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营养期杀虫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杀虫,杆菌,蛋白,营养,基因,芽孢,枯草。
营养期杀虫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余晓娇,刘晓艳,杨自文[1](2015)在《苏云金芽胞杆菌NBIC-380菌株营养期杀虫蛋白3Aa基因(vip3Aa)在大肠杆菌及芽胞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期杀虫蛋白3A(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 3A,Vip3A)对鳞翅目(Lepidoptera)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对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具有高毒力的野生型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esis,Bt)NBIC-380菌株总DNA为模板,PCR扩增vip3Aa(Gen Bank登录号:KT307982)全长基因约2.4 kb。将vip3Aa基因插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载体p GEX-6p-1和p ET-28a以及Bt表达载体p BMB1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GV3、p EV3和p BV3。将p GV3和p EV3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 BV3转化Bt BMB171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168菌株。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表明,vip3Aa基因在BL21(DE3)、Bt BMB171和Bs168中均有表达,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88 k D。纯化后的蛋白及Bt中表达的蛋白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二龄幼虫进行了生物测定,在大肠杆菌表达的蛋白没有杀虫活性,而在芽胞杆菌中表达的蛋白有杀虫活性,半数致死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分别为6.185 6(Bt BMB171)和2.984 6 mg/m L(Bs168)。生测结果表明,Bt NBIC-380菌株的vip3Aa基因表达的蛋白对棉龄虫具有一定杀虫活性。本研究为丰富Vip的基础研究和构建高效广谱的工程菌提供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陈凡冰,宋飞飞,石鹏,黄志鹏,关雄[2](2014)在《苏云金芽胞杆菌WB5中营养期杀虫蛋白3Aa基因(vip3Aa)的克隆、表达与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cidal protein,Vip)是由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营养生长指数中期至稳定期期间分泌产生的一类新型杀虫因子,分为Vip1、Vip2和Vip3叁种,以Vip3的研究最为深入。Vip3A对鳞翅目(Lepidoptera)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Bt WB5菌株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vip3Aa(Gen Bank登录号:AAM22456)全长,将该片段纯化回收后与p MD18-T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进行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将vip3Aa基因片段与经同样酶切的表达载体p Czn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Czn1-vip3Aa,转入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TM(DE3),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在沉淀和上清中均有约88 k D VIP3Aa蛋白质表达产物;采用Ni亲和树脂对上清中的VIP3Aa融合表达蛋白进行了纯化,获得了纯化蛋白。本研究成功亚克隆了vip3Aa基因,并表达纯化了VIP3Aa蛋白,为后续研究VIP3Aa蛋白在昆虫中肠的作用受体提供了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徐沙,夏立秋,丁学知[3](2013)在《Bt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及其作用受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是苏云金芽胞杆菌在对数生长中期开始分泌表达的一类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的蛋白质,它与已知的杀虫晶体蛋白相似性很低。本文主要从vip3基因的挖掘,Vip3蛋白的特性、作用受体及其应用等方面作简要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刘京国,师光禄[4](2012)在《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Vip3毒素的研究进展,从Vip3毒素的类型、理化特性、功能、杀虫机理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综述。并指出,尽管Vip3毒素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在后续研究中亟待解决。(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2年15期)
