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远程镜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镜像疗法,远程康复,脑卒中,上肢偏瘫
远程镜像论文文献综述
周甜甜[1](2019)在《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的康复模式,探讨该康复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效果,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使用镜像疗法进行远程上肢功能康复锻炼提供理论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某叁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5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出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出院患者康复锻炼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的康复模式进行居家康复。两组患者均于出院前24h、出院4周及出院12周回院随访时,运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评价患者手部动作的灵活度和完成度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arthel Index,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截止本研究结束时,对照组纳入3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入本研究,观察组最初纳入39例患者进入本研究,随着研究过程进展观察组有2例患者由于未能按要求完成本研究在中途退出而被剔除,最终有观察组37例,对照组38例完成本研究并收集数据:(1)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6例;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8例。(2)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00±5.1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97±6.17)岁。(3)脑卒中类型观察组缺血型患者22例、出血型患者15例;对照组缺血型患者26例、出血型患者12例等。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出院前24h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MA上肢部分评分(t=0.535,P=0.594)、ARAT评分(t=-0.586,P=0.559)、BI指数量表评分(t=-0.270,P=0.788)。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评分比较情况: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得分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4.611,P<0.001);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得分存在组间效应差异,且在研究期间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225,P<0.001);FMA上肢部分得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417,P=0.007)。对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得分组内两两比较:(1)观察组患者出院4周、出院12周FMA上肢部分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前24h,出院12周得分高于出院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69,P<0.001;t=-13.305,P<0.001;t=-3.220,P=0.003);(2)对照组患者出院4周、出院12周FMA上肢部分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前24h,且出院12周得分高于出院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48,P=0.004;t=-7.303,P<0.001;t=-2.566,P=0.014)。最后对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得分组间比较显示:(1)出院前24h,两组患者FMA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29,P=0.635);(2)出院4周、12周,两组患者FMA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993,P<0.001;F=7.025,P=0.012)。4.干预前后两组患者ARAT量表评分比较情况:两组患者ARAT得分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749,P<0.001);两组患者ARAT得分存在组间效应差异,在研究周期内观察组ARAT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708,P=0.019);ARAT得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651,P=0.035)。通过对两组患者ARAT量表得分组内两两比较显示:(1)观察组患者出院4周、出院12周ARAT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前24h,且出院12周得分高于出院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07,P<0.001;t=-11.735,P<0.001;t=-2.759,P=0.009);(2)对照组患者出院4周、出院12周ARAT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前24h,且出院12周得分高于出院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27,P<0.001;t=-8.095,P<0.001;t=-2.497,P=0.017)。最后两组患者ARAT量表得分组间比较显示:(1)出院前24h,两组患者ARAT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1,P=0.649);(2)出院4周、12周,两组患者ARAT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927,P=0.033;F=8.058,P=0.007)。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I指数量表评分比较情况:两组患者BI指数量表得分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7.089,P<0.001);两组患者BI指数量表得分存在组间效应差异,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492,P=0.003);BI指数量表得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174,P=0.045)。通过两组患者BI量表评分组内两两比较显示:(1)观察组患者出院4周、出院12周BI指数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前24h,且出院12周得分高于出院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01,P<0.001;t=-8.923,P<0.001;t=-2.763,P=0.009);(2)对照组患者出院4周、出院12周BI指数量表评分显着高于出院前24h,且出院12周得分高于出院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7,P=0.015;t=-5.321,P<0.001;t=-2.674,P=0.011)。