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高等教育的四元结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燕,彭佳,吴洋,文宗川[1](2021)在《基于“四元”模型的统计学课程TPEC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统计学是各高校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中开设的重要课程。新文科建设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文科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机遇。统计学"四元"TPEC教学模式,遵从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基于"四元"模型将课程教学划分为知识传授、知识同化、知识巩固和知识外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元素发挥主导作用,其他三个支撑元素发挥协同作用,以完成各阶段任务及目标,四个阶段循序渐进,最终为达成教学目标和宗旨服务。通过采用新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以探索、讨论、辨析、批判等方式,建构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
王敬敬[2](2021)在《二元和四元序列的构造与性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伪随机序列广泛应用于扩频通信、码分多址通信、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密码学等领域.伪随机序列的设计和分析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寻找新的方法来设计更多性质良好的序列,以及寻找更有力的工具来分析已有序列的性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本文重点研究二元和四元序列的构造方法,并分析所构造序列的伪随机特性,取得以下成果:(1)基于逆Gray映射和交织技术,利用周期为N≡3(mod 4)的二元理想自相关序列,构造了两类周期为2N的四元序列,其中一类具有低自相关性,另一类具有最优自相关性且具有良好的平衡性.给出了任意4个具有相同周期的q元序列的互相关函数关系.利用逆Gray映射的变形,研究了所构造的四元序列的奇周期自相关性与所采用的二元序列的奇周期自相关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类具有良好奇周期自相关性的四元序列的构造方法.(2)基于交织技术,选取四个周期为N≡3(mod 4)的二元理想自相关序列进行4×N交织,构造了三类周期为4N的二元序列,其中一类序列具有低相关性,其余两类序列具有最优自相关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互相关性.(3)基于Carlet给出的非直和构造,利用2k-Hadamard变换理论,得到了此类函数与子函数之间的2k-Hadamard变换的关系.基于所得2k-Hadamard变换关系,给出了此函数为2k-bent函数的充要条件.
欧阳润[3](2020)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关系遇到40年未有之复杂局面、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等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波动频繁,各类就业观念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价值观。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就业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为大思政格局下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大思政”格局下,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多元、多维、协同、系统的就业育人体系,选拔好、培育好青年大学生,增强思政育人实效,有助于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格局,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对于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着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极大价值。本研究把“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互通”作为理论逻辑,对大思政和就业教育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作了界定,概述了国内外关于就业教育的相关理论,从理论视角和社会视角阐述了就业教育相关理论,重点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把“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价值逻辑,通过对双一流高校、省属高校、民办高校、大专高校等院校的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并选择了部分学工干部、就业指导老师、一线辅导员、校外导师、企业HR、大学生个体进行访谈,详细了解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重点了解分析不同区域、男女生就业价值观的倾向,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依据。以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的分析结果和笔者近20年的就业教育工作经验为现实基础,从社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大学生六个方面追根溯源,探究原因,主要为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等问题,这也是本论文的现实逻辑。基于以上逻辑,本论文以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为基础,展开了对策研究:提出要构造社会、政府、用人单位、家庭、高校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实施大学生自我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打造思政理论课程、就业指导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人文素养课程四方协同的思政课堂,健全就业机制、激励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马利强,李秋颖[4](2020)在《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论述,提出由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构成的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四个元素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家庭、学校和政府、社会分别是立德树人教育模型初期、提升期和完善阶段三个不同时期的主导元素,其他元素为支撑元素。四个元素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完整的立德树人教育系统,并在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柳丽娜[5](2020)在《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文中提出1912至1937年是我国晚清以来教育现代化努力的一个重要时期。