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针叶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针叶,结构,纤维,马尾松,形态,辽东,生物量。
针叶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邓娇娇,周永斌,殷有,白雪娇,高慧淋[1](2019)在《辽东山区两种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讨辽东山区两种典型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揭示真菌群落结构与树种、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辽东山区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内落叶松(LGe)、红松(PKe)人工林和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落叶松(LGd)、红松(PKd)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nim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OTU分析法比较不同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优势菌群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1)与红松人工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有助于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和速效氮的含量。(2)该区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土壤共检测到9个土壤真菌门,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和隐真菌门。(3)LGe和PKe,LGd和PKd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存在差异,但都不显着。(4)Venn和Heatmap表明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相对丰度存在差异,LGe和PKe间的差异较LGd和PKd间的差异小。(5)RDA分析与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全碳、速效氮、土壤碳氮比是该区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树种间存在一定差异,LGe和PKe土壤有机质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较小,表现趋同性,LGd和PKd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鹏,孙阳,虞木奎,吴统贵[2](2018)在《海岸梯度上黑松针叶形态与解剖结构性状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对树木形态、生理和生长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模拟风速或机械刺激的方式来研究树木对风胁迫的响应与适应变化,无法准确反映出树木在风环境下的长期适应机制。本文以海岸60年生黑松林(Pinus thunbergii)为对象,分析了海岸距离梯度上黑松迎风面和背风面针叶长度、宽度、面积、比叶面积、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等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松迎风面针叶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厚度和比叶面积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减小逐渐减小(P<0.05);而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和导管孔径则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减小逐渐增加(P<0.05);背风面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规律。黑松迎风面与背风面针叶性状(比叶面积除外)主要在海岸500 m内存在显着差异(P<0.05)。可以看出,随着海风胁迫的增加,黑松通过降低针叶长、宽等形态指标,有效减少了风胁迫下黑松的受力面积,是一种躲避策略;而增加针叶表皮、角质层厚度和导管孔径等解剖结构指标,则增强了针叶坚韧性和保证针叶的水分供应,是一种忍受策略,这些策略有利于该树种在大风环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李德燕,周运超[3](2018)在《钙对马尾松针叶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不同钙浓度(0、0.4、1、2、3mmol·L~(-1)Ca~(2+)和4mmol·L~(-1)Ca~(2+))对马尾松针叶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阐明马尾松对钙的适应性机理,为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及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随供钙浓度增加,马尾松苗生物量、针叶叶绿素、GA、ZR和IAA含量及叶绿素a/b值随钙浓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2mmol·L~(-1) Ca~(2+)条件下达到最高值;针叶相对电导率、ABA含量、ABA/GA、ABA/ZR、ABA/IAA和ABA/(GA+ZR+IAA)值随钙浓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2mmol·L~(-1)Ca~(2+)条件下达到最低值;2mmol·L~(-1) Ca~(2+)处理的针叶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形态完整,淀粉粒含量较多,嗜锇颗粒和线粒体数量相对较少,未出现质壁分离,而在其余5个处理中,针叶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器结构和功能受损,其中0mmol·L~(-1) Ca~(2+)处理的细胞受损程度较重,并在部分叶绿体内出现空泡现象,而4mmol·L~(-1) Ca~(2+)的细胞受损程度次之。