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跳动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体外循环,心脏,瓣膜,低温,手术,白介素,房室。
心脏跳动中论文文献综述
冯健,谭宁,蒙伟平,覃聪昕[1](2017)在《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5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16例心脏瓣膜病患者按照患者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住院号单号)与观察组(住院号双号)。对照组58例,实施心脏跳动中经胸骨正中常规手术。观察组58例,实施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完成后第2周比较2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输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心室颤动、低心排综合征、血红蛋白尿、肺部感染)。结果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可缩短心脏瓣膜病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减少术中输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新医学》期刊2017年08期)
陈伟,黄小伟[2](2016)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情况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状况。方法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选择心脏跳动中行房室缺修补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状况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3岁;n=40)、B组(年龄3~12岁;n=40)、C组(年龄>12岁;n=40),对所有患者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治疗,对叁组患者切片前(t_1)、体外循环开始前(t_2)、体外循环停机后10min(t_3)、术毕(t_4)时间点抽取血液进行肌钙蛋白Ⅰ浓度测定及对比,了解患者心肌损伤状况。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t_3、t_4时间点c Tn Ⅰ浓度与t_1、t_2时间点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B组、C组患者t_3、t_4时间点cTn Ⅰ浓度与A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C组患者t_3、t_4时间点c Tn Ⅰ浓度与B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后存在一定心肌损伤,且患者年龄越小,损伤越严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6年31期)
郭永宽[3](2013)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手术对血清胱抑素C和尿白介素-18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接受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中胱抑素C和尿液中白介素-18的水平,并与传统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手术做对比,研究该术式对上述标记物的影响和意义。方法:选择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需要接受体外循环下二尖瓣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心脏不停跳组(实验组)和停跳组(对照组)。于术前(T1)、术后1小时(T2)、术后12h(T3)、术后24小时(T4)、术后48小时(T5)五个时间点留取外周静脉血和尿液标本;分别检测血清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和尿白介素-18水平,对比手术前后和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①两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术后24小时内持续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小时出现回落,实验组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较术前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时点血清胱抑素C水平实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趋势实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尿白介素-18水平在术后1小时至术后24小时显着升高,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小时回落至术前水平(P>0.05),在T4时点实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围手术期尿白介素-18水平升高趋势实验组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③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在术后24小时后有显着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升高趋势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肾损伤标记物血清胱抑素C和尿白介素-18在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即可出现变化,比临床常用的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出现更早,提示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对血清胱抑素C和尿白介素-18的影响较传统心脏停跳的体外循环手术小,且恢复较快。(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3-05-01)
吴熙明,何巍,郑宝石,冯旭[4](2012)在《心脏跳动中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脏跳动中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疗效。方法将1996年1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8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42例)和停跳组(41例)。对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心功能情况、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停跳组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0.05);正性肌力药使用量少于停跳组(P<0.01);随访中停跳组有2例术后10年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不停跳组一例术后7年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结论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直视下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安全、有效,对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应该更加积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2年29期)
周涛,何巍,谢晓勇[5](2012)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手术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浅低温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手术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人工瓣膜置换手术的空腹血糖受损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停跳组与不停跳组,停跳组在中度低温心脏停跳下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分别于手术前、麻醉诱导后、CPB开始后30 min、停CPB时、CPB后2 h和术后第1、3、5天共8时间点采集血样,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变化,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跳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TNF-α水平在CPB开始后30min至术后第3天较CPB前升高(P<0.05),不停跳组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1天较CPB前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胰岛素水平在CPB开始后30 min至术后第1天较CPB前显着升高(P<0.05),不停跳组浓度较停跳组低(P<0.05)。结论在空腹血糖受损的患者使用心脏不停跳技术可以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助于缓解胰岛素抵抗,维护葡萄糖代谢的稳态。(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2年09期)
