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林贤雷,林泽晨,钟亚珍,陆金华,林胜友[1](2021)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中药对肿瘤患者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从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0日。用Revman 5.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及对主要指标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辅助指标包括生活质量、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6项研究,共3983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使用中药能有效治疗放射性肺炎[OR=0.32,95%CI(0.27,0.39),P<0.00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OR=-7.82,95%CI(-9.64,-6.01),P<0.0001],改善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SMD=1.17,95%CI(0.47,1.87),P=0.001],减轻药物治疗副反应[OR=2.4,95%CI(1.63,3.53),P<0.001];亚组分析显示治疗效果与是否联合使用激素、是否使用中成药注射制剂以及用药总时长无关。结论中药可使放射性肺炎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均得到改善,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药物治疗的副反应。
林鹏展[2](2021)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西黄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西黄胶囊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潜在机制,为西黄胶囊抑瘤及防治放射性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并临床研究观察西黄胶囊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鳞癌在近期疗效、放疗术后及术后2月RP发病率与分级情况、RP疗效、中医临床证候积分、KPS评分、QOL评分、肺功能分级、D-Dimer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等方面的变化,为临床以“毒瘀并存”理论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治疗肺鳞癌提供辨证思路与方法,以提高中医在肺癌合并放射性损伤方面的疗效。方法:1.网络药理学部分: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西黄胶囊组成药物主要成分与靶点,并根据其口服利用度与类药性进行筛选,加之已发表文献报道进行补充;通过Gene 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寻找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潜在靶点并删除重复值,合并疾病数据库靶点后删除重复值后获得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西黄胶囊“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取三者靶点绘制韦恩图,并通过String11.0数据库构建韦恩图中标注靶点PPI,以Cytoscape 3.8.2软件对此PPI进行拓扑分析;最后通过Cytoscape 3.8.2与Systems Dock Web Site进行富集分析。2.临床部分:根据纳排标准选取符合要求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西黄胶囊组,结合剔除标准,共收集61例病例,对照组30例,行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并于放疗结束后予以对症支持治疗,西黄胶囊组31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西黄胶囊。2月后评价。观察两组间治疗前后近期疗效、放疗术后及术后2月后RP分级及发病率、RP疗效、中医临床证候积分、KPS评分、QOL评分、肺功能分级、D-Dimer、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等方面变化,并通过SPSS2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网络药理学部分:本研究通过挖掘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获得药物有效成分69种,作用靶点309个;挖掘Gene Cards、OMIM、Disgenet、TTD等疾病数据库获得肺鳞癌疾病靶点1841个,放射性损伤疾病靶点1601个。绘制韦恩图获得三者交集靶点119个,通过String11.0数据库构建PPI,于Cytoscape 3.8.2软件优化并进行拓扑分析,分析示其度中心性均值为10.04,介度中心性均值为1.50×10-2,选取均大于均值的度中心性与介度中心性可筛选出21个关键靶点,占总节点18.91%。将关键靶点通过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取前20条富集分析通路分析示,西黄胶囊防治肺鳞癌放射性损伤可能与以下通路相关:(1)生物过程主要涉及氧化应激、腺体发育、抵抗辐射、刺激生长因子、调节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细胞迁徙与运动、细胞凋亡等代谢通路调控;(2)细胞成分涉及细胞膜、细胞核、基质等多个方面;(3)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结合转录因子、蛋白激酶、泛素蛋白连接酶、细胞因子受体及调节MAP激酶、磷酸转移酶等酶类活性;(4)KEGG通路分析,西黄胶囊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可能与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相关。(5)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分析可示西黄胶囊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主要作用成分为鞣花酸、β-谷固醇、矮牵牛、槲皮素等。2.临床观察:(1)肺鳞癌两组间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间放疗术后及术后2月RP发生率与分级西黄胶囊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3)两组间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西黄胶囊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4)两组间KPS评分及QOL评分,西黄胶囊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5)两组间肺功能比较,西黄胶囊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6)两组D-Dimer水平西黄胶囊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7)两组肿瘤标志物比较:西黄胶囊组在降低SCC、CYFRA21-1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在降低CEA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两组免疫功能比较:西黄胶囊组免疫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9)两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比较:西黄胶囊组在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现过敏反应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结论1.