在不同供钙水平下,马尾松苗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含量及比值,稳定细胞内正常生理生化代谢进程,改善针叶的光合状况,从而保护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完整,以利于自身生长发育,且Ca~(2+)在2mmol·L~(-1)时对马尾松生长最有利。(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张运林,孙萍,胡海清,张俪斌[4](2018)在《风速对不同结构红松针叶床层失水系数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红松针叶床层为例,研究风速对其失水系数的影响,为在更多的可燃物类型、更多样的可燃物床层结构和更大的风速范围研究风速对可燃物失水系数的影响提供支持。以当年凋落的红松针叶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风速和床层密实度,在实验室内近恒温湿条件下,每隔0.5 h测定一次针叶床层的含水率,获得含水率动态数据。根据Simard平衡含水率模型,计算各床层的失水系数。利用方差分析研究风速和密实度对失水系数的影响,确定影响因子。以密实度为分类条件,拟合红松针叶床层失水系数和风速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模型,分析风速对失水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风速时红松针叶床层失水速率的差异随床层含水率的下降而减少。不同风速、不同密实度时红松针叶床层的失水系数在0.2到1.2 h-1之间。失水系数与风速呈非单调形式:无风时失水系数均值在0.4 h-1左右,从无风到有风,失水系数增加,在风速2 m·s-1或3 m·s-1时达到极值,极值均值在0.9 h-1左右,然后随风速增加而下降。随着密实度增加,失水系数有降低趋势。风速、密实度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都对红松针叶床层的失水系数有极显着影响。所得最佳模型形式为k=a+bw/w3+cw2+dw+e,不同密实度的红松针叶床层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2 0、0.057 4、0.734 0 h-1,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6%、8.1%、10.6%。风速对红松针叶床层失水速率具有极显着影响,该影响在高含水率阶段大于低含水率阶段。红松针叶床层失水系数随风速先增后降,变化幅度与床层密实度有关,用风速的一次多项式和叁次多项式之商拟合效果最好。(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明安刚[5](2017)在《南亚热带针叶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过程中群落结构与碳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造林再造林和经营管理提高森林碳汇是当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人工林多目标培育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内容。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且在南亚热带地区更是以松杉针叶人工纯林为主,单一的树种结构和不合理的经营方式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固碳减排功能减退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因此,如何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改进经营措施,提高林分生产力和森林碳汇,满足人类在木材生产、生物多样性和固碳减排等多重需求的同时,提升森林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健康稳定的多功能人工林生态系统,是林学界和生态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近自然化改造作为新增碳汇和多目标经营最有希望的选择途径之一,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近自然化改造究竟如何影响针叶人工林群落结构进而影响林分生产力和碳过程,林分群落结构和碳动态与近自然化改造导致的凋落物、土壤组成与质量的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呼吸的改变存在哪些关联等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尤其是连续定位观测的研究尚缺乏相关报道。本研究以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为平台,在位于广西凭祥市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选取位置相近、立地条件相对一致的四种人工林类型(马尾松近自然化改造林、马尾松未改造纯林、杉木近自然化改造林和杉木未改造纯林)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固定样地连年观测、野外调查与室内常规理化分析法相结合、磷脂脂肪酸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等方法,从林分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入手,研究了(1)不同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过程中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动态;(2)不同人工林在近自然化改造过程中生物量和生产力及其动态特征;(3)不同人工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动态特征;(4)不同人工林土壤碳储量及其动态特征;(5)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群落结构及主要影响因子;(6)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过程中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及主要影响因子。