张安红,罗晓丽,肖娟丽,王志安,吴家和[5](2012)在《Bacillus thuringiensis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与其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生物杀虫剂。它能够产生多种杀虫因子,其中,最主要的是杀虫晶体蛋白(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ICPs)和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Vip)。当前,大部分商业化利用的转基因作物均为杀虫晶体蛋白类,随着这些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害虫对这些较为单一的杀虫蛋白产生抗性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Vip3是Vip杀虫蛋白中的一类,不形成蛋白晶体,和ICPs在进化上没有同源性;其对鳞翅目、鞘翅目和同翅目等害虫具有毒杀作用,抗虫谱较广。目前,已经把Vip3基因导入了水稻、玉米和棉花等多种作物中,为作物抗虫育种、延缓害虫产生抗性和减少作物产量损失等带来新的前景。(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5期)
张彦,邹郎云,梁革梅,吴孔明,郭予元[6](2011)在《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a对棉铃虫中肠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敏感品系棉铃虫的4龄幼虫(Helicoverpa armigern Hubner)饥饿24h后,分别饲喂正常饲料和含Vip3Aa毒素的饲料,在饲喂不同时间后取中肠固定,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棉铃虫取食不同饲料后中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发现,取食正常饲料的棉铃虫中肠组织随着时间的增加变化不明显;而取食含Vip3Aa的饲料后中肠组织逐渐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微绒毛脱落,细胞核核膜不清晰,染色质分布不均匀,质膜界限不明显,线粒体变形,内脊不清晰,内质网杂乱不规则;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病变越来越明显,到第3天的时候微绒毛脱落变形最严重。此实验初步明确了Vip3Aa对棉铃虫中肠组织的破坏作用,通过对Vip3Aa引起棉铃虫中肠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为进一步明确Vip3Aa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1-11-06)
任小芳[7](2011)在《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a在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孢白僵菌作为最为常见的虫生真菌,寄主范围广,且易于大量生产,在自然环境中有时能在寄主种群中形成流行病,有利于抑制虫口的大发生。但由于其对害虫的致死时间较长、对环境条件要求又高,所以球孢白僵菌杀虫剂应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菌株毒力是当今世界上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球孢白僵菌Bb13和Bb1944作为出发菌株,分别引入苏云金杆菌的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a,构建了两个转基因工程菌株。根据苏云金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a序列设计全基因扩增引物,并在引物两端添加合适的酶切位点EcoRI和XhoI,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将纯化的PCR产物和含有筛选标记bar基因的载体pbarGPE1质粒分别进行XhoI和EcoRI双酶切,再次纯化,然后,将两者的纯化物进行连接,构建成真菌表达载体pbarGPE1-vip3Aa。将构建好的质粒经ScaI酶切线性化后,利用芽生孢子转化法转入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Bb13和Bb1944菌株内,得到白僵菌工程菌株Bb13V和Bb1944V。RT-PCR结果证明Vip3Aa在两个工程菌株中均能得到成功转录。在室内恒温25℃条件下,用喂食、喷雾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测定1×10~5、1×10~6、1×10~7、1×10~8和2×10~8孢子/ml五个不同孢子浓度下Bb13和Bb1944的原始菌株和工程菌株对二龄马尾松毛虫和玉米螟的毒力,将测定结果用DPS进行数据分析。对松毛虫测定的结果表明,在2×10~8孢子/ml孢子浓度下,工程菌株和非工程菌株间致死率差异不大。在1×10~5、1×10~6、1×10~7和1×10~8孢子/ml四个不同孢子浓度下处理条件下,采取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工程菌株均原始菌株致死率提高30%以上;喷雾处理的毒力提高33.6~62.1倍;喂食处理组的致死率均高于喷雾处理。在所有处理中,喂食和喷雾相结合的处理组致死率最高。