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在日常护理中的运用

“临终关怀”在日常护理中的运用

刘建英(山西省静乐县人民医院山西静乐0351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354-02

临终关怀(或生命关怀)是指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病人缓解极端痛苦,维护至死的尊严,以及增加人们对临终生理、心理优秀的积极适应能力,帮助临终者安宁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里程以及对临终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理关怀[1]。通过舒缓治疗或姑息治疗等方法,采取心理支持、对症治疗、缓解疼痛、保护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前提下延长生命,从而改善面临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其亲属的生活质量。

1需求

我国是世界老龄人口第一大国,老龄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疾病负担的增加。尤其是高龄重病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更是未来养老问题中的难点。在中国居家养老是主要养老模式,尤其是在偏远农村地区,一部分老人的温饱尚未很好解决,更谈不上医疗护理。目前,肿瘤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顽疾之一,其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的出现成为必然,心脑血管疾病更是向年轻化发展。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照顾老人的负担会更重。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俊哲一直在关注“临终关怀”课题,他认为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但在临终病人治疗过程中,临终关怀机构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2现状

与国外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临终关怀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现对临终病人的临终关怀的主要模式有:宁养院、社区的临终关怀家庭病床、临终关怀医院、综合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等。但多以社会福利及民营为主体,而具有临终关怀病房的综合性医院只在个别城市的个别医院才拥有,且数目甚少。据了解,我国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中,只有不到千分之一能真正享受到这项服务,多数医院考虑到自身有限的医疗资源,以及病人所承受的过高的经济负担,也不收此类病人。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如何利用现有医疗资源,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的关怀与照料,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在舒适安宁中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更好地体现医学人文精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办法

3.1积极宣传,转变观念北京老年医院关怀病房姜宏宁主任说,“患者也有知情权,让患者了解病情、正确积极地面对死亡才是对病人最好的尊重。”在临终关怀工作中,让患者了解病情、正视死亡、更合理地安排剩余的生命时光,则成为目前临终关怀事业的难点。长期以来,对于很多身患绝症的病人,临床医学花费了昂贵的治疗费用,虽然延缓了其死亡进程,但是,这种只关注疾病而忽视病人的倾向,既给病人带来了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生命是一个过程,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所谓临终关怀,是指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医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避免死亡;而新医学的目的则是避免早死、安详死亡。新医学从单纯追求延长生命转向对人的整体关怀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从单纯治疗转向治疗与关怀并重。因此,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死亡以宁静和尊严。

3.2整合资源,快速发展专家指出,我国公立医院的数量并不少,主要问题是功能和布局不合理。目前,很多二级医院和企业医院病人不足,生存困难。如果合理引导,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老年保健或者临终关怀医院,既可以填补市场空白,也可以盘活国有资产。同时,政府还应加快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临终关怀领域,从而解决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3.3面对现状,努力开展开设关怀病房,医院承受着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压力。可是对于患者而言,长期的治疗已经使家庭背负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到治疗晚期,很多患者已经无力再支付大额医药费,疼痛所带来的折磨更是与日俱增。面对现状,各类医院都应开展方式不同但又切合本院实际的临终关怀护理,不论是在病房,还是患者家中,为绝症患者做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是最重要的环节。护士应把临终患者看成是一个整体的人,一个正在完成他全部生命过程中重要阶段的人,给病人以真诚的关心。同时创造条件满足临终者的各种需要。在心理护理中,一方面是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医护人员向患者解释病情、认识病情、进一步理解治疗是有意义的,以减轻患者的疑虑;另一方面,是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对其进行死亡教育,先让家属正视死亡,再让其协助医生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护士可以像朋友和亲属一样坐在病床旁倾听病人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给病人过生日的时候,每位工作人员都可以向他祝贺生日快乐,并握手致意等,使他们舒适快乐地度过生命最后阶段[2]。

但是,无论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制度,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因为,一个人无论贫富,都应安静、体面、有尊严地走完生命最后一程,这不仅关乎生命的基本权利,也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杜慧群,刘奇.护理伦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100-115.

[2]吕彤.终末护理的道德本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27.

标签:;  ;  ;  

“临终关怀”在日常护理中的运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