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难溶性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药物,溶性,散体,环糊精,固体,静脉,尼莫地平。
水难溶性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李丰夷,姚敦武,陈珊珊,胡晓杰,潘勇[1](2019)在《PIVAS工作中两种难溶性药物配置方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某厂家多西他赛注射液和某厂家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的配置方法进行优化,提高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分别考察配置环境温度、操作方法、专用溶媒用量对多西他赛注射液溶解速度的影响,以及溶媒类型、初溶溶媒用量、操作方法对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溶解速度的影响。结果 25℃条件下,抽取1.5mL专用溶剂混合后,立即沿顺(逆)时针方向振摇30 s,每隔1 min重复1次,可有效提高多西他赛注射液在5 min内的可调配率;抽取8 mL 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初溶溶媒,立即用医用振荡器振摇1 min,可有效提高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在1 min内的可调配率。结论通过优化配置环境温度、改良操作方法,并保证足量初溶溶媒,可减少多西他赛溶解所需时间,减少药物残留量;通过优化初溶溶媒种类、剂量、改良操作方法,可减少表柔比星溶解所需时间。以上优化措施可提高PIVAS的工作效率,保证患者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本文来源于《肿瘤药学》期刊2019年05期)
杨蓓蓓,冯地桑,潘昕,权桂兰,吴传斌[2](2019)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抑制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的胃肠道析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HPMCAS (MF)、HPMCAS (HF)]、甲基丙烯酸氯化叁甲胺基乙酯共聚物(Eudragit~? L100-55、Eudragit~? S100)、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55)为聚合物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单载体固体分散体,进一步加入不同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二元体系固体分散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其物理状态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过饱和溶出试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的析晶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含有表面活性剂二元载体的析晶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单一的聚合物载体。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析晶抑制能力为: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于同一种表面活性剂而言,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不断增加,析晶抑制能力逐渐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析晶抑制能力趋于稳定。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固体分散体,更好地解决了弱碱性难溶药物在胃肠道析晶的问题,为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范磊,田霞,张胜男,马姝丽,范云周[3](2019)在《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作为难溶性药物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一直是药物开发的极大挑战。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属于脂质运载蛋白超家族成员,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载体,用于制备难溶性药物给药系统。本文通过分析归纳现有文献,对L-PGDS的结构、性质和制备及L-PGDS与难溶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制备方法和应用等进行综述。L-PGDS通过亲水-疏水相互作用与难溶性药物形成复合物,显着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疗效,目前已应用于口服和注射给药系统,其处方工艺简单,生物相容性好,在难溶性药物新剂型和新品种开发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刘倩[4](2019)在《纳米晶技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透膜性和跨膜转运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难溶性化合物的制剂学研究是新药研发的重大难题。