在1×10~8孢子/ml浓度下,喂食处理的致死率显着高于喷雾处理,致死中时缩短6.89d。对玉米螟测定的结果表明,工程菌株各处理组均比原始菌株的死亡率高;喷雾处理的毒力提高了50.5~78.1倍;在2×10~8孢子/ml浓度下,喷雾组的致死中时(4.84)比原始菌株(6.42)缩短了1.58d。两个菌株的毒力测定都说明Vip3Aa基因在转入白僵菌后得到了表达,使得工程菌对松毛虫和玉米螟的毒力明显增强。(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陆澄滢[8](2010)在《苏云金芽孢杆菌新型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期杀虫蛋白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在营养生长对数中期至稳定期期间分泌产生的一类新型杀虫蛋白。Vip根据蛋白质序列同源性主要分为叁类:Vip1、Vip2和Vip3,以Vip3的研究最为深入,Vip3对鳞翅目害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本文就Vip3的类型和杀虫活性、作用机理、基因的定位和分离、基因重组和转Vip3基因植物等方面详细介绍Vip3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期刊2010年10期)
邱思鑫,范晓静,洪鹏翔,关雄,胡方平[9](2010)在《苏云金芽胞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常被用于表达杀虫和抗菌蛋白。为了探讨苏云金芽胞杆菌B.thuringiensis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情况,促进杀虫防病工程菌构建,将枯草芽胞杆菌168菌株核糖体小亚基S4蛋白基因的启动子与苏云金芽胞杆菌WB7菌株vip3A基因的编码序列连接,插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与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载体pAD123,得到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ADpvip,将重组质粒转化枯草芽胞杆菌标准菌株168和分离自辣椒体内的生防内生枯草芽胞杆菌BS-2菌株中,获得工程菌株。SDS-PAGE分析表明在枯草芽胞杆菌168菌株的部分工程菌株中有约88kDa大小的VIP条带,而BS-2的工程菌株中未见相应的条带,表明Vip3A蛋白仅在168菌株中表达。生物测定表明有5株168的工程菌株(168vip1-4,6)表现较高的杀虫活性,工程菌株发酵稀释液(约107CFU/mL)处理的小白菜叶片饲喂斜纹夜蛾2龄幼虫72h的杀虫效果可达87.64%~92.13%,但vip3A基因转入内生枯草芽胞杆菌BS-2中不表现杀虫作用。毒力测定表明168vip2菌株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72h的LC50为0.0194mL/mL。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基因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构建杀虫防病工程菌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秦毅[10](2010)在《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al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肠道与体壁侵染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为典型的昆虫病原真菌,一般经昆虫体壁附着和穿透而侵染致死寄主,由于侵染潜伏期较长而对咀嚼式口器的暴食性害虫控制效果较差。菌株毒力改良往往基于内源体壁降解酶或外源毒素基因的导入,但少见利用昆虫肠道毒力因子改造菌株的成功报道。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可分泌产生若干高效的营养生长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 Vip3A,对咀嚼式鳞翅目害虫表现很高的肠道毒力,但其很低的分泌量和非晶体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其除了转基因抗虫植物的利用途径之外迄今未见可制剂化的利用途径。利用极易生产和剂型化的生防真菌分生孢子作为Vip3A之类肠道毒力因子的载体,发挥真菌孢体壁侵染和摄入后肠道感染的互补优势,是害虫微生物防治的新挑战。为此,本研究以暴食性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为对象,从筛选具有较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菌株入手,构建高表达Vip3Aal (Vip3A毒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设计合理的方法评价工程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以确认其经体壁附着、口器摄入或双途径侵染的杀虫效应。主要内容和结果分述如下: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菌株筛选为了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作为Vip3Aal的受体菌株,对生物学性状和抗逆性状良好的12株球孢白僵菌,采用国际标准喷塔法分别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进行1x108个孢子/mL的高浓度体壁喷雾接种的生物测定,并以0.02%吐温80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接种后在25℃和12L:12D条件下饲养并逐日观察7天,试虫(每处理87~97头)的死亡率用对照死亡率(从第3天到第7天为1.11%~11.11%)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在平均2473个/mm2的孢子附着量下,供试菌株引起的幼虫校正死亡率为33.9%~82.4%。