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1]2003年在《针刺治疗Binswanger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选择60例Binswanger病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以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ADL)、社会活动功能调查(FAQ)、神经功能缺损、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及组间差异,以研究针刺治疗Binswanger病的效果。结果表明: 1.针刺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进行了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2.针刺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3.治疗后,针刺组的HDS-R、ADL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AQ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对照组HDS-R、ADL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1,P<0.05),而FAQ的变化无统计意义(P>0.05)。差值比较,针刺组HDS-R、AD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优于对照组。 4.两组TCD的检测结果都有所改善。而针刺组改善明显,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组优于对照组。 结果表明,针刺可以有效地促进BD患者的智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并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状态,是治疗BD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孙颖哲[2]2013年在《头穴丛刺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干预效应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头穴丛刺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干预的有效性。方法:1、将6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病例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二门诊。2、治疗组采用于氏头穴丛刺治疗,选取额区及顶区,1次/d,留针6h/次,每周针刺6d休息1d,连续治疗6w;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安理申)[5mg/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5mg,4w后增至10m g,1次/d,晚上睡前口服,连续服用6w。3、治疗前后分别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以及检查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进行评估。4、所得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疗后MMSE和MoCA评分及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3、治疗后,治疗组对MMSE和MoCA评分及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改善MMSE和MoCA评分及缩短P300潜伏期和增高P300波幅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头穴丛刺额区和顶区能够明显地提高MMSE和MoCA评分,缩短P300的潜伏期和提高P300的波幅,有助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徐宇虹[3]2006年在《头针为主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简称BD,是一种发生在脑动脉硬化基础上的慢性脑血管病。目前临床主要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尚缺乏有效地改善患者智能和改变疾病进程的治疗办法。本研究采用头针为主治疗本病,配以强捻转刺激及长留针的手法,并与西药都可喜进行对照,观察头针疗法对BD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择42例Binswanger病患者,随机分为针药治疗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每组各21例,以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R)、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为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及组间差异,以研究针刺治疗Binswanger病的效果。 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治疗组的HDS-R上升(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HDS-R上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HDS-R,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较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TCD的检测结果改善明显,两组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以头针为主的针刺治疗可以有效地促进BD患者的智能、社会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并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状态,是治疗BD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
王春霞[4]2006年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SAE)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西药都可喜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都可喜。治疗60天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改良的长谷川简易智能量表(HDS-R)、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治疗前、后疗效的观察。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两组神经功能评分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HDS-R测定表明两组间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原络通经针法联合都可喜治疗,可使SAE患者P300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运用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具有很好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对照组,说明针刺有助于病人智能及神经功能的改善,能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
范秋玉[5]2010年在《针药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SA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SAE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3人。西药组给予都可喜治疗;药物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配合中药脑得生治疗;针药1组在西药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针药2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针刺和脑得生治疗。四组疗程均为30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评定。结果:1、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0.86%,药物组总有效率为69.57%,针药1组总有效率为73.91%,针药2组总有效率为86.96%。针药2组分别与西药组、药物组以及针药1组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2、四组治疗后HDS评分均有提高,四组治疗前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针药2组疗后评分提高显着,且分别与西药组和药物组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3、四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有下降,四组治疗前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后针药2组评分下降显着,与西药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4、四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均有下降、波幅均有提高,四组治疗前后潜伏期及波幅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治疗后针药2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显着,且针药2组与西药组组潜伏期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波幅比较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脑得生、都可喜叁者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疗效显着,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明显增强,从而更好的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
陈妍蓓[6]2016年在《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运用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及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疾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严格制定检索策略,全面检索1992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相关临床RCT报道。按照制定的标准,筛选检索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信息。运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Risk of bias table评定工具对文献进行偏倚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指标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刺疗法改善血管性痴呆的患者认知功能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全面检索、筛查,本系统评价最终共纳入23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15篇质量等级为B,8篇质量等级为C,纳入文献质量不高。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针刺在有效率、MMSE评分、HDS评分、P300潜伏期检测值、生化学指标上体现出优势。在与多奈哌齐比较时,两者在有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在有效率、MMSE评分、HDS评分、P300潜伏期检测值、生长抑素及精氨酸加压素、TXB2含量及6-Keto-PGF1α含量等生化学检测方面均体现出优势。结论:1.针刺治疗与西药比较,在改善认知功能疗效在各项检测指标看来更具有优势,证据质量不高,结果稳定。2.目前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改善认知功能的疗效与盐酸多奈哌齐比较在临床疗效上基本相当,结果稳定。3.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在改善认知功能疗效在各项检测指标看来均更均有优势,证据质量不高,结果稳定。4.针刺治疗安全,无不良反应。目前证据质量偏低,虽然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在大多数结局指标中均显示出了优势,但是不排除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纳入,造成结果的改变。
