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秀(河南省尉氏县第三人民医院475500)
【摘要】心内科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作为医院护理的特殊群体,通过对老年患者进行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建立防护措施,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注意用药安全,加强护理管理职能,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护理的安全。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心内科住院患者终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作为医院护理的特殊群体,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猝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其安全,所以说老年住院患者是医院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存在着较大的护理风险,如何加强高龄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规避护理风险,是护理管理者急需探讨的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安全管理规范,强化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保证了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
1安全隐患表现及原因分析
1.1患者因素由于患者多属年老多病、行动不便、心肺功能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对冷热感觉不灵敏,部分患者治疗效果较差,易发生冻伤、烫伤、自伤、自杀等意外。
1.2安全因素
1.2.1跌倒、坠床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等常步态不稳,起立和迈步艰难,易突发晕厥,引起跌倒、坠床。
1.2.2压疮、烫伤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保护性反应降低,加之老年患者活动受限、全身营养障碍,所以很容易发生压疮、烫伤。
1.2.3管道滑脱老年患者意识障碍、有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或翻身不当引起导尿管、鼻饲管、中心静脉导管等滑脱。
1.2.4健康教育不到位入院时反复告诉患者便秘、用力排便容易诱发心衰、心肌梗死、心脏破裂、脑卒中等,但是有些老年患者仍不注意,有的给药时间不合理,有的饮食管理及活动度指导跟不上。
1.3药物不良反应有报道60岁以上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其他年龄组的2.5倍。心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药物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尿潴留、肾毒性以及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刺激血管等。
1.4护理人员因素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对老年人生理、病理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少,且工作年限较短,临床护理经验不足,不能做到及时发现老年病人的病情变化、用药的不良反应以及老年并发症的预防等,给护理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2对策
2.1建立防护措施如:走廊有扶手,床四周有护栏,可升降高度,方便病人上下床;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1],病房宽敞,病室床、桌、椅摆放合理,位置固定;室内光线充足柔和,有夜灯设置,保证患者夜间行走安全;卫生间有呼叫器和扶手,不设门槛,地面应平坦而不滑,卫生员拖地时要求拧干拖把,每拖完一块地板,及时用干布擦干;每个房间备小凳,便于不能站立清洗的患者坐着清洗。对门窗、厕所、水房、病室床单元设施等患者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设专人管理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2.2重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向病人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心血管疾病患者多见于老年人,他们常伴有其他疾病,行动不便,易发生摔倒、坠床等意外,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加强入院宣教,做好应有的防护设施,密切巡视病房,必要时留陪护,防止意外的发生;让病人及家属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如一些药物治疗会增加病人摔倒的危险性。告诉患者使用脱水、安眠、抗精神病药后出现眩晕、乏力或走路摇晃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不宜过饱,切忌暴饮暴食,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需要帮助时随时按呼叫器叫护士帮忙等。
2.3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讨论会护士长将出现的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记录在本,每月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2.4注意用药安全心内科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且所患的慢性病还具有病史较长不易治愈的特点,因此,许多老人不仅常年反复用药,而且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明确用药指征,可根据患者的特点,采取形象的、多次的、反复的指导方法帮助患者记忆。护士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按时送给患者,并亲自照顾服下。内服与外用药应分开,标记鲜明,向老人讲解清楚,使其确实明白。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夜间或睡眠中给老人服药,一定要把老人叫醒后再服药,以防似醒非醒服药误人气管造成呛咳,粉剂应装胶囊或加水混成糊状再服。肌肉静脉给药时,速度宜慢,边注射边观察,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注射,同时报告医生;推注完药物后不要让老人立即起床,继续观察2~3min。对出院后需继续服用药物者,应向患者及其家属采用口述和书面的方法,认真地做好服药指导。
2.5加强护理管理职能建立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存在的隐患及护理缺陷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安全制度和操作流程,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种护理常规,从操作技术、用药安全、感染控制、仪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管理者善于用护理差错事故和发生不安全事件及时教育护士,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吸取教训。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根据护士的能力、资历、护理工作强度做到合理排班。加强护士专业培训: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2]。只有不断完善和更新知识,才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3小结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3]。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筑牢安全底线,才能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如何规范护理行为,强化质量意识,做到以人为本,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缺陷,确保病人的安全。只有用科学的手段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使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针对其生理、心理特征抓重点环节,进行系统管理,才能切实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安全的服务,有效减少安全隐患,保证老年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晓玲.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2:104.
[2]蒲菊芬.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
[3]缪微菁.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3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