网络药理学:西黄胶囊可防治肺鳞癌放射性肺损伤,其生物过程主要涉及氧化应激、腺体发育、抵抗辐射、刺激生长因子、调节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细胞迁徙与运动、细胞凋亡等代谢通路调控;细胞成分涉及细胞膜、细胞核、基质等多个方面;分子功能主要涉及结合转录因子、蛋白激酶、泛素蛋白连接酶、细胞因子受体及调节MAP激酶、磷酸转移酶等酶类活性;根据KEGG分析,西黄胶囊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可能与TNF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相关,其主要作用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矮牵牛、鞣花酸、β-谷固醇等。2.临床观察:西黄胶囊可降低立体定向伽马射线放疗后肺鳞癌患者放疗后及放疗2月后RP分级与发生率,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提高患者KPS评分与QOL评分,增强肺功能,并在减轻患者D-Dimer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方面均能起到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吴彤[3](2021)在《不同针灸疗法干预放疗后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各类针灸疗法治疗放疗后不良反应(radiotherapy-induced adverse effects,RIAE)的疗效,选取最佳的治疗方案,以期推广针灸在肿瘤辅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以下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KN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bsco/CINHAL、Embase。检索时间从建库起至2020年6月;检索语言限制为中英文。通过Note Express及Excel表格进行数据采集,采用考克兰偏倚评估工具2.0版本(ROB 2.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14.2绘制干预网络图,并联合Open BUGS对提取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1篇研究,共纳入病例数4785例患者,报道了5种RIAE,分别为放射性肠炎、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放射性口干症和放射性肺炎。该5类RIAE的穴位处方中均有足三里。取前四种RIAE行网状meta分析。(1)放射性肠炎涉及疗法13种,分别为艾灸、电针、耳穴、艾灸+药物、穴位按摩+保健操、穴位按摩+药物、穴位埋线+药物、穴位埋针+药物、穴位贴敷+药物、穴位注射+药物、针灸+药物、针刺+药物、艾灸+推拿+药物。在放射性肠炎有效率的排序中,前三位分别为针灸+药物、电针、艾灸+药物。与药物相比,所有针灸疗法的有效率均有统计学意义。(2)放疗后白细胞减少涉及疗法7种,分别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艾灸、针刺、艾灸+药物、穴位按摩+药物、针刺+药物;在预防放疗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的排序中,前三位分别为艾灸+药物、穴位按摩+药物和穴位贴敷。但各类疗法中,仅艾灸+药物、针刺+药物与空白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3)放射性口干症涉及疗法5种,分别为经皮穴位电刺激、针刺、艾灸+拔罐、穴位贴敷+药物、针刺+药物;在放射性口干症刺激性唾液流速测定中,前两位分别为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针刺和经皮穴位电刺激与空白对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在口干问卷中,得分最高为空白对照,最低为针刺,两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4)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涉及疗法5种,分别为穴位贴敷、艾灸、耳穴、针刺+药物、针灸+药物;在预防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排序中,前两位分别为针刺+药物、艾灸,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5)放射性肺炎涉及疗法6种,分别为针刺、艾灸、穴位按摩、穴位埋线、针刺+药物、穴位贴敷+药物。结论:针灸疗法能有效防治RIAE,值得在肿瘤学领域推广。其中,针刺+药物为防治放射性肠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最佳选择;艾灸+药物为预防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最佳选择;针刺为放射性口干症的最佳选择。但由于纳入文献的局限性,该结论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文献进一步验证。在临床工作中,仍需要结合患者病情与医者经验,做出最合适的干预措施选择。
杨鸣[4](2021)在《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造成巨大疾病负担。尽管现有治疗手段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不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一系列加强辅助用药管理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的通知出台。由于药品说明书对临床定位不清,循证证据不足,中药注射剂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亟需精准的循证证据支撑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在中西医并重的政策下,中西药联合应用是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最普遍的现状,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药联合应用以“增效减毒”。然而对于“增效减毒”的本质仍需要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较少,可能与欠缺方法学指导有关,亟待对相关方法学要点和框架进行探索研究。目的明确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定位,以艾迪注射液为例,为临床实践提供全面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证据。在掌握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基础上,初步建立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框架和要点,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在深入了解辅助用药、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背景的基础上,检索国家药监局网站、药智网、米内网等数据库,梳理历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医保目录》,调研用于恶性肿瘤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以201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抗肿瘤/辅助治疗肿瘤的10种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以上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检索时间2020年12月。排除题目摘要明显不符合的研究后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中国知网的检索题录为资料,通过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及呈现;归纳受试人群病种、分期、中医证候、联合用药、对照和结局,以证据图谱展示,明确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系统检索截至2020年12月发表的中药艾迪注射液治疗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人员两两一组独立筛选并提取资料,根据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2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声明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完整性。归纳纳入研究基本特征,对生存率和肿瘤缓解、生活质量、恶性积液、放化疗副作用、免疫功能等结局进行分类综合。