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浦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方案及工程实施(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睿[1](2021)在《北京务滋村大桥聚合物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力学响应分析与粘层材料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北京房山务滋村大桥是一座大跨径简支钢箱梁桥,其铺装层拟采用一种新型的聚合物混凝土桥面铺装材料。防水粘结层是钢桥面铺装结构形成有机整体的关键,其材料选择与铺装层类型密切相关。聚合物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钢桥面铺装材料,各项性能均优于传统沥青基材料,但若防水粘结层选择不当,易使桥面发生层间破坏,严重影响铺装层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结合该桥的结构特点与交通、气候条件进行了层间力学响应分析,提出层间强度控制指标,并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典型粘结材料层间力学性能,推荐了适宜的粘结层材料。首先,利用ABAQUS软件建立北京市房山区务滋村大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全桥层间应力最不利荷载位置出现在腹板区域,常温(25oC)下层间最大拉应力为0.97MPa、剪应力为0.91MPa;根据《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64-02—2019)中的计算方法,并依据桥梁所属线路的公路等级系数和交通荷载等级修正系数,确定目标桥梁常温下层间拉拔强度指标为1.87MPa,抗剪强度指标为1.73MPa;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层间接触状况、水平力系数、温度与铺装层厚度对层间应力的影响,各因素对剪应力影响的显着性排序为:层间接触状况>水平力系数>厚度>温度,对拉应力影响的显着性排序为:铺装层厚度>层间接触状况>温度>水平力系数。然后通过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了PC-13型聚合物混凝土最佳胶石比为7.0%;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三种粘层材料(GW-SL911M单组分聚合物、0807聚氨酯胶黏剂、环氧树脂)的表干时间,其中0807聚氨酯胶黏剂表干时间过长,不符合层间技术要求,不再作为备选粘层材料;通过45°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对层间结构强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摊铺时机与集料撒布、涂覆防锈漆等层间处治措施对于层间强度的影响,确定了GW-SL911M单组分聚合物粘层最佳涂覆量为0.64kg/m2,环氧树脂最佳涂覆量为0.62kg/m2。最后研究了温度变化和冻融循环、温度老化、紫外光等不同老化条件对两种粘层材料层间强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使层间剪切、拉拔强度明显降低,但聚合物粘层较环氧树脂具有较低的温度敏感性;聚合物粘层抗温度老化与抗冻融性能均优于环氧树脂粘层,紫外光因无法透过铺装层作用于防水粘结层,因此对层间强度几乎无影响;通过剪切疲劳试验研究了应力水平及冻融循环次数对两种粘层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随着剪切应力与冻融次数的增加,粘层疲劳寿命都相应下降,但聚合物粘层疲劳寿命始终高于环氧树脂粘层。因此,本文推荐的务滋村大桥防水粘结层材料顺序为:GW-SL911M单组分聚合物、环氧树脂。
徐日辉,曾国东,黄红明[2](2020)在《平胜大桥大宽度环氧沥青铺装整幅维修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为了提高热拌环氧沥青铺装的施工效率及减少桥面铺装维修对交通运行的影响,依托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工程,分析平胜大桥钢桥面铺装维修养护情况并总结了其桥面铺装的病害特点,开展了平胜大桥钢桥面铺装维修方案的研究。总结介绍了平胜大桥19.5 m宽整幅热拌环氧沥青铺装维修方案及施工控制关键环节。在重载交通及高温、雨季、低温的循环作用下,跟踪调查了平胜大桥大宽度钢桥面铺装整幅维修工程通车1年后的使用状况,其桥面铺装整体性能表现优良。
林彬[3](2020)在《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善钢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对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等六座国内典型钢桥铺装调研的基础上,对钢桥面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层间粘结性能等展开了试验研究,最后在依托工程上实施了钢桥面铺筑技术的应用。GA10配比设计中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关键筛孔(0.075mm、2.36mm和4.75mm)通过率对GA10性能的影响较大:0.075mm、2.36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越好;4.75mm筛孔通过率越高,则高温和低温性能都比较好。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GA10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贯入度增量主要受沥青胶浆比例的影响。0.075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流动性越差,贯入度增量越小。集料棱角性对GA10贯入度增量和低温破坏应变影响较大,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不宜采用棱角性过强的集料。防水粘结材料类型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影响显着。本文采用的TOPEVER材料在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力学等方面均优于Eliminator。根据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及营运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丑志静[4](2020)在《多种疲劳损伤行为下钢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钢桥面铺装结构层在通车后2-3年内即病害频发的案例在国内外屡见不鲜,频繁的铣刨维修不但严重干扰了交通,也会对钢桥的主体结构造成严重损伤。造成钢桥面铺装结构层病害频发的原因,除了与钢桥严苛的服役环境有关,还有可能是目前针对桥面铺装的设计大都以控制铺装结构与材料的极限强度为主,对疲劳损伤效应的影响考虑甚少,而桥面铺装中的车辙、层间脱空、裂缝等常见的病害恰恰大多是由疲劳损伤造成的。因此,针对以上桥面铺装设计中的缺陷,本论文拟以武汉白沙洲大桥为研究对象,分析桥面铺装结构在车载、温度综合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及造成的多种疲劳损伤效应,揭示桥面铺装结构早期病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首先,本论文以病害频发的武汉白沙洲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对比分析在极限破坏以及疲劳破坏两种加载方式下,铺装结构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并分析荷载、温度以及铺装层厚度的变化对铺装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荷载以及温度的增加均会对铺装结构的受力产生不利影响,而铺装层厚度的增加会产生有利影响;铺装层底最大拉应力、拉应变均出现在横隔板附近,而防水粘结层最大剪应力出现在纵向加劲肋边附近。