据统计,药物发现阶段有高达70~80%的活性成分均存在水溶性差的问题,如何利用制剂学的手段来提高这些活性分子的生物利用度对药剂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纳米晶技术是近年来兴起并逐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新兴技术,它是仅由药物晶体与少量稳定剂形成的亚微米胶体分散体系,可以显着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由于只含有少量稳定剂,纳米晶的理论载药量可高达100%,且与纳米载体药物相比,纳米晶在药物输送能力和稳定性方面更优越,毒副作用更低。此外,纳米晶剂型丰富,涵盖口服、经皮、注射等多种途径给药,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截止到目前,有17个纳米晶制剂品种已批准上市,超过20种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纳米晶被认为是最成功的纳米技术药物之一。目前有关纳米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备与表征,机制研究较少。大多数纳米晶制剂的制备和优化是基于操作的可行性,仅仅是处方组成及工艺参数范围的考察,缺乏体内机制研究,难以支持与指导合理处方的开发。纳米晶制剂多为口服制剂,但其胃肠道的吸收机制至今极少报道。现在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溶解度和溶出速率的增加是纳米晶制剂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最关键因素,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纳米晶的吸收遵循与其他纳米载药系统类似的原理,即主要以内吞的形式被细胞摄取,然而还缺少令人信服的数据来直接支持这些假设,因此有必要对纳米晶胃肠道的吸收机制进行系统地研究。全面认识和掌握纳米晶在胃肠道的跨膜转运特点和口服吸收机制,对纳米晶口服制剂的合理开发与优化有重要指导作用。为此,本课题开展了系统的纳米晶制剂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在细胞水平上考察纳米晶跨膜转运机制,阐明基于细胞表面吸附、细胞顶膜摄取、细胞器定位以及细胞底膜排出的纳米晶跨膜转运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器官水平考察纳米晶在不同肠段的运输特点和作用机制;进而在活体动物水平验证体内外结果的相关性,得出规律性结论。并且在研究纳米晶跨膜转运机理的同时,还考察了由量变带来的生物学效应的不同。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研究,全面阐明纳米晶的跨膜转运特点和口服吸收机理。本课题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如下:1.叁种纳米晶叁种粒径的制备。采用沉淀法制备了叁种不同粒径的香豆素-6纳米晶,带正电,呈球形。建立了香豆素-6纳米晶的荧光分析方法,线性良好,定量限满足实验的需求。采用湿磨法制备了叁种不同粒径的阿瑞匹坦纳米晶,带负电,呈矩形。建立了阿瑞匹坦纳米晶的LC-MS/MS方法,线性良好,定量限满足实验的需求。采用湿磨法制备了叁种不同粒径的槲皮素纳米晶,带负电,呈锥形。叁种模型药的粒径都约为200 nm、500 nm、3 μm。2.纳米晶与细胞表面吸附环节。纳米晶可以快速有效地吸附在细胞表面,并引发细胞的内吞作用,粒径越小,与细胞的吸附作用越强,但粘附剂和表面电荷会影响此过程。香豆素-6纳米晶带正电,细胞吸附呈粒径依赖。阿瑞匹坦纳米晶带负电,吸附效率较低,由于制备中引入粘附剂HPC-SL,叁个粒径组的细胞吸附无显着性差异。3.纳米晶在细胞顶膜的摄取环节。纳米晶可以以晶体的形式被细胞内吞,该过程涉及多种蛋白介导途径,并且呈浓度、时间、粒径、温度依赖趋势;粒径不仅从速度和程度上影响纳米晶的摄取,还影响纳米晶的内吞方式。微米粒径的内吞更多依赖于巨胞饮,纳米粒径的内吞介导途径更多元化,涉及网格蛋白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以及巨胞饮,肌动蛋白也参与此过程,这可能是其细胞摄取效率高的原因。4.纳米晶在细胞内的共定位环节。纳米晶经细胞内吞后主要集中于溶酶体内,大部分被溶酶体代谢,与有关外排分泌的高尔基体、内质网的共定位不明显,跨膜转运的效率可能并不高。5.纳米晶在穿细胞底膜环节。纳米晶可以以晶体形式实现穿细胞过程,细胞旁路作用不明显。并且制备成纳米晶后,可以显着改善BCS Ⅳ类药物的透膜性,粒径越小,效果越好,其机制涉及药物的被动扩散和多种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但纳米晶的整体跨膜效率并不高,可能与纳米晶在细胞内较少参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再修饰有关。6.采用离体肠外翻模型和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纳米晶的肠道吸收特性。阿瑞匹坦纳米晶在十二指肠处有最大吸收,微米粒径最大吸收在空肠处,纳米晶可以在速度和程度上提高药物的肠道运输。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吸收有饱和现象,纳米晶增加难溶性药物的肠道吸收是被动扩散和多种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7.在活体水平考察了纳米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大鼠给药不同粒径的阿瑞匹坦纳米晶后,小粒径纳米晶的AUC和Cmax都显着提高,Tmax缩短,纳米晶改善了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并且粒径越小,改善程度越高。8.纳米晶可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学效应。槲皮素纳米晶可以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粘附、迁移和侵袭,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了STAT3蛋白表达有关。并且粒径越小,作用越明显,这可能是纳米晶增加了其溶解性和跨膜转运能力的结果。