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本研究通过概括性评价,系统收集了近10年PubMed收录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评价方法,提炼其方法学要点,参考各国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指南和相关指导原则、国际临床试验质量与报告规范,结合当前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临床实际现状,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框架和方法要点,提出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建议清单。结果研究一: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共发现30种曾经或当前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其中2019版国家《医保目录》包含10个品种。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品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系统评价自2000年后发表数量显着增加,发表高峰在2014-2016年。各品种纳入研究的关键词中均包含“化疗”,VOSviewer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显示中药注射剂常与化疗联合应用,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原发性肝癌、结直肠癌等病种,以及恶性积液、癌痛、癌性疲乏等肿瘤相关症状体征,文献报告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的效应。证据图谱共纳入366项RCT和48项系统评价,217项(59.3%)RCT的干预措施包含复方苦参、参芪扶正和艾迪注射液,118项(32.2%)RCT的研究疾病为肺癌(118,32.2%),其次是结直肠癌(39,10.7%)和胃癌(39,10.7%)。355 项(97.0%)RCT 和所有系统评价都评价的是中药注射剂的加载作用。结局证据图谱显示RCT使用较多的结局包括肿瘤近期疗效指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仅艾迪和华蟾素注射液分别有2项RCT在生存期相关的结局中报告了一致的获益。与医保规定相比,证据明显不足的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吞咽困难、猪苓多糖注射液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与药品说明书相比,缺少相应证型临床证据的是参芪扶正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和注射用黄芪多糖。研究二: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的证据综合本研究共纳入了 52项艾迪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价。结果表明,肺癌(20,38.5%)、肝癌(10,19.2%)和结直肠癌(7,13.5%)是研究最多的肿瘤类型。14项(26.9%)纳入的RCT受试者为中晚期肿瘤患者。除1项研究之外,其余纳入的系统评价均使用艾迪注射液作为放化疗的加载疗法应用,对比单纯标准治疗(放化疗),显示出对生存率、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的明显获益。此外,联合疗法还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然而,仅2项(3.8%)系统评价采用AMSTAR2工具评价的结果为低质量证据,其余为极低质量证据,没有研究完整报告了全部27项条目,9项(17.3%)英文发表的系统评价研究报告了 25-26项。研究三: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在概括性评价中纳入了近10年发表的20项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的研究分别为平行组随机对照试验(3,15%)、交叉试验(6,30%)、单臂试验(8,40%)等,涉及心血管疾病(7,35%)、传染性疾病(2,10%)和恶性肿瘤(2,10%)等。研究的草药包括多种草药来源(6,30%)和单一草药提取物(14,70%),联合应用药物为药物代谢酶底物、鸡尾酒药物或在临床实践中与草药干预同时使用的药物。许多研究选择药代动力学结局作为测量终点,而其他研究则使用药效学结局。研究中使用了不同的提高依从性的策略。其他方法学要点包括:草药质量控制(9,45%),受试者体格检查(16,80%),受试者服用的药物、饮食摄入以及饮酒和吸烟习惯限制(18,90%)等。目前未发现中药注射剂-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借鉴现有研究证据、指南和质量评价与报告规范,本研究创新地提出了 4点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建议,比较了不同研究设计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优缺点,细化了研究人群特征和样本量计算方法,分别归纳了中药注射剂与指示药物、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联合应用的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提供结局指标选择与测量的建议。最终初步形成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评价相关研究的质量评价建议和报告规范建议。结论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中药注射剂品种繁多,中药注射剂多与化疗联合应用,在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等病种研究较多,对近期疗效指标、免疫功能和骨髓抑制有较一致的改善作用。《医保目录》中的各品种循证证据、说明书适应症和医保规定之间存在一定证据缺口。艾迪注射液可能对肺癌和肝癌生存期有获益,对大部分肿瘤生活质量和放化疗副作用有改善作用。但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均较低,限制了对艾迪注射液证据的解释和基于证据的应用。需要针对更有临床价值的原发性肝癌和肺癌进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补充系统评价的原始研究证据。单臂前后对照研究和随机交叉试验是最常使用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在未来的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应增加对方法学细节的描述。本研究初步梳理完成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的方法学要点,提出了中药注射剂与化疗药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报告建议清单和质量评价建议清单,为未来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时彦川[5](2021)在《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3月,在石家庄平安医院放疗科接受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肺病史、基础病史、吸烟史、照射剂量、是否应用中药以及DVH导出的放射治疗计划参数双肺V5、V10、V20、V30、双肺平均剂量、PTV体积、双肺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系。按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进行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以放射治疗开始3个月内出现≥2级放射性肺损伤为回访终点。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放射性肺损伤情况:≥2级发生率为28.85%(30/104),其中2级发生率为25.96%(27/104),3级发生率为2.88%(3/104),未出现4级放射性肺损伤。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在肺疾病史、双肺V20及是否应用中药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0、0.011、0.003,均小于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肺疾病史、双肺V20为发生≥2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00、0.007),辨证应用中药可以减少≥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P值为0.039)。