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文革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革,文学,赫尔,红星,苏联,写实主义,手抄。
文革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井延凤[1](2019)在《笔记本、中转站与消隐的把关人——“文革”地下文学的手抄传播载体及其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文革"地下文学的手抄传播中,硬皮笔记本的质地和样式使它天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和传播载体,地下文学沙龙则为手抄本的传播提供了中转站和集散地,而知青的"游历"事实上形成了手抄本远距离传播的通道。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手抄文本呈现出与印刷文本的稳固性和同一性截然不同的流动性和个体性等特点。这样的流动性和个体性,加之传播过程中"把关人"事实上的不存在,一定程度上使知识青年逃脱了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介的控制和束缚,但同时,由于传播方式和传播载体权威性的缺失,又使其无法真正实现对时代的反抗和突围,甚或担当起社会变革的重任。(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胜清,莫运平[2](2018)在《“文革”历史的文学消费主义祛魅》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与改革开放的一种审美表征,文学消费主义对于"文革"历史显示了很强的价值祛魅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文学消费主义就是作为解构"文革"历史的政治无意识而显示自己的公共身份的。其核心旨归是解构"文革"极端政治对于人的主体模式的规训与编码,培育和释放合理的物质感与世俗感,以其重新获得认同与自我认同。具体而言,文学消费主义对于"文革"历史的祛魅主要就表现在解构"文革"政治叙事、经济范式、美学规制与文学场域等方面。(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余荣琦,黄燕芸[3](2018)在《从生态翻译学看“文革”十年的苏联文学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段低谷时期。由于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苏联文学的译介也大大减少,但在"文革"时期仍然是翻译出版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不论是在选材方面,还是翻译策略方面都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利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文革"时期苏联文学的译介出版进行了分析。"文革"时期的苏联文学翻译,受到了意识形态、国际形势、时代背景等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从翻译群落生态来看,虽然政治意识形态干扰严重,译者的身份被边缘化,但并不能就此否认译者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孙若圣[4](2018)在《从“文革后”到“新时期”——论日本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命名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后的中国当代文学在国内被命名为大一统的"新时期文学"。但在脱离国内政治语义场的日本中国学界,文革后的当代文学有"文革后文学"、"新写实主义文学"和"新时期文学"叁种指称方式。笔者考证发现,"文革后文学"主要在80年代中前期普遍使用,代表了学者们在无法判断中国文坛走向的情况下对中国文学的中立性称谓。"新写实主义文学"出现于80年代初期,使用该命名的学者主要受到来自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的影响。"新时期文学"直到80年代中期开始才逐渐为日本学者接纳。在日本学界的研究语境中,"新时期"并非国内认为的预设性指称,而是日本学者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10年左右的观察后承认其文学价值的表现。(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8年03期)
王泉根[5](2018)在《“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编年史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研究尚属空白。"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出版物,整体上没有引进出版外国儿童文学,也极少对"文革"前十七年本土儿童文学资源进行整合重版,而全由原创作品独立支撑。这一趋向无疑造成了儿童文学出版物格局的单一与数量上的严重稀缺。"文革"时期儿童文学是指1966年至1976年公开发表出版的原创作品,呈现出小说一家独大,童话、寓言长期缺失。小说创作的叁种叙事模式与"《闪闪的红星》现象"以及《红雨》与少年"赤脚医生"的故事,是"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重要景观。以编年纪事与原版图书内容介绍的形式,对"文革"时期儿童文学作一个文献性质的编年勾勒,或可弥补"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研究的空缺。(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8年06期)
姚孟泽[6](2018)在《“后文革”语境中的文学翻译:以巴金对《往事与随想》的译介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结束之后,巴金作为赫尔岑《往事与随想》的译者复出,通过对它的介绍对"文革"展开反思。巴金对赫尔岑的选择和解释,实际上是他的文学生命、20世纪中国历史与"后文革"语境叁者交织的产物。巴金试图通过对赫尔岑的译介,来调用他无政府主义中重视个体和伦理的批判性因素,然而,当他的解释被导入"反封建"的话语通道时,这种批判即面临着普泛化和失效的危险,其思想和文学能量也就被封闭在这个局促的空间之中。将这项译介视为发生在复杂语境中的事件,可以为理解"后文革"时代与历史经验的关联,翻译文学与本土语境的关联,以及文学与政治的关联提供个案和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8年02期)