综上所述,纳米晶可以改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这是纳米晶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和透膜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与药物在胃肠道的被动扩散以及多种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有关。对于渗透性差的BCS Ⅳ类药物,纳米晶不仅可以提高其溶解性,也是改善该药物透膜性的有效方法,但改善的效率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针对这一点,可以从纳米晶跨膜转运的具体环节进行优化设计。纳米晶与细胞表面吸附环节,粒径减小表面能增大带来的被动吸附、电荷修饰、粘附剂的添加以及靶向细胞膜特异受体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都可以加强纳米晶的细胞吸附,进而引发细胞的内吞作用。在纳米晶跨膜转运环节,对于细胞旁路途径,壳聚糖、聚丙烯酸酯等可打开分子间的紧密连接,增加细胞间的渗透;对于穿细胞途径,一方面可以针对多种内吞蛋白介导途径对纳米晶表面进行配体修饰,增加内吞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具有溶酶体逃逸功能的材料,如聚乙烯亚胺、树枝状聚合物等引入到纳米晶结构中,减少纳米晶制剂在溶酶体的代谢,提高纳米晶的跨膜转运效率,进而增强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本研究探讨了纳米晶增加难溶性药物跨膜转运和口服吸收的作用机制,并为纳米晶制剂的合理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思路,同时也为纳米晶制剂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论文有如下的新发现或创新点:1.本课题从细胞水平、器官水平到活体动物水平叁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晶的跨膜转运特点和口服吸收机理,体内外验证了纳米晶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是溶解性和内吞作用共同提高的结果。这一发现为纳米晶跨膜转运和口服吸收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初步阐明了纳米晶在细胞表面吸附、细胞顶膜摄取、细胞器定位、跨膜转运途径几个环节的作用方式和特点,针对这些环节的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优化纳米晶的设计,为纳米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合理的指导作用。3.明确了亚微米级粒径对纳米晶跨膜转运和口服吸收的影响,为纳米晶粒径的选择和优化指明道路。(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6-03)
徐建[5](2019)在《基于不同结构等级环糊精超分子的难溶性药物递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分子之间基于非共价弱相互作用形成的有序、有功能的分子聚合物,将化学、材料学和生命科学紧密关联起来。环糊精(CD)化学是超分子化学中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在医药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难溶性药物的低溶解度和低生物利用度是影响其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而CD在空间上可形成不同结构等级的超分子,可用于难溶性药物的递送,不同结构等级的CD超分子则具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在单个分子水平,CD呈中空“筒状”结构,通过与药物分子的主-客体包合作用形成包合物,实现对药物的高效增溶,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成药性。基于和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CD分子可组装形成叁维空间有序排列的多孔性金属有机骨架聚合物(CD-MOF),由于在空间结构上不同于单一CD分子,CD-MOF可能实现难溶性药物的超高载药量,进而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对CD-MOF的结构进一步进行功能化修饰,使具备刺激-敏感性释药能力,可用于药物的体内靶向递送。基于不同结构等级的CD超分子载药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可实现难溶性药物递送的多样性需求。本研究将针对NLG919、叶酸(FA)和西洛他唑(Cil)叁种难溶性药物的不同递送需求,基于不同结构等级CD超分子的特点,解决以上叁种药物的具体递送问题。研究方法:(1)采用搅拌法构建NLG919/CD、FA/CD-MOF和Cil/BRAP-MOF超分子载药体系;(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光散射法(DLS)、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核磁共振氢谱(~1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PXRD)、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SAXS)、气体吸附和分子模拟等方法,分别对BRAP、BRAP-MOF以及NLG919/CD、FA/CD-MOF和Cil/BRAP-MOF等载体或载药体系进行充分的表征和评价,并揭示其载药过程和机制;(3)在细胞水平对NLG919/CD和BRAP-MOF的生物安全性和药效学进行评价;在大鼠体内评价FA/CD-MOF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荷瘤鼠体内评价NLG919/CD与紫杉醇(PTX)联合给药的抑瘤效果。