最后两组患者BI量表得分组间比较显示:(1)出院前24h,两组患者BI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1,P=0.719);(2)出院4周、12周,两组患者BI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144,P=0.018;F=8.395,P=0.006)。结论:整个研究过程周期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能够说明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的康复模式有效地在远程条件下运用镜像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部各种动作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的康复模式可实现患者居家自我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公共卫生医疗资源。(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周甜甜,张超,应雪琴,张娟,周玉妹[2](2019)在《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镜像疗法(MT)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T联合远程康复,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4、8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评定量表(STEF)、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评分均优于出院前24 h(P<0.05);对照组出院后4、8周STEF、MAS及BI评分均优于出院前24 h(P<0.05),但上肢FMA评分较出院前24 h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出院后4、8周上肢FMA、STEF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联合远程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但手部痉挛改善无明显疗效。(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蔡亮节[3](2014)在《面向低带宽的远程镜像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现实社会中的数字化信息呈爆炸式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数据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信息的丢失往往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对信息存储系统的研究不断升温,然而,在数据存储方式不断变化、存储系统快速更新的发展过程中,并不能充分保证数据信息的安全。为了更好的应对灾难、提高数据信息的高效性、安全性,如何有效的对数据进行备份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容灾备份系统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价格昂贵,很多中小企业无力承担其高昂的费用。因此,针对中小企业需求而设计的构建简单、价格低廉的备份系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A证券公司对数据进行保护的需求,在研究了网络存储技术、数据备份技术、远程镜像技术以及Linux内核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现有以太网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远程镜像系统,使得A公司在本地数据被损毁的极端情况下,在异地仍拥有一份备份数据。本系统采用由数据生产中心、本地数据备份中心、远程数据备份中心构成的“两地叁中心”的系统结构,可以将数据生产中心的数据分别备份到本地和远程的存储系统中。本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远程镜像模块,它的主要功能是在面对低带宽网络环境时仍可将数据安全准确的备份到远程数据备份中心。在应对以太网网络带宽低、传输时延大、干扰严重等问题时,本系统主要采用缓存机制实现数据延时传输、数据压缩、数据在线验证等技术来保证数据能够被完整、正确、安全的传输到异地存储系统中。(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4-01-01)
赵培欣[4](2012)在《远程镜像技术及其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金融机构对资金支付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高可用性有很高的要求。远程镜像技术以磁盘阵列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实现异地间高速、稳定的数据交换。基于远程镜像技术构建支付清算系统城市处理中心(以下简称CCPC)同城数据备份中心,CCPC数据实时备份,城市处理中心发生故障无法运行时,可快速切换至备份中心,最大限度保证支付清算系统业务连续性。(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2年36期)
蒋鸿城,戚伟强,裘炜浩,洪建光[5](2011)在《基于远程镜像的数据容灾技术在浙江电力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企业信息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避免重要数据丢失的风险,浙江省电力公司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安全可靠的数据容灾中心。文章深入分析、探讨比较目前的容灾关键技术,同时结合浙江省电力公司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现状,最后基于远程镜像技术,成功地建设完成了营销业务应用的容灾系统,实现了零数据丢失、零时间延迟的数据容灾体系,促进浙江省电力公司整个数据容灾系统的下一步建设工作。(本文来源于《电力信息化》期刊2011年11期)
李珊珊,陈运,姚文斌,肖达,杨义先[6](2011)在《基于加密中间件的iSCSI远程镜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iSCSI安全机制对于基于IP网络的远程镜像不能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为此提出了基于加密中间件的iSCSI远程镜像方法。通过加密中间件内嵌的加密机制,解决了现有算法基于应用主机进行加密运算导致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CPU资源占用率过高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在保证数据传输和存储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实验表明,采用基于加密中间件的iSCSI远程镜像方法能够使得系统的顺序读写吞吐率比添加加密卷的系统提高31%。(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1年09期)
