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采用恒重法、比色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首次分析比较了甘肃陇南6种茶叶生化成分含量及4种微量元素的溶出特性。结果表明:陇南6种茶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88%~4.44%,可溶性多糖含量为3.61%~6.31%,茶多酚含量为19.24%~26.01%,除老鹰茶不含咖啡碱外,其他茶叶咖啡碱含量为2.67%~3.09%;4种微量元素的平均溶出率为Zn>Mn>Cu>Fe。通过对不同品种陇南茶主要生化成分和微量元素分析发现,陇南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但不同品种茶之间各成分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永娟,梁慧光,付国瑞,张媛
关键词: 生化成分,微量元素,绿茶
来源: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
基金: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1606RJYA234),甘肃农业大学盛彤笙科技创新基金(GSAU-STS-1541)
分类号: TS272.5
页码: 68-72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115K
下载量: 196
相关论文文献
- [1].黎平地方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及优异单株鉴选[J]. 种子 2020(10)
- [2].江华苦茶资源基本生化成分的季节变化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04)
- [3].白茶萎凋温度对内含生化成分变化的影响[J]. 蚕桑茶叶通讯 2013(03)
- [4].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核桃坚果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J]. 广西植物 2018(02)
- [5].不同采摘期对信阳毛尖茶生化成分及品质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8(10)
- [6].茶树间作巨菌草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 2020(01)
- [7].陕西茶树地方种质资源特征性生化成分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8].景宁白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研究[J]. 中国茶叶 2016(10)
- [9].绿茶机械加工生化成分的变化及对品质的影响[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2)
- [10].催产激素对半滑舌鳎卵巢生化成分及血浆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7(05)
- [11].茶树花的主要生化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9(01)
- [12].城步峒茶资源主要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分析[J]. 茶叶通讯 2019(03)
- [13].豫南小鲵肌肉生化成分分析[J]. 四川动物 2008(05)
- [14].60个茶树品种夏秋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5].澜沧江流域部分茶区古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的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2)
- [16].雌、雄鲇生长及血液生理、生化成分差异分析[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03)
- [17].茶树花的主要品质特点及生化成分分析[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8(03)
- [18].黑毛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 茶叶通讯 2017(03)
- [19].内蒙古巴彦淖尔盟地区肉苁蓉生化成分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8)
- [20].湖南不同等级黑毛茶品质分析[J]. 茶叶通讯 2018(03)
- [21].8个新昌新品系茶树中主要生化成分与感官品质分析[J]. 中国茶叶 2016(09)
- [22].鄱阳湖不同生长阶段短颌鲚生化成分和能量的变化[J]. 水产科学 2011(02)
- [23].贵州地方茶树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及绿茶品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3)
- [24].遮阴处理对茶树叶色表型及生化成分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3)
- [25].不同茶类陈年茶的生化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04)
- [26].核磁共振技术在茶叶生化成分鉴定中的应用[J]. 中国测试 2009(06)
- [27].广西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03)
- [28].蒸青固样方式对茶叶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J]. 贵州茶叶 2009(01)
- [29].烘焙对武夷岩茶生化成分影响及品质相关性分析[J]. 武夷学院学报 2016(12)
- [30].不同萎凋方式对山东乌龙茶品质及生化成分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