研究结果:(1)多种CD不同程度地改善了NLG919的溶解性,其中HP-β-CD被选为最优载体用于NLG919的递送;DSC、PXRD、~1H-NMR和分子模拟等表征手段揭示了NLG919/HP-β-CD的载药机制:NLG919分子中的环己基和中间桥连的取代乙醇部分被嵌入到HP-β-CD的内部空腔中,而咪唑并异吲哚基团部分被暴露在空腔外,最终形成NLG919/HP-β-CD包合物;细胞水平的实验表明:形成NLG919/HP-β-CD包合物后,NLG919的IDO-1抑制活性未受显着影响,NLG919/HP-β-CD包合物可以显着提高PTX对HeLa细胞和4T1细胞的毒性作用;荷瘤鼠在体抑瘤实验证明了:NLG919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与PTX实现联合注射给药,相比于单独的PTX注射剂和PTX联合口服NLG919,均具有更加显着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这说明NLG919/HP-β-CD包合物可以增强PTX在荷瘤鼠体内的抑瘤效果。(2)相比于单一的γ-CD,CD-MOF更为显着地改善了FA的溶解度(提高1450倍),同时CD-MOF显着提高了FA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SEM、PXRD、FTIR、SAXS、气体吸附和分子模拟等手段揭示了FA/CD-MOF的载药机制:在低载药量(1:2)时,FA倾向于先分布在环糊精分子对中,而随着FA载药量的增加,FA逐渐向CD-MOF内部大空腔分布,并可在其中形成纳米团簇,实现FA在CD-MOF中的高载药量。(3)基于SEM、DLS、PXRD、IR和~1H-NMR等表征方法,证明了引入敏感基团的BRAP-MOF呈纳米级、荷负电的无定型颗粒,表现出一定的H_2O_2敏感性,且具有一定的Cil载药能力,体外释放实验进一步证明了Cil/BRAP-MOF具有浓度依赖性的H_2O_2敏感释药能力,并在细胞水平体现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对超氧微环境中的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本文针对不同结构等级CD超分子特点,探索了不同结构层次的CD与其不同药物递送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难溶性药物的多种递送需求。在单个CD的超分子水平上,基于主-客体包合作用,显着改善了难溶性药物NLG919的溶解度,实现NLG919的注射给药,且NLG919/HP-β-CD包合物显着改善了PTX对荷瘤鼠的抑瘤效果;利用CD-MOF叁维有序排列的多孔骨架结构,实现对FA的超能力载药,显着改善其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阐明了FA/CD-MOF的超高载药机制,完善了CD-MOF独特双重空腔的超分子结构的载药机制;最后,对CD-MOF的结构进行功能化交联,制备了一种H_2O_2敏感性的新型超分子给药载体BRAP-MOF,为药物的体内血栓靶向递送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期刊2019-06-01)
白杨,吴宜凡,卢洪燕,赵勤富,王思玲[6](2019)在《介孔二氧化硅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两种载体对提高难溶性药物缬沙坦(valsartan,VAL)和尼莫地平(nimodipine,NMP)的载药量以及改善药物溶出度作用的比较。方法采用溶剂挥干法制备VAL-MSN、VAL-HMSN、NMP-MSN和NMP-HMSN四种固体分散体,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载药量。采用X射线衍射法表征药物的存在状态。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原料药、无定型药物以及载药体系的溶出速率进行了比较。结果 VAL-HMSN和NMP-HMSN的载药量分别为(34.76±1.36)%和(38.30±1.38)%,而VAL-MSN和NMP-MSN的载药量分别为(23.54±1.72)%和(22.93±1.08)%。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药物在载体中以非晶体状态存在。溶出实验结果显示无定型药物的溶出度最低,HMSN和MSN载药体系的溶出度均比原料药有所提高。结论 HMSN和MSN相比,HMSN载药体系的载药量更高,但溶出度较MSN载药体系低。(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朱晓,王林杰,纪昕[7](2019)在《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难溶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技术进行综合叙述。方法:查阅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应用于难溶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技术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可通过共无定形、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骨架包封、成盐等技术改善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溶出度。结论: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现与应用,难溶性药物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低的局限将逐渐被打破。