研究这一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可以丰富乡村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能够为当下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提供历史镜鉴。本论文以安徽省的乡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文献法为主,辅之以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归纳法,考察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教育的发展状态,以揭示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在其现代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制约。在整理、分析民国时期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文件、法令汇编,相关报刊、着作等一般性史料的基础上,重点整理、挖掘了民国时期安徽省乡村教育办理的地方史料,主要包括《安徽教育行政周刊》《安徽教育周刊》《安徽教育行政旬刊》,怀宁县、天长县、阜阳县等八个县的教育志,桐城县和休宁县的县志等。以艾森斯塔德关于教育领域现代化的理论为基础,聚焦1912至1937年间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系统、乡村教育者三个维度,以专门化、组织化和系统化为指征,贯穿以国家意志、精英理想、乡村诉求三条线索,分析乡村教育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出的现代转型进程与样态。研究发现:第一,从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建立了省、县两级专门的教育行政管理体系。在县与最基层的乡村之间没有专门的教育行政组织,主要通过在乡区设立学区教育委员和保甲制度下以联保主任充任学董来代为行使部分教育行政权力。通过对安徽省怀宁县、天长县、颍上县等样本县乡村小学校发展的总体情况看,乡村小学校的数量都是逐年增加的,就学的学生数也呈上升的趋势。但乡村小学校的建设很多停留在形式上,尤其是初级小学校,虽然有充足的生源,却没有足够的学生,虽然遍布乡村,却时常难以为继。这其中,乡村私塾的影响不可忽视,小学校与私塾,分别作为现代教育和旧式教育机构的代表共存于乡村地区。这折射出的不仅是现代教育在乡村推进的不易,更说明了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绝不止步于设立专门的组织与机构,更需要组织与机构的系统化有效运行。第二,从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乡村小学校无论是从小学校的建设、课程标准的执行、教学法的运用还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上都呈现出较多的不成熟性,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参差不齐、成效总体不彰。除了一小部分乡村小学校的办理彰显出现代化的活力,更多的乡村小学校呈现出的是较为萧条的景象。此外,位于教育经费体系最底端的乡村小学教育经费,在这一时期,虽有独立之名,但常无独立之实,维持乡村小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育经费的专门化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常常是金额不足、来源不稳。第三,从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来看,安徽省在国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小学校长和教员的任职资格标准根据省情进行了修订,整体上略低于国家标准。这一时期,安徽省虽然在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合格化、小学校长专任化等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总体上看,乡村小学校长无论从资质还是实质上,特别是实质的胜任力上都没有成为现代化学校系统的合格的专业成员,并由此产生了诸多弊病,校长们的违规行为也层出不穷、五花八门。对小学教员而言,无论是经济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这与政府对小学教员在任职资格和专业知能等方面的要求是不匹配的。虽然安徽省试图使小学教员达到任职资格标准,通过培训、研究等方式促进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安徽省各县小学教员,尤其是乡村小学教员的专业化程度总体上依然不高且参差不齐,有些乡村地区的小学教员甚至连形式上的专门化也没有达到,其专业化水平更是令人担忧。这一现象在占乡村小学校多数的初级小学校中尤为明显。1912至1937年的安徽省乡村教育发展的状况表明:民国政府力图对乡村教育的行政组织机构,乡村小学校的设立,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则规约、内部管理、办学经费、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员的选任、培训及考核等进行现代化的规划,也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政治的以及经济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乡村社会自身的制约,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步履维艰。尽管这一时期乡村教育正处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初步完成了制度层面的现代转型,但观念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转型还远没有完成。
陈政阳[6](2020)在《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指出能源、经济、环境问题是过去许多国家地区面临的难题,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些问题正在慢慢得到改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中国经济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表明中国的发展不仅应当注重物质的发展要求,还应当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本文立足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背景,基于传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理论,进一步提出构建以能源-经济-环境-社会(3E1S)四元系统进行协调发展分析,并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对江西省目前的3E1S系统发展的规模、质量、结构开展研究。江西省地处江南,多丘陵、多山地,多种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化石能源较为贫乏,缺煤、贫油、少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江西省的GDP增速一直位于全国较前列,经济发展导致能源、环境、社会之间矛盾更加突出,而目前对于江西省能源、经济、环境问题的研究仍然较少,对于江西省3E1S系统的研究也尚未开展。本文通过对江西省近年现状分析,搜集整理2004-2018年江西省的多个指标数据,利用改进CRITIC-G1法计算了江西省3E1S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了江西省3E1S系统的协调度。本文研究主要得出这几个结论:(1)从各子系统来看,江西省能源自给率较低,在能源发展质量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整体工业水平不高,在经济发展的结构上需要进一步地优化;工业排污量增长速度较快,在环境污染的规模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公共基础设施数量不足,在社会发展的质量上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2)从3E1S系统整体发展来看,江西省基本保持了逐年增长的势头,近年来总体发展速度有放缓趋势,在系统发展协调度上,江西省3E1S系统整体协调度较好,但环境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度并不良好,这一点与江西省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不足有较大关系。