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2O排放,土壤氮素转化相关酶,滴灌水肥一体化,温度
土壤水肥论文文献综述
奚雅静,汪俊玉,李银坤,武雪萍,李晓秀[1](2019)在《滴灌水肥一体化配施有机肥对土壤N_2O排放与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不同量无机氮,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温室番茄土壤N_2O排放和脲酶(UR)、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以及羟胺还原酶(Hy R)活性的动态变化,分析各处理土壤N_2O排放特征及土壤UR、NR、Ni R和Hy R活性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揭示在滴灌水肥一体化下N_2O排放过程机制。【方法】试验共设CK(不施氮)、N1(200 kg·hm-2有机氮)、N2(200 kg·hm-2有机氮+250 kg·hm-2无机氮)、N3(200 kg·hm-2有机氮+475 kg·hm-2无机氮)4个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番茄生育期内土壤N_2O排放、土壤酶活性、土壤温湿度等进行监测。【结果】滴灌水肥一体化,各施氮处理均在施肥+灌溉后第1天出现N_2O排放高峰,随着时间推移不断下降,不同处理番茄整个生育期N_2O排放通量在0.98—1 544.79μg·m-2·h-1。土壤N_2O排放总量差异显着,依次为N3((7.13±0.11)kg·hm-2)>N2((4.87±0.21)kg·hm-2)>N1((2.54±0.17)kg·hm-2)>CK((1.56±0.23)kg·hm-2),与N3相比,处理N1、N2土壤N_2O排放总量分别降低了64.38%、31.70%。番茄生育期内N_2O季节排放特征明显,秋季高,冬季低。土壤氮素转化相关酶活性大致随施氮量的升高而增高。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5 cm土壤温度、0—1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土壤NR活性及土壤Hy R活性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结论】滴灌水肥一体化下,土壤微生物处于好气环境,土壤N_2O主要来自于硝化过程,减少了由反硝化过程所产生的N_2O排放。综合考虑番茄产量、品质、N_2O排放等因素,推荐北方温室秋冬茬番茄施用200 kg·hm-2有机氮+250 kg·hm-2无机氮,75 kg·hm-2 P2O5,450 kg·hm-2 K2O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郭军成,王明国,李欣,朱志明,李涛[2](2019)在《覆盖腐熟和不腐熟林木枝条对宁夏葡萄园沙地土壤水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林木枝条覆盖对宁夏沙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腐熟林木枝条和不腐熟林木枝条为材料,探讨两种处理方式的林木枝条覆盖对宁夏沙土地葡萄园土壤含水量、温度变化、pH值和养分的影响,以及对杂草抑制的效果.结果表明,林木枝条覆盖能够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同时还可以缓冲土壤温度的急剧变化,有效保持土壤水分;腐熟林木枝条与不腐熟枝杆相比更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另外林木枝条覆盖还能有效减少地表杂草生物量.(本文来源于《农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刘艺芸,徐应明,黄青青,秦旭,赵立杰[3](2019)在《水肥耦合对海泡石钝化修复镉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水肥耦合对海泡石钝化修复镉(Cd)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以油菜为供试植物,研究了两种水分条件下施用质量分数为0.5%、1.0%和2.0%的蚯蚓粪肥对钝化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油菜根部和可食部分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为60%~65%时,施用海泡石能够显着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的含量,进一步施用蚯蚓粪肥土壤中有效态Cd的含量为单一海泡石处理的2.24~2.72倍,但是油菜可食部分Cd含量与单一海泡石处理相比变化不显着(P<0.05);土壤水分含量为100%时,在钝化修复下施用0.5%、1.0%和2.0%的蚯蚓粪肥,土壤中有效态Cd的含量为单一海泡石处理的1.11、1.17倍和1.26倍,施用0.5%和2.0%蚯蚓粪肥,油菜可食部分Cd含量与单一海泡石处理相比降低了55.9%和56.8%。因此土壤水分含量为60%~65%时,在海泡石钝化修复下施用蚯蚓粪肥,水肥耦合对钝化效应的影响较小;土壤水分含量为100%时,施用0.5%或2.0%蚯蚓粪肥,水肥耦合能够强化海泡石的钝化效应,进一步降低油菜对Cd的吸收和累积。(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吴现兵,白美健,李益农,杜太生,章少辉[4](2019)在《水肥耦合对膜下滴灌甘蓝根系生长和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肥施用制度是影响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主要针对大棚种植甘蓝膜下滴灌下采用不同水肥施用制度时作物根系生长和土壤水氮分布开展试验观测分析,在已有研究推荐的氮肥用量范围中选取了3个氮肥用量(200、300和400 kg/hm2)与制定的灌水方案(上/下限:90%θf/75%θf、100%θf/85%θf和100%θf/75%θf,θf为田间持水率)建立了低水高肥、高水低肥和中水中肥3种水肥施用制度方案,在水利部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大棚内开展了2季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灌水下限(85%θf)会增加甘蓝根系在0~20cm土层中的分配比例,较高的水肥用量能增加根系质量;处理2(高水低肥)的灌水施肥制度可使根系层土壤保持较高的含水率和较小的变异系数,且灌溉水向深层渗漏不明显,生育期内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变化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层,40 cm以下土层变化较小,而对于根系98%以上分布在40 cm以上土层的甘蓝来说,这有利于根系对N素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甘蓝对氮素的利用效率;施肥时灌水量较大会引起硝态氮和铵态氮向深层淋失的危险,且300和400kg/hm2的施氮量在作物收获后土壤表层硝态氮残留量较大。综合分析,该试验认为甘蓝适宜的施氮量200 kg/hm2,适宜的灌水下限85%θf、灌水上限100%θf,该结果可为设施膜下滴灌甘蓝水肥管理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7期)
