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论文_纪学芹,丁莉莉,锁耀宇,刘燕翔,史瑞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心血管,心率,血压,脉搏,血管,生理学。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纪学芹,丁莉莉,锁耀宇,刘燕翔,史瑞仙[1](2015)在《中孕期胎儿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参考值范围》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妊娠中期胎儿心血管系统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其随孕周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行胎儿心动图检查的妊娠中期(孕22~28周)孕妇1 247例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房室瓣、半月瓣、肺静脉、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血流速度。根据孕周对测量数据进行分组,将各组测量数据和孕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二尖瓣、叁尖瓣、主动脉、肺动脉血流速度随孕周增加而显着增高,与孕周显着相关(P<0.05);肺静脉、主动脉弓、动脉导管血流参数测量值随孕周增加变化不显着,与孕周无相关性(P>0.05)。结论建立宁夏地区妊娠中期胎儿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可辅助评价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情况,为进一步准确识别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5年33期)

廖辰川,全晓莉,梁光越,雷梅雨,徐竞屹[2](2011)在《基于LabVIEW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根据脉搏波理论设计出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系统。方法:本文以LabVIEW7.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根据示波法原理和弹性腔理论总结提炼出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心率、每搏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参数。结果:通过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及疾病早期发现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大量的实测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此采集分析系统有操作便捷,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好的特点,可以直观地观测病人的心血管状况以便及时的对心血管疾病采取措施和进行预防,为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胡国鹏,王人卫,王振,陈壮荔,张剑珍[3](2010)在《12周循环抗阻训练对男子大学生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循环抗阻训练(CRT)对普通男性大学生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2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12周强度为40~60%1RM的循环抗阻训练干预,每周3次,每次12~15组、1~3个循环、约30~45分钟;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前后用无创性心血管健康监测仪检测脉搏波,分析心血管动力学流变参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实验前后每分心输出量(CO)明显提高(P<0.01),心脏指数(CI)、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增加(P<0.05);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平均动脉压(MAP)降低(P<0.05),平均总周阻力(TR)和标准周阻(STR)下降十分显着(P<0.01),血管扩张系数(ETK)和血管顺度(AC)无明显变化(P>0.05);微循环半更新时间(ALT)和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TM)明显加快(P<0.01),微循环半更新率(ALK)提高显着(P<0.05),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实验后各指标相比,HR、TR、STR、ALT、TM等指标明显降低(P<0.01),每搏心输出量(SV)增加显着(P<0.01)。结论:12周循环抗阻训练可有效提高心脏的泵血机能,降低动脉血压,改善组织微循环状况。(本文来源于《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2期)

[4](2008)在《运动试验恢复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预测价值:芬兰心血管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他们假设:在临床运动负荷试验中,收缩期动脉血压高峰到恢复期的变化(SAP_(recovery)),恢复期率—压力乘积(RPP_(recovery))可以预测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以及猝死率。作为芬兰心血管病研究(FINCAVAS)的一(本文来源于《中华高血压杂志》期刊2008年09期)

邓春华,孙祥宙[5](2006)在《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无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勃起功能障碍(ED)常发生于男性心血管病(CVD)患者,对于此类患者,我们必须考虑其性生活的心血管风险和西地那非治疗的安全性问题。相对而言,关于西地那非对运动实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或是正常活动下CVD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的影响,目前资料很少。Vard(本文来源于《现代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全晓莉[6](2006)在《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检测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饮食、生活、工作习惯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30年前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全世界死亡人数中,约有叁分之一死于此类疾病,很多病人由于没能及时发现病变延误了治疗而死于非命。因此,对人体的血压和心搏量等重要心功能参数进行准确地检测,及时的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国内卫生保健的重点所在。在当前的血压和心血管状态检测技术中,普遍存在有创、精确度低和可操作性差的问题,同时高昂的费用限制了患者或潜在患者的预防性检测和及时就诊。因此研发和实现一个血压和心血管状态的安全、准确、方便且经济的检测算法成为防治心血管病的当务之急。论文根据示波法原理和弹性腔理论建立了动脉血管模型,结合脉搏波理论和电阻抗理论总结提炼出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心率、每搏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大量病例分析和临床测试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示波法原理、弹性腔模型、脉搏波理论和电阻抗理论。(2)研究血管硬度测量仪的总体设计方案。(3)在血压检测方面,总结和回顾了目前常用的无创血压检测方法,特别阐述了以脉搏波技术为基础的示波法原理及其分析方法,并从原理和应用上探讨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临床可实现性,提出了一个基于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非侵入式检测算法。本文同时实现了传统的血压检测算法,并将其结果与本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4)在心搏量检测方面,总结和回顾了常用的无创心搏量检测方法,本文还在Kubicek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本文同时采用了Meeb-Rubner法和改进的Kubicek法测量心搏量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5)针对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检测,提出并实施了一套基于弹性腔理论的无创检测方案求得脉压、心率、外周阻力、左心室收缩时间等心血管状态参数,并用经验数值进行了验证。(6)用LabVIEW语言编写了软件系统,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数据的实时通讯、数据信号的预处理、各心血管参数的分析计算、测试结果的保存打印等功能。(7)进行临床测试,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改进。(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4-20)