最后,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3E1S系统研究结果后,针对江西省能源、经济、环境、社会四方面发展的不足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吴一迪[7](2019)在《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脑游戏正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然而在此过程中它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境,诸如对游戏暴力行为的鼓励、对玩家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的损害。本文力图从哲学上探究如何设计一款功能完善的电脑游戏,以应对这些挑战。但是,当前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存在基本概念不一致、理论框架不完备、学科范式不成熟等问题。基于以往的理论成果,本文通过厘清和建构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有关概念和研究框架,旨在帮助电脑游戏哲学研究尽快完善其学科范式。通过研究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基本概念可知:电脑游戏的四元架构模型(技术—规则—游玩—文化)不仅是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结构和分类依据,也是对它们进行哲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电脑游戏的哲学意义在于它揭示出玩家“在游戏世界中存在”的生存状况;只有在介入游戏世界后,玩家才能在四大类游戏设计所分别实现的主要功能之帮助下实践多种游戏活动,并最终过上“美好生活”。由于该哲学意义预设了玩家已经介入游戏世界的状况(这意味着游戏设计所实现的功能只有对处于该状况的玩家起效),因此本文将先探究玩家是如何介入游戏世界的;再分别以四个子架构为切入点,选取合适的哲学理论,从哲学上考察这四类游戏设计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有侧重地实现各自的功能并最终实现上述哲学意义的。首先,分析玩家“在游戏世界中存在”的生存状况以及玩家是如何介入游戏世界的问题,这是电脑游戏各种功能起效的前提。运用知觉现象学,从具身和交互性是充要条件、“身体图示”的意向性投射是动力、沉浸和临场感是结果四个方面围绕“信息技术身体”对上述问题进行解释,重点解读了为何VR游戏与传统电脑游戏会有如此大的差异。然后,在“技术”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设计电脑游戏技术而实现其道德功能。利用道德物化思想的“技术调节论”分析了电脑游戏的玩家—设备—游戏世界的复杂关系和重叠现象,并探究了电脑游戏对玩家体验、行为和参与世界方式的技术调节及其具体表现。再根据“技术的道德化”中的非人本主义论证逻辑,从三方面(意向性、自由和道德施动者)证明了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道德相关性。设计师应肩负起电脑游戏所无法承担的部分责任:“预测”、“评估”和“铭刻”。在“规则”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设计电脑游戏规则与本质上是遵守规则行为的游戏活动,从而实现其娱乐功能。根据维特根斯坦的相关论述,提出了电脑游戏版本的遵守规则悖论。其成因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介入,电脑游戏的操作/隐含规则对基本规则的表达使后者被隐藏了,导致玩家对基本规则进行多种因果解释,并据此做出不同的行为,悖论发生了。其规避方式是:模拟规则使操作/隐含规则的表征内容结构化,形成了虚构场景,从而帮助玩家遵守规则。通过引入该悖论,设计师增加了行为符合规则的不确定性及其所派生出来的趣味性,从而实现了游戏的娱乐功能。在“游玩”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把电脑游戏世界设计成严肃游戏,以此实现除娱乐外的更多功能。严肃游戏的本质是通过仿真技术模拟出一个高度人工可控的虚拟实验室,利用游戏的娱乐功能吸引玩家自愿参与到实验中,在此过程中玩家被“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终通过“评分概念”和标准来判断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基于信息与计算机伦理学的相关理论,从对三方面(“精确度标准”、“虚拟的真实体验”及其“TEP原则”)的反思来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严肃游戏也是一间伦理的实验室。在“文化”架构下,重点研究如何设计电脑游戏文化而实现社交功能。首先对作为“文化文本”的电脑游戏进行了七种解读,它们“反映”出之前架构所论及内容和现象的文化涵义。玩家的“创造性玩法”形成了“文化阻力”,从而“重塑”了既存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惯例。再根据社群主义诠释了游戏社群及其对成员玩家的影响,最终对游戏社群所组织起来的“电子竞技”及其“青年亚文化”现象与“局域网派对”及其社交功能进行了论述。最后,纵览上述四个子架构,对暴力电脑游戏这一社会热点及其道德困境进行综合应用研究。该道德困境指的是暴力电脑游戏很可能使参与其中的玩家在现实中也实践相应的暴力行为。根据米格尔·西卡特的模型,其形成机制是“程序梯度”上的玩家的“工具性玩法”(只遵守基本规则)与暴力内容的相遇及其后果(脱敏效应)。而基于“语义梯度”就可从三方面超越该困境:设计师的“伦理游戏设计”、玩家的“伦理游戏玩法”和监管部门的管理。此外,通过增加“技术梯度”揭示了该困境形成及其超越的更内在的基础条件与核心机制。通过对电脑游戏及其设计上述几方面的研究,本文就从哲学上解释了 一些由电脑游戏引起的现象和挑战,揭示了电脑游戏设计实现各个功能的原理和机制,解决了如何利用这些功能去应对这些挑战的难题。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脑游戏及其设计在创建美好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还能帮助这一学术领域尽快完善其学科范式。
陈明,王骥[8](2019)在《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范式变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实践逻辑的转换》文中提出在当代哲学已从"科学理性主义"向"生活实践世界"转向背景下,基于"理性主义—学科逻辑"建构的、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面临从理论到现实的诸多问题与困境。基于"生活世界—实践逻辑"建构的通识教育"四元四维"课程体系,从哲学基础、建构逻辑、要素结构、宗旨目的等诸多方面对西方经典"核心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解构和重构,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范式变革。"四元"指人的生存发展的四个主要领域或场域,即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研究;"四维"指人的精神发展的四个维度或层次,即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价值论。"四元"与"四维"之间有着深刻内涵与严密逻辑关联,即:学会做人—追求完美—价值论,学会做事—追求仁义—实践论,学会学习—追求至善—认识论,学会研究—追求真理—本体论,从而形成"四元四维"课程体系的"空间结构圆锥模型"和"逻辑结构矩阵模型"。"四元四维"课程体系,以"形而中"的人的生活世界为中介将"形而下"的物质生产的"科学世界"与"形而上"的人的精神发展的"理念世界"结合、贯通、统一起来,其最终目的、旨归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及"人的自由解放"的社会理想相契合。