结论:在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中肺病史、是否辨证应用中药及双肺的V20是影响≥2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辨证应用中药可以减少≥2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龚欣[6](2020)在《放疗保肺方防治肺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放疗保肺方防治肺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评价,为临床辨证防治肺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中,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60例计划肺部放疗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最终完成56例,其中试验组28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28例患者采用内服放疗保肺方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单纯调强放疗,对两组患者放疗完成率、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分级情况、肿瘤缓解情况、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及统计分析,并对试验药物进行安全评价。结果:(1)放疗完成率及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分级方面: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治疗期间试验组发生8例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8.57%,对照组发生12例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42.86%,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为6例Ⅰ级,2例Ⅱ级,对照组为3例Ⅰ级,7例Ⅱ级,2例Ⅲ级;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肿瘤缓解情况方面:试验组肿瘤缓解有效率为39.29%,稳定率为96.43%,对照组有效率为32.14%,稳定率为96.43%,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均有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咳嗽咳痰、气促、胸闷、口干、自汗盗汗等症状上,试验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为78.57%,对照组为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试验组KSP评分为72.86±7.63分,对照组为68.21±9.0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放疗保肺方可以有效降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放疗保肺方值得在肺部放疗的肺癌患者中推广使用。
肖丹,詹云[7](2020)在《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放射性肺炎是胸部恶性肿瘤放疗后严重毒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使其生存时间缩短。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使现代医学技术及中医技术在放射性肺炎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本研究就简单分析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对其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旨为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作用。
李蔚,张斌,章烨,徐敏,邬晓敏[8](2019)在《清肺合剂内服防治放射性肺炎临床效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究放射性肺炎高危患者接受清肺合剂内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放射性肺炎高危患者60例以奇偶分组法进行随机分组,时间为2010年1月—2018年12月,对照组实施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清肺合剂内服治疗,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P<0.05);实验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2组治疗后的NK、CD4/CD8、CD4、CD3、CD8等免疫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NK、CD4/CD8、CD4、CD3、CD8等免疫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放射性肺炎高危患者接受清肺合剂内服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罗晓琼[9](2019)在《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文中认为肺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治疗以抗感染为主,然而,抗生素耐药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现象。中医药在诸多疾病的治疗中体现了简、便、廉、效的优势和特色,培土生金法是中医肺脾同治的常用治疗原则。本研究首先通过Meta分析来探讨培土生金法在临床治疗肺炎患者的运用情况;其次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来探索培土生金法指导下的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最后通过观察性研究来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耐药菌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同时为临床医生制定和优化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目的:运用循证医学中的Meta分析研究方法,系统评价培土生金法在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奠定基础。方法:1.制定文献的检索词、检索策略、文献的纳排标准。2.在国内外生物医学类数据库中,全面搜索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加用体现中医培土生金法的中药治疗。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万方、维普、CBM等。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4.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脱机时间等结局指标进行数据合并分析。5.计数资料用风险比(RR)来分析,连续变量资料用标准均数差(SMD)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结果:1.有效率:共23篇研究文献对有效率进行了报道,总病例数2142例,试验组1086例,对照组1056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5篇文献进行了中医证候积分分析,总例数404例,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1例。结果显示中医培土生金法中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3.PCT:6篇文献对PCT进行了观察,总例数554例,试验组278例,对照组276例。