25℃下的防水粘结层剪应力最大,说明如果以极限剪应力为设计标准,规范采用25℃时的抗剪强度作为指标是合理的。其次,对铺装结构中的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及SMA铺装材料分别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直剪疲劳装置对防水粘结层进行疲劳试验,研究防水粘结层剪切疲劳寿命在不同温度、应力及涂覆量下的变化规律,采用四点弯曲疲劳试验分析了温度和应变对SMA铺装材料弯曲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结果表明,应力、温度、涂覆量均对防水粘结层的剪切疲劳寿命具有显着性影响,其中应力影响最大;以25℃为分界,随应力增加,防水粘结层剪切疲劳寿命的衰减速率呈现显着的增长。防水粘结层与SMA铺装层之间的粘结性能是影响层间剪切疲劳寿命的关键。温度和应变均会对SMA铺装层材料的弯曲疲劳寿命产生显着性影响,且温度的影响较大。最后,针对武汉白沙洲大桥出现的车辙、裂缝以及层间脱空三种主要病害,基于力学分析结果以及建立的防水粘结层和SMA铺装层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分析了铺装结构在车载、温度综合作用下疲劳损伤效应,基于Miner疲劳损伤理论,计算了白沙洲大桥铺装结构在现有交通量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揭示铺装结构早期病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分别以车辙变形量、铺装层底弯拉疲劳破坏及防水粘结层间剪切疲劳破坏计算得到的铺装结构疲劳寿命分别为6年10个月、10年8个月和2年9个月,均达不到钢桥面铺装结构15年的最低使用年限要求,说明在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中应更关注多种疲劳损伤引起的破坏,不能仅考虑铺装结构的极限破坏,而疲劳寿命最短的层间剪切疲劳破坏更应被重点考虑。增加铺装层厚度的同时限制交通量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延长白沙洲大桥铺装结构寿命的措施,可使得使用寿命由原来的2年9个月增至6年。
袁鹏[5](2020)在《超高性能轻型组合桥面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有效解决钢桥面疲劳开裂和铺装层易损等问题,作者所在研究团队以提升桥面刚度,降低钢桥面应力幅的新思路,提出了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桥面新体系:超高性能新型组合桥面铺装体系(钢桥面-UHPC-磨耗层)。为减轻特大跨径钢桥轻型组合桥面自重,寻找与轻型组合桥面性能相匹配的超薄磨耗层,本文选取性能优异、厚度仅为(8~12)mm的树脂沥青罩面(EBCL)和薄层聚合物罩面(TPO)开展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复合试件层间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探究常温、高温条件下,EBCL-UHPC、TPO-UHPC界面粘结性能,提出增加剪切模量Ed评价复合结构层间粘结状态。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复合试件拉拔和剪切破坏都发生在UHPC与磨耗层的交界面,说明层间是薄弱部位;EBCL-UHPC和TPO-UHPC层间粘结性能优良,常温下两者粘结性能相当;温度对两类材料层间粘结性能有显着影响,TPO表现出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对某长江公路大桥进行实桥仿真分析,有限元计算表明:TPO-UHPC和EBCL-UHPC均能满足常温、高温条件下层间受力要求,且有足够安全储备。(2)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不利环境条件下的老化,探究EBCL-UHPC、TPO-UHPC试件的耐久性及劣化规律:在高温、紫外线光照和水损害不利环境下,两类复合试件层间粘结性能均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保持良好的状况,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本文模拟的三种不利环境下试件老化程度存在差异,三种环境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水损害>紫外线光照>高温,TPO在高温和紫外光照环境下表现出更优的耐久性,而EBCL表现出更好的水稳定性。(3)测试EBCL和TPO经过环境老化后的路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多次老化循环后,EBCL和TPO的构造深度、BPN摆值、渗水系数和质量损失率几乎没有发生下降,两类磨耗层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滑、防水和抗剥落性,环境老化对路表性能影响几乎可以忽略,EBCL和TPO作为磨耗层具有良好的路表性能,可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4)基于本文的分析结果和相关工程经验,提出超薄磨耗层施工工序如下:前期准备、界面处理、超薄磨耗层铺筑、质量控制。施工技术及要求为轻型组合桥面超薄磨耗层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提供技术指导。
王建平[6](2020)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结构形式及横向局部刚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梳理钢桥面铺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推荐更为合理的铺装结构,整理对比了钢桥面铺装相关规范要求,调查了国内外114例铺装结构、气温、桥面刚度等信息,分析了铺装材料性能与组合机理,对比了桥面刚度计算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实桥桥面刚度和桥面刚度加强措施,评价了各种铺装结构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此外,为深入研究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横向局部刚度,以上述铺装应用调查的分析为基础,采用Abaqus建立了局部梁段有限元模型,提出了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体系的“一”字形、竖“一”形和“工”字形加强措施,对其结构参数设计和加强效果做了全面的参数分析和回归拟合,针对无腹板位置和腹板位置给出了相应的加强措施设计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国内外铺装结构的整理调查分析表明,双层SMAM铺装结构在2010年之前应用较多,但应用状况大都较差,目前钢桥面铺装较为优异的方案有双层EAM、GAM+SMAM及ERS,但GAM和SMAM则由于材料性能的限制,使用寿命难以进一步提高,EAM则存在造价高昂且破损后修复困难等问题。(2)刚性基层对面层铺装和钢桥面板的受力状况改善明显,纤维混凝土造价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UHPC性能优异但造价高昂,进一步降低造价方能大规模应用。此外,刚性基层作为永久结构或铺装结构的钢桥面刚度计算结果差异明显。(3)采用Abaqus建立了局部梁段有限元模型,分析了钢桥面铺装的最不荷载位及受力特性,结合铺装应用调查的分析,提出了“一”字形、竖“一”形和“工”字形加强措施,对“一”字形宽度、板厚和竖“一”形高度、板厚进行了单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一”字形加强措施对OSBD桥面体系各项指标改善较小,竖“一”形加强措施的竖向抗剪刚度较大,对OSBD桥面体系各项指标改善明显。(4)以“一”字形和竖“一”形的单参数分析结果及基础,结合规范中板厚比的要求,明确了加强措施最优方案应为“工”字形,腹板高度取最大板厚比,然后对“工”字形的顶板、底板宽度做了全面的参数分析,给出了拟合公式和设计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工”字形加强措施对OSBD无腹板位置和腹板位置的桥面体系各项指标改善显着,多项指标远远优于顶板增厚方案。铺装层表面拉应变改善效果在38%左右,其改善效率相对顶板增厚方案分别可达2.2倍;钢顶板-铺装层剪应力的降幅分别在22.5%~26.2%;钢顶板最大竖向位移、最大竖向整体位移及两肋间底板横向位移的改善效果分别为39.5%、57.4%及75.1%,其改善效率相对顶板增厚方案高达9.8倍;横隔板过焊孔应力的降幅分别在55.3%~76.7%。
