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00

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9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为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优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85.7%,患者生活优良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极大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应用;效果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患者逐渐增多。在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的当下,护理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护理模式也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向“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转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将这种理念指导下的优质服务模式应用到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仅能能让患者心理压力得到缓解,还能够构建并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我院对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病人行优质护理,发现临床的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条件下随机分为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在41-74岁,平均年龄为(55.2±4.8)岁;研究组49例患者中,男26例,女性23例,年龄在38-78岁,平均年龄为(53.4±5.4)岁。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4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的饮食及充足的休息,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可给予患者相应的给氧治疗,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指导,观察患者在服药后是否出现不良情况,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临床效果。

1.2.2研究组

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包含了以下内容:

①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由于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大多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等。根据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对于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要及时疏导,对于患者的病情要具体告知患者,并对治疗之后的注意事项等也进行详细的告知[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注重说话的方式以及语气,对于患者的心理要及时掌握。并且在进行护理的时候,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要充分尊重,积极听取患者的意见,并及时对护理方式进行调整。

②注重患者治疗时的生理状况。由于大多数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充足的休息,因而,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经常会出现一些肠道的疾病。针对这一情况,医护人员字进行护理的时候,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治疗期间的活动强度、用药情况以及饮食等进行充足的了解。在住院期间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一些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食用[2]。另外,很多的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因而患者会经常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医护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这一情况,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按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

③营造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大多时间都是在病房中度过的,因而,医护人员要积极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为患者提供一个优越的恢复场所。另外,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对于病房的干湿度进行调节。

1.3评估标准

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由我院自行编制,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主动性等5方面的内容。总分共100分,以上每项内容各占20分,总分大于90分视为非常满意,89-80分为满意,79-70分为一般,69分以下为不满意。对所有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由专人进行发放、回收、评分、统计。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度/总例数×100%。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分优、良、中、差四级,优良率=优例+良例/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49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9例、满意的12例,总体满意度为85.7%。对照组49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患者有19例、满意的14例,总体满意度为67.3%。经过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是当前我国中老年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快、治疗周期较长等特征,且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引起了我国医疗界的极大关注。护理是患者治疗中的关键性因素,对促使治疗效果及患者早日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展护理工作成为当前临床医疗护理人员必须深思的一个课题[3]。临床上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具有很高的特殊性,由于护理工作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从而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护患关系紧张、护理满意度较低等。这些现象的存在都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逐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当前临床中的应用不断推广,大大改善了这种局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不但能够使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缓解,还能够构建并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加强巡查制度能够使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大大降低,对病情形成更加全面的监督与控制,从而大大提升了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此外,对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可以减低患者的感染率,对于其早日康复意义重大。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使护理人员都能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护理干预对策,不但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营造出和谐的氛围,更加提升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逐步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满意度为85.7%,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为83.3%,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满足患者需求的一种护理服务模式,不仅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护理服务满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利于护理人员个人素质和护理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淙,李海灵,周厚湘,徐晨.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6:103-104.

[2]金蓉.探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716-717.

[3]赵云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06:230-231.

标签:;  ;  ;  

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