数据合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PCT指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4.CRP:4篇文献对CRP进行了分析,总例数350例,试验组175例,对照组175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患者CRP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5.CPIS评分:2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病例数14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1例。合并数据结果显示试验组在降低CPIS评分方面具有优势。6.脱机时间:2篇文献分析了脱机时间,总病例数182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91例。结果显示试验组在缩短脱机时间方面也具有优势。7.安全性:6篇文献报道了不良反应,试验组77例次,对照组130例次。结果显示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试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说明加用中药在改善常规治疗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方面可能具有优势。结论: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肺炎肺脾气虚证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提高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PCT、CRP、CPIS评分,缩短脱机时间等方面都具有优势,且可能减少西医抗感染治疗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二)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目的:观察培土生金法中药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疗效,为耐药菌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耐药菌肺炎患者64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试验组加用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100ml tid po,疗程14天。观察各组的中医症状评分、CPIS评分、血常规、CRP、PCT、免疫指标、血气分析等指标变化情况,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和疗效性指标的差异。结果:1.基线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生命体征、证候积分、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疗效:两组分级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在改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胃脘胀满、腹胀、少气懒言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发热、气短、自汗等方面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3)CPIS积分治疗后两组均有所降低,试验组未显示出明显优势。(4)炎性指标:WBC、N、CRP、PCT等炎性指标治疗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未显示出明显差异。(5)免疫指标:试验组在改善CD4+、Ig M方面优于对照组,其他免疫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6)血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 O2均明显改善,治疗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4天,两组无明显差异。3.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呼吸、血压和肝肾功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培土生金法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改善耐药菌肺炎患者的咳嗽、咯痰、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少气懒言等临床症状,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三)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目的:观察和分析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的分布和构成比情况,以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肺炎诊断并进行了痰培养和常规药敏试验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痰培养结果以及抗生素治疗方案等数据,并录入Epidata软件进行管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共纳入148例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以中老年为主,平均年龄(59.8±16.5岁)。2.合并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者占84.5%,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超过50%,以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合并疾病为主。3.炎性指标:WBC异常的比例仅34.46%,异常率从低到高依次为:WBC<N<PCT<N%<CRP,CRP异常的比例最高(62.84%)。4.血气分析:结果表明以氧分压降低为主。5.病原菌分布:结果显示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几种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25.3%)、肺炎克雷伯菌(15.4%)、鲍曼不动杆菌(14.8%)、流感嗜血菌(7.4%)、大肠埃希菌(5.6%)。6.耐药性:(1)在头孢类抗生素中,几种主要病原菌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菌均较高,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达到88.9%,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性相对较低。(2)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也较高,主要以大肠埃希菌(77.8%)和鲍曼不动杆菌(58.3%)为主。(3)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中,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3%和36%,对厄他培南暂未发现耐药菌株。(4)几种病原菌对哌拉西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性相对较低。(5)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也较好。7.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年龄和是否使用侵入性操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0岁的患者发生住院天数>10天的风险是年龄<60岁患者的3.116倍,有侵入性操作的患者是没有侵入性操作的9.553倍。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与住院时间也存在相关性,呈负相关。结论:肺炎患者不一定有血象升高,各炎性指标中,CRP异常率最高,可见其敏感性较高。导致肺炎的病原菌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以G-菌为主,最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流感嗜血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提示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酶抑制剂、厄他培南、替加环素等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优先选用以上抗生素。