管光海[9](2019)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当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课程在中小学的地位越来越高。在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门课程。通用技术是指当代技术体系中较为基础、在日常生活应用中较为广泛、育人价值较为丰富,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对于通用技术这门新设立的课程来说,先进的课程理念如何落地,独特价值的育人目标如何实现,都对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2017年我国新修订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对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出挑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的适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师使用的教学设计模式。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在2017年至2018年两年时间内,历经两次面向教师的实施和一次基于课堂教学的实施,形成两次迭代,最终产生三个版本的教学设计。在研究中,运用实验、观察、访谈和收集实物的方法,研究获得所需的一手资料,并从基于教师使用、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对比、学生过程性表现、学生反思体会、课堂教学观察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以情境、任务、活动、基本问题为主线的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秉持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学习的理念,提出技术学习要注重个人真实性、世界真实性、学科真实性相统一的原则。与传统教学设计偏重于任务分析、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主相比,该模式更注重任务设计,强调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有意义的完整任务确定后,教学设计各要素应围绕着任务而展开,不同的任务调用不同的知识,任务的变化带出所需的知识学习,最终实现知识的结构化。由此,任务设计重于任务分析、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兼顾结构化知识与完整任务、注重单元设计,构成了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理念。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分析课程内容以及内容所承载的素养或能力,初步确定任务。第二阶段,进一步深入分析内容,剖析技术知识特性,确定素养要素和水平,从而确定学习目标并制订任务表现量规。第三阶段为完整任务的详细设计。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追求真实、复杂、多变的问题情境,强调设计真实的完整任务,并且强调要提供任务的支持与指导。在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中,任务群的设计是重要的步骤之一。任务群不仅强调任务之间的排序,而且强调各任务之间需要有紧密的内在逻辑与联系。本研究提出了大概念引领的任务群与大过程引领的任务群两种类型。模式检验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评估聚焦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吸引力、效率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在于发现聚焦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与优化。实验研究以设计能力发展为例,实验班与对照班前后测对比分析结果、学生反思体会的分析以及课堂教学观察结果都表明,聚焦任务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任务的支持与指导对学生设计有较大的帮助。研究发现,聚焦任务教学设计模式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对教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及指导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挑战,而且对教学实施有较高的要求。研究还表明,高中学生的设计过程是聚焦方案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大量认知策略的运用,包括比较、权衡与决策、迭代与优化、深度优先的策略与宽度优先的策略。作为一项实践性与理论性兼顾的研究,本研究构建的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模式,可以供技术课程教师使用以及其他教师参考。
陈明,王骥[10](2019)在《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实现了当代哲学的重大转向,其根本旨趣与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密切契合。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在强化大学本科教育内涵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中具有基础性与核心性地位和作用。植根生活世界理论,从学科逻辑转向生活实践逻辑,遵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四支柱"原则,结合时代特征及教育原理,从哲学基础、现实问题、理论来源及体系重构四方面,建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四元"与"是什么、为什么、如何知、如何行"的"四维",构成"四元四维"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突破西方核心课程体系局限、实现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有益探索。
二、论高等教育的四元结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等教育的四元结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四元”模型的统计学课程TPEC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与教学现状及挑战 |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与教学的现状 |
1.关于课程教学理念和内容的演变 |
2.关于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
3.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课程的新要求 |
(二)统计学课程改革与教学面临的挑战 |
二、“四元”模型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模式 |
(一)“四元”模型介绍 |
(二)“四元”TPEC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三、“四元”TPEC教学模式课堂实施 |
(一)教学任务(项目)设计 |
(二)教学内容的讲授、案例与习题设计 |
四、“四元”TPEC课堂课程考核方式 |
五、结语 |
(2)二元和四元序列的构造与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2.1 基本概念 |
2.2 伪随机序列的随机性指标 |
2.3 Gray映射与逆Gary映射 |
2.4 交织序列 |
