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评价论文-戴金菊,谈福林

诊断性评价论文-戴金菊,谈福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诊断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学数学,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学困生

诊断性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戴金菊,谈福林[1](2019)在《基于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中的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补基”策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数学对学困生的研究,可以超越经验层面,采用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相对专业的途径进行。基于相关的理论,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学困生的成因进行研究与判断,进而提出"补基"策略,在实践中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数学教学通讯》期刊2019年28期)

施燕璐[2](2019)在《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新一轮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①的颁布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教师围绕“素养为本”去开展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更加高效的化学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而基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研究课题。其中化学课程评价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又是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相应的诊断性评价,如何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性反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素养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和关键目标。尽管多年以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一直是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素养体系及基于“素养为本”的诊断性评价研究的相对滞后,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仍处于“口号”状态,也使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主观、随意性强。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回答: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形成与发展?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沿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本研究开展基于“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研究,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着导向、诊断以及激励的作用,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促进教师“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本文选择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学实验研究法探讨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应用的问题。本文实证研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在厘清相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以及在综合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界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传统以及新课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学段要求,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元素化合物课”为例,构建具体课例学习要素调查表的假设框架并编制针对性的诊断性测试卷,开展了诊断性评价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教学实验,对实验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相关教师访谈提纲,了解一线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诊断性评价的状况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中的渗透情况,分析归纳出了诊断性评价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得到广泛及有效地实施的原因,并根据访谈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通过设计相关的学生问卷调查,包括前测和后测共两份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实验班学生在参与教学实验研究前后对化学学科的态度以及对评价方式的看法的转变。最后还用开展教学实验研究期间学生们参加的两次标准化测验的成绩分析比较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前后的变化与差距。实验数据显示,将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诊断性评价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转变,化学学习策略的改进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的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考试分数只是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一方面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开始研究个体学习的反馈信息,并分析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而对于化学教师来说,利用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来审视自身教学安排中的问题从而有依据地改进、调整和提升课堂教学计划,这对于教师自身诊断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最后在对教育教学实验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实施策略,分析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学生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导向,为研究整个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抛砖引玉。(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陈新忠,李婧[3](2019)在《利用诊断性评价改进高中英语教学——以高叁英语阅读填空教学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处理好教、学、评的关系,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的。有效的诊断性评价有助于教师找准学生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诊断性评价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确定评价目标,设计评价方案;进行多元诊断,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追踪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归纳策略经验。(本文来源于《英语学习》期刊2019年02期)

吕修艳[4](2019)在《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学科作为初中学段的一门必修课,承载着学校美育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音乐学科"学"与"考"的分离,使得音乐素养的评价缺少指标、量表标准的客观尺度,既无法真实地反映学生音乐学习的情况,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难以进一步开发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03期)

范文翔,马燕,张一春[5](2018)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诊断性评价分析——以重庆市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诊断性评价,有助于促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与健康发展。文章根据文献分析和专家建议从教育教学的过程视角,构建了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诊断性评价体系,并对重庆市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诊断性评价。研究发现:当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还很不理想,还未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资源配置、专职师资配备、课程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研究生对相关优惠政策了解程度并不高且参与意愿普遍较低。鉴于此,文章提出一些建议与对策,以期促进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来源于《数字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吴涛,张晖,吴敏[6](2018)在《大学英语诊断性练习系统中诊断性评价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线学习系统中没有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大多需要学习者自主设定学习策略、调整学习步伐,这导致了学习者缺乏个性化的指导,使得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大学英语诊断性练习系统中提出了诊断性评价模型.该模型使用大量实际数据,从学习状态、题型关联分析、知识点关联分析和四级成绩预测这四个角度进行数据分析,并使用S-P表分析法、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分别建模,最终将这四个模型结合得到了诊断性评价模型,并在大学英语诊断性练习系统中进行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诊断性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辅助学习者进行练习,提高四级成绩.(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11期)