除诱发死亡率过低的2株之外,其余10株供试菌高剂量接种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致死中时LT5o在3.9~5.4天不等。其中,Bb2860菌株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侵染力最强,致死率最高,作为后续毒力改造的受体菌株。杀虫蛋白Vip3Aal在球孢白僵菌中的转化表达与活性分析用芽生孢子转化体系介导,以草丁膦抗性基因bar为筛选标记,将vip3Aal基因导入球孢白僵菌野生株Bb2860 (BbW)中。通过一系列筛选鉴定,获得了一株生长和产孢性状良好且具有遗传稳定性的工程菌株BbV28。Western杂交和免疫胶体金定位分析显示,Vip3Aal蛋白在BbV28中组成型高表达且在其气生分生孢子细胞质呈均匀分布。用经浓度为5x108个孢子/mL的BbV28分生孢子悬液或60μg/mL原核表达的Vip3Aal溶液浸渍过的甘蓝叶片喂饲斜纹夜蛾四龄幼虫18h时后,幼虫出现个体缩小、麻痹等相同症状,而此时摄入相同浓度BbW分生孢子悬液或仅0.02%吐温80处理叶片的幼虫表现正常。用抗Vip3Aal兔血清多克隆抗体对取食BbV28分生孢子18和36 h后的四龄幼虫的中肠内容物提取液进行Western杂交,显示出与大肠杆菌表达的Vip3Aal处理组肠液样品中相同的清晰条带,主要条带的分子量约为62 kDa,与文献报道经中肠液消化后的Vip3A活性片段的分子量大小一致。与此相反,在摄入BbW处理的对照组幼虫的中肠液样品中,没有被上述多克隆抗体检测到任何信号。以上结果说明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BbV28的分生孢子在进入昆虫中肠后,可释放出其内表达的Vip3Aal并发挥其应有的肠道毒力因子作用。由此证明,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作为肠道毒力因子Vip3Aal的运送载体,通过昆虫咀嚼式口器摄入抵达中肠而发挥杀虫作用。转vip3Aal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不同侵染方式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为合理评价转vip3Aal基因的工程菌株BbV28对靶标害虫的杀虫效力,采用全自动喷塔法,将工程菌株BbV28和野生株BbW的分生孢子分别以体壁感染(生测Ⅰ)、摄入感染(生测Ⅱ)和双途径复合感染(生测Ⅲ)的叁种不同方式接种斜纹夜蛾二龄幼虫,进行平行的生物测定。每个生测包含4×106、2×107and 1×108个/mL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液处理和仅0.02%吐温80无菌水的空白对照。由此,叁种浓度的孢子悬液喷雾分别产生低、中、高叁个接种剂量,分别为53-66、337-390和1242-1397个孢子/mm2。每剂量处理设3次重复,每重复接种试虫30-40头。每日更换新鲜的无菌(生测Ⅰ)或带菌(生测Ⅱ和Ⅲ)甘蓝叶片供试虫取食并逐日观察记录死亡率共7天,每日挑出虫尸并将保湿培养。所获数据用DPS软件进行两因素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和时间一剂量一死亡率模型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两株菌接种后导致的幼虫死亡率都随接种剂量增加和接种后时间延长而升高。各菌株接种后第7天引起的幼虫累计死亡率在叁种生测间和叁个接种剂量间均差异显着。在同一接种浓度下,生测Ⅱ和Ⅲ中BbV28处理的幼虫死亡显着快于BbW的处理,而生测Ⅰ中两株菌导致的幼虫死亡趋势无显着差异。空白对照组的幼虫平均死亡率在生测Ⅰ~Ⅲ中无明显差异,分别为8.1%(±4.4),3.8%(±4.2)和6.2%(±3.3)。此外,在生测Ⅰ中,两株菌经体壁接触感染的幼虫均表现出相同的典型真菌致死症状,即保湿培养3天后的虫尸体表长出茂密的菌丝并产孢。在生测Ⅱ和Ⅲ中,经BbW感染致死的幼虫显示出与生测Ⅰ中相同的症状,而经由BbV28感染而死亡较早的幼虫则多个体萎缩变小,在相同条件下保湿培养3天后虫尸体表菌丝稀疏甚至无菌丝长出。各菌株不同接种方式的生测数据很好地拟合时间一剂量一死亡率模型,由此计算出各菌株随时间变化的致死中浓度LC50和随接种浓度变化的致死中时LT50。在主要经体壁感染的生测Ⅰ中,BbW和BbV28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LC50值及其95%置信限随接种后天数的变化无明显差异,分别由第3天的2.6(0.8-8.5)×104和1.5(0.6-4.1)×104个孢子/mm2减少到第7天的750(571-985)和698(539-900)个孢子/mm2。而在生测Ⅱ和生测Ⅲ中,BbW和BbV28孢子对幼虫的LC50值的变化趋势具有显着差异。与生测Ⅰ相比,随着试虫在生测Ⅱ和生测Ⅲ中摄入BbV28孢子的机会增加,使得BbV28对试虫的LC50值比BbW在第3天分别降低定26.2和17.2倍,在第7天分别降低1.1和1.3倍。在生测Ⅰ中两株菌的LT50值随接种剂量增高而下降的趋势也十分相似。例如,在1000个在孢子/mm2剂量下,BbV28和Bb2860的LT50值分别为5.56和5.61天。而在生测Ⅱ和生测Ⅲ中,BbV28随接种后时间变化的的LT50趋势显着低于BbW。BbV28在生测Ⅱ800~1500个孢子/mm2剂量范围内的LT50值比BbW缩短26.9-34.8%,而在生测Ⅲ500-1500个孢子/mm2剂量范围内的LT50值缩短23.5-35.3%。以上结果表明,工程菌株BbV28既具有与野生菌株相似的体壁侵染毒力,又表现出Vip3Aa1特有的肠道毒力,双侵染途径的杀虫效果显着优于野生菌株有BbW。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成果有叁。