第三章 具有良好自相关性四元序列的构造 |
3.1 相关引理 |
3.2 两种良好自相关性四元序列的构造及分析 |
3.2.1 低相关性四元序列的构造及分析 |
3.2.2 具有最优自相关的平衡四元序列的构造及分析 |
3.3 q元序列的相关函数 |
3.4 四元序列构造及其奇周期自相关 |
第四章 二元交织序列的构造 |
4.1 低自相关二元序列的构造及分析 |
4.2 最优自相关二元序列的构造及分析 |
4.3 周期为4N的二元交织序列的互相关值 |
第五章 2~k-bent函数 |
5.1 基本概念 |
5.2 2~k-bent函数的二次构造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值验证的 Matlab 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2.3 研究述评 |
3.研究思路 |
4.研究方法 |
5.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1 大思政的概念及内涵 |
1.1.1 大思政的内涵 |
1.1.2 大思政的基本特征 |
1.2 大学生就业教育及相关概念 |
1.2.1 就业概念 |
1.2.2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涵 |
1.2.3 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 |
1.2.4 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历史进程 |
1.3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关系 |
1.3.1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通性 |
1.3.2 大思政与就业教育的互融性 |
第2章 就业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就业教育相关的理论 |
2.1.1 劳动分工理论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1.3 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理论 |
2.2 中共历代领导人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1 毛泽东有关就业教育的思想 |
2.2.2 邓小平有关就业教育的理论 |
2.2.3 江泽民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4 胡锦涛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2.5 习近平有关就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
2.3 就业教育的理论借鉴 |
2.3.1 职业选择匹配理论 |
2.3.2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
2.3.3 职业锚理论 |
2.3.4 其他相关的理论 |
2.4 实证分析的社会视角 |
2.4.1 双元结构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择业动机理论 |
第3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思路、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问卷的基本思路与总体框架 |
3.1.2 调查问卷的总体安排 |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开展 |
3.3 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
3.3.1 样本结果分析 |
3.3.2 交叉性结果分析 |
第4章 大思政格局下就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 |
4.1 社会就业教育的复杂性因素 |
4.1.1 新就业形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挑战 |
4.1.2 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带来新问题 |
4.1.3 西方不良思潮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冲击 |
4.1.4 封建传统腐朽文化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侵袭 |
4.2 政府就业教育的不完善因素 |
4.2.1 政策引导有缺位 |
4.2.2 就业监管有缺失 |
4.2.3 信用体系不完善 |
4.2.4 大学生实习管理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4.3 高校就业教育的不到位因素 |
4.3.1 就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 |
4.3.2 思政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不紧密 |
4.3.3 就业教育理念稍显滞后 |
4.3.4 就业教育保障体系弱化 |
4.4 用人单位就业教育的不匹配因素 |
4.4.1 选才标准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匹配度还需提升 |
4.4.2 用人标准存在歧视的现象 |
4.5 家庭就业教育的被动性因素 |
4.5.1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 |
4.5.2 参与就业教育主动性不够 |
4.6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非理性因素 |
4.6.1 责任意识 |
4.6.2 就业观念 |
4.6.3 就业适应 |
4.6.4 就业态度 |
第5章 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
5.1 构建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机制 |
5.1.1 总体目标 |
5.1.2 工作原则 |
5.1.3 育人模式 |
5.1.4 实施内容 |
5.2 构造“五位一体”的引导场域 |
5.2.1 社会要营造良好氛围 |
5.2.2 政府要完善服务体系 |
5.2.3 高校要创新育人方式 |
5.2.4 用人单位要健全公平机制 |
5.2.5 家庭要构建和谐环境 |
5.3 实施大学生“四元契合”的就业教育方略 |
5.3.1 大学生自我教育 |
5.3.2 职业素养教育 |
5.3.3 职业规划教育 |
5.3.4 社会实践教育 |
5.4 打造“四方协同”的课堂思政 |
5.4.1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入作用 |
5.4.2 加强专业知识的课程思政教育 |
5.4.3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的引导元素 |
5.4.4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教育课程思政体系 |
5.5 健全“三体联动”的就业教育保障制度 |
5.5.1 优化就业机制保障 |
5.5.2 优化激励就业机制 |
5.5.3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关于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
二、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的构建 |
(一)四元主体模型 |
(二)“立德树人教育”的四元主体模型构建 |
1. 模型基础 |
2. 模型的构建 |
三、立德树人教育模型构成主体的作用分析 |
(一)家庭在模型中的作用 |
(二)学校在模型中的作用 |
(三)政府在模型中的作用 |
(四)社会在模型中的作用 |
四、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不同时期的表现形态 |
(一)立德树人教育初期 |
(二)立德树人教育提升期 |
(三)立德树人教育完善阶段 |
