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幔对流论文_刘心哲,陈文文,邢军辉,吴晓阳,安隆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幔对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幔,地球,青藏高原,板块,波形,学说,地震学。

地幔对流论文文献综述

刘心哲,陈文文,邢军辉,吴晓阳,安隆[1](2019)在《南桑威奇俯冲带大地水准面异常及其地幔对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南桑威奇俯冲带为例,根据EGM2008超高阶地球重力场模型、卫星重力数据为基础,利用移去-恢复原理计算了研究区大地水准面,实现了研究区不同场源深度大地水准面异常信息的分离,根据Runcorn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小尺度地幔对流应力场,并结合天然地震空间展布和前人研究成果,对俯冲带结构特征与地幔对流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南桑威奇俯冲带具有俯冲倾角较大、地震震级较低、弧前侵蚀明显等典型的马里亚纳型俯冲带特征,俯冲带南北部俯冲深度存在明显差异,中段偏北俯冲深度可达500 km;受到软流圈与上地幔上部物质密度差异的控制,东斯科舍海脊下存在沿海脊轴向南流动强地幔流;俯冲带结构与小尺度地幔对流应力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本研究对于搞清南桑威奇俯冲带深部构造特征,理解俯冲运动、地幔对流方向及其动力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侯强,姚亚峰,丁小军,欧明霖,张博康[2](2019)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EGM2008重力模型的11~36阶球谐系数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底面地幔对流应力场,收集整理青藏高原东南缘2000年至今的1 131个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法得到该区芦山地震前和现今的发震层应力场,进一步分析2种应力场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区域的力学耦合情况与强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部分位于耦合与解耦的中间地带,耦合区域基本按块体分布,东侧华南块体强耦合,西北部藏北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西南部滇西南块体部分耦合,解耦主要发生在松潘-甘孜块体附近,以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强耦合的华南块体;2)分析孕震原因,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程度强弱交界处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从现今耦合关系来看,龙门山断裂带仍处于耦合强度变化梯度非常大的区域,具备孕震储能条件,地震危险性较高。其他危险区域大致有:岷江断裂带附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红河断裂带及南汀河断裂带附近。(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9期)

吴翔宇,李红谊,Wu,W,Ni,S,Jessica,C,E,Irving[3](2019)在《地幔混合对流模式的最新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2月15日,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刊发了地幔对流模式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Inferring Earth’s discontinuous chemical layering from the 660-kilometer boundary topography)。通过采用非对称路径背向散射PKP波约束小尺度地形起伏方法,开展了410 km和660 km地幔间断面的小尺度地形起伏研究,研究人(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5期)

陆成宽[4](2019)在《这下,地幔混合对流模式有了“实锤”》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天入地”是人类的梦想。不久之前,嫦娥四号已经在月球背面着陆,探索深空的奥妙;而地球科学工作者也一直致力于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近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倪四道等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发现了地幔混合对流的重要证据,为揭示地球深部秘密提(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3-14)

柯讯[5](2019)在《首次发现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倪四道团队日前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国际同行开展合作,首次发现了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揭示了地幔410千米及660千米间断面的小尺度起伏特征,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该研究成果近日刊登于《科学(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02-26)

吴长锋[6](2019)在《地球演化关键问题有了答案:地幔对流模式是混合式的》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合肥2月24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和中科院测地所的科研人员与国际同行开展合作,首次发现了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揭示了地幔410及660千米间断面的小尺度起伏特征,为地幔对流模式研究提供关键证据,研究成果日前在(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2-25)

