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囊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毒,腺瘤,蛋白,绵羊,基因,信息学,生物。
囊膜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李景凤[1](2019)在《BmNPV芽生病毒囊膜蛋白组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是一种严重危害养蚕业的病毒病原体,其基因组与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基因组相似性很高,但是只能感染家蚕。目前的研究针对AcMNPV入侵和出芽释放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是BmNPV BV粒子进入宿主以及其出芽方式的机制的研究较少。研究表明,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和出芽释放过程是相对可逆的过程,囊膜病毒的入侵与病毒表面的囊膜蛋白紧密相关,GP64是组I杆状病毒的膜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病毒粒子在细胞膜处出芽获得囊膜结构以及分布于其上的病毒编码的GP64等蛋白,GP64在病毒入侵过程中介导芽生病毒进入细胞初始感染。我们前期发现GP64定位在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部都能产生有感染性的BV,其机理尚不清楚。本文主要对两种不同GP64蛋白BV囊膜组分进行研究,探索BV形成机制,为杆状病毒出芽机制提供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主要对本实验室前期构建与获得的vGP64与vSPⅡGP64 BV囊膜蛋白进行分离与质谱鉴定。其中两种病毒中共同检测到病毒蛋白30种,其中具有显着性差异的有6种,共同检测到的宿主蛋白有75种;在vGP64病毒中单独检测到4种病毒特异性蛋白,11种宿主特异性蛋白;在vSPⅡGP64病毒中单独检测到1种病毒特异性蛋白,5种宿主特异性蛋白质,然后对对质谱鉴定的差异病毒蛋白进行western-blot验证分析。其次,构建eGFP不同定位的细胞系,通过两种病毒感染形成的BV囊膜中eGFP的分布初步推测BV囊膜来源于内膜系统。两种病毒BV基因组绝对定量分析。研究发现,相同质量的DNA产生的病毒滴度不同,突变体滴度低,说明部分BV可能没有感染性。最后,通过两种病毒感染的细胞的电镜切片分析,初步确定BmNPV感染BmN细胞后存在两种出芽方式。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初步揭示了两种病毒囊膜蛋白组成的差异,并且初步验证了两种病毒出芽方式存在差异,为进一步研究BmNPV出芽方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9-04-25)
井敏敏,司徒健文,陶瑞,范欣,井申荣[2](2018)在《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Syncytin互作蛋白质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筛选与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syncytin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首先分别构建诱饵质粒Syncytin-pKT25与基因组文库质粒,然后共转入报告菌株DHM1感受态细胞中,并采用抗性筛选得到含有互作蛋白质的菌株。结果发现,筛选到一条包括31个氨基酸的短肽。进一步通过回复杂交和Co-IP验证,确定筛选到的蛋白质与syncytin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条与syncytin具有相互作用的氨基酸短肽SJ-1。(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周祺,顾香雪,许泽军,黄荣,黄军生[3](2018)在《抗羊口疮病毒囊膜蛋白B2L小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获取羊口疮病毒(ORFV)囊膜蛋白B2L并制备鼠抗B2L蛋白多克隆抗体。方法采用PCR扩增获得B2L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和真核表达载体p3×FLAG-CMV-14。两个重组表达载体均经过鉴定,重组原核表达载体使用BL21大肠杆菌表达,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Tris-尿素溶液洗去非目的蛋白,Western blot法鉴定。将定量的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抗ORFV B2L多克隆抗体。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3×FLAG-B2L转染Vero细胞、BHK-21细胞,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对抗B2L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鉴定,并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患病羊唇部组织ORFV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法确定了制备的B2L蛋白的特异性; IFA结果表明制备的小鼠抗B2L多克隆抗体有特异性和反应原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表明该抗体可以检测出患病羊唇部组织的ORFV。结论成功制备了特异性的小鼠抗B2L多克隆抗体。(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冯敏,孔祥硕,张健家,许伟凡,吴小锋[4](2018)在《与病毒囊膜蛋白GP64互作的家蚕细胞蛋白SINAL10鉴定及其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是家蚕的重要病原,对蚕丝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病毒的感染周期中,产生基因组相同但表型不同的病毒粒子,出芽型病毒粒子(BVs)和包涵体衍生型病毒粒子(ODVs)。BVs特有的囊膜糖蛋白GP64参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并能在病毒入侵过程中介导膜融合。然而,介导BVs感染的GP64宿主内互作因子仍然未知。本研究中,构建了家蚕细胞(BmN)cDNA文库,并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并鉴定与GP64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因子。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确认8个候选互作蛋白之一的E3泛素连接酶SINA-like10(SINAL10)是GP64的结合蛋白。此外,过表达SINAL10能够显着的增强病毒的增殖,相反,通过小干扰RNA沉默SINAL10表达则病毒的增殖受到显着抑制。综上所述,我们阐明了SINAL10是GP64的结合蛋白,并能促进病毒增殖。(本文来源于《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1)