(5)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 研究的问题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一)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 |
(二)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三) 晚清至民国时期安徽省教育现代化研究 |
(四)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与评价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乡村教育 |
(二) 乡村小学校 |
(三) 现代教育 |
(四) 教育现代转型 |
六、样本县基本情况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发展的背景 |
一、民国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 |
(一) 明确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 |
(二) 颁行现代学制和制定教育法令法规 |
二、民国时期影响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主要教育思想 |
(一) 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二) 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 国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四) 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初等教育制度设计的影响 |
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运动 |
四、民国时期的安徽省社会和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一) 安徽省社会发展概况 |
(二) 安徽省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转型 |
一、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一) 国家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二)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专门化、系统化 |
(三) 安徽省县级及以下地方教育行政组织的运行 |
(四) 安徽省教育行政组织的特征 |
二、乡村小学校的专门化、组织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校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设立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与乡村私塾并存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小学校系统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课程的现代化 |
(一) 国家对小学课程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对国家小学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
二、乡村小学教学法与教则的现代化 |
(一) 小学教学法的现代演进 |
(二) 小学教则的现代演进 |
三、乡村小学内部管理的规范化 |
四、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层面教育经费独立的相关政策 |
(二) 安徽省教育经费的专门化 |
(三)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的经费保障情况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者角色的现代转型 |
一、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对小学校长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校长角色的专门化 |
二、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一) 国家关于小学教员角色专门化的制度设计 |
(二) 安徽省乡村小学教员角色的专门化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与历史镜鉴 |
一、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
(一)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决定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难度 |
(二) 国家意志、知识精英和乡村社会之间的张力制约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程度 |
(三) 乡村小学校的边缘地位延缓了乡村教育现代转型的进度 |
二、历史镜鉴:面向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一) 时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二) 空间维度的中国乡村教育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6)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能源、经济、环境的二元关系研究 |
1.2.2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3E1S系统理论基础与相互关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质量经济学 |
2.1.3 系统论 |
2.1.4 协同论 |
2.2 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的相互关系 |
2.2.1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 |
2.2.2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
2.2.3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
2.2.4 社会与能源-经济-环境的关系 |
第三章 江西省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现状分析 |
3.1 地区能源现状分析 |
3.2 地区经济现状分析 |
3.3 地区环境现状分析 |
3.4 地区社会发展分析 |
第四章 江西省3E1S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3E1S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构建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指标体系的解释 |
4.2 3E1S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
4.2.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4.2.2 改进CRITIC-G1法 |
第五章 江西省3E1S系统协调发展分析 |
5.1 指标权重确定 |
5.1.1 信息量计算 |
5.1.2 权重计算 |
5.2 江西省3E1S系统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5.2.1 能源子系统发展分析 |
5.2.2 经济子系统发展分析 |
5.2.3 环境子系统发展分析 |
5.2.4 社会子系统发展分析 |
5.2.5 3E1S系统整体评价分析 |
5.3 3E1S系统发展协调度分析 |
5.3.1 协调度评价模型 |
5.3.2 系统协调度计算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能源现状的改善 |
6.2.2 经济现状的改善 |
6.2.3 环境现状的改善 |