李靖怡[7](2020)在《ERS钢桥面铺装体系材料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交异性钢桥面的铺装一直以来是桥面铺装问题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由中国工程师自主研发的ERS铺装体系(即环氧粘结碎石层Epoxy Bonding Chip Layer+冷拌树脂沥青混合料Resin Asphalt+沥青玛碲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引发了广泛关注,该铺装体系具有施工简便、材料易于获得、路用性能和耐久性优良、养护简便等诸多优点,但其结构层参数在应用时大多根据经验以及施工实例确定,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对施工技术的总结,缺乏结构的理论分析。为深入研究ERS铺装体系的参数设计理念和方法,本文通过道路材料试验对ERS铺装所用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验证,同时通过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ERS铺装进行模拟加载计算,采用回归分析、正交试验等数据处理手段,对ERS铺装的设计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为铺装体系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及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结合钢桥面铺装2019年新出台的规范《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T3364-02—2019),通过道路材料试验的方法对ERS铺装体系各层材料的技术性能进行了检验。对ERS铺装体系各层所用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对其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进行验证。(2)以实桥铺装的运营状况和病害的调查分析为基础,提出了7个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并选取了5个对结构性能影响较大的设计参数。采用Abaqus建立钢桥面铺装局部梁段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值与实桥加载值对比验证模型有效性。根据轮载尺寸与钢箱梁结构在横向和纵向分别选取3个和9个荷载位,通过加载计算值选取最不利荷载位,并对各个控制指标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3)对ERS铺装体系数值模型中最不利荷位施加轮载进行计算,得出不同设计参数下各控制指标的取值。以回归分析作为数据处理手段,对ERS铺装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了单参数分析,得出单个参数对单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关系式。通过分析得出在所取的因素水平范围内,各个设计参数对控制指标的影响幅度,并选出4个关键性控制指标。(4)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单参数分析中的拟合函数关系为基础,对ERS铺装结构进行了多参数综合分析,得出各控制指标与设计参数间的多参数回归方程。同时,对回归方程系数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各个设计参数进行重要性分析。另外,以造价和铺装层自重为基准,对影响ERS铺装结构的4个关键性控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为ERS铺装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周乐[8](2019)在《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及养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在迅速发展,新建的大跨径钢桥越来越多,钢桥面沥青铺装作为钢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桥梁通道的正常运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从结构特性和铺装材料上都区别于常规路面铺装,对此方面的维护研究较少。那么如何对钢桥面沥青铺装的使用状况进行评定,提出相应的快速关键养护技术,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钢桥面铺装结构进行分类介绍,并全文针对钢桥面典型铺装结构浇注式(Guss Asphalt)+SMA(Stone Mastic Asphalt)的破坏形式进行了分类,分析其成因和破坏基理,提出该种铺装结构的使用状况评价的指标和标准,研究了钢桥面沥青铺装关键的养护维修方案。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钢桥面沥青铺装工程应用,为后期同类铺装体系养护形成评价与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如下:(1)在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常见病害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状况评价的指标和标准,为运营期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状况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2)针对常见病害研究开发了两项关键钢桥面铺装养护技术,即直投改性浇注式沥青修补技术和超固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3)在使用状况评价指标和各病害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各评价指标和对应的养护阙值提出对应的养护决策方法,同时对各种病害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4)结合钢桥面沥青铺装养护案列,提出针对钢桥面沥青铺装的养护维修方案,为指导大面积钢桥面沥青铺装评价和养护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肖晶晶[9](2019)在《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施工控制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交通行业也日新月异,大跨径钢桥建设项目只增不减。