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渡越管振荡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振荡器,谐振,特性,波段,微波,磁场,功率。
渡越管振荡器论文文献综述
陈代兵,刘庆想,何琥,苏昶[1](2005)在《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场分布进行了 一维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产生高功率微波,并判断了工作模式,为TM01模的3π/5模。采用粒子 模拟验证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论,并优化设计出五腔渡越管振荡器,优化结果为:输出功率约1GW,工作频 率9.3GHz,束波转换效率约22%。实验中,通过参数调节,得到频率约9.25GHz,峰值功率约780MW,脉宽 (半高宽)21ns的输出微波,束波转换效率约为16%。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符合。(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5年01期)
何琥,刘庆想[2](2004)在《X波段六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FT)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六腔开放式谐振腔中前四个谐振频率和场分布,计算出的谐振频率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相同。比较了开放腔和封闭腔谐振频率,验证了TEM波吸收边界条件,并在实际编程计算中得以应用。计算结果为六腔渡越管振荡器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4年04期)
何琥,刘庆想[3](2004)在《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粒子模拟和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渡越管谐振腔结构,通过全电磁2.5维相对论粒子模拟程序证实电子束可以与这种谐振腔结构发生互作用;基于该谐振腔结构,用全电磁2.5维相对论粒子模拟程序设计优化了可工作在X波段的渡越管振荡器,其输出功率大约1.7GW,束波转换效率约37%。(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4年03期)
陈代兵,何琥,刘庆想[4](2003)在《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的方法,对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谐振腔进行了高频特性研究,给出了该谐振腔中的TM01模的非π模式的本征频率、Q值以及对应的场分布,并用实验冷测法测出了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与Q值。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说明了该高频特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3年10期)
陈代兵,刘庆想,何琥,苏昶[5](2003)在《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脉冲功率技术和等离子体物理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类基于电子束在谐振腔中的渡越时间效应的渡越辐射机制来产生高功率微波的器件。该类微波器件的起源是单腔管(TTO),近年来,美国科学家提出了分离腔振荡器(SCO),后来又研制出超级后加速振荡器(Super?R(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期刊2003-06-30)
马乔生,刘庆想,苏昶,范植开,常安碧[6](2003)在《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在sinus 70 0加速器上进行的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 .在实验中 ,首先对加速器进行了调节 ,使其能够稳定运行 ;然后对影响器件运行的各个参数进行了调试 ,得到各参数的比较合适的值 ,其中 1 4波长支撑的长度为 8mm、磁场的大小为 1 85T、二极管电压的大小为 70 0kV、二极管阴极结构为倒圆的环形阴极头 ,最后得到微波频率为 9 18GHz ,微波功率为 1 5GW ,脉宽为2 6ns ,效率达 31%左右 .(本文来源于《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期刊2003年06期)
陈代兵,何琥,刘庆想[7](2002)在《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谐振腔的高频特性主要是指谐振腔的谐振频率、场分布等性质。对谐振腔分析的方法也日趋成熟,主要有3大类:即实验测试法、解析法和数值法。为了研究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TTTO)谐振腔的高频特性,首先采用数值分析方法,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直接推导得出TM0n模在圆柱坐标系下的场的表达式,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FT)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分别研(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期刊2002-06-30)
胡海鹰,李旭东,陈代兵[8](2002)在《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频谱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 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频谱诊断系统 ,并根据频谱测量结果对 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了调整 ,使 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微波输出结果有了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02年03期)
马乔生,刘庆想,范植开,苏昶,常安碧[9](2002)在《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在Sinus-700加速器上进行的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首先对加速器进行了调节,使其能够稳定运行;然后对影响器件运行的各个参数进行了调试,得到各参数的比较合适的值,其中1/4波长支撑的长度为8 mm,磁场的大小为1.75 T,二极管电压的大小为700 KV,二极管阴极结构为倒圆的环形阴极头,最后得到微波频率为9.18 GHz,微波功率为1.5 Gw,脉宽为26ns,效率达31%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技报告》期刊2002年00期)
陈代兵[10](2002)在《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渡越时间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渡越管振荡器结构模型,并对基于这种新结构模型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的方法,研究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谐振腔的TM_(ono)模式的本征频率以及对应的场分布。 然后,采用荷电质点(即单粒子)模型,从电子的运动方程出发,经过坐标变换,得出了基于渡越时间效应的束波互作用的一维非线性方程组;将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模式场代入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电子束与不同模式场的能量交换关系。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果表明,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可以产生高功率微波。 接着,采用2.5维粒子模拟程序,对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粒子模拟,证明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论。并结合一维非线性分析以及谐振腔的高频特性研究,优化设计出工作频率为9.3GHz,输出功率为1GW,束波转换效率大于22%的五腔渡越管振荡器。 最后,对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实验研究。设计了阻抗变换器,并对同轴耦合输出的支撑杆以及模式转换结构进行了驻波系数的标定。并在Sinus-700加速器上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调节加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引导磁场的大小和支撑杆之间的距离,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当束压约为700kV、束流为7kA时,在大约9.25GHz的频率上,微波输出峰值功率约为780MW,脉宽(半高宽)约为21ns,束波转换效率约为16%。(本文来源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期刊2002-02-01)
渡越管振荡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FT)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得出了六腔开放式谐振腔中前四个谐振频率和场分布,计算出的谐振频率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相同。比较了开放腔和封闭腔谐振频率,验证了TEM波吸收边界条件,并在实际编程计算中得以应用。计算结果为六腔渡越管振荡器的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渡越管振荡器论文参考文献
[1].陈代兵,刘庆想,何琥,苏昶.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5
[2].何琥,刘庆想.X波段六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
[3].何琥,刘庆想.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粒子模拟和优化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4
[4].陈代兵,何琥,刘庆想.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
[5].陈代兵,刘庆想,何琥,苏昶.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2003
[6].马乔生,刘庆想,苏昶,范植开,常安碧.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
[7].陈代兵,何琥,刘庆想.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高频特性[C].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2002
[8].胡海鹰,李旭东,陈代兵.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频谱诊断[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
[9].马乔生,刘庆想,范植开,苏昶,常安碧.X波段渡越管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2002
[10].陈代兵.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