韦高翔,何巍,刘永春[6](2010)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16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浅低温(31~33°C)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4月166例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早期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肺部感染2例,均治愈。无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瓣周漏、左室破裂。112例随访6个月~2年,无近期死亡,无抗凝相关并发症,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手术并发症少,术中心肌保护好,术后心功能恢复快。(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21期)
谭宁,吴勋宁,蒙伟平,冯健,王庆淮[7](2010)在《左前外胸切口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5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2009年,我院应用右前外侧胸切口在心脏跳动中完成了25例心内直视手术,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1例,女14例,年龄11~68岁,平均年龄41·5岁;体重12~68 kg;13例房缺修补,9例二尖瓣置换,(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吴熙明[8](2010)在《心脏跳动中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心脏跳动中生物瓣心瓣膜置换术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87例患者接受心脏跳动中生物瓣心瓣膜置换术,其中心功能分级( N YHA)Ⅰ级2例,Ⅱ~Ⅲ级35例,Ⅳ级50例,合并心房颤动56例,合并糖尿病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3例。行二尖瓣置换20例,主动脉置换术17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置换20例,二尖瓣置换加叁尖瓣成形15例,再次瓣膜置换15例,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患者。结果:本组病人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亡率为1.2%(1/87)。86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3.4±2d(6~29d)。术后随访67例,随访时间3月~6年。随访率77.1%(67/86)。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例出现出血和血栓并发症,发生率1.2%,1例于1年后死于真菌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无衰败再次瓣膜手术。结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施行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效果良好,尤其适用于重症瓣膜病变者,中远期抗凝相关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0-05-01)
郭建极,何巍,陈铭伍,郑宝石,冯旭[9](2009)在《心脏跳动中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11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11例心脏跳动中Bentall术治疗马凡综合征的经验。方法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分流冠状静脉窦逆灌心脏跳动中Bentall手术治疗11例马凡综合征患者,其中合并二尖瓣置换2例。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均无严重心律失常,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马凡综合征的首选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对Bentall手术操作无影响,且对患者的心肌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本文来源于《微创医学》期刊2009年04期)
冯旭,周华富,覃家锦,何巍,廖寿合[10](2009)在《心脏跳动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围术期血浆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变化规律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浅低温心不停跳组)和对照组(中度低温心停跳组),每组20例。于体外循环(CPB)前后6个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两组CPB期间MDA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较实验组升高明显,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PB期间SOD有不同程度降低,对照组较实验组降低明显,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较对照组减少MDA生成,减少SOD下降趋势,推测心脏跳动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有较佳心肌保护效果。(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09年06期)
心脏跳动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状况。方法于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选择心脏跳动中行房室缺修补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状况将患者分为A组(年龄<3岁;n=40)、B组(年龄3~12岁;n=40)、C组(年龄>12岁;n=40),对所有患者麻醉下进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治疗,对叁组患者切片前(t_1)、体外循环开始前(t_2)、体外循环停机后10min(t_3)、术毕(t_4)时间点抽取血液进行肌钙蛋白Ⅰ浓度测定及对比,了解患者心肌损伤状况。结果 A组、B组、C组患者t_3、t_4时间点c Tn Ⅰ浓度与t_1、t_2时间点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B组、C组患者t_3、t_4时间点cTn Ⅰ浓度与A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C组患者t_3、t_4时间点c Tn Ⅰ浓度与B组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后存在一定心肌损伤,且患者年龄越小,损伤越严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跳动中论文参考文献
[1].冯健,谭宁,蒙伟平,覃聪昕.心脏跳动中微创二尖瓣置换术58例[J].新医学.2017
[2].陈伟,黄小伟.心脏跳动中房室缺修补术体外循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变化及其心肌受损情况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
[3].郭永宽.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手术对血清胱抑素C和尿白介素-18的影响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
[4].吴熙明,何巍,郑宝石,冯旭.心脏跳动中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2
[5].周涛,何巍,谢晓勇.浅低温心脏跳动中瓣膜置换手术对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
[6].韦高翔,何巍,刘永春.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二尖瓣置换术166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
[7].谭宁,吴勋宁,蒙伟平,冯健,王庆淮.左前外胸切口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25例报告[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
[8].吴熙明.心脏跳动中生物瓣膜置换的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D].广西医科大学.2010
[9].郭建极,何巍,陈铭伍,郑宝石,冯旭.心脏跳动中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综合征11例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09
[10].冯旭,周华富,覃家锦,何巍,廖寿合.心脏跳动中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