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操作条件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操作,条件,废水,分馏塔,电流,大盐,氢氰酸。
操作条件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振虎,童明全,潘蓉,李超,李健[1](2019)在《氢氰酸生产中氰化氢吸收操作条件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甲醇氨氧化制取氰化氢(HCN)工艺中,HCN的吸收一直是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难题。本研究在已有装置的基础上,优化吸收温度,产品气速,吸收液流量几个影响因素,结合化学化工中的基本原理,得到最优条件,优化了吸收工艺,最终吸收效率达到约82%,得到HCN质量分数将近2%的富HCN水溶液。(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刘志祥,何丽[2](2019)在《操作条件扰动在PEMFC性能优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单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流短路、电流扰动以及空气流量扰动这叁个操作条件扰动对PEMFC单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功率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短路能够有效提高PEMFC的输出性能,尤其是在大电流情况下,输出电压最高可提高62.96%,输出功率最高可提高30.36%;电流向上扰动和空气流量向下扰动在大电流下均可以提高PEMFC的输出性能,在小电流下对PEMFC的性能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玉静,王雪平,庞宏建[3](2018)在《精馏塔实训设备操作条件的节能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筛板精馏塔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开展了以乙醇-水为分离物系的精馏塔操作条件优化实验,分析了进料浓度、回流比、进料量、进料位置等对塔效率和产品含量的影响,以及冷却水用量对冷凝液的影响,确定了筛板精馏塔的最优操作条件。(本文来源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杨鹏飞,焦纬洲,刘有智,刘瑛[4](2018)在《溶剂萃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操作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硝基苯在自然界中难以被生物降解,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采用萃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既可降低废水的危害,又可实现部分硝基苯回收。以环己烷和脂肪酸甲酯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时间、温度、pH值、相比[V(萃取剂)∶V(废水)]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己烷作为萃取剂时,硝基苯去除率要优于脂肪酸甲酯,在萃取时间20 min、温度35℃、相比1∶1、pH=6.4时,硝基苯去除率为97%。在此条件下进行叁级错流萃取后,硝基苯浓度降至1.77 mg/L。同时,考察了环己烷的循环使用次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己烷循环使用30次后,萃取效率依然达到92.11%,说明环己烷再生后可以循环利用。(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曾涛[5](2018)在《基于反应量热的半间歇搅拌釜放大、优化和安全操作条件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搅拌釜操作灵活、结构简单、传质传热效果好,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反应器。在精细化工和医药行业中,搅拌釜常被用于强放热反应过程,如果操作不当,将引发反应器的失控,因此确定安全的操作条件十分重要。在搅拌釜中进行强放热时,一般采用半间歇模式来减缓热量的释放来避免失控。本文以反应量热研究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边界图法的半间歇搅拌釜的放大策略,放大时需要适当增加进料时间并增加盘管强化换热能力。以边界图为约束条件,对强放热反应的进料函数和操作温度进行了模拟优化。发现分段恒速进料的方式能在保证反应器不失控的前提下,缩短进料时间,同时在进料结束时能保持较高的转化率。在分段进料操作时,反应初始阶段增加进料速率并缩短进料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进料温度和预先放置物料温度对半间歇搅拌釜的反应过程影响较小,提高换热介质的温度可以明显的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后,依据不同操作状态与积累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新的安全操作条件的判断方法,有效地判定了未引发、失控和QFS叁个操作区域。同时研究了不同模型参数对临界判据的影响,发现反应级数n对临界判据的影响较大。将RC1的实验结果和判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4)
王红柳[6](2018)在《基于PRO技术的盐差能发电过程操作条件优化与能量效率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压力延迟渗透(Pressure retarded osmosis,PRO)技术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海洋盐差能发电过程,该过程仍存在功率密度低和能量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PRO过程的功率密度不仅受溶液体系的影响,还与过程操作条件密切相关。为了实现PRO过程功率密度最大化,本文构建了包含FO膜浓差极化,反向盐通量和膜组件内驱动液侧压力损失等影响因素的水通量和功率密度模型。模型选取海水-河水和RO卤水-河水两种体系,分别研究操作压力(△P)、原料液与驱动液流量比(V_F/V_D)和驱动液流量与膜面积比(V_D/S_m)等操作条件对其PRO过程功率密度的影响规律。并采用商业化的正渗透膜,在膜的最大耐压范围内分别对两体系PRO过程的水通量和功率密度理模型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海水-河水体系而言,当操作条件ΔP为17bar,V_F/V_D为0.8,V_D/S_m为47Lm~(-2)min~(-1)时,功率密度达到5.13Wm~(-2),高于经济值5.00Wm~(-2)。对RO卤水-河水体系最优操作条件ΔP为29bar,V_F/V_D为1.0,V_D/S_m为47Lm~(-2)min~(-1),此条件下功率密度可达13.61Wm~(-2),远高于海水-河水体系的功率密度。实验结果与模型结果间的误差小于5%,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为实际PRO过程操作条件选择提供参考依据。考虑到溶液体系是PRO过程能量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构建了沿驱动液流动方向单位膜长度上的水通量和吉布斯自由能利用效率两种模型,重点研究了海水-河水,RO卤水-河水,死海-废水和死海-海水四种不同的溶液体系对水通量和吉布斯自由能利用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RO过程膜的工作长度为1米时,以上四种体系单位膜长度的水通量沿驱动液流动方向均逐渐降低,水通量总降幅分别为2.12%,12.01%,20.07%和48.24%。以上四种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总利用效率沿驱动液流动方向逐渐增加,其分别为10%,15%,32%和42%,但受水通量沿驱动液流动方向逐渐降低的影响,单位膜长度的吉布斯自由能利用效率逐渐降低。