张雷,张宇,文中领,王永海[7](2011)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远程数据镜像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远程镜像系统VRDMS,它具有如下特点:1)支持多种块级设备的传输协议;2)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网络环境以充分发挥数据镜像的适应性,可适应云存储的架构的部署环境;3)利用站点式方式管理各个数据源卷和镜像卷;4)结合虚拟化技术以减少用户的使用复杂性的同时增加数据复制性能.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八六叁"海量存储项目的高端磁盘阵列中.(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期刊2011年S1期)
姜楠,李战怀,任堃,胡金鹏[8](2011)在《远程镜像系统容错机制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FreeBSD的远程镜像系统FRM在运行时存在5种可知错误(发生灾难、磁盘I/O错误、运行环境错误、系统错误、网络错误)设计容错策略,通过状态机实施错误恢复。实验结果证明,该容错机制可以确保在错误发生时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使FRM从各种错误中恢复,继续进行数据保护的任务。(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1年01期)
张雷,张宇,文中领,王永海[9](2010)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远程数据镜像系统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远程镜像系统VRDMS,它具有如下特点:1)支持多种块级设备的传输协议;2)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网络环境以充分发挥数据镜像的适应性,可适应云存储的架构的部署环境;3)利用站点式方式管理各个数据源卷和镜像卷;4)结合虚拟化技术以减少用户的使用复杂性的同时增加数据复制性能.目前该系统已应用于"八六叁"海量存储项目的高端磁盘阵列中.(本文来源于《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期刊2010-12-03)
宗朝[10](2010)在《灾难备份远程镜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灾难备份是利用技术、管理手段以及相关资源确保既定的机构关键数据、关键数据处理系统和关键业务在灾难发生后可以恢复的过程。某公司是国际首屈一指的电子元器件分销商,该公司的所有业务均是以网络为平台,以各种应用软件系统的支撑而进行的。该公司对业务的连续、数据的完整、系统的不间断运行有着很高的要求。通过对该公司的灾难应对计划进行分析,发现虽然该公司建立的灾难应对规划可以满足一般的需要,但是在发生火灾等比较大型的灾难的时候,虽然可以保证之前最后一次备份的数据,但是这是不完整的,从最近的一次备份以来的数据的丢失,无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同时由于各个系统无法使用,导致公司的业务中断,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针对该公司的灾难应对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远程容灾系统。具体工作包括:通过仔细分析各种存储、备份技术后,在对某电子分销公司灾难应对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Internet的容灾系统,其中包含四个子系统:1)远程镜像系统,实现远程数据备份,可抵御大规模灾难;2)本地同步镜像,同步复制数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防止本地服务器损坏造成的数据丢失;3)IP隧道提供安全的通信平台;4)防火墙保护数据中心,避免来自Internet的网络攻击。本文阐述第一期工程的远程镜像系统、IP隧道和防火墙的设计和实现,介绍了远程数据镜像同步算法和远程数据镜像系统的具体实现,它分为叁个模块:文件监控模块、文件镜像模块和系统管理配置模块。实现了远程数据镜像、数据恢复和系统管理的功能。集成IP隧道,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环境。集成防火墙和IDS系统,保护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该系统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符合国家安全部门的有关规定,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系统,使性能最优化,具有完善的功能,可提供高级别的容灾服务,拥有强大的安全特性,杜绝黑客攻击,而且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管理维护。通过在Internet上建立容灾系统,大大降低了建立容灾系统的费用,实现了用于低带宽、高延时环境下的远程镜像系统,仅仅传输两地文件不一致的部分数据,从而大大减少了传输的数据量,缩短了两地数据同步所需时间。(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0-01-01)
远程镜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MT)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MT联合远程康复,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后4、8周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评定量表(STEF)、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评分均优于出院前24 h(P<0.05);对照组出院后4、8周STEF、MAS及BI评分均优于出院前24 h(P<0.05),但上肢FMA评分较出院前24 h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出院后4、8周上肢FMA、STEF及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联合远程康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但手部痉挛改善无明显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远程镜像论文参考文献
[1].周甜甜.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9
[2].周甜甜,张超,应雪琴,张娟,周玉妹.镜像疗法联合远程康复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3].蔡亮节.面向低带宽的远程镜像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4
[4].赵培欣.远程镜像技术及其在支付系统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2
[5].蒋鸿城,戚伟强,裘炜浩,洪建光.基于远程镜像的数据容灾技术在浙江电力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1
[6].李珊珊,陈运,姚文斌,肖达,杨义先.基于加密中间件的iSCSI远程镜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11
[7].张雷,张宇,文中领,王永海.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远程数据镜像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1
[8].姜楠,李战怀,任堃,胡金鹏.远程镜像系统容错机制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1
[9].张雷,张宇,文中领,王永海.基于虚拟化技术的远程数据镜像系统的实现[C].2010年第16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大会(IST2010)论文集.2010
[10].宗朝.灾难备份远程镜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