冯玉蓉[7](2018)在《通过诊断性评价完成师生合作的数学课堂》一文中研究指出师生合作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我们的现代化课堂也逐渐重视这一点。而要想设计好的师生合作课堂,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特点,这也就是对应的诊断式评价。本文介绍了诊断性评价要根据学生特点的分类以及师生合作课堂的几种设计形式。(本文来源于《数学大世界(上旬)》期刊2018年11期)

陈新忠[8](2018)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诊断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诊断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无效的学习行为和薄弱的学习环节进行分析,兼顾与学习相关的多种因素作出诊断,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国内外均有可用于诊断性评价的大规模测试,而"优诊学"是正在从研发走向实际应用的线上高中英语诊断性测评体系。利用"优诊学"展开的研究,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模式。(本文来源于《英语学习》期刊2018年10期)

赵彦芳[9](2018)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就是以医生诊视病人判断其病症的方式进行英语写作教学,其基本理念是师生互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批判反思和综合分析。诊断性评价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激发了其写作兴趣。(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28期)

杨吕娜[10](2018)在《诊断性评价研究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诊断性评价为教与学的改进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随着认知诊断测试的兴起,诊断性评价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反馈。对教师和学习者的诊断能力的提出,拓展了评估素养的内涵。诊断性测试反馈有多层面架构和不同的参照体系,可以为不同利益相关者作出决定提供不同的反馈信息。如何基于学生的表现设计诊断性测试,如何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反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本文来源于《中国考试》期刊2018年09期)

诊断性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新一轮的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随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①的颁布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教师围绕“素养为本”去开展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更加高效的化学课堂教育教学模式。而基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研究课题。其中化学课程评价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而化学课堂教学评价又是化学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相应的诊断性评价,如何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性反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深化。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而素养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和关键目标。尽管多年以来,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一直是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但素养体系及基于“素养为本”的诊断性评价研究的相对滞后,使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仍处于“口号”状态,也使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主观、随意性强。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回答: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形成与发展?如何科学有效地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沿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本研究开展基于“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研究,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有着导向、诊断以及激励的作用,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可促进教师“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本文选择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为研究对象,在相关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教学实验研究法探讨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应用的问题。本文实证研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在厘清相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关系的基础上,以及在综合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界定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传统以及新课标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学段要求,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元素化合物课”为例,构建具体课例学习要素调查表的假设框架并编制针对性的诊断性测试卷,开展了诊断性评价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教育教学实验,对实验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相关教师访谈提纲,了解一线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诊断性评价的状况以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中的渗透情况,分析归纳出了诊断性评价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得到广泛及有效地实施的原因,并根据访谈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通过设计相关的学生问卷调查,包括前测和后测共两份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实验班学生在参与教学实验研究前后对化学学科的态度以及对评价方式的看法的转变。最后还用开展教学实验研究期间学生们参加的两次标准化测验的成绩分析比较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教学实验前后的变化与差距。实验数据显示,将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诊断性评价运用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化学学习态度的转变,化学学习策略的改进以及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的确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考试分数只是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一方面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他们开始研究个体学习的反馈信息,并分析和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而对于化学教师来说,利用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得到的反馈信息来审视自身教学安排中的问题从而有依据地改进、调整和提升课堂教学计划,这对于教师自身诊断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最后在对教育教学实验研究结论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基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实施策略,分析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同时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学生化学学习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导向,为研究整个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抛砖引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诊断性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戴金菊,谈福林.基于诊断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中的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补基”策略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

[2].施燕璐.基于“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诊断性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陈新忠,李婧.利用诊断性评价改进高中英语教学——以高叁英语阅读填空教学设计为例[J].英语学习.2019

[4].吕修艳.初中音乐素养诊断性评价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9

[5].范文翔,马燕,张一春.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诊断性评价分析——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数字教育.2018

[6].吴涛,张晖,吴敏.大学英语诊断性练习系统中诊断性评价模型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8

[7].冯玉蓉.通过诊断性评价完成师生合作的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

[8].陈新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诊断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英语学习.2018

[9].赵彦芳.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的诊断性评价研究[J].科技视界.2018

[10].杨吕娜.诊断性评价研究的发展[J].中国考试.2018

标签:;  ;  ;  ;  

诊断性评价论文-戴金菊,谈福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