章治国[7](2004)在《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如何防治这类疾病已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系统状态的重要生理参数之一,而心脏的泵血功能、心率、外周阻力、动脉弹性以及血液的物理状态等都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参数。它们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预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示波法测血压为基础,结合弹性腔理论,对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诊断与分析。迄今为止,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准确完善的标准,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侧重和不够完备的地方。本文在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并以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处理器,制作了硬件测量系统和软件分析系统,并对其进行了临床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这对于临床医学的发展是极有意义的。本文主要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示波法测量血压原理、弹性腔理论,归纳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②设计出检测心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方案。这其中包括:设计模拟电路检测出从传感器输出的原始信号,并对模拟处理检测电路进行仿真研究;设计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电路,用于作核心算法处理;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路,用于管理外围设备。③设计制作电机驱动的控制电路与电源电路。④基于C语言的嵌入式软件的编写,这其中包括血压的计算、心率的计算、动脉弹性的计算、动脉顺应性的计算以及外周阻力和心搏量等参数的计算。⑤对该系统进行临床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测量结论。(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4-04-20)

朱燕秋[8](2003)在《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及软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当前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心血管疾病的检测诊断正确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测量者的生命和预后,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准确完善可作为标准的测量技术(无创),每种方法都各有其理论侧重和不够完备的地方。因此,本论文通过对心血管系统理论知识和各种测量方法的学习理解和综合借鉴,提出了符合实际硬件制作水平、便捷易行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测量方法,并研制了临床测量系统,对我国心血管病方面流行病学的调查、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疾病具都有很大意义。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① 参与设计了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系统的硬件部分,利用袖带法采集分析计算所需的袖带压力信号和压力脉搏波信号。② 研究归纳血压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综合示波法测血压中差值法、比值法和经验系数法的血压检测计算方法。③ 深入研究和详细阐述了血管硬化指数这一参数测量方法,并在临床测试中进行验证、归纳和改进。④ 结合国内外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推导方法,提出了符合实际硬件制作水平、便捷易行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测量方法。⑤ 用VC语言编写了测量的软件系统,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数据的实时通讯、数据在软件界面上的实时绘制、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检测、信号数据和作为测量结果的参数值的保存以及打印。⑥ 在医院进行了临床测试和分析,对测试系统进行了验证和改进。(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3-04-28)

邱汉婴,王海鱼,李迪俊,毛焕元[9](1999)在《室房起搏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参数及心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临床上常采用安置起搏器的方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但少数病人在安置起搏器后,可出现血压下降,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及头晕、疲乏等症状称之为起搏器综合征。其主要原因可能与VVI方式起搏时,室房(V-A)逆传,房室兴奋收缩协同性紊乱导致的血液动力学紊乱有关;研究亦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病理生理杂志》期刊1999年12期)

徐瑞俊,刘忠权,王近中,毕武萍,戎驯彪[10](1987)在《脉象与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关系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测定了60条雄性杂种狗的左侧桡动脉脉搏图和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共17项。经过统计学处理发现不同脉象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有显着性差异,按照滑脉、平脉和弦脉的顺序,狗的心率、脉压、心输出量、血管顺应性(C)依次递减,外周阻力(R)依次递增。弦脉相应的心脏收缩射血功能减弱。在对参数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获得了5个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潮波高度与R之间,重搏波峰和谷的高度与C之间等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1987年04期)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根据脉搏波理论设计出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系统。方法:本文以LabVIEW7.0作为软件开发平台,根据示波法原理和弹性腔理论总结提炼出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心率、每搏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外周阻力等参数。结果:通过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及疾病早期发现都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大量的实测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此采集分析系统有操作便捷,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好的特点,可以直观地观测病人的心血管状况以便及时的对心血管疾病采取措施和进行预防,为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纪学芹,丁莉莉,锁耀宇,刘燕翔,史瑞仙.中孕期胎儿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参考值范围[J].中国妇幼保健.2015

[2].廖辰川,全晓莉,梁光越,雷梅雨,徐竞屹.基于LabVIEW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与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

[3].胡国鹏,王人卫,王振,陈壮荔,张剑珍.12周循环抗阻训练对男子大学生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

[4]..运动试验恢复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预测价值:芬兰心血管病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

[5].邓春华,孙祥宙.枸橼酸西地那非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动力学参数无影响[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

[6].全晓莉.心血管动力学参数检测方法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

[7].章治国.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4

[8].朱燕秋.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及软件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

[9].邱汉婴,王海鱼,李迪俊,毛焕元.室房起搏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参数及心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9

[10].徐瑞俊,刘忠权,王近中,毕武萍,戎驯彪.脉象与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7

论文知识图

4) 基于LabVIEW的心血管动力学参数判断脉搏波峰值基于YF/XGYD测量仪采集的测试波形放气过程中脉搏波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其它参数计算框图软件系统主界面

标签:;  ;  ;  ;  ;  ;  ;  

心血管动力学参数论文_纪学芹,丁莉莉,锁耀宇,刘燕翔,史瑞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