通过理论模型探究不同溶液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利用效率,为实际PRO过程能量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洋,褚衍旭,王红萍[7](2018)在《响应面法优化BMED工艺氨氮迁移操作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双极膜电渗析工艺(BMED)处理氨氮废水并结合响应面法,考察了电流密度、膜面流速及进料体积比这3个因素对氨氮在碱隔室内回收量以及酸隔室内泄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个影响因素的显着性顺序由大到小为:电流密度>膜面流速>进料体积比;权衡较高的氨氮回收效果的同时满足较少的氨氮泄露程度,3个因素在规定范围内,最适宜的操作条件应为电流密度25 m A/cm~2、流速4 cm/s、进料体积比0.84∶1,在此条件下,氨氮回收浓度达1.973 g/L,泄露浓度为0.138 g/L。(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杨鸣昊[8](2018)在《催化重整装置掺炼重石脑油后预加氢蒸发脱水塔的操作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独山子石化公司2007年9月催化重整装置改扩建至目前预加氢运行情况,分析影响T-101处理量的原因,以及原料性质变化给操作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几点措施;对腐蚀做了相关的讨论。(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温健康[9](2017)在《优化C301操作条件及C403流程走向提高二甲苯收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兰州石化公司40×10~4t/a芳烃抽提装置采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SEI)的环丁砜液液萃取技术,于1999年建成投产,于2014年进行扩能改造,将原来的"叁苯"抽提改为苯、甲苯"两苯"抽提,将甲苯塔底物料(改造前直接进二甲苯塔)与二甲苯塔底物料混合后作为重芳烃送出装置(改造前后流程分别见图1和图2)。由于在设计中重整油分馏塔(脱庚烷塔)的预期分离目标设定较高,塔顶的重整生成油(抽提进料)中二甲苯含量小于3%,重整生成油经过后续抽提(本文来源于《石油技师》期刊2017年04期)
王齐[10](2017)在《BBO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动力学模型辨识和操作条件优化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 Algorithm)是一种生物地理学启发式的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研究生物种群生存、繁衍、衰落和灭绝等行为,通过模拟种群迁徙、变异而构造出的一种群智能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机制新颖,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随着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理论研究的进展,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该算法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本文针对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在寻优过程中出现的收敛容易陷入早熟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I-BBO (Improved Biogeography-Based Optimization)算法。改进算法是在生物地理学的基础上,引入人工驯养的概念,把人工驯化理论与生物地理学相结合,解决了BBO算法在后期存在搜索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将改进算法应用到系统辨识、控制器参数整定和正丁烷异构化学反应动力学建模及操作优化中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因此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BBO算法的改进及其应用,概括为:(1)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的改进。生物地理学优化算法虽然收敛速度快,但是后期存在搜索动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将人工驯养的概念和生物地理学相结合,提出了改进的I-BBO算法。为了探索I-BBO算法的性能,将其和其他五种基于群智能的优化算法对基本测试函数进行了性能测试比较。仿真实验表明:I-BBO算法提高了物种的多样性,增强了算法的搜索能力,加快了寻优速度。(2) I-BBO算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本文使用二阶加时滞系统来近似复杂的工业系统,并采用多种智能优化算法对参数进行辨识。然后,将这种方法推广到闭环系统模型辨识中,给出了闭环系统的可辨识性,利用了群智能优化算法对闭环系统进行了辨识。仿真结果表明了 I-BBO算法的优越性能。(3) I-BBO算法在PID控制器参数优化中的应用。本文通过两个不同对象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实例,来验证I-BBO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I-BBO算法在优化PID控制器参数上比原有的BBO算法更加的优秀。(4) I-BBO算法在正丁烷异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参数辨识及操作优化中的应用。根据正丁烷异构化反应的实验数据和化学反应网络,使用I-BBO优化算法对幂函数型动力学模型的参数进行了辨识。同时,对正丁烷异构化学反应的工艺操作条件进行了优化,从理论上指导了正丁烷异构化学反应过程的最优化进行。(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7-05-30)
操作条件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单电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电流短路、电流扰动以及空气流量扰动这叁个操作条件扰动对PEMFC单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功率曲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流短路能够有效提高PEMFC的输出性能,尤其是在大电流情况下,输出电压最高可提高62.96%,输出功率最高可提高30.36%;电流向上扰动和空气流量向下扰动在大电流下均可以提高PEMFC的输出性能,在小电流下对PEMFC的性能影响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操作条件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李振虎,童明全,潘蓉,李超,李健.氢氰酸生产中氰化氢吸收操作条件优化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19
[2].刘志祥,何丽.操作条件扰动在PEMFC性能优化中的应用[J].电源技术.2019
[3].李玉静,王雪平,庞宏建.精馏塔实训设备操作条件的节能优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4].杨鹏飞,焦纬洲,刘有智,刘瑛.溶剂萃取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操作条件优化[J].化学工程.2018
[5].曾涛.基于反应量热的半间歇搅拌釜放大、优化和安全操作条件判定[D].华东理工大学.2018
[6].王红柳.基于PRO技术的盐差能发电过程操作条件优化与能量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2018
[7].张洋,褚衍旭,王红萍.响应面法优化BMED工艺氨氮迁移操作条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8].杨鸣昊.催化重整装置掺炼重石脑油后预加氢蒸发脱水塔的操作条件优化[J].山东化工.2018
[9].温健康.优化C301操作条件及C403流程走向提高二甲苯收率[J].石油技师.2017
[10].王齐.BBO算法的改进及其在动力学模型辨识和操作条件优化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