其中,钢桥面铺装一直是困扰工程人员的主要问题。本文依托于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项目,对钢桥面沥青混合料浇注式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采用建管养一体化建设模式,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意识及目标有别与常规铺装工程,除了全过程质量监控,还需要加大前期技术储备。由于钢桥面使用条件苛刻,技术要求高;铺装材料一般需要特殊加工工生产;铺装材料对施工工艺及环境条件要求高;钢桥面铺装工程交叉施工干扰严重;桥区气候环境较为多变;钢桥面铺装需专业化施工队伍完成,且需要依靠其经验及责任实现质量目标。其中,施工因素对钢桥面铺装的质量影响极大,在设计方案及材料确定后,加强钢桥面铺装施工质量关键技术研究和过程质量控制非常必要,这便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一,本文调查研究了国内外的钢桥面铺装的相关实例,分析得到钢桥面浇注式铺装的主要病害有纵、横向开裂破坏,车辙破坏,脱层及推移,鼓包破坏,坑槽、松散等破坏模式,并研究了相关的影响因素。第二,本文根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体系的结构特点,重点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用的矿粉、改性沥青及SMA用的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控制原材料质量水平的关键技术环节。第三,通过室内实验分析,对沥青储存稳定性,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储存稳定性,和路用性能进行定量的评估。第四,结合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体系的使用质量缺陷,对其控制点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经验,提出了对应的控制指标。第五,将本文的理论分析成果运用到了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整个建设过程的施工控制中,对整体情况加以介绍。本文通过试验和工程实际,从施工过程的角度提出了详细的施工控制点,整理出了一套施工控制指标,并得到了质量波动应急预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王腾[10](2019)在《鱼嘴两江大桥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对受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跨径钢结构悬索桥和斜拉桥主梁桥面板通常均可归为正交异形钢桥面板结构,正交异形钢桥面板具有自重小、承载力强、施工快速、整体性好等各方面优先。但在长期工程实践中,也发现桥梁钢桥面板存在以下两个典型的问题:一是钢桥面铺装层容易出现各种开裂、坑槽等损坏情况,二是钢桥面板自身各焊接位置容易出现疲劳开裂的问题。该两个问题虽然对桥梁不构成致命威胁,但对桥梁的正常使用造成了较大影响,增大了桥梁的日常养护投入,且桥梁的疲劳开裂对桥梁的使用寿命也有较大的影响。本人在实际工作进行重庆鱼嘴两江大桥桥面铺装大修方案设计,根据重庆鱼嘴两江大桥桥面铺装病害和钢桥面板焊缝疲劳开裂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Deck Structure)。本文根据重庆鱼嘴两江大桥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实例,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改变铺装结构形式,在解决桥面铺装损坏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钢桥面板焊缝疲劳开裂的问题。同时,通过对鱼嘴两江大桥的研究能够引申至其他同类型桥梁之中,为大型钢结构桥梁解决相同病害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分析论述:(1)对重庆鱼嘴两江大桥桥面铺装和钢桥面板的病害现状和病害原因进行了全面介绍分析。基于沥青混凝土铺装在钢桥使用中的问题及钢箱梁焊缝疲劳开裂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形式以同时解决桥面铺装和钢桥面板开裂的问题。对比分析了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优点和经济优势。(2)对桥梁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桥梁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整体受力合理性。(3)对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钢桥自身进行受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桥面结构自身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达到了预期性能要求。(4)对比分析了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和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钢桥面板的疲劳细节应力幅。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焊缝开裂问题。
二、卢浦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方案及工程实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卢浦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方案及工程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务滋村大桥聚合物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力学响应分析与粘层材料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面铺装材料类型 |
1.2.2 防水粘结层材料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聚合物混凝土钢桥面铺装层间力学分析 |
2.1 有限元分析理论及模型参数 |
2.1.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2.1.2 工程背景介绍 |
2.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 务滋村大桥层间强度指标确立 |
2.2.1 计算参数设置 |
2.2.2 最不利荷位确定 |
2.2.3 层间强度指标确立 |
2.3 层间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层间接触状况对层间受力的影响 |
2.3.2 水平力系数对层间受力的影响 |
2.3.3 铺装层厚度与温度对层间受力的影响 |
2.3.4 各因素对层间受力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材料性能测试及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性能测试 |
3.1.1 聚氨酯胶结料 |
3.1.2 集料 |
3.1.3 防水粘结层 |
3.1.4 防锈底漆 |
3.2 聚合物混凝土级配设计 |
3.2.1 级配设计 |
3.2.2 最佳胶石比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混凝土铺装粘层材料基本性能与层间处治研究 |
4.1 试验方法设计 |
4.1.1 剪切试验 |