赵彩衣,王媛媛,董青君,付利波,陈华[5](2019)在《不同水肥处理对苕子和后茬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光叶紫花苕子(简称苕子)生长,及其翻压后对后茬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和施肥均显着促进苕子生长。在绿肥季,不论施肥与否,灌溉处理均可显着提高苕子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和N、P养分累积,NPW(绿肥季施氮磷肥和灌溉)和CKW处理(绿肥季不施肥,只进行灌溉处理)的苕子生物量、根系活力和N、P养分累积分别比相应的未灌溉处理提高34.58%和56.10%,26.49%和37.92%,43.47%和146.89%,103.84%和113.94%。苕子翻压的养分还田量为125.32~274.49kg/hm2,约占玉米季化肥总养分的26.95%~59.03%。与冬闲处理(CF)相比,不同施肥和灌溉处理的绿肥翻压均促进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其中以NPW处理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周年等养分条件下,玉米季15.56%氮或50.00%磷肥料前移至绿肥季,可明显促进绿肥养分还田量的增加,后茬玉米产量(增幅为8.39%~31.19%)和养分累积量(增幅为7.31%~29.20%)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综上,在适量灌溉和施肥条件下,苕子生物量明显增加,进而促进后茬玉米产量和养分累积量增加。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绿肥农田应用及化肥减施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践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尤晓莹,周方,邢雪霞,何佳,徐世晓[6](2019)在《水肥一体化对烤烟叶片氯含量及烟田土壤氯离子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模拟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灌溉过程,在控制灌水的条件下测定水肥一体化和常规施肥2种施肥方式下烟叶烤后样中氯含量和钾含量,并测定水肥一体化试验地烟株根际0~60 cm土壤氯离子含量,分析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对深度0~40 cm的农田土壤中氯离子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可显着降低烟叶氯含量,提高钾氯比,提高烟叶质量;同时水肥一体化模式可降低0~40 cm土层中氯离子含量,促使土壤中氯离子向下迁移,在较深的土层中聚积,从而降低植物根际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减轻烤烟的氯危害。(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周英霞[7](2019)在《农田尺度土壤水肥盐时空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淡水资源亏缺,微咸水资源丰富,将微咸水灌溉与膜下滴灌技术结合,在满足作物需水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问题。但长期进行微咸水灌溉也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为探究膜下滴灌农田土壤水肥盐分布特征、土壤-作物系统氮素平衡及棉花生长适宜的灌溉与施肥制度,本文通过区域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方法,研究新疆库尔勒包头湖区域土壤容重、颗粒组成、物理参数、含水量、含盐量及养分含量时空变异及分布特征,建立并验证土壤氮素平衡模型和棉花生长模型,确定土壤水氮利用效率、胁迫系数及灌溉定额。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0~60cm土层土壤颗粒组成表现为中等变异性,土壤容重和其他主要物理特性参数表现为中等偏弱变异性;土壤体积分形维数与粘粒呈对数关系,与粉粒呈正相关关系,与砂粒呈显着负相关关系。(2)根层水肥盐均服从正态分布,表现为中等变异性,均可用高斯模型拟合(0~20cm和60~80cm铵态氮可用指数模型拟合),具有强空间相关性和中等空间相关性(0~80cm铵态氮),变程在1~1.5km之间,而铵态氮变程较大,大于1.5km。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与养分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含盐量逐渐增加,表现为中等变异性,半方差函数也可用高斯模型拟合(铵态氮为指数模型),具有强空间相关性。棉花耗水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铃期达到最大。土壤水肥盐在深度上受结构因素的影响,时间上受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影响较大,空间分布多呈块状。(3)将作物生长发育与土壤水氮运移耦合建立了土壤-作物氮素平衡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土壤-作物氮素平衡模型对土壤氮素的模拟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但模拟值偏低,决定系数为R2为0.565,均方根误差RMSE为9.67、符合度D为0.82、残差聚集系数CRM为0.17及平均相对误差Re为-14.3%,水氮利用效率分别为1.579 kg/m3和44.898kg/kg,棉花生长不受水氮胁迫作用。(4)Logsitic模型和修正的Logistic模型均能较好地描述棉花株高、叶面积指数及地上生物量随有效积温(时间)变化过程。基于AquaCrop模型建立的微咸水膜下滴灌棉花生长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棉花冠层覆盖度的变化、生物量和产量(R2>0.546、RMSE<6.209、D<0.832、CRM<0.166),但模拟产量与生物量均偏低。通过不同情景,提出研究区内在粉砂壤土和砂质壤土下棉花适宜生长的微咸水灌溉定额为300~400m3/亩之间。(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刘风[8](2019)在《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甘肃河西干旱灌区水资源不足和高产农田长期存在施肥量过高和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状,以河西走廊干旱灌区大面积种植的制种玉米为对象,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各生育期土壤水分、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在主要生育期耗水量以灌浆-成熟期最高,当灌水量增加时,作物耗水量随之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在相同灌水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耗水强度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抽穗-灌浆期耗水强度最大。