田耕[7](2017)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评冯骥才非虚构文学《无路可逃》《炼狱·天堂》》一文中研究指出冯骥才的创作历程与"文革"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文革"深深的影响了他,成为他的创作取材之地,他的精神资源。他近期的新作,非虚构文学作品《无路可逃》和《炼狱·天堂》,前者是对自我灵魂的诘问,后者则是艺术家的镜像对照。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冯骥才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终极追问,对艺术的至上追求,对灵魂、心灵的深度拷问,这也就是冯骥才先生"文革"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们探讨"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可以为深入理解他和他的作品撕开一个口子,进一步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文化守护者的思想脉络和精神追求。(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7年12期)
李茹欣[8](2017)在《伤痕的记忆:暴力土改的文学实践——浅论“文革”前后土改小说中的暴力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暴力土改"是指在土改中的对地主阶级的暴力惩处行为,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比"文革"前后关于暴力土改的文学叙事去再现历史进程中真实的土改运动,审视群体暴力在一段历史运动中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与苦痛,并透过暴力进一步反思人性的真实。(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6期)
毛伟东[9](2017)在《固化与消解:集体创作与文革文学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主流文学鼓吹"文艺黑线专政论",它颠覆了十七年文学的书写传统并使得作家身份发生了转变。以样板戏为例,编排演的集体创作形式使其日趋成为政治话语的直接演绎,并不断使自身陷入了建构的悖论。此外,文革期间的文艺理论与批评基本为写作组所掌控,其创作主体呈现出党、政府、高校叁维一体的组织化特征。就历史的共时层面而言,作为地下文学现象之一的手抄本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某种程度上同样呈现出集体创作的元素,但无不彰显着个人话语的成分。相比新文学传统已然断裂的地表世界,地下文学所坚守的个性在新时期伴随着集体创作的回落而逐渐复苏。(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周荣[10](2017)在《典型人物的“困境”——对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一种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以现实主义理论为经典原则,建构起严苛的以政治为本位的现实主义意识形态。但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文艺批评又并非完全限制于意识形态的政治规训,而是在可能的范围内维护艺术的自律与创作的自由。对典型人物塑造的批评与讨论反映了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在政治性与艺术性之间平衡摇摆的"周旋"与"困境"。(本文来源于《党政干部学刊》期刊2017年04期)
文革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与改革开放的一种审美表征,文学消费主义对于"文革"历史显示了很强的价值祛魅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文学消费主义就是作为解构"文革"历史的政治无意识而显示自己的公共身份的。其核心旨归是解构"文革"极端政治对于人的主体模式的规训与编码,培育和释放合理的物质感与世俗感,以其重新获得认同与自我认同。具体而言,文学消费主义对于"文革"历史的祛魅主要就表现在解构"文革"政治叙事、经济范式、美学规制与文学场域等方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革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井延凤.笔记本、中转站与消隐的把关人——“文革”地下文学的手抄传播载体及其特色[J].中国文学研究.2019
[2].李胜清,莫运平.“文革”历史的文学消费主义祛魅[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余荣琦,黄燕芸.从生态翻译学看“文革”十年的苏联文学翻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孙若圣.从“文革后”到“新时期”——论日本学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命名方式[J].现代中文学刊.2018
[5].王泉根.“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编年史记忆[J].学术界.2018
[6].姚孟泽.“后文革”语境中的文学翻译:以巴金对《往事与随想》的译介为中心[J].中国比较文学.2018
[7].田耕.“文革”予冯骥才的“意义”——评冯骥才非虚构文学《无路可逃》《炼狱·天堂》[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
[8].李茹欣.伤痕的记忆:暴力土改的文学实践——浅论“文革”前后土改小说中的暴力叙事[J].青年文学家.2017
[9].毛伟东.固化与消解:集体创作与文革文学的发生[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10].周荣.典型人物的“困境”——对文革前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一种考察[J].党政干部学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