本研究阐明了不同经营方式下林分物种多样性与碳储量动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机制,揭示了人工林群落结构及碳循环过程对近自然化改造的响应机理,加深了人工林碳循环过程的认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自然化改造显着改善了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林分结构,促进了乔木物种的天然更新,增加了乔木层物种的丰富度,改变了群落及群落各层的物种组成和优势种,降低了马尾松和杉木在群落中的优势度和重要值,减弱了单一树种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使群落物种组成向多样化和分布均匀化的方向演替。近自然化改造改变了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灌木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前10年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而后趋于稳定的“S”变化过程。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过程主要受林分郁闭度和林分胸高断面积这两个关键因子的影响。(2)近自然化改造通过调整林分结构显着提升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8年后马尾松和杉木林分生物量分别增加46.71%和37.24%。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增加主要因为近自然化改造改变了林分群落结构,进而提高了乔木层生产力。四种林分生物量均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但近自然化改造可显着提升林分年净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经营措施不仅可以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林分生产力,并可为增强植被固碳能力和潜力创造有利条件。(3)近自然化改造对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植被各组分碳含量无显着影响,但可显着提升植被碳储量,近自然化改造8年后,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植被碳储量分别提高46.7%和37.2%。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植被碳储量总体上均随林龄增长而增长,但马尾松和杉木改造林的植被年净固碳速率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对照林分。改造林具有更高的植被年净固碳速率主要归因于改造后林下补植树种生物量的高速增长和主林层马尾松和杉木生物量的快速增长。(4)近自然化改造显着提升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0~40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0-100c m土壤碳储量,改造8年后,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0-40cm土壤有机碳分别提高13.2%和9.1%,0-100cm土壤碳储量分别提高10.8%和8.7%。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储量随林龄增长而增长,改造林分土壤年净固碳速率显着高于其对照林,土壤有机碳与植物多样性指数呈显着正相关关系。(5)近自然化改造显着提高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细菌、真菌、丛枝菌根真菌的生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降低放线菌生物量。干冷季节,马尾松和杉木改造林PLFAs总量分别高出各自对照林21.0%和20.7%;湿热季节,分别高出18.3%和16.3%。近自然化改造显着改变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松杉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相对百分含量,抑制了放线菌的生长,而对真菌的相对含量无显着影响。RDA分析表明土壤pH值、细根生物量、凋落物碳氮比、土壤全磷和土壤孔隙度是显着影响松杉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6)马尾松、杉木近自然化改造林年平均土壤CO_2和N_2O的排放速率高于各自未改造纯林,但平均土壤CH4的吸收速率低于二者的对照林。林分间CO_2排放速率差异主要归因于林分间细根碳氮比和土壤温度的差异;土壤N_2O排放速率差异主要归因于树种间凋落叶碳氮比和土壤有效氮的差异;林分间土壤CH4吸收速率差异主要归因于林分间凋落叶碳氮比的差异。研究表明马尾松、杉木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增加了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该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相悖。但林分对碳素的吸收和固持占据主导作用,近自然化改造总体上增加了林分净固碳量。(本文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期刊2017-05-01)
