基本概念
        2.1.1 小城镇
        2.1.2 滨江小城镇
        2.1.3 城镇形态
    2.2 城镇形态的相关研究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2.3 研究评述
    2.3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相关研究
        2.3.1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研究
        2.3.2 湖北长江经济带内城镇的研究
        2.3.3 研究评述
第3章 湖北省滨江小城镇概况
    3.1 湖北省滨江小城镇概况
        3.1.1 滨江小城镇概况
        3.1.2 全国重点镇概况
        3.1.3 交通运输条件
        3.1.4 城镇发展阶段
        3.1.5 文化特色
    3.2 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发展问题
        3.2.1 区域环境的辐射效应,分布不平衡
        3.2.2 交通条件的通达性,带动作用不均衡
        3.2.3 城镇建设密度低无序开发
        3.2.4 缺乏人才和技术,管理水平不高
    3.3 长江经济带相关规划解读
        3.3.1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3.3.2 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
        3.3.3 规划评述
    3.4 研究对象的确定
        3.4.1 城镇规模
        3.4.2 经济区位环境
        3.4.3 地形地貌条件
        3.4.4 独特性
第4章 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
    4.1 滨江小城镇的形态形成
        4.1.1 枝城镇区形态的形成
        4.1.2 白螺镇区形态的形成
        4.1.3 潘家湾镇区形态的形成
        4.1.4 蕲州镇区形态的形成
    4.2 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滨江小城镇的现代演变
        4.2.1 枝城镇区形态的现代演变
        4.2.2 白螺镇区形态的现代演变
        4.2.3 潘家湾镇区形态的现代演变
        4.2.4 蕲州镇区形态的现代演变
    4.3 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影响因素与驱动力
        4.3.1 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因素构成
        4.3.2 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3.3 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驱动力
    4.4 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模式
    4.5 滨江小城镇区域一体化的类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北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的优化调控
    5.1 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存在的问题
        5.1.1 生态环境系统匮乏
        5.1.2 无序扩张现象严重
        5.1.3 形态演变模式趋同
        5.1.4 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5.2 滨江小城镇形态优化调控的目标与原则
        5.2.1 滨江小城镇形态优化的目标
        5.2.2 滨江小城镇形态优化的原则
    5.3 滨江小城镇形态优化的对策
        5.3.1 经济推动
        5.3.2 交通诱导
        5.3.3 土地调控
        5.3.4 环境塑造
        5.3.5 规划协调
        5.3.6 制度保障
    5.4 滨江小城镇区域一体化优化建议
        5.4.1 确定城镇等级
        5.4.2 构建网络化系统
        5.4.3 整合城镇间缝隙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图片来源
附录B 论文表格清单
附录C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四、传统水乡城镇结构形态特征及原型要素的回归──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的建设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刘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5]长治城市区域风景体系传承的现代方法[D]. 王思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广西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形态原型及其适应性建构研究[D]. 陈倩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7]西北中等城市区城城乡空间协调生长机制及规划方法研究 ——以渭南为例[D]. 程芳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李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9]苏南小城镇水乡特色维育策略研究 ——以吴江七都镇为例[D]. 郑无喧. 苏州科技大学, 2016(05)
  • [10]长江经济带背景下湖北省滨江小城镇形态演变研究[D]. 解静. 武汉理工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传统水乡镇结构特征与原型元素的回归——以上海郊区小城镇建设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