根据制种玉米的耗水规律,确定了适宜的灌水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中后期。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制种玉米的产量随着的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灌水水平下,高水高氮处理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反而低于高水中氮处理下产量。(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樊丽琴,吴霞,李磊,朱丹[9](2019)在《水肥管理对土壤盐分、硝态氮分布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盐碱地番茄一垄双行种植条件下的高效水肥管理模式,改善番茄品质,以当地习惯灌水施肥为对照,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不同灌溉方式下水肥减量对土壤盐氮分布、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水条件下的土壤盐分含量略高;土壤耕层硝态氮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水量交替灌溉方式下,0~2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常规灌溉,而4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则低于常规灌溉。与对照相比,常规沟灌方式下,中水高肥和中水中肥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最高,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2.53%和2.02%,低灌水量下的番茄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大于30%,但产量下降了9.60%以上;不同水量交替沟灌方式下,高水低水交替灌溉配施高肥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最高,番茄产量增加了1.58%,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23.97%,而中水低水交替灌溉配施中肥处理下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36.80%,而产量并没有降低,该处理下番茄品质也有了明显改善。对一垄双行番茄田种植方式而言,采用中水低水交替灌溉配施中肥的水肥管理模式是一种可行的节水提质措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毕庆生,张中魁,韩燕来,潘红卫,汪强[10](2019)在《河南轻质土壤畦灌水肥耦合技术参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肥耦合是当前我国农业灌溉施肥技术发展的趋势,近年来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结合发展迅速,然而,畦灌水肥耦合技术的研究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我国当前和近期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农业节水节肥发展需求。【目的】要探索地面灌溉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适宜参数。【方法】以河南轻质土壤为例,开展了畦灌水肥耦合试验研究,探索畦灌随水施肥模式下的节水节肥和灌水施肥质量控制的适宜参数。【结果】对于畦灌,50 m以内的畦长可获得较好的灌水质量,间隔灌溉方式灌水质量最好,从不冲不淤以及灌水质量综合考虑,入畦单宽流量宜小于1.98 L/(m·s),畦长小于35 m时,间隔加肥下,N和K的施肥均匀度均在80%以上,N和K的储肥率均在85%以上,连续加肥下,N和K的施肥均匀度分别在80%、45%以上,N和K的储肥率均在80%以上。【结论】从灌水施肥综合效果来看,轻质壤土畦灌的畦长不宜大于35 m,入畦单宽流量控制在1.98 L/(m·s)左右,施肥方式宜采取间隔加肥方式。(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土壤水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林木枝条覆盖对宁夏沙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腐熟林木枝条和不腐熟林木枝条为材料,探讨两种处理方式的林木枝条覆盖对宁夏沙土地葡萄园土壤含水量、温度变化、pH值和养分的影响,以及对杂草抑制的效果.结果表明,林木枝条覆盖能够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氮磷钾含量,同时还可以缓冲土壤温度的急剧变化,有效保持土壤水分;腐熟林木枝条与不腐熟枝杆相比更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另外林木枝条覆盖还能有效减少地表杂草生物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肥论文参考文献
[1].奚雅静,汪俊玉,李银坤,武雪萍,李晓秀.滴灌水肥一体化配施有机肥对土壤N_2O排放与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9
[2].郭军成,王明国,李欣,朱志明,李涛.覆盖腐熟和不腐熟林木枝条对宁夏葡萄园沙地土壤水肥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19
[3].刘艺芸,徐应明,黄青青,秦旭,赵立杰.水肥耦合对海泡石钝化修复镉污染土壤效率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4].吴现兵,白美健,李益农,杜太生,章少辉.水肥耦合对膜下滴灌甘蓝根系生长和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9
[5].赵彩衣,王媛媛,董青君,付利波,陈华.不同水肥处理对苕子和后茬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9
[6].尤晓莹,周方,邢雪霞,何佳,徐世晓.水肥一体化对烤烟叶片氯含量及烟田土壤氯离子迁移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7].周英霞.农田尺度土壤水肥盐时空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8].刘风.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9
[9].樊丽琴,吴霞,李磊,朱丹.水肥管理对土壤盐分、硝态氮分布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毕庆生,张中魁,韩燕来,潘红卫,汪强.河南轻质土壤畦灌水肥耦合技术参数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