杜敏,李新平,陈立红,王志杰,李鸿魁[6](2015)在《木聚糖酶处理对漂白针叶木纤维形态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木聚糖酶对漂白针叶木纤维进行水解,通过分析酶水解后纤维形态参数、扫描电镜图片和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情况,研究木聚糖酶对纤维形态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漂白针叶木纤维经木聚糖酶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滤液中木糖含量逐渐增加,但纤维得率保持在99%以上;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平均长度和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细小纤维含量略有降低,纤维卷曲率和扭结指数都略有增加,纤维柔软性增加,纤维表面仍能看到微纤丝的存在,没有出现起皮和断裂现象;随着木聚糖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结晶度和结晶指数均逐渐增大,当酶用量为50.0 U·g-1时,纤维素结晶度增加到67.05%,较对照样增加了6.90%。(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5年09期)
李智,许荔,林梦,杨萌,贾桂霞[7](2014)在《北美云杉针叶表皮结构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北美云杉(Picea pungens)为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 m左右,树冠呈圆锥形,叶色呈淡湖蓝色,针叶长约2~3 cm;雌雄同株,球果长卵形,成熟时黄褐色至褐色。原产北美落基山中部的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也有分布,纬度跨越34°—45°N(李爱平等,2006)。因其淡湖蓝色的叶片极具观赏价值,(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4年03期)
李龙,解庆,李周岐,刘志红[8](2013)在《柴松与油松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柴松、油松的针叶(徒手切片法)和木材(木材切片法)解剖结构比较研究发现:柴松针叶的厚度、宽度均小于油松。柴松和油松针叶的单个纵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1 394.40、1 651.81μm2,单个针叶横截面的平均树脂道分别为4.87个和6.70个。柴松的早材宽度、晚材宽度均小于油松,早晚材宽度比柴松为1.97,油松为1.94。柴松和油松的早材管胞壁腔比分别为0.188、0.193,晚材管胞壁腔比分别为0.478和0.475。柴松和油松木材纵生树脂道的单个平均面积分别为3 620.69、5 113.65μm2,横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2 727.62、3 571.74μm2。两者的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只是在各组织的大小、面积、密度等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解剖结构的组成上两种松之间并无明显区别。(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季子敬,全先奎,王传宽[9](2013)在《兴安落叶松针叶解剖结构变化及其光合能力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叶片易受环境因子影响,其形态解剖结构特征不但与叶片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反映树木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叶片结构的改变势必会改变树木的生理功能。同一树种长期生长在异质环境条件下,经过自然选择和适应,会在形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产生变异,形成特定的地理种群。另外,母体所经受的环境胁迫也会影响到其子代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等特征。因此,了解植物叶片形态结构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探索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机制的基础。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是我国北方森林的优势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为了区分叶片对气候变化的可塑性和适应性,采用同质园法比较测定了6个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兴安落叶松种源的32年生树木的针叶解剖结构和光合生理相关因子,分析了针叶的解剖结构特征、光合能力(P max-a)、水分利用效率(WUE)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厚度、叶肉细胞厚度、传输组织厚度、维管束厚度、内皮层厚度以及叶片总厚度均存在显着的种源间差异(P<0.05)。叶肉细胞厚度与P max-a、气孔导度和WUE之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P<0.05)。叶肉细胞厚度、表皮细胞厚度、叶片总厚度以及叶肉细胞厚度和表皮细胞厚度在叶片总厚度中所占比例均与种源地的干燥度指数(即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之比)呈正线性关系。这些结果说明:不同种源兴安落叶松针叶解剖结构因对种源原地气候条件的长期适应而产生显着的差异,从而引起其针叶光合作用、水分利用等生理功能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有利于该树种在气候变化的情景下得以生存和繁衍。(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3年21期)