4.1.2 拉拔试验 |
4.2 表干时间的测定 |
4.3 表干前后层间强度变化规律 |
4.4 集料撒布对层间强度的影响 |
4.5 涂覆防锈漆对层间强度的影响 |
4.6 涂覆量对层间强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混凝土铺装防水粘结层材料耐久性能对比 |
5.1 粘层感温性 |
5.1.1 试验参数 |
5.1.2 试验结果 |
5.2 粘层抗冻融性能 |
5.2.1 试验参数 |
5.2.2 试验结果 |
5.3 粘层抗温度老化性能 |
5.3.1 试验参数 |
5.3.2 试验结果 |
5.4 粘层抗紫外老化性能 |
5.4.1 试验参数 |
5.4.2 试验结果 |
5.5 冻融循环对剪切疲劳寿命的影响 |
5.5.1 剪切疲劳装置 |
5.5.2 试验参数 |
5.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平胜大桥大宽度环氧沥青铺装整幅维修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平胜大桥钢桥面铺装特点 |
1.1 平胜大桥交通荷载及气候特点 |
1.2 平胜大桥钢桥面铺装病害特点及维修养护历程 |
2 平胜大桥钢桥面铺装维修方案研究选择 |
3 平胜大桥19.5 m宽整幅热拌环氧沥青铺装维修方案实施 |
3.1 平胜大桥环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 平胜大桥整幅维修施工控制关键环节 |
3.2.1 原桥面铺装层清理 |
3.2.2 试验段施工 |
3.2.3 防水黏结层的施工 |
3.2.4 环氧沥青混凝土整幅施工 |
4 平胜大桥通车后的铺装性能表现 |
5 结论 |
(3)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桥面铺装病害实例调查与分析 |
2.1 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 |
2.1.1 概述 |
2.1.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1.3 桥面破坏原因 |
2.2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
2.2.1 概述 |
2.2.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3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
2.3.1 概述 |
2.3.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3.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
2.4 安庆长江大桥 |
2.4.1 概述 |
2.4.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4.3 桥面病害原因 |
2.5 南京第二长江大桥 |
2.5.1 概述 |
2.5.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5.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
2.6 润扬长江大桥 |
2.6.1 概述 |
2.6.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6.3 桥面病害原因 |
2.7 钢桥面铺装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7.1 裂缝 |
2.7.2 车辙 |
2.7.3 脱层、推移 |
2.7.4 鼓包 |
2.7.5 坑槽 |
2.7.6 其他破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铺装层混合料级配优化 |
3.1 钢桥面铺装用SMA混合料优化 |
3.1.1 原材料选择 |
3.1.2 SMA材料组成设计与优化 |
3.2 基于体积设计法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3.2.2 基于体积设计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2.3 基于逐级填充理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
3.2.4 小结 |
3.3 浇注式(GA)沥青混凝土优化 |
3.3.1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3.3.2 浇注式沥青结合料性能试验 |
3.3.3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性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
4.1 影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性能因素研究 |
4.1.1 试件放置时间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2 试验温度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3 不同级配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4 不同矿粉对贯入度的影响 |
4.2 防水粘结层 |
4.2.1 防水粘结层性能验证 |
4.2.2 组合结构疲劳性能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铺装技术在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1.1 气候条件 |
5.1.2 交通条件 |
5.1.3 桥面主要结构参数 |
5.1.4 其他条件 |
5.2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方案 |
5.3 铺装材料技术要求 |
5.3.1 行车道防水粘结层 |
5.3.2 行车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 |
5.3.3 排水管及填缝料 |
5.4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要求 |
5.4.1 铺装施工基本规定 |
5.4.2 铺装层施工准备 |
5.4.3 试验路铺装 |
5.4.4 喷砂除锈及防腐层 |
5.4.5 边缘防、排水处理 |
5.4.6 改性沥青加工与贮存 |
5.4.7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 |
5.4.8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
5.4.9 SMA混合料施工 |
5.4.10 施工缝设置与处理 |
5.4.11 交通开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多种疲劳损伤行为下钢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桥面铺装体系 |
1.2.2 钢桥面铺装结构设计 |
1.2.3 层间剪切疲劳性能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桥面铺装结构力学分析 |
2.1 有限元基本参数和模型 |
2.1.1 有限元方法基本简介 |
2.1.2 工程背景资料 |
2.1.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 铺装结构静力特性分析 |
2.2.1 最不利荷位分析 |
2.2.2 各参数变化对铺装结构受力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原材料的性能测试与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性能测试 |
3.1.1 沥青 |
3.1.2 集料及填料 |
3.1.3 纤维 |
3.1.4 防水粘结剂 |