6.2.4 社会现状的改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点 |
二、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架构 |
第一节 电脑游戏的内涵、结构和意义 |
一、电脑游戏的外延界定 |
二、游戏与电脑游戏的“父子类”关系与电脑游戏的定义原则 |
三、电脑游戏的内涵定义:电脑游戏的差异特征和定义方法 |
四、电脑游戏的差异因子 |
五、电脑游戏的各要素与四元架构模型 |
六、电脑游戏的哲学意义 |
第二节 电脑游戏设计的方法、流程与功能 |
一、电脑游戏设计的方法:以玩家为中心的游戏设计 |
二、电脑游戏设计的一般流程、任务和原则 |
三、电脑游戏设计的类别及其所实现的功能 |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从知觉现象学看玩家对游戏世界的介入 |
第一节 问题的背景与具体化 |
一、现象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论述 |
二、人(玩家)介入(游戏)世界的结构和方式 |
三、身体、技术身体与信息技术身体 |
第二节 电脑游戏设备的具身趋势与游戏世界的本体论定位 |
一、电脑游戏设备等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玩家身体的融合趋势 |
二、关于游戏世界的奎因式整体主义本体观 |
第三节 信息技术身体与游戏世界的介入与交互 |
一、梅洛-庞蒂对身体的现象学描述 |
二、“具身”是必要基础 |
三、交互性是充分条件 |
四、身体图示的意向性投射是驱动力 |
五、沉浸和临场感是结果 |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道德意蕴——电脑游戏技术设计及其道德功能 |
第一节 道德物化思想: 技术调节论与技术的道德化 |
一、技术调节论的两种路径 |
二、技术道德化的非人本主义论证逻辑 |
第二节 玩家—设备—游戏世界关系的分析 |
一、电脑游戏中的玩家—设备关系及其表现 |
二、玩家—设备的复杂关系和重叠现象 |
三、玩家—设备的复合关系 |
第三节 电脑游戏对玩家体验、行为和参与方式的技术调节及其表现 |
一、电脑游戏对玩家感官知觉的调节及其表现 |
二、电脑游戏对玩家行为的调节及其表现 |
三、电脑游戏对玩家参与世界方式的调节及其表现 |
第四节 电脑游戏技术和设备的道德维度 |
一、电脑游戏及其技术具有意向性 |
二、电脑游戏及其技术具有自由 |
三、(玩家-)电脑游戏及其技术是道德施动者 |
第五节 电脑游戏设计的道德意蕴与设计师的责任和任务 |
一、“预测”电脑游戏及其技术调节的具体实现方式 |
二、“评估”电脑游戏所可能引起的道德影响或后果 |
三、将预期的调节方式或价值“铭刻”到电脑游戏及其技术中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遵守规则悖论及其在电脑游戏中的形态和功效——电脑游戏规则设计及其娱乐功能 |
第一节 理论背景: 维特根斯坦对遵守规则悖论的论述 |
一、遵守规则悖论是什么 |
二、遵守规则悖论的成因分析 |
三、遵守规则悖论的规避方式 |
第二节 遵守规则悖论在电脑游戏中的表现与成因分析 |
一、电脑游戏版本的遵守规则悖论是什么 |
二、电脑游戏版本的遵守规则悖论的成因分析 |
第三节 电脑游戏规避其遵守规则悖论的方式 |
一、电脑游戏的模拟规则及其对虚构场景的建构 |
二、电脑游戏的虚构场景在遵守规则上的特征和重要作用 |
第四节 遵守规则悖论在电脑游戏中的功效:电脑游戏娱乐功能的实现方式 |
一、引入遵守规则悖论来增加不确定性 |
二、对评判结果的延迟反馈 |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把游戏世界建构为虚拟和伦理的实验室——电脑游戏游玩设计及其严肃功能 |
第一节 什么是严肃游戏 |
一、严肃游戏的概念辨析 |
二、严肃游戏的本质 |
第二节 严肃游戏的实现原因及其优势 |
一、严肃游戏作为具有人工可控环境的虚拟实验室 |
二、基于VR技术的严肃游戏之差异与优势 |
第三节 严肃游戏的实现手段及其特征 |
一、关于“第一人称视角”和“三维”画面 |
二、关于“可交互性” |
三、关于“由计算机生成的环境” |
第四节 伦理的实验室: 对严肃游戏的现实考量 |
一、越真实是否越好 |
二、交互越多、越沉浸是否越好 |
三、可控性越强是否越好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文化视域下的电脑游戏及其相关活动和现象——电脑游戏文化设计及其社交功能 |
第一节 游戏反映文化: 作为文化文本的电脑游戏及其七种解读方式 |
一、作为文化文本的电脑游戏与萨顿-史密斯的游戏解读理论 |
二、电脑游戏的七种具体解读方式及其文化意义 |
三、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电脑游戏的内部要素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游戏重塑文化: 电脑游戏亚文化现象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
一、玩家的三种DIY形式及其所创造的“文化阻力” |
二、游戏社群及其对玩家社交的促进和影响 |
三、基于玩家社群的相关社交活动: 电子竞技和局域网派对 |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暴力电脑游戏的道德困境及其超越——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综合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暴力电脑游戏的道德困境及其研究范式的转换 |
一、暴力电脑游戏及其道德困境 |
二、研究范式的转换: 旧方法的缺陷与新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暴力电脑游戏道德困境的形成机制 |
一、电脑游戏的规则及其对工具性玩法的强制和限定 |
二、工具性玩法与暴力内容的相遇及其后果 |
第三节 对暴力电脑游戏道德困境的超越 |
一、伦理的游戏设计及其原则、合理性与策略 |
二、伦理的游戏玩法与作为“生态人”的玩家 |
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对电脑游戏文化的监管 |
第四节 对西卡特模型的批判与改进 |
本章总结 |
结论与展望: 电脑游戏与美好生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与致谢 |
(8)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范式变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实践逻辑的转换(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哲学转向:从“理性主义—学科逻辑”转向“生活世界—实践逻辑” |
二、“核心课程”体系建构的逻辑、困境及其转向 |
三、“四元四维”课程体系的要素、结构与逻辑 |
(一) “四元四维”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型 |
(二) “四元四维”课程体系的要素内涵与内在逻辑 |
1.学会做人与价值论关怀: |
2.学会做事与实践论取向: |
3.学会学习与认识论路径: |
4.学会研究与本体论追问: |
四、“四元四维”课程体系建构的范式变革及其意蕴 |
(一) “四元四维”课程体系建构的范式变革 |
(二) “四元四维”课程体系建构的意蕴 |
1.整合三大教育模式, 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
2.构建具有新时代本土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
(9)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发展的需要 |
1.1.2 普通高中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的呼唤 |
1.1.3 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
1.2 研究问题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技术课程 |
1.3.2 教学设计 |
1.3.3 完整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 |
1.4.2 教学设计历史回顾 |
1.4.3 教学设计发展新动向: 面向完整任务 |