住院时间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有侵入性操作、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杨立超,赵春阳,蔡佳怡,陈素华,姜明燕[10](2019)在《补益类中药对放射性肺炎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评价补益类中药对胸部放疗并发放射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对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VIP)、万方数据库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17年6月1日。应用Revman5.0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应用stata12.0对提取的主要指标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辅助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4篇文献,共5354例患者,研究方法学质量中度偏倚风险。与对照组相比,补益药能有效的预防放射性肺炎的发生(RR=0.529,95%CI(0.473,0.592),Z=11.17,P=0.000),并且能降低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形成(RR=0.418,95%CI(0.339,0.516),Z=8.14,P=0.000),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R=1.668,95%CI(1.444,1.927),Z=6.96,P=0.000)。亚组分析及回归分析显示预防效果与使用补益药的种类、是否同步化疗、用药时程、患者的肿瘤类型及平均年龄无关。结论补益类中药可有效预防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2 文献排除标准 |
1.2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检索结果 |
2.2 文献质量评价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 |
2.3.2 亚组分析 |
2.3.3 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 |
2.3.4 细胞因子 |
2.3.5 不良反应 |
2.3.6 偏倚分析 |
3 讨论 |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西黄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一:西黄胶囊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研究二:西黄胶囊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对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观察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一:非小细胞肺癌外源性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中医药防治放射性肺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针灸疗法干预放疗后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方案和注册 |
2 文献检索 |
2.1 研究内容 |
2.2 检索数据库 |
2.3 文献检索策略 |
2.4 文献筛选标准 |
2.5 文献纳入流程 |
2.6 数据提取 |
2.7 偏倚分析与质量评估 |
2.8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筛选结果 |
3.2 文献基本特征 |
3.3 偏倚分析与质量评估 |
3.4 普通meta分析 |
3.5 NMA |
4 讨论 |
4.1 西医认识 |
4.2 中医认识 |
4.3 纳入特征与质量 |
4.4 针灸处方 |
4.5 网状贡献图与漏斗图 |
4.6 干预效果分析 |
4.7 局限性分析 |
4.8 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针灸防治放疗后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药注射剂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
1. 中药注射剂的历史和发展 |
2. 监管加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
3. 循证研究助力科学决策 |
4. 具有较强科技竞争力的肿瘤用药中药注射剂品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研究方法的国内外进展 |
1. 前言 |
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方法 |
3. 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方法 |
4. 有望应用于中药-化药相互作用临床研究的新方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 |
研究一 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临床研究的循证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艾迪注射液治疗/辅助治疗恶性肿瘤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证据综合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草药(中药)-药物相互作用评价方法的初步研究 |
研究3-1 草药-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评价方法:对前瞻性临床研究设计的概括性评价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研究3-2 中药注射剂与化疗相互作用临床评价方法初探 |
1.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放射性肺损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放疗保肺方防治肺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本资料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对象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3.观察病例标准 |
3.1 病例纳入标准 |
3.2 病例排除标准 |
3.3 病例剔除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方案设计 |
1.1 研究方案 |
1.2 病例分组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项目 |
2.观察指标 |
2.1 疗效指标 |
2.2 安全性指标 |
3.疗效评价标准 |
3.1 瘤体缓解情况疗效评定 |
3.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
4.统计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1.1 两组患者年龄统计 |
1.2 两组患者性别统计 |
1.3 两组患者病理类型统计 |
1.4 两组患者病理分期统计 |
1.5 两组放疗剂量统计 |
1.6 两组放疗时间统计 |
2.治疗结果统计 |
2.1 放疗完成情况统计 |
2.2 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统计 |
2.3 急性放射性肺炎分级统计 |
2.4 肿瘤缓解情况统计 |
2.5 中医症状总积分统计 |
2.6 中医各症状积分统计 |
2.7 中医证候疗效统计 |
2.8 KPS评分统计 |
2.9 安全性观察 |
第四部分 讨论 |
1.立题依据 |
1.1 现代医学理论依据 |
1.2 中医理论依据 |
2.结果分析 |
2.1 一般情况分析 |
2.2 治疗后结果分析 |
3.问题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原发性肺癌TNM分期 |