一是利用国际标准喷塔接种法成功筛选到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高毒力的Vip3Aal蛋白受体菌株球孢白僵菌Bb2860。二是首次利用芽生孢子转化体系将Bt营养其杀虫蛋白基因vip3Aal导入Bb2860中,构建和筛选出能够高效表达具有肠道杀虫活性的Vip3Aal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叁是通过不同感染途径证明工程菌株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具有体壁感染和撮入后肠道感染的双途径侵染能力,其双侵染途径的毒力比野生菌株大幅提高。这是首次将vip3A基因成功转入球孢白僵菌而实现生防真菌毒力大幅提升的研究实例,创造出在发挥白僵菌既有体壁侵染优势的同时而利用Vip3A毒蛋白的新途径,有助于推动微生物杀虫剂的技术进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5-01)
营养期杀虫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cidal protein,Vip)是由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在营养生长指数中期至稳定期期间分泌产生的一类新型杀虫因子,分为Vip1、Vip2和Vip3叁种,以Vip3的研究最为深入。Vip3A对鳞翅目(Lepidoptera)害虫具有广谱杀虫活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以Bt WB5菌株总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vip3Aa(Gen Bank登录号:AAM22456)全长,将该片段纯化回收后与p MD18-T连接并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进行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将vip3Aa基因片段与经同样酶切的表达载体p Czn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Czn1-vip3Aa,转入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TM(DE3),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sopropylβ-D-1-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在沉淀和上清中均有约88 k D VIP3Aa蛋白质表达产物;采用Ni亲和树脂对上清中的VIP3Aa融合表达蛋白进行了纯化,获得了纯化蛋白。本研究成功亚克隆了vip3Aa基因,并表达纯化了VIP3Aa蛋白,为后续研究VIP3Aa蛋白在昆虫中肠的作用受体提供了基础资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营养期杀虫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余晓娇,刘晓艳,杨自文.苏云金芽胞杆菌NBIC-380菌株营养期杀虫蛋白3Aa基因(vip3Aa)在大肠杆菌及芽胞杆菌中的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5
[2].陈凡冰,宋飞飞,石鹏,黄志鹏,关雄.苏云金芽胞杆菌WB5中营养期杀虫蛋白3Aa基因(vip3Aa)的克隆、表达与纯化[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
[3].徐沙,夏立秋,丁学知.Bt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及其作用受体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3
[4].刘京国,师光禄.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2
[5].张安红,罗晓丽,肖娟丽,王志安,吴家和.Bacillusthuringiensis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与其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12
[6].张彦,邹郎云,梁革梅,吴孔明,郭予元.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a对棉铃虫中肠组织病理变化的研究[C].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7].任小芳.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a在虫生真菌球孢白僵菌中的表达[D].安徽农业大学.2011
[8].陆澄滢.苏云金芽孢杆菌新型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研究进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9].邱思鑫,范晓静,洪鹏翔,关雄,胡方平.苏云金芽胞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3A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J].昆虫学报.2010
[10].秦毅.表达苏云金芽孢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al的球孢白僵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肠道与体壁侵染力[D].浙江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