3.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2.1 矿料级配设计 |
3.2.2 最佳油石比确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桥面铺装各结构层疲劳性能研究 |
4.1 防水粘结层剪切疲劳性能研究 |
4.1.1 试验方案设计 |
4.1.2 防水粘结层最佳用量确定 |
4.1.3 直接剪切疲劳试验设计 |
4.1.4 直接剪切疲劳结果及分析 |
4.2 铺装层弯曲疲劳性能研究 |
4.2.1 弯曲疲劳试验设计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3 疲劳寿命预估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种疲劳损伤行为下钢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与优化 |
5.1 武汉白沙洲大桥桥面铺装层病害分析 |
5.1.1 桥面铺装的环境与荷载因素分析 |
5.1.2 分析方法 |
5.1.3 病害分析 |
5.2 延长白沙洲大桥铺装结构寿命的措施 |
5.2.1 铺装层厚度的调整 |
5.2.2 交通量的限制 |
5.2.3 综合调整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超高性能轻型组合桥面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超高性能轻型组合桥面铺装体系 |
1.3 超薄磨耗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沥青混合料磨耗层 |
1.3.2 环氧沥青类磨耗层 |
1.3.3 聚合物树脂类磨耗层 |
1.4 刚-柔复合铺装结构层间粘结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UHPC-超薄磨耗层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界面粘结性能评价指标 |
2.3 试件制备与试验方案 |
2.3.1 原材料 |
2.3.2 试件制备 |
2.3.3 试验方案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拉拔强度 |
2.4.2 剪切强度 |
2.4.3 剪切模量 |
2.5 UHPC-超薄磨耗层层间粘结性能可行性分析 |
2.5.1 有限元模型 |
2.5.2 加载方式 |
2.5.3 有限元计算结果 |
2.5.4 UHPC-超薄磨耗层层间力学性能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UHPC-超薄磨耗层耐老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利环境的室内模拟 |
3.2.1 高温环境模拟(环境1) |
3.2.2 光照环境模拟(环境2) |
3.2.3 水损害环境模拟(环境3)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层间粘结性能 |
3.3.2 超薄磨耗层路表性能 |
3.3.2.1 抗滑性能 |
3.3.2.2 渗水系数 |
3.3.3 质量损失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薄磨耗层施工技术及要求 |
4.1 引言 |
4.2 铺装方式 |
4.3 养护条件对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 |
4.3.1 试验设计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施工工艺 |
4.4.1 施工前准备 |
4.4.2 界面处理 |
4.4.3 碎石薄层铺装 |
4.4.4 质量检测及注意事项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结构形式及横向局部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钢桥面铺装研究现状 |
1.2.1 钢桥面铺装相关规范要求 |
1.2.2 有限元计算方法 |
1.2.3 钢桥面铺装疲劳 |
1.2.4 铺装层厚度及模量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桥面典型铺装结构形式的演变 |
2.1 典型结构形式及实桥应用 |
2.1.1 单层 |
2.1.2 同质双层 |
2.1.3 异质双层 |
2.2 应用历程分析 |
2.3 铺装技术性能与组合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刚度计算方法与加强措施分析 |
3.1 OSBD刚度计算方法 |
3.2 实桥桥面刚度分布 |
3.3 OSBD刚度加强措施——刚性基层 |
3.4 小结 |
第4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体系最不利荷位及受力特性研究 |
4.1 控制指标的选取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模型有效性验证 |
4.4 OSBD铺装体系最不利荷载位及受力特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横向局部刚度加强措施研究 |
5.1 加强措施的提出 |
5.2 加强措施结构形式与加强效果的初步探索 |
5.2.1 单参数分析方案 |
5.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2.3 板件宽厚比与结构设计讨论 |
5.2.4 小结 |
5.3 “工”字形加强措施设计优化-无腹板位置 |
5.3.1 参数分析方案 |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3 小结 |
5.4 “工”字形加强措施设计优化-腹板位置 |
5.4.1 参数分析方案 |
5.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3 小结 |
5.5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ERS钢桥面铺装体系材料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桥面铺装的受力特点 |
1.3 传统钢桥面铺装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铺装材料研究现状 |
1.3.2 典型铺装结构形式应用现状 |
1.4 ERS钢桥面铺装研究及应用现状 |
1.4.1 ERS钢桥面铺装形式结构特点 |
1.4.2 ERS钢桥面铺装形式研究现状 |
1.4.3 ERS钢桥面铺装形式应用现状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ERS铺装材料组成设计及路用性能验证 |
2.1 试验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
2.1.1 EBCL胶料 |
2.1.2 RA胶结料 |
2.1.3 SMA层改性沥青 |
2.1.4 集料与矿粉 |
2.1.5 粘结层材料 |
2.2 RA05层树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 |
2.2.1 RA05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2.2 RA05混合料强度增长规律 |
2.2.3 RA05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
2.2.4 RA05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试验 |
2.2.5 RA05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
2.3 SMA13层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 |
2.3.1 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2.3.2 SMA13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试验 |