附录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 |
附录三:Karnofsky评分标准 |
附录四: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附录五: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
附录六:临床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附录七:临床观察表 |
综述 放射性肺炎防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 |
1.1 现代理论: |
1.2 中医理论: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 |
2.1 中药方剂联合西医: |
2.2 中成药结合西医治疗: |
2.3 其他方法: |
3 总结与展望 |
(8)清肺合剂内服防治放射性肺炎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治疗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实验组 |
1.3 观察指标 |
1.3.1疗效评价 |
1.3.2 免疫功能指标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治疗效果、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 |
2.2 免疫功能指标分析 |
3 讨论 |
(9)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治疗肺炎的Meta分析 |
1.1 目的 |
1.2 技术路线图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文献检索的范围及策略 |
1.5.1 检索数据库 |
1.5.2 检索词 |
1.5.3 检索时间及检索策略 |
1.6 数据收集与分析 |
1.7 结果 |
1.7.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1.7.2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1.7.3 Meta分析结果 |
1.8 讨论 |
1.8.1 Meta分析的意义与价值 |
1.8.2 本部分研究的选题思路 |
1.8.3 Meta分析结果的讨论 |
1.9 小结 |
第二章 中医培土生金法辅助治疗耐药菌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1 课题来源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方案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研究设计 |
2.3.3 研究对象 |
2.3.4 治疗方案 |
2.3.5 观察指标及观察时点 |
2.3.6 疗效判定 |
2.3.7 不良反应的观察 |
2.3.8 质量控制 |
2.3.9 统计分析 |
2.3.10 伦理学原则 |
2.4 研究结果 |
2.4.1 研究完成情况 |
2.4.2 基线统计结果 |
2.4.3 疗效评价 |
2.4.4 安全性评价 |
2.5 讨论 |
2.5.1 培土生金法的历史渊源 |
2.5.2 培土生金法运用于耐药菌肺炎的理论依据 |
2.5.3 研究药物组方分析 |
2.5.4 现代药理研究 |
2.5.5 研究结果分析 |
2.5.6 导师治疗耐药菌肺炎的经验概要 |
2.6 小结 |
第三章 肺炎患者临床特征、病原学及其耐药性的观察性研究 |
3.1 课题来源 |
3.2 研究目的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4.1 纳入标准 |
3.4.2 排除标准 |
3.4.3 研究方法 |
3.4.4 观察指标 |
3.4.5 统计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一般资料 |
3.5.2 患者吸烟情况 |
3.5.3 合并疾病情况 |
3.5.4 炎性指标分析 |
3.5.5 血气分析情况 |
3.5.6 病原菌分布情况 |
3.5.7 病原菌药敏结果 |
3.5.8 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
3.5.9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3.6 讨论 |
3.6.1 一般情况和合并疾病分析 |
3.6.2 实验室指标分析 |
3.6.3 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
3.6.4 住院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小结 |
结论 |
创新性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概况及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1 肺炎患者细菌耐药性概况 |
4.1.1 肺炎的流行病学现状 |
4.1.2 病原学研究现状 |
4.1.3 治疗进展 |
4.2 中医培土生金法研究进展 |
4.2.1 中医对肺炎的认识 |
4.2.2 中医病因病机 |
4.2.3 中医对肺炎的治疗情况 |
4.2.4 培土生金法的理论基础 |
4.2.5 培土生金法的临床运用 |
4.2.6 参苓白术散的研究进展 |
4.2.7 参苓白术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 |
4.2.8 中医药在细菌耐药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补益类中药对放射性肺炎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检索策略 |
1.3 资料提取 |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分析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
2.3 主要结局指标分析 |
2.3.1 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
2.3.2 亚组分析 |
2.3.3 回归分析 |
2.3.4 放射性肺炎的等级分析 |
2.4 辅助结局指标分析 |
2.4.1 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情况 |
2.4.2 生活质量评分 |
2.5 偏倚分析 |
3 讨论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射性肺炎16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 林贤雷,林泽晨,钟亚珍,陆金华,林胜友.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5)
- [2]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西黄胶囊联合放疗治疗肺鳞癌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及机制研究[D]. 林鹏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不同针灸疗法干预放疗后不良反应的网状Meta分析[D]. 吴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中药注射剂干预恶性肿瘤循证评价及与化疗药相互作用的评价方法[D]. 杨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胸部肿瘤调强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相关因素分析[D]. 时彦川.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6]放疗保肺方防治肺癌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D]. 龚欣.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肖丹,詹云. 人人健康, 2020(06)
- [8]清肺合剂内服防治放射性肺炎临床效果分析[J]. 李蔚,张斌,章烨,徐敏,邬晓敏.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12)
- [9]中医培土生金法在耐药菌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索研究[D]. 罗晓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补益类中药对放射性肺炎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J]. 杨立超,赵春阳,蔡佳怡,陈素华,姜明燕. 医药导报,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