吴丹丹,赵娟,徐先达,张洁,王晓娟[5](2018)在《enJSR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囊膜蛋白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s)广泛存在于部分动物基因组中,而且与其宿主胎盘的发育关系紧密。迄今为止在绵羊基因组中已经发现了至少27个拷贝数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这些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与其对应的外源性逆转录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称其为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dogenous 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enJSRV)。enJSRV在绵羊胎盘形成过程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8-07-27)
胡海[6](2018)在《新城疫病毒HR09株囊膜蛋白耐热分子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是严重危害家禽养殖业的烈性传染病,它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该病的防控主要依靠接种疫苗,耐热的弱毒活疫苗便于贮存运输,对热带地区和偏远的乡村地区有重要应用价值。国外选育的耐热型V4、1-2等疫苗毒株已经在东南亚、非洲等热带地区的广大乡村使用,并且产生了很好的预防控制效果。我国虽然引进了 V4等耐热株,也通过进一步耐热筛选培育了适合我国使用的耐热弱毒株,但限于知识产权等因素,至今未在我国得到推广应用。本实验室早期分离到一株NDV耐热强毒HR09株,前期已鉴定了其生物学特性,建立了反向遗传学操作平台,但关于其耐热性的分子基础研究尚不全面。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耐热传代试验,测定不同代次毒株囊膜蛋白基因(F、HN基因)核苷酸序列,研究病毒在热压迫下其遗传变异规律;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在核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研究NDV耐热性相关基因的特征,初步探明病毒囊膜蛋白耐热的分子基础。同时,以HR09株为骨架,将HR09株F蛋白基因替换为LaSota株F蛋白基因,构建嵌合病毒,进一步研究F蛋白对病毒耐热性的影响,并期望获得1株耐热的NDV弱毒株,为创制我国自主的NDV耐热弱毒疫苗打下基础。1.HR09株囊膜蛋白基因遗传变异规律与序列比较对本实验室保存的耐热强毒株HR09在56℃热浴的环境下进行耐热传代,共传30代(前5代测定了该毒株的耐热极限,后25代对病毒进行105min耐热处理),分别对耐热处理的5代、20代和30代的F、HN基因进行扩增、序列测定及分析,研究病毒在热处理环境下F和HN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显示该毒株耐热极限为56℃ 120min,病毒第5、20和30代的F和HN基因均产生了一些同义和非同义的突变,以第30代毒株产生的突变为多,其中F基因上在第30代产生的同义突变有2个(A1071T、T1320C),非同义突变位点有3个(G311A、A1295T、A1476T),相应的F蛋白上氨基酸突变位点为G104E、K432I、K492N;HN基因第30代产生的核酸位点同义突变有3个(T748C、T1116C、G1122A),非同义突变有2个(T755C、C1368G),相应的HN蛋白氨基酸突变位点为F252S、H456Q。利用SMS在线序列分析工具(http://www.bio-soft.net/sms)、Megalign 和 MEGA7分析软件,将耐热HR09株第30代F、HN基因序列、HR09原代毒株F、HN基因序列和目前已知的5个耐热株(V4、1-2、NDV4-C、TS09-C、AF2240)及不耐热株LaSota的F和HN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核苷酸水平上,耐热株F基因的GC含量均比不耐热株LaSota要高(45.15%/44.46%);除AF2240和HR09两株基因Ⅷ型的耐热强毒株外,耐热株HN基因的GC含量也比不耐热株LaSota要高。经耐热处理传30代的HR09株HN基因的GC含量高于原代毒株(45.69%/45.57%);同源性分析显示,耐热HR09 30代株与原代毒株F、HN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9.7%;在所有已经发现的耐热毒株中,HR09株与不耐热LaSota株的差异最大;F和HN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已经发现的耐热株分布在基因Ⅰ型和基因Ⅷ型。在氨基酸水平上,耐热HR09株与不耐热株的F蛋白同源性差异最大(10.90%),在氨基酸组成上,F蛋白的脯氨酸含量以不耐热株高,而HN蛋白的脯氨酸含量以耐热株的高(5.23%/5.00%);耐热毒株HN蛋白中酸性、疏水性氨基酸的含量普遍偏高(酸性氨基酸:7.00%/6.70%,疏水性氨基酸:40.89%/39.00%)。2.F、HN蛋白结构模拟与分析利用 PDB 结构自动模拟软件(https://www.predictprotein.org/和 https://swiss-model.expasy.org/),对HR09原代、HR09耐热处理第30代株、V4株和LaSota的F、HN蛋白分别进行二、叁级结构模拟与比较分析。利用VMD、Discovery Studio 2.5等软件进行结构显示与分析。结构模拟结果显示,F、HN蛋白整体结构与同源蛋白模板一致,但存在一些内部结构差异。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在数量上,F蛋白中螺旋结构和折迭结构与耐热性无关、无规则卷曲含量越低,NDV的耐热性越强;在HN蛋白中螺旋结构也与耐热性无关、折迭结构含量越低、无规则卷曲含量越高,NDV的耐热性越强。