(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刘曈[8](2019)在《介孔二氧化硅用于调控难溶性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年来大量研究者利用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的高比表面积和刚性孔道结构实现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Ⅱ类药物的高效装载并限制药物的聚集结晶,从而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改善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或者是对介孔二氧化硅载体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从而达到缓控释的效果;然而,关于药物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调控药物释放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系统考察影响介孔二氧化硅-药物释放的因素,构建介孔二氧化硅载体与药物的各参数对释放规律的影响关系模型“药物特性-载体-释放规律-二氧化硅给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星点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构建泡沫状介孔二氧化硅(Mesocellular Foam Silica,MCF)载体、药物、制剂以及溶出条件对药物的释放模型。四个因素分别为氢键受体数(X_1),MCF的孔径(X_2),载药量(X_3)和溶出转速(X_4);响应值分别为1 h累积释放量(Y_1),24 h累积释放量(Y_2)和释放速率常数k(Y_3)。以P123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CF,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叁甲苯、氟化铵、反应温度及水热反应对MCF孔径的影响;制备系列孔径(4 nm,7nm,12 nm,17 nm,22 nm)的MCF(4MCF,7MCF,12MCF,17MCF和22MCF)模型载体。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比表面积分析对MCF的外貌形态、内部结构以及孔径分布进行系统的表征。从BCSⅡ类药物中选择双硫仑、氯雷他定、塞来昔布、甲硝唑和尼莫地平作为模型药,分别对应氢键受体数0、2、3、4、6。采用溶剂挥干法将模型药载入MCF载体中,完成CCD实验组的载药体系的构建,并进行载药量的测定;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对制剂进行了表征。通过体外溶出实验考察CCD实验组MCF制剂的体外释放情况。根据CCD实验组的体外溶出结果构建响应面及数学模型,对响应面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考察氢键受体数、MCF的孔径、载药量及溶出转速对药物释放行为的影响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成功合成了系列孔径MCF载体(4MCF,7MCF,12MCF,17MCF和22MCF)。比表面积/孔径分析结果显示所制备的MCF的孔径分别为4.24 nm,7.71nm,11.42 nm,15.68 nm,22.92 nm与预期孔径相一致。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随着孔径的增加,颗粒逐渐从4MCF长管状转变为12MCF菜花样不规则的球状团聚颗粒,而粒径基本保持不变。孔道形态从4MCF 1D长管状逐渐变为3D以窗口相连的球形泡沫状。采用溶剂挥干法将模型药物成功载入系列孔径MCF中,实测载药量结果与预期值一致。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结果发现模型药都并未出现吸热峰和特征衍射峰,但当载药量≥40%,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出现熔点吸热峰,X-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出模型药物的特征衍射峰。溶出结果显示双硫仑制剂,氯雷他定制剂,甲硝唑制剂和尼莫地平制剂的释放曲线30 min的累积释放量即可接近完全释放量。塞来昔布显示出缓慢且可控的释放行为,尤其是载药量为50%装载于12MCF中,累积释放量缓慢增加直至24 h完成完全释放,累积释放量达到100%。此外,对药物释放符合的几种数学模型进行拟合,Higuchi模型的R~2值最大,因此,药物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模型。采用Higuchi模型计算释放速率常数k。结论:(1)在载体制备单因素考察中发现:随着TMB加入量的增加,孔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反应温度与孔径呈正相关;氟化铵具有一定的增大孔径效应;水热反应可以增加孔径的大小。(2)成功制备了系列孔径MCF载体(4MCF,7MCF,12MCF,17MCF和22MCF)。(3)采用CCD法构建了MCF对BCSⅡ类药物的释放模型及响应面。CCD结果发现药物的氢键受体数(X_1),MCF的孔径(X_2),载药量(X_3)均对1 h的累积释放量(Y_1)有显着的影响,且X_2>X_3>X_1;当载体孔径较大且载药量较高,氢键受体数处于中间水平容易获得较低的1 h累积释放量。24 h累积释放量(Y_2)则主要受X_1和X_2的影响,且孔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孔径较大,氢键受体数较大或者较小的时候或者当孔径较小,氢键受体数维持在中间水平的时候可以满足24h完全释放。速率常数k受X_1和X_3的影响,且X_3>X_1;当载药量较大,氢键受体数处于中间水平的时候可以满足速率常数k较小。这一结果与1 h累积释放量的结果相一致。(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齐雷,高婕,吕昌亮,吕飞飞[9](2019)在《应用正交试验减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难溶性抗菌药物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正交试验减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难溶性抗菌药物的残留量。