2.3.3 SMA13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试验 |
2.3.4 SMA13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参数对控制指标的影响分析 |
3.1 控制指标及结构参数的选取 |
3.1.1 ERS铺装病害及原因分析 |
3.1.2 控制指标选取 |
3.1.3 设计参数选取 |
3.2 数值模型的建立与优化 |
3.2.1 基本参数 |
3.2.2 荷载 |
3.2.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3.2.4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3 最不利荷位及受力特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参数对ERS铺装结构控制指标影响分析 |
4.1 单参数分析方案设计 |
4.2 单参数函数回归及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
4.3 单参数分析 |
4.3.1 RA05层顶最大拉应变ε_1回归分析 |
4.3.2 SMA13层顶最大拉应变ε_2回归分析 |
4.3.3 界面Ⅰ层间最大剪应力τ_1回归分析 |
4.3.4 界面Ⅲ层间最大剪应力τ_2回归分析 |
4.3.5 纵肋与钢顶板焊接处最大mises应力S_1回归分析 |
4.3.6 纵肋与横隔板焊接处最大mises应力S_2回归分析 |
4.3.7 横隔板过焊孔最大mises应力S_3回归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参数对ERS铺装结构控制指标影响分析 |
5.1 多参数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5.2 多参数函数回归及回归方程显着性检验 |
5.3 多参数分析 |
5.3.1 RA05层顶最大拉应变ε_1回归分析 |
5.3.2 SMA13层顶最大拉应变ε_2回归分析 |
5.3.3 界面Ⅰ层间最大剪应力τ_1回归分析 |
5.3.4 界面Ⅲ层间最大剪应力τ_2回归分析 |
5.3.5 纵肋与钢顶板焊接处最大mises应力S_1回归分析 |
5.3.6 纵肋与横隔板焊接处最大mises应力S_2回归分析 |
5.3.7 横隔板过焊孔最大mises应力S_3回归分析 |
5.4 ERS铺装结构设计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及养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线路 |
第二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典型病害分析 |
2.1 钢桥面沥青铺装病害形式及特点 |
2.1.1 裂缝 |
2.1.2 车辙 |
2.1.3 脱层及推移 |
2.1.4 松散、掉粒、坑槽 |
2.1.5 鼓包 |
2.2 钢桥面铺装病害成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体系研究 |
3.1 沥青铺装层铺装体系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现行规范评价指标 |
3.1.2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
3.1.3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指标 |
3.2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定体系研究 |
3.2.1 研究范围 |
3.2.2 研究方法 |
3.2.3 使用状况评价指标分析 |
3.3 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状况评价标准 |
3.4 养护决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关键养护技术研究 |
4.1 直投改性浇注式沥青修补技术 |
4.1.1 直投型浇注式沥青开发 |
4.1.2 直投改性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 |
4.1.3 直投改性剂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验证 |
4.1.4 小型移动式拌合设备开发 |
4.2 超固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
4.2.1 原材料 |
4.2.2 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 |
4.2.3 水性环氧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分析 |
4.2.4 凝胶特性 |
4.2.5 相结构分析 |
4.2.6 SCS超固封层配合比设计 |
4.2.7 SCS超固封层路用性能分析 |
4.2.8 SCS超固封层开放交通时间分析 |
4.2.9 SCS超固封层使用条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养护措施 |
5.1 钢桥面沥青铺装层病害养护技术 |
5.1.1 裂缝养护技术 |
5.1.2 车辙养护技术 |
5.1.3 松散、掉粒、坑槽养护技术 |
5.1.4 脱层、推移养护技术 |
5.1.5 鼓包养护技术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应用 |
6.1 项目概况 |
6.2 养护管理目的与工作原则 |
6.3 养护数据分析及使用状况评价 |
6.3.1 日常性养护 |
6.3.2 钢桥面沥青铺装病害处理 |
6.3.3 钢桥面沥青铺装使用性能检测 |
6.4 养护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施工控制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桥面浇注式铺装常见病害调查分析 |
2.1 钢桥面铺装体系的主要病害 |
2.1.1 钢桥面浇注式铺装使用情况调研 |
2.1.2 钢桥面浇注式铺装主要病害分类 |
2.2 施工因素对钢桥面浇注式铺装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材料对浇注式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3.1 矿粉0.075通过率对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
3.2 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因素 |
3.2.1 不同标号基质沥青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2.2 不同产地70#沥青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2.3 基质沥青延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 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分析 |
3.3.1 试验方案 |
3.3.2 改性剂掺量的影响 |
3.3.3 流动剂掺量的影响 |
3.3.4 降粘剂掺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桥面铺装混合料生产质量控制与性能要求 |
4.1 沥青储存稳定性分析 |
4.1.1 试验设计 |
4.1.2 高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 |
4.1.3 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 |