就二级结构所处的位置而言,F蛋白34-38aa的螺旋结构,408aa、448-450aa位置的折迭结构,56-57aa、244-245aa之间的无规则卷曲,与NDV耐热性有关;HN蛋白中,605-611aa之间多存在一个长度为6aa的螺旋结构、562-565aa之间的折迭结构、421-423aa的无规则卷曲,与耐热性有关。叁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F蛋白中,94-130aa之间的二级结构的数量可能影响病毒耐热性能,而在蛋白尾部466aa之后二级结构的数量可能与耐热性能有关;HN蛋白中,149-173aa连接桥缺失,无规则卷曲区域扩大、293aa和533-545aa之间转角结构转变为螺旋结构和473aa附近α-螺旋的增加,均能提高NDV耐热性。结合HR09 30代株F、HN蛋白氨基酸突变情况和HR09株、HR09 30代株结构预测结果,显示,F蛋白中位于第二疏水区(融合诱导区)附近的G104E,在HR09株中位于无规则卷曲中,而在HR09 30代株中位于螺旋中;位于HB-B(七肽重复区B)附近的K4321和位于第叁疏水区(蛋白跨膜区)附近的K492N在HR09株、HR09 30代株中所处二级结构没有改变。HN蛋白中F252S、H456Q均处于胞外区,完全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附近,且所处二级结构没有改变。3.rHR09-LaSota-F嵌合病毒基因组全长克隆的构建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HR09株反向遗传平台,首先以Overlap RCR的方法,将LaSota株F基因与HR09株R2质粒(4157-6898nt)中F基因进行替换,构建rR2-LaSota-F质粒。然后,利用BsmB Ⅰ和Spe Ⅰ双酶切、Overlap RCR等方法,将rR2-LaSota-F质粒与R1、R3质粒进行拼接,构建rT123-LaSota-F质粒(2249-9535nt)。其次,利用Spe Ⅰ和FspA Ⅰ双酶切,将rT123-LaSota-F质粒与TL2质粒进行拼接,构建rTM-LaSota-F质粒(2296nt~13048nt)。最后,利用Apa Ⅰ和Mlu Ⅰ双酶切,将质粒rTM-LaSota-F与TVT-V进行拼接,通过PCR扩增鉴定后,确定拼接结果为rHR09-LaSota-F嵌合病毒基因组全长。本实验构建完成了 rHR09-LaSota-F嵌合病毒的基因组全长质粒。(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吴丹丹[7](2018)在《enJSR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囊膜蛋白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ndogenous retrovirus,ERVs)为β逆转录病毒,其基因在相当一部分动物的基因组中已经普遍存在。一些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与其宿主胎盘的发育关系紧密。迄今为止在绵羊基因组中已经发现了最少27个拷贝数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这些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与其对应的外源性逆转录病毒(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JSRV)相关性很大,所以称其为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dogenous jaagsiekte sheep retrovirus,enJSRV)。enJSRV在绵羊胎盘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并且enJSRV囊膜蛋白(Env)能够在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融合过程中起促进作用,但是enJSRV囊膜蛋白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进一步去了解enJSRV以及囊膜蛋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通过对OPA(Ovine pulmonary adenocarcinoma,OPA)病羊肺组织BAC文库的筛选、克隆enJSRV全基因组序列,针对env基因分析其结构、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囊膜蛋白表达。根据GenBank中提供的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DNA序列(AF152615)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进行序列扩增并克隆,并对克隆结果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添加了Bam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env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表达质粒,并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诱导囊膜蛋白表达,最后利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鉴定囊膜蛋白,并经过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出囊膜蛋白。本研究结果表明,enJSRV序列长7382bp,其中env基因片段长1836bp,enJSRV与enJSRV-23同源性为97.3%。PSORTⅡ及DNAStar等软件预测分析enJSRV囊膜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内膜等位置,且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在37℃条件下,0.5 mmol/L IPTG诱导转入pET32-env的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8 h后可获得分子量约为88 kD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囊膜蛋白。