1.4.4 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 |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 |
1.5.3 资料分析 |
1.5.4 成文方式 |
1.6 全文结构 |
1.7 本部分小结 |
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构建: 面向技术课程 |
2.1 理解素养导向的技术课程 |
2.1.1 技术课程目标的演变与理解 |
2.1.2 技术课程内容的历史考察与理解 |
2.1.3 倡导面向真实世界的技术学习 |
2.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与迭代 |
2.2.1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V1版本: 关注四要素 |
2.2.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V2版本: 关注情境问题 |
2.2.3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V3版本: 凸显任务 |
2.3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
2.3.1 任务设计重于任务分析 |
2.3.2 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 |
2.3.3 兼顾结构化知识与完整任务 |
2.3.4 以单元为基本设计单位 |
2.4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框架 |
2.5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四要素 |
2.5.1 情境:引出任务、推动任务发展的关键 |
2.5.2 完整任务: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的核心 |
2.5.3 活动: 任务实施的基本方式 |
2.5.4 基本问题: 促进任务深度实施的保障 |
2.6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三阶段 |
2.6.1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三阶段的提出 |
2.6.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板及示例 |
2.7 本部分小结 |
3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的具体设计: 任务的初步确定与表现量规的制订 |
3.1 任务的初步确定 |
3.1.1 把握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 |
3.1.2 挖掘核心内容承载的核心素养 |
3.1.3 依据内容与目标初步确定任务 |
3.1.4 考虑任务与学生的相关性 |
3.1.5 检查任务实施的条件保障 |
3.2 学习目标和任务表现量规的制订 |
3.2.1 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剖析技术知识特性 |
3.2.2 确定素养要素,划分素养水平 |
3.2.3 确定学习目标,厘清任务表现具体标准 |
3.2.4 开发评价工具,制订任务表现量规 |
3.3 本部分小结 |
4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的具体设计: 完整任务的详细设计 |
4.1 创设真实、复杂、多变的问题情境 |
4.1.1 问题情境的构成 |
4.1.2 问题情境的三种类型 |
4.1.3 真实情境的创设 |
4.1.4 复杂情境的创设 |
4.1.5 多变情境的创设 |
4.2 设计任务的支持与指导 |
4.2.1 区别任务的支持与指导 |
4.2.2 提供任务的支持 |
4.2.3 提供任务的指导 |
4.3 任务群的设计 |
4.3.1 情境的变化推动多任务的形成 |
4.3.2 任务的排序 |
4.3.3 不同类型任务群的设计 |
4.4 活动的设计 |
4.4.1 设计不同功能的活动 |
4.4.2 设计不同类型的技术实践活动 |
4.4.3 活动中基本问题的设计 |
4.5 本部分小结 |
5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检验 |
5.1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的实验: 以设计能力发展为例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
5.1.3 研究结果 |
5.1.4 结论与讨论 |
5.2 聚焦完整任务教学设计模式的评估:基于教师的使用 |
5.2.1 问题的提出 |
5.2.2 研究方法 |
5.2.3 研究结果 |
5.2.4 结论与讨论 |
5.3 本部分小结 |
6 研究进一步探讨与展望 |
6.1 研究的进一步探讨 |
6.1.1 知识与任务分析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
6.1.2 聚焦任务教学设计的不同变式 |
6.1.3 人工物视角下的技术设计 |
6.2 研究的贡献 |
6.2.1 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
6.2.2 丰富了已有任务中心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
6.2.3 揭示了高中学生技术设计及其学习的特征 |
6.3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针对案例5多功能台灯开展的设计 |
附录2: 通用技术课程必修2模块第一单元“结构及其设计”完整的教学设计 |
附录3: 课堂观察记录示例 |
附录4: 聚焦任务教学设计v2.0的实证研究前测问卷与试题 |
附录5: 聚焦任务教学设计v2.0的实证研究后测设计题 |
后记 |
(10)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哲学基础:生活世界理论实质及其教育意蕴 |
(一) 生活世界理论源流与当代哲学转向 |
(二) 马克思生活世界理论实质及其教育意蕴 |
二、现实问题:对生活世界理论的质疑与通识课程体系困境 |
(一) 教育学科对生活世界理论的借鉴与质疑 |
(二) 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争及其课程体系困境 |
三、理论来源:教育四支柱原则 |
四、重构“四元四维”课程体系 |
四、论高等教育的四元结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四元”模型的统计学课程TPEC教学模式研究[J]. 王晓燕,彭佳,吴洋,文宗川. 教育观察, 2021(33)
- [2]二元和四元序列的构造与性质分析[D]. 王敬敬.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 欧阳润. 南昌大学, 2020(02)
- [4]立德树人教育“四元主体模型”的构建研究[J]. 马利强,李秋颖.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7)
- [5]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现代转型(1912-1937)[D]. 柳丽娜.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6]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陈政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7]电脑游戏及其设计的哲学研究[D]. 吴一迪. 东南大学, 2019(07)
- [8]大学通识课程体系范式变革:从学科逻辑向生活实践逻辑的转换[J]. 陈明,王骥. 江苏高教, 2019(07)
- [9]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聚焦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D]. 管光海. 浙江大学, 2019(05)
- [10]生活世界理论与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构建[J]. 陈明,王骥.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