胡徽星, 肖伟[7]2013年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针刺治疗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IVD)是指由于颅内小血管病变(多发性腔隙性梗死、腔隙状态)和血管狭窄或脑部血液低灌注状态(脑白质疏松、Binswanger病)而导致的,以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或痴呆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赵奕[8]2013年在《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本研究,进一步阐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理,为通督调神针刺法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病人,采用随机数字量表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6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通督调神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排除影响本课题研究的干扰因素。治疗组:主穴包括百会、神庭、印堂、人中、风府;辅穴包括:太冲、太溪、内关、丰隆、叁阴交。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对照组:主穴包括百会、四神聪;辅穴:太溪、悬钟、足叁里、大钟;得气候留针30分钟。两组均以苏州华佗牌一次性30号1~1.5寸不锈钢针灸针,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eale, HDS)、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 ADL)、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Score, NFDS)、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the Se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 SDSVD)的积分评估,在治疗前后分别行血清一氧化氮(Nitric-Oxide, NO)、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检测,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9.0分析。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Hachinsrk氏(HIS)缺血积分、修订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积分、修订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积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FDS)积分、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辨证量表(SDSVD)积分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在HDS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3.在MMSE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认知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组疗效差别不明显。4.在ADL积分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IADL(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PSMS(躯体性自理能力量表)、ADL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ADL总积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5.在NFDS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有较好作用,且通督调神针刺法优于普通针刺法。6.在SDSVD积分的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中医证候(SDSVD积分)疗效比较(PP)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中医证候改善疗效方面两组无显着差别,均有较好效果。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对中医证候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且两者差别不明显。7.患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在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与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督调神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均能显着降低患者一氧化氮(NO)和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的测定值,且通督调神针刺法较常规针刺法更明显。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对血管性痴呆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3.通督调神针刺法能显着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在清除患者自由基和调节脑血流量方面较常规针刺组更具有显着性。4.通督调神针刺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焦守凤, 徐建潍[9]2004年在《Binswanger病的国内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Binswanger病(BD)系一类血管性痴呆,其以大脑深部穿支动脉硬化造成的白质广泛性缺血性损伤为病理特征,临床上突出表现为高血压和渐进性智能障碍。既往认为该病罕见,随着CT、MRI的普及,PET、SPECT和DSA的出现,近年来人们对这一疾病有了更新
周洪艳[10]2009年在《头穴配合原络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针刺以其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疗效确切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本课题从针刺角度出发,选用头穴配合原络穴,观察比较头穴配合原络穴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血管性痴呆门诊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33人,对照组33人。针刺组采用针刺头穴及原络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都可喜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两个疗程。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于治疗前后分别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检测以及中医呆病疗效评定量表进行观察记录。所得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量表评分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头穴配合原络穴对于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2、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ADL量表评分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头穴配合原络穴对于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疗效;3、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两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头穴配合原络穴可取得和西药都可喜相当的疗效。4、中医呆病疗效评定结果显示:针刺组有效率为75.8%,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头穴配合原络穴对改善中医呆病的证侯有较好疗效,与口服西药都可喜疗效相当。结论:1、头穴配合原络穴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有治疗意义,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痴呆症状。2、头穴配合原络穴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头穴配合原络穴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针刺治疗Binswanger病的临床研究[D]. 姜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3
[2]. 头穴丛刺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功能干预效应的临床研究[D]. 孙颖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
[3]. 头针为主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D]. 徐宇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
[4]. 原络通经针法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D]. 王春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6
[5]. 针药结合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白质脑病的临床观察[D]. 范秋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
[6].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系统评价[D]. 陈妍蓓.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7].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针刺治疗研究进展[J]. 胡徽星, 肖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
[8].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赵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9]. Binswanger病的国内研究进展[J]. 焦守凤, 徐建潍. 实用医药杂志. 2004
[10]. 头穴配合原络穴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D]. 周洪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