祝爱玉,张东宁,朱涛,郭颖星[7](2019)在《地幔对流拖曳力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格局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近期关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速度、流变结构和地壳形变的观测和研究结果,建立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岩石圈叁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地幔对流拖曳力、高原重力势能、块体间相互作用等外部和内部条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现今运动格局的控制作用.将地表运动速率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活动地块相互作用和高原地形蓄积的重力势能对高原内部向高原边缘逐渐变小的地壳运动特征具有控制作用,而以往关注不多的地幔对流拖曳力对青藏高原内部的地壳运动方向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此外,基于岩石圈水平运动速率与下伏地幔对流速度差异、地震波各向异性观测提出的不同地块垂直连贯变形差异等观点,提出模型范围不同地块岩石圈底部地幔拖曳力作用强度存在差异的设想,并引入了地幔拖曳力强度因子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地表形变速率模拟结果与GPS观测结果更为一致,模拟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地震波各向异性观测提出的观点,即不同地块的壳幔耦合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卢小平,龚秀娟,余龙[8](2017)在《地幔对流的热力学耦合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块构造学建立以后,地幔对流运动被普遍认为是板块运动的驱动力,但目前尚未对其蕴含的热力学机制给出解释。基于广义的卡诺热机模型,通过对地幔与地表所构成的准孤立系统的分析,揭示了系统中自发传热过程与非自发的广义做功过程,即地幔机械流动过程之间的热力耦合机制,建立了地幔对流过程中热能向机械能转变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地幔对流的本质是自发传热过程驱动了非自发的地幔机械运动过程,由热能所转变的总机械能的大小,即地幔机械运动的强度,不但与地幔与地表之间的温差大小有关,而且与地幔向地表热量释放的强度有关。进一步从全新的角度给出了包括火山喷发、地壳板块表面大坝的渗透及板块缝隙注水等地震引发因素的热力学解释。(本文来源于《甘肃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迟效国,张蕊,范乐夫,王利民[9](2017)在《藏北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起源的深部机制——大陆俯冲和板片断离驱动的地幔对流上涌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地震层析成像揭示出可可西里-西昆仑中新世-第四纪钾质火山岩带下方存在一个深达900km的巨型地幔低速体,空间上与新特提斯洋和印度大陆俯冲断离板片沉降形成的冷地幔下降流共存(Replumaz et al.,2010a,b),两者构成统一的地幔对流体系。研究表明,羌塘古近纪(60~34Ma)钠质玄武岩和高钾钙碱性玄武岩均以富含Ti O2、P2O5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为特征,主体具有与OIB相近的微量元素组成和弱亏损的Sr、Nd同位素特征,指示岩浆起源于软流圈的上涌熔融,但Nb、Ta的弱亏损表明岩浆源区有岩石圈地幔熔融组分的贡献。羌塘(32~26Ma)碱性钾质玄武岩与可可西里和西昆仑中新世以来喷发的钾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性质相近,不相容元素比值和Sr、Nd同位素组成指示岩浆起源于古俯冲地幔楔的低程度熔融。这些特征表明藏北软流圈上涌作用始于古近纪,初始上涌中心位于羌塘地体之下。计算表明藏北古近纪火山岩距离当时的印度大陆北缘的最大和最小距离约为1250km和700km,与现今可可西里地幔低速体的南、北边界与印度大陆北缘的距离相近,支持羌塘古近纪地幔上涌作用也是受藏南冷地幔下降流所驱动。青藏高原在南北缩短过程中不仅表现为软流圈自西向东挤出流动,地幔垂向对流也是其重要的运动形式,在地幔上升流形成的藏北热幔区内,地壳的水平缩短增厚与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减薄呈脉动式共存。藏南冷地幔下降流和藏北热地幔上升流的持续北移是导致藏北后碰撞火山岩时空迁移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白雪银[10](2017)在《贝加尔裂谷成因的地幔对流猜想》一文中研究指出1982年Tapponnier等人在一文中对印-欧碰撞机制做出新解释,并猜测这种机制的远程效应还可能导致蒙古-贝加尔裂谷的开裂。自此之后,关于贝加尔裂谷的成因机制就争论不断。本文根据前人大量地球物理观测结果对贝加尔裂谷成因的叁种主流观点进行综述并结合相关证据提出自己的猜测:自中生代India-Asia碰撞作用伊始,印度板块便开始向欧亚大陆下方俯冲,俯冲深度可能深达上地幔,致使上地幔物质在(近乎)同一水平方向不断向西伯利亚板块方向运移,至新生代已在蒙古-贝加尔下方深部600km左右汇聚成一小型地幔柱。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地区对亚洲东部开始挤压,致使深部地幔物质向西伯利亚板块水平运移。由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间初始相对运动速度较快,致使先前形成的地幔柱受到冲击而形成NW向倾斜。而后二者间因深部阻力增大相对速度减慢从而使得俯冲板片产生后撤。由于仰冲板片一侧岩石圈粘度较深部地幔小很多从而会在地表即贝加尔区产生张列,即在贝加尔地区形成裂谷。同时,深部地幔物质积聚到一定程度开始上涌,这促进了裂谷的继续发育。(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专题2: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期刊2017-10-15)

地幔对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EGM2008重力模型的11~36阶球谐系数计算青藏高原东南缘岩石圈底面地幔对流应力场,收集整理青藏高原东南缘2000年至今的1 131个震源机制解数据,采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法得到该区芦山地震前和现今的发震层应力场,进一步分析2种应力场的相关性,探讨不同区域的力学耦合情况与强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东南缘大部分位于耦合与解耦的中间地带,耦合区域基本按块体分布,东侧华南块体强耦合,西北部藏北块体、巴颜喀拉块体和西南部滇西南块体部分耦合,解耦主要发生在松潘-甘孜块体附近,以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强耦合的华南块体;2)分析孕震原因,提出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程度强弱交界处为地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从现今耦合关系来看,龙门山断裂带仍处于耦合强度变化梯度非常大的区域,具备孕震储能条件,地震危险性较高。其他危险区域大致有:岷江断裂带附近、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附近、红河断裂带及南汀河断裂带附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幔对流论文参考文献

[1].刘心哲,陈文文,邢军辉,吴晓阳,安隆.南桑威奇俯冲带大地水准面异常及其地幔对流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2019

[2].侯强,姚亚峰,丁小军,欧明霖,张博康.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幔对流与发震层应力场耦合关系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3].吴翔宇,李红谊,Wu,W,Ni,S,Jessica,C,E,Irving.地幔混合对流模式的最新证据[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陆成宽.这下,地幔混合对流模式有了“实锤”[N].科技日报.2019

[5].柯讯.首次发现非对称路径660千米间断面散射波震相[N].中国矿业报.2019

[6].吴长锋.地球演化关键问题有了答案:地幔对流模式是混合式的[N].科技日报.2019

[7].祝爱玉,张东宁,朱涛,郭颖星.地幔对流拖曳力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运动格局的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8].卢小平,龚秀娟,余龙.地幔对流的热力学耦合机制[J].甘肃科学学报.2017

[9].迟效国,张蕊,范乐夫,王利民.藏北新生代玄武质火山岩起源的深部机制——大陆俯冲和板片断离驱动的地幔对流上涌模式[J].岩石学报.2017

[10].白雪银.贝加尔裂谷成因的地幔对流猜想[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一)——专题1:中国岩石圈结构与深部作用、专题2:岩石圈构造与大陆动力学.2017

论文知识图

岩石圈定义示意图华北地区中生代(a)、新生代(b)深...西藏甲玛煌斑岩MgO-Sc/Y图解地幔对流-地幔对流叁种假设混合地幔对流模式示意图地幔羽和地幔对流的理想模式(据C...

标签:;  ;  ;  ;  ;  ;  ;  

地幔对流论文_刘心哲,陈文文,邢军辉,吴晓阳,安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