杜敏[10](2013)在《酶水解漂白针叶木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纤维原料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它的充分、有效利用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水解纤维原料,一方面,可使纤维表面和内部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活化,使纤维性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可直接获得低聚糖和单糖,进一步发酵可以生产乙醇、甲醇等生物质燃料,因而酶水解纤维原料在养殖、食品、酿酒、纺织、洗涤、造纸、能源等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酶的种类繁多,酶的组成、结构、催化机理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原料本身结构的复杂性,使得纤维原料在酶水解过程中,其结构和性能的变化比较复杂,从而影响纤维原料酶改性技术的应用。本课题主要是以漂白针叶木纤维为原料,通过分析比较复合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不同的水解程度下对纤维形态、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经不同的酶水解后纤维结构和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机理,旨在加强对酶水解过程中纤维原料结构和性能变化的控制,为植物纤维原料酶改性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进而推动酶水解纤维原料的全面有效应用。研究了酶水解对纤维得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复合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或酶水解时间的延长,纤维得率急速下降,当酶用量为10.0FPU/g,水解时间为48h时,纤维得率仅为55.34%,说明复合纤维素酶对纤维素具有很强的水解作用,可以使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纤维素都发生水解。内切纤维素酶Novozym476对纤维的水解能力远低于Celluclast1.5L,当Novozym476用量为50.0CMCU/g时,处理2h后仅有5%左右的纤维素发生水解。经木聚糖酶Pulpzyme HC水解后,纤维得率基本上没什么变化,说明木聚糖酶对漂白针叶木纤维的水解作用非常有限。研究了酶水解对纤维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酶水解前,纤维表面带有许多细小纤丝,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和Novozym476都会优先作用于这些细小纤丝,使其发生水解,使得纤维表面变得光滑,比表面积减少;随着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用量的增加,纤维表面出现起皮、表层剥落现象,进一步增加用量,纤维出现明显的缺口和断裂,纤维比表面积增加,纤维平均长度急剧下降,细小纤维含量明显增加,纤维卷曲率和扭结指数下降;而经纤维素酶Novozym476水解后,纤维平均长度变化不大,但纤维卷曲率和扭结指数有所增加。木聚糖酶Pulpzyme HC水解处理后纤维形态没有明显变化。研究了酶水解对漂白针叶木纤维纤维素分子量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漂白针叶木纤维经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或Novozym476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聚合度逐渐降低,在Celluclast1.5L用量为10.0FPU/g时,聚合度降低到694,较对照样下降了40.38%;在Novozym476用量为50.0CMCU/g时,聚合度下降到711,较对照样下降了38.92%。说明在这两种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大分子链都会发生较多断裂,使组成纤维素大分子链的葡萄糖基数量减少,纤维素分子量减小,由此可见,在纤维素的酶水解过程中,导致纤维素聚合度和分子量下降的主要是内切葡聚糖酶的作用。漂白针叶木纤维经木聚糖酶Pulpzyme HC水解后,纤维素聚合度和分子量基本保持不变。从X-射线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水解不会引起纤维素大分子结构变化,水解过程中也没有新的官能团产生,纤维素晶型未发生改变,仍属于典型的纤维素I晶型,但在两种纤维素酶的作用下,纤维素结晶度出现了不同的变化。随着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结晶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再降低的周期性变化,结晶区纤维素和无定形区纤维素同时受到酶的作用发生水解。在内切纤维素酶Novozym476的作用下,纤维素结晶度一开始略有降低,但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结晶度逐渐增加后又降低,整体呈现增长的变化趋势。经木聚糖酶Pulpzyme HC水解后,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素结晶度逐渐增加。研究了酶水解对漂白针叶木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用量的增加,水解后纤维悬浮液滤水性先增加后降低,纤维保水值先降低后增加,当酶用量为20.0FPU/g时,保水值增加到204.19%,较对照样增加了47.73%;随着酶用量的增加,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先降低后增加,表面自由能逐渐降低,纤维亲水性降低,亲油性增加;酶水解后纤维热稳定性有所下降。随着纤维素酶Novozym476用量的增加,水解后纤维悬浮液滤水性缓慢增加,纤维保水值则略有降低;纤维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降低,表面自由能增加,纤维亲水性增加,亲油性降低。酶水解后纤维热稳定性降低。木聚糖酶Pulpzyme HC水解处理对纤维悬浮液滤水性影响不大,但随着其用量的增加,纤维保水值略有降低,纤维表面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降低,表面自由能增加,纤维亲水性增加,亲油性降低;另外水解后纤维热稳定性略高于对照样。