本试验测定了enJSRV全基因序列,成功构建了表达囊膜蛋白的pET32aEnv重组质粒,并表达纯化了囊膜蛋白,可为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基础,并为囊膜蛋白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讨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赵娟,徐斯日古楞,李慧萍,刘淑英[8](2018)在《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引起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恶性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绵羊肺腺瘤病毒(JSRV)囊膜蛋白(Env)的致瘤作用,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exJSRVenv和pEGFP-C1/enJSRV-env分别转染到永生化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STCs)中,筛选最佳转染条件并利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是否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用平板克隆试验检测囊膜蛋白的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STCs中转染pEGFP-C1/exJSRV-env质粒后细胞在软琼脂中生长并产生集落,同时表现细胞接触抑制性消失;转染pEGFP-C1/enJSRV-env质粒的STCs则表现为不能在软琼脂中产生集落;平板克隆试验结果经SPSS软件分析,转染pEGFP-C1/exJSRV-env的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显着高于转染pEGFP-C1/enJSRV-env细胞、pEGFP-C1空载体的细胞以及未转染的细胞(P<0.01)。exJSRV-Env的表达可以诱导STCs发生恶性转化以及细胞增殖。本试验可以为进一步探讨绵羊肺腺瘤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研究绵羊肺腺瘤病的致瘤机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兰[9](2018)在《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和K亚群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是由禽反转录病毒家族的禽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传染性肿瘤疾病。禽白血病不仅造成病禽死亡,蛋鸡生产性能下降,还会产生免疫抑制,致使鸡群免疫应答能力降低,继发感染其它疾病。自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发现以来,其宿主范围不断扩大,从最早的只感染肉鸡,蔓延到蛋鸡,扩大到地方鸡种,甚至有野鸭感染ALV-J的报道。目前几乎可感染所有品系的鸡种,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2011年起,我国一些地方陆续分离到不同于已知的外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株,经鉴定发现其不属于ALV中的任一亚群,命名为K亚群。K亚群病毒的发现揭示了我国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感染的复杂性。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可以预防此病,也无有效抗病毒药治疗该病,只有依靠净化种群,淘汰阳性鸡来控制ALV的传播。因此,针对亚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建立ALV抗原检测方法,实现临床上对疾病的快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ALV包含叁个结构基因,分别为gag基因,pol基因和env基因。env基因编码病毒囊膜蛋白,由gp85基因和gp37基因组成。gp37基因在ALV各亚群间高度保守,gp85基因在ALV各亚群间差异较大,也是ALV各亚群分类的基础。本研究分别针对ALV-J和ALV-K的gp85基因制备了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和K亚群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首先将ALV-J和ALV-K的gp85基因分别构建到2种表达载体pET-28a和pGEX-6P-1上,然后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纯化蛋白后,分别建立了检测ALV-J和ALV-K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过一系列对比试验确定ALV-J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最佳包被液为pH9.6碳酸盐缓冲液,抗原包被浓度为14μg/mL,封闭液选择5%脱脂乳,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00,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为1:2000,底物最佳作用时间为15min。采用建立的检测ALV-J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最佳包被液,封闭液和底物最佳作用时间,确定检测ALV-K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6.6μg/mL,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0。以带GST标签的J-gp85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以带HIS标签的J-gp85蛋白包被酶标板经间接ELISA方法筛选阳性细胞,避免了细胞融合后ELISA筛选实验过程中标签蛋白产生抗体造成的假阳性,经过5次细胞融合后筛选出1株能稳定分泌ALV-J-gp8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JB7。以带HIS标签K-gp85重组蛋白免疫小鼠,以带GST标签的K-gp85蛋白包板,经过4次细胞融合筛选出2株能稳定分泌ALV-K抗体的MAb,命名为KD4和KE5。对制备的单抗JB7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株单抗能特异性识别ALV-J-gp85蛋白。进行IFA验证,表明单抗能与ALV-J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不与ALV-A毒株和ALV-K毒株反应。对制备的单抗KD4和KE5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2株单抗都能特异性识别ALV-K-gp85蛋白。进行IFA验证,表明2株单抗都能与ALV-K毒株发生反应,此外,2株单抗还能识别ALV-A毒株。本次研究制备的ALV-J单克隆抗体为制备ALV-J国产化抗原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研制的ALV-AK单克隆抗体对于ALV-K今后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为今后ALV-AK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8-04-01)