方法:选定溶媒类型、溶媒体积和溶药针类型叁个因素,每个因素确定两个水平,即溶媒类型为0. 9%氯化钠注射液和灭菌注射用水,溶媒体积为5 m L和8 m L,溶药针类型为直孔溶药针和侧孔溶药针,进行叁因素两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各个因素对难溶性抗菌药物残留体积和残留量的影响。结果:影响PIVAS难溶性抗菌药物残留体积的主要因素为溶药针类型,其次为溶媒体积、溶媒类型;影响残留量的主要因素为溶媒体积,其次为溶药针类型,溶媒类型最小。结论:选择适宜溶媒类型、溶媒体积和溶药针类型调配难溶性抗菌药物,可降低西林瓶内的残留量,提高成品输液质量。(本文来源于《儿科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胡海燕[10](2019)在《促进难溶性药物溶出专栏》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统计,全球上市药品中的40%属于难溶性药物,而处于研发阶段的难溶性候选药物占比更是高达90%。因此,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速度、进而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已经成为药剂学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促进难溶性药物溶出的制剂策略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包括微粉化、环糊精包合技术、固体分散技术、脂质体、胶束、微乳和水溶性前体等。《药学学报》本期特设"促进难溶性药物溶出"专栏,刊登的10篇有关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或促进难溶性药物溶出的文章,涵盖(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水难溶性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分别以羟丙甲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HPMCAS (MF)、HPMCAS (HF)]、甲基丙烯酸氯化叁甲胺基乙酯共聚物(Eudragit~? L100-55、Eudragit~? S100)、羟丙甲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55)为聚合物载体,采用热熔挤出技术制备单载体固体分散体,进一步加入不同比例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二元体系固体分散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其物理状态进行表征,并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过饱和溶出试验研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浓度的析晶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含有表面活性剂二元载体的析晶抑制能力显着高于单一的聚合物载体。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析晶抑制能力为: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于同一种表面活性剂而言,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不断增加,析晶抑制能力逐渐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析晶抑制能力趋于稳定。本研究构建了基于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固体分散体,更好地解决了弱碱性难溶药物在胃肠道析晶的问题,为无定形固体分散体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难溶性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李丰夷,姚敦武,陈珊珊,胡晓杰,潘勇.PIVAS工作中两种难溶性药物配置方法优化[J].肿瘤药学.2019
[2].杨蓓蓓,冯地桑,潘昕,权桂兰,吴传斌.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抑制难溶性药物固体分散体的胃肠道析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3].范磊,田霞,张胜男,马姝丽,范云周.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作为难溶性药物给药载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9
[4].刘倩.纳米晶技术增加难溶性药物的透膜性和跨膜转运的机理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5].徐建.基于不同结构等级环糊精超分子的难溶性药物递送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9
[6].白杨,吴宜凡,卢洪燕,赵勤富,王思玲.介孔二氧化硅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比较[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9
[7].朱晓,王林杰,纪昕.难溶性药物口服固体制剂技术综述[J].山东化工.2019
[8].刘曈.介孔二氧化硅用于调控难溶性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
[9].齐雷,高婕,吕昌亮,吕飞飞.应用正交试验减少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难溶性抗菌药物残留量[J].儿科药学杂志.2019
[10].胡海燕.促进难溶性药物溶出专栏[J].药学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