研究了酶水解对漂白针叶木纤维打浆和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漂白针叶木纤维经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或Novozym476预处理后,在高打浆转数下打浆,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浆料游离度逐渐降低,说明复合纤维素酶和内切纤维素酶预处理都能增加打浆过程中纤维切断、润胀、细纤维化等作用效果,起到一定的降低打浆能耗的作用;在较低的打浆转数下,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降低打浆能耗贡献不大。纤维素酶酶促打浆和机械打浆对纤维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在同样的游离度下,经酶促打浆的纤维较薄、纤维发生较多切断,浆料中纤维碎片含量较多。在未经机械打浆的情况下,随着纤维素酶Cellulast1.5L用量的增加,成纸松厚度、抗张指数、柔软度、透气度等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抗张指数在酶用量为0.1FPU/g时达到最大值21.77N.m/g,较对照样增加了26.36%,而当酶用量为10.0FPU/g时,抗张指数下降到10.97N.m/g,较对照样下降了39.89%;成纸内结合强度则随着酶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和Novozym476酶促打浆过程中,如果酶用量较低,在低转数下打浆,成纸抗张指数、内结合强度和松厚度都增加;在酶用量较高时,由于长纤维表面或内部的分子链发生断裂,纤维表面会产生缺口或松动,在机械力的作用下造成纤维变薄、变短、浆料中碎片含量增多,纤维自身强度下降,因此成纸抗张指数下降,且随着酶用量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加。纤维素酶酶促打浆对提高成纸透气度是不利的。木聚糖酶Pulpzyme HC水解对降低纤维打浆能耗基本没什么作用,但木聚糖酶Pulpzyme HC酶促打浆有利于提高成纸抗张指数和内结合强度。对比研究了酶深度水解和盐酸水解对纤维结构、性能的不同影响,结果显示:漂白针叶木纤维经盐酸水解后,纤维素聚合度可以下降到极限聚合度200左右,而且纤维得率在90%以上,而经纤维素酶Celluclast1.5L深度水解后,纤维素聚合度保持在700左右,而纤维得率则急剧下降。说明虽然稀酸水解和纤维素酶水解都是使纤维素大分子上的β-1,4-糖苷键发生断裂,但具体发生断裂的位置有很大的区别。酶水解纤维素纤维和酸水解纤维素纤维具有相似的纤维形态,纤维平均长度都下降到只有0.1~0.2mm,但是两者经粉碎后纤维素颗粒在微观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别:酸水解纤维素为椭圆形的颗粒,粒径较小,完全失去了纤维细胞壁原有的结构,符合微晶纤维素的颗粒特性;酶水解纤维素颗粒粒径较大,具有较完全的纤维细胞壁结构,不符合微晶纤维素颗粒特性。酶水解纤维素和酸水解纤维素具有相似的结晶结构,结晶度都较水解前增加,两者结晶度大小区别不大。酸水解纤维素较酶水解纤维素具有稍高一点的耐热性能。(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针叶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风对树木形态、生理和生长的影响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模拟风速或机械刺激的方式来研究树木对风胁迫的响应与适应变化,无法准确反映出树木在风环境下的长期适应机制。本文以海岸60年生黑松林(Pinus thunbergii)为对象,分析了海岸距离梯度上黑松迎风面和背风面针叶长度、宽度、面积、比叶面积、角质层厚度、表皮厚度等形态和解剖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松迎风面针叶长度、宽度、周长、面积、厚度和比叶面积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减小逐渐减小(P<0.05);而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和导管孔径则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减小逐渐增加(P<0.05);背风面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规律。黑松迎风面与背风面针叶性状(比叶面积除外)主要在海岸500 m内存在显着差异(P<0.05)。可以看出,随着海风胁迫的增加,黑松通过降低针叶长、宽等形态指标,有效减少了风胁迫下黑松的受力面积,是一种躲避策略;而增加针叶表皮、角质层厚度和导管孔径等解剖结构指标,则增强了针叶坚韧性和保证针叶的水分供应,是一种忍受策略,这些策略有利于该树种在大风环境中得以更好的生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针叶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邓娇娇,周永斌,殷有,白雪娇,高慧淋.辽东山区两种针叶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2].张鹏,孙阳,虞木奎,吴统贵.海岸梯度上黑松针叶形态与解剖结构性状的变化规律[J].植物研究.2018
[3].李德燕,周运超.钙对马尾松针叶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8
[4].张运林,孙萍,胡海清,张俪斌.风速对不同结构红松针叶床层失水系数影响的室内模拟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
[5].明安刚.南亚热带针叶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过程中群落结构与碳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
[6].杜敏,李新平,陈立红,王志杰,李鸿魁.木聚糖酶处理对漂白针叶木纤维形态和纤维素聚集态结构的影响[J].纸和造纸.2015
[7].李智,许荔,林梦,杨萌,贾桂霞.北美云杉针叶表皮结构的差异分析[J].林业科学.2014
[8].李龙,解庆,李周岐,刘志红.柴松与油松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的差异[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3
[9].季子敬,全先奎,王传宽.兴安落叶松针叶解剖结构变化及其光合能力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J].生态学报.2013
[10].杜敏.酶水解漂白针叶木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