吴丹丹,徐斯日古楞,李慧萍,鲁凤霞,刘淑英[10](2018)在《蒙古绵羊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囊膜蛋白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隆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en JSRV)全基因组序列,针对env基因分析其结构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囊膜蛋白表达。根据Gen Bank中提供的en JSRV DNA序列(AF152615)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进行序列扩增并克隆,并对克隆结果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将添加了Bam H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env基因片段克隆至p ET-32a载体构建表达质粒,并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中诱导囊膜蛋白表达,最后利用SDS-PAGE电泳及Western-blot检测、鉴定囊膜蛋白。结果显示,en JSRV序列长7 382 bp,其中env基因片段长1 836 bp,en JSRV与en JSRV-23的同源性为97.3%。PSORTⅡ及DNAStar等软件预测分析en JSRV囊膜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线粒体内膜等位置,且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在37℃条件下,0.5 mmol/L IPTG诱导转入p ET32-Env的E.coli BL21(DE3),8 h后可获得分子质量约为89 ku的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囊膜蛋白。本试验测定了en JSRV全基因序列,并成功构建了表达囊膜蛋白的p ET32a-Env载体,为今后制备en JSRV-Env抗体奠定了试验基础,同时为囊膜蛋白生物学功能的深入探讨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囊膜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筛选与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syncytin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首先分别构建诱饵质粒Syncytin-pKT25与基因组文库质粒,然后共转入报告菌株DHM1感受态细胞中,并采用抗性筛选得到含有互作蛋白质的菌株。结果发现,筛选到一条包括31个氨基酸的短肽。进一步通过回复杂交和Co-IP验证,确定筛选到的蛋白质与syncytin是否具有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到一条与syncytin具有相互作用的氨基酸短肽SJ-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囊膜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李景凤.BmNPV芽生病毒囊膜蛋白组成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9
[2].井敏敏,司徒健文,陶瑞,范欣,井申荣.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囊膜蛋白Syncytin互作蛋白质筛选[J].生命科学研究.2018
[3].周祺,顾香雪,许泽军,黄荣,黄军生.抗羊口疮病毒囊膜蛋白B2L小鼠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8
[4].冯敏,孔祥硕,张健家,许伟凡,吴小锋.与病毒囊膜蛋白GP64互作的家蚕细胞蛋白SINAL10鉴定及其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中的作用[C].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5].吴丹丹,赵娟,徐先达,张洁,王晓娟.enJSR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囊膜蛋白表达分析[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叁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8
[6].胡海.新城疫病毒HR09株囊膜蛋白耐热分子基础研究[D].扬州大学.2018
[7].吴丹丹.enJSR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囊膜蛋白表达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8].赵娟,徐斯日古楞,李慧萍,刘淑英.绵羊肺腺瘤病毒囊膜蛋白引起绵羊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恶性转化[J].畜牧兽医学报.2018
[9].刘兰.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和K亚群囊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长江大学.2018
[10].吴丹丹,徐斯日古楞,李慧萍,鲁凤霞,刘淑英.蒙古绵羊内源性绵羊肺腺瘤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囊膜蛋白的表达分析[J].中国兽医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