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疗法论文_刘庆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梅花针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梅花,疗法,毫针,面瘫,腕力,膏剂,斑秃。

梅花针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庆华[1](2019)在《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衡水市冀州区医院收治的94例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梅花针疗法和地塞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评分、皮肤破损程度的评分及皮肤苔藓化程度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评分、皮肤破损程度的评分及皮肤苔藓化程度的评分均更低,P <0.05。结论: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显着,可有效地改善其皮肤的状况。(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朴琳,刘国庆[2](2018)在《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行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H-B面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14期)

聂志慧[3](2012)在《梅花针疗法对斑秃患者血浆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梅花针疗法治疗前后斑秃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同步检测叩刺前后其血浆中SP的含量,由SP与斑秃的关系,分析SP在斑秃病情转归中的作用,从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角度探讨梅花针疗法治疗斑秃的现代机理。方法:经皮肤科确诊的斑秃患者20例,按门诊就诊时间顺序分为A、B两组。A组10例,B组10例。A组:基础药物治疗+梅花针叩刺(简称针药组);B组:基础药物治疗(简称药物组)。两组分别取治疗前后肘静脉血测其血浆SP含量,并观察记录A、B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血浆中SP含量测定结果:(1)治疗前A组为32.212±6.036,B组为30.632±6.6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①治疗前后自身对比A组含量10.152±2.331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B组含量16.318±±1.866也明显低于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②组间比较:治疗后A组含量10.152±2.331与B组含量16.318±1.866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0%,B组总有效率80%。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1)梅花针疗法能消除或减轻斑秃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促进其毛发生长和皮损的改善。(2)梅花针疗法治疗斑秃后,其血浆中SP的含量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遵义医学院》期刊2012-05-01)

张迎春[4](2012)在《毫针加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量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毫针结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量效关系的探讨,以寻求在周围性面瘫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最适宜治疗刺激量,从而让这一治疗结果在理论和实践上,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应用,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70例合格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轻度刺激组(轻刺组)和重度刺激组(重刺组),并进行规范化,统一标准量化的治疗方案。采用国际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对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并观察此评分的变化情况,对所收集的统一量化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评价毫针结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量效关系。结果:1.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进行组内比较,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01,提示采用两种刺激量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治疗效果。2.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轻刺激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的平均差值为52.0±10.5,重刺激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的平均差值为43.4±12.7,由此可以看出,轻刺激组治疗效果优于重刺激组;另从治疗效果分布情况上分析,轻刺激组完成治疗32例,其中痊愈22例(占68.8%),显效7例(占21.9%),好转3例(占9.3%),无效0例;重刺激组完成治疗31例,其中痊愈16例(占51.6%),显效4例(占12.9%),好转10例(占32.3%),无效1例(占3.2%)。表明在各个疗效级别的分布情况上,轻刺激组明显高于重刺激组。对两组痊愈显效率进行分析,P值都小于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轻刺激组为90.6%,重刺激组为64.5%,疗效相差26.1%,进而得知,轻刺激组痊愈显效率也明显好于重刺激组。3.采用逐步回归法拟和线性回归模型,将所有完成治疗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纳入该模型进行统计数据分析,P值均小于0.05,提示轻刺激组与重刺激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刺激组的疗效高于重刺激组。且年龄、病程、治疗前症状体征的评分对疗效都有一定的影响。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疗效越差;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低(病情差)的病人疗效好于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高(病情好)的病人。患者的病程、治疗前症状体征的评分、组别和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50、-0.314、-0.226和-0.225,即它们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病程>治疗前评分>组别>年龄。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都得到很大良好的改善,两种治疗刺激量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效。从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的平均差值、多因素综合分析、疗效级别的分布情况上以及对痊愈显效率的数据统计分析,毫针结合梅花针轻刺激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更优于重刺激。(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期刊2012-04-01)

张迎春,周建伟[5](2012)在《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周围性面瘫是因面神经受损而引起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病。该病在面部影响观瞻,备受医者和患者重视。针灸是本病的常用疗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2012年09期)

肖春风,赵见文,张颜伟,李建坤[6](2011)在《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处于脑卒中急性期且伴有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温疗针法配合梅花针叩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结果: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对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信息》期刊2011年03期)

张海强[7](2010)在《通经活络止痛散在梅花针疗法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经活络止痛散已荣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610172595.4[1]。本散剂可一药多用,笔者将本散剂制成传统药酒作为梅花针针疗药液,治疗骨外伤疼痛病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16期)

郝重耀,田建刚,冀来喜[8](2009)在《新九针梅花针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九针梅花针疗法是指用多支短针集成簇对穴区或特定的部位进行浅刺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毛刺、扬刺、半刺可作为梅花针针法的理论根据。明代医家陈实功所撰的《外科正宗》有"箸针"一说,(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张鹏,王胜强,李凯[9](2007)在《液氮冷冻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皮肤科门诊187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液氮冷冻联合梅花针治疗)、液氮冷冻组47例、CO2激光组34例,给予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例96(90.57%),液氮冷冻组治愈例38(80.85%),CO2激光组治愈例21(61.76%)。叁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与液氮冷冻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氮冷冻组与CO2激光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CO2激光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氮冷冻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好,操作简单、副反应小,优于CO2激光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期刊2007年04期)

马朱红,段冬梅[10](2004)在《梅花针疗法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梅花针疗法是用特制的浅刺针具叩击皮肤 ,通过叩击皮肤 ,以疏通经络 ,调节脏腑的虚实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现将梅花针的具体应用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 针具的选择1.1 集束梅花针 将 7条直径 0 .4~ 0 .6mm、长 2cm的合金(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期刊2004年04期)

梅花针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行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H-B面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与面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花针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庆华.联用梅花针疗法和自制的中药膏剂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

[2].朴琳,刘国庆.毫针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

[3].聂志慧.梅花针疗法对斑秃患者血浆中P物质含量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2

[4].张迎春.毫针加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量效关系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

[5].张迎春,周建伟.梅花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近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2

[6].肖春风,赵见文,张颜伟,李建坤.温针疗法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尿潴留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

[7].张海强.通经活络止痛散在梅花针疗法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0

[8].郝重耀,田建刚,冀来喜.新九针梅花针疗法[J].上海针灸杂志.2009

[9].张鹏,王胜强,李凯.液氮冷冻联合梅花针疗法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7

[10].马朱红,段冬梅.梅花针疗法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J].中国临床医生.2004

论文知识图

七星针疗法-图36 套筒式七星针持针法七星针疗法-图37 刷帚式七星针持针法四、科研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第二批中...四、科研管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告第二批中...孙惠卿针刺戒烟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图

标签:;  ;  ;  ;  ;  ;  ;  

梅花针疗法论文_刘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