4.2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储存稳定性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要求 |
4.3.1 试验方案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浇注式铺装施工控制要点 |
5.1 钢桥面浇注式铺装施工控制点 |
5.2 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
5.3 性能波动时的应急预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施工控制 |
6.1 原材料施工控制 |
6.1.1 钢板防水粘结材料 |
6.1.2 混合料层间粘结层改性乳化沥青材料 |
6.1.3 玄武岩碎石 |
6.1.4 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 |
6.1.5 高弹性改性沥青 |
6.1.6 矿粉 |
6.2 试验段施工控制 |
6.2.1 钢桥面防水粘结体系 |
6.2.2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 |
6.2.3 高弹改性沥青SMA10 |
6.3 防水粘结层施工控制 |
6.3.1 施工环境条件与实体监测指标 |
6.3.2 施工情况及质量控制 |
6.4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控制 |
6.4.1 施工过程 |
6.4.2 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 |
6.4.3 混合料质量评价 |
6.5 高弹性改性沥青SMA10施工控制 |
6.5.1 施工过程 |
6.5.2 混合料质量评价 |
6.6 边缘排水、中央分隔带施工及验评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鱼嘴两江大桥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对受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重庆鱼嘴两江大桥概况 |
1.3 重庆鱼嘴两江大桥桥面铺装病害 |
1.3.1 桥面铺装病害现状 |
1.3.2 桥面铺装病害分析 |
1.4 重庆鱼嘴两江大桥钢箱梁焊缝开裂病害 |
1.4.1 钢箱梁焊缝开裂病害现状 |
1.4.2 钢箱梁焊缝开裂病害原因分析 |
1.4.3 鱼嘴两江大桥焊缝开裂病害维修处置情况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介绍及研究意义 |
2.1 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病害概述 |
2.2 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介绍 |
2.2.1 关键名词 |
2.2.2 超高韧性混凝土(STC)性能 |
2.2.3 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性能优点 |
2.2.4 我国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使用情况 |
2.3 鱼嘴两江大桥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研究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整体受力分析 |
3.1 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方案拟定 |
3.2 计算模型 |
3.3 荷载组合 |
3.4 计算结果 |
3.4.1 主梁挠度验算 |
3.4.2 主缆应力验算 |
3.4.3 吊杆应力验算 |
3.4.4 桥塔应力验算 |
3.4.5 验算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结构层(STC层)受力分析 |
4.1 剪力钉抗剪能力分析 |
4.2 STC层抗裂能力 |
4.3 局部挠度 |
4.4 STC层疲劳强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箱梁局部抗疲劳性能对比分析 |
5.1 疲劳细节与疲劳强度 |
5.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2.1 疲劳荷载模型 |
5.2.2 有限元模型 |
5.3 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局部疲劳性能分析 |
5.3.1 疲劳细节最不利横向位置及荷载工况 |
5.3.2 疲劳应力幅计算 |
5.4 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结构局部疲劳性能分析 |
5.4.1 疲劳细节最不利横向位置及荷载工况 |
5.4.2 疲劳应力幅计算 |
5.5 不同桥面结构应力幅计算结果对比 |
5.6 不同主结构层厚度应力幅计算结果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其他混凝土铺装结构对比和经济性分析 |
6.1 与其他混凝土铺装结构对比 |
6.1.1 其他混凝土铺装结构类型 |
6.1.2 材料性能对比分析 |
6.1.3 结构层厚度设置对比分析 |
6.1.4 施工技术对比分析 |
6.1.5 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6.2 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经济优势 |
6.2.1 铺装大修直接经济效益对比 |
6.2.2 钢箱梁维修直接经济效益对比 |
6.2.3 社会经济效益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卢浦大桥钢桥面沥青铺装方案及工程实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务滋村大桥聚合物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力学响应分析与粘层材料性能评价[D]. 李威睿.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平胜大桥大宽度环氧沥青铺装整幅维修方案研究[J]. 徐日辉,曾国东,黄红明. 中外公路, 2020(06)
- [3]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D]. 林彬.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4]多种疲劳损伤行为下钢桥面铺装结构分析与优化[D]. 丑志静.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5]超高性能轻型组合桥面超薄磨耗层路用性能研究[D]. 袁鹏. 湖南大学, 2020(07)
- [6]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铺装结构形式及横向局部刚度研究[D]. 王建平. 长安大学, 2020(06)
- [7]ERS钢桥面铺装体系材料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D]. 李靖怡. 长安大学, 2020(06)
- [8]钢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状况评价及养护技术研究[D]. 周乐.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9]钢桥面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铺装施工控制关键技术[D]. 肖晶晶.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10]鱼嘴两江大桥采用超高性能组合桥面结构对受力影响的研究[D]. 王腾.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