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天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天敌,食性,瓢虫,寄生蜂,锥栗,悬铃木,景观。
天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江婷,付道猛,张万娜,邹怡,肖海军[1](2019)在《农田景观格局对害虫天敌生态控害功能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提升农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景观生态学和害虫防治学的前沿研究热点.基于区域农田景观格局可显着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概括总结了农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对农田重要天敌多样性与生态控害功能的影响.从不同天敌类群的角度,分析了农田景观格局对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有益微生物及其生态控害功能的调控作用.同时,对优化农田景观作物布局、采取合理的植被生境管理策略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应用植被生境管理提升农田景观中天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区域生态农业响应"化学农药减量施用"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洪海林,王梅,李罡,施仕胜,李泽霖[2](2018)在《辣椒害虫天敌种类调查及其控害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辣椒病虫防治破坏了生态平衡,自然抑制因子受到破坏,加上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病虫发生越来越重,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辣椒农药残留增加,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充分利用自然抑制因子,确保辣椒生产安全,笔者进行了辣椒害虫天敌调查及其控害作用研究。经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已确认辣椒上的捕食性天敌31科69种,寄生性天敌12科23种;经室外观察和室内对病(本文来源于《植物医生》期刊2018年11期)
王凤,王章训,吴时英[3](2018)在《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捕食性天敌种类及军配盲蝽成虫的捕食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室外调查发现,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天敌有7科8种,均为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和小花蝽是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成虫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捕食功能反应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很好地拟合(r=0.948),且军配盲蝽成虫一天捕食悬铃木方翅网蝽成虫的最大量达到27头。(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邢亚楠,代克涛,车喜庆[4](2018)在《稻田3种捕食性天敌对灰飞虱种群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田间多种捕食性天敌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罩笼法,通过4因子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3种优势天敌与灰飞虱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田间灰飞虱的初始种群基数是决定其自身被食量的首要影响因子,3种天敌对灰飞虱捕食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x_3(横纹金珠)> x_1(粽管巢蛛)> x_2(草间钻头蛛);选出3种天敌对灰飞虱控制作用的优化组合:灰飞虱为120头(x_4=2)时,粽管巢蛛为6头(x_1=1)、草间钻头蛛为6头(x_2=1)、横纹金珠为8头(x_3=2),此时灰飞虱被捕食量y值最大,为108,最高防效为90%,进一步验证3种天敌蜘蛛对灰飞虱均有抑制效应,不同物种存在种间和种内竞争、干扰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20期)
魏良华,朱玉凤[5](2018)在《天敌昆虫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发展整体速度加快,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正是通过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天敌昆虫作为首选的方法之一。针对这一生物防治措施,具体阐述天敌昆虫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实际应用方法,以此达到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本文来源于《花卉》期刊2018年12期)
王雪芹[6](2018)在《稻田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的捕食作用及其生态学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是亚洲稻区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害虫,多年研究表明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功能是治理稻飞虱的有效途径。水稻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捕食和寄生稻飞虱的天敌,它们能显着控制稻飞虱种群的发展,而捕食性天敌具有更大的控制作用。本论文在比较热带和亚热带稻区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多重荧光定量和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稻田主要天敌对两种飞虱的捕食作用。同时,利用Metabarcoding技术检测稻田生态系统五种主要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Paadosa pseudoannulata、锥腹肖蛸Teetraagnatha maxillosa、食虫瘤胸蛛 Ummelita insecticeps、八斑球腹蛛 Coleosoma octomaculatum 和黑肩绿盲蝽Cyrtorrhinus lividipennis等五种重要捕食性天敌的猎物谱和捕食动态,比较了各种天敌的猎物转换及其调控稻飞虱种群数量动态的机制,探索增强农田生态系统中广食性捕食天敌对害虫种群数量调控功能的途径,丰富自然调控理论,为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捕食性天敌控害功能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进一步揭示了热带和亚热带稻区稻飞虱种群动态规律与治理策略的生态学机理。连续两年用相同的水稻品种、田间农事操作方式以及调查取样方法,比较研究了热带菲律宾Los Bannos国际水稻所和亚热带富阳中国水稻所两年两地稻田主要害虫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种群动态、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以探索我国稻飞虱频繁灾变的生态学机理。结果表明尽管两年两地稻飞虱初始虫量相当,但亚热带地区稻飞虱种群增长倍数较热带地区高数倍,乃至数十倍。同时,热带稻区感性品种田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高峰虫量与抗性品种田间相应飞虱高峰虫量差异并不显着。但在我国亚热带稻区感性品种田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高峰虫量均显着高于抗性品种田间相应飞虱的高峰虫量。研究表明两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热带稻区和亚热带稻区稻飞虱种群动态机制,表明亚热带稻区具有极大的提升自然调控功能的潜力,也揭示了在现有条件下,发展抗性品种对于亚热带稻区的稻飞虱可持续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2)比较了不同种类蜘蛛田间控制稻飞虱的功能,并提出了四种主要蜘蛛对两种稻飞虱的田间功能反应方程:根据已优化的两种飞虱的ALLglo探针,得到了 2011和2012年富阳中国水稻所SY63稻田和IR64稻田皿蛛科、球腹蛛科、狼蛛科、肖蛸科、跳蛛科、园蛛科和其它蜘蛛(包括蟹蛛科、管巢蛛科和盗蛛科)对白背飞虱、褐飞虱捕食的阳性率。结果表明跳蛛科蜘蛛对两种飞虱具有较高的捕食阳性率;发现所有捕食性天敌的飞虱残留量阳性率不仅与猎物密度相关,而且也与天敌的生态位相关。同时,研究建立了田间自然条件下拟环纹豹蛛、锥腹肖蛸、八斑球腹蛛和食虫瘤胸蛛捕食两种稻飞虱的功能反应方程;3)初步建立了稻田节肢动物条形码数据库。利用马氏网、陷阱法、盆拍法、吸虫器等方法,采集稻田节肢动物种类,用COI基因的通用引物对LCO1490和HC02198,经过PCR扩增得到了 131种稻田节肢动物种类的条形码,为后面高通量测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参考库;通过对该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COI基因能把近缘的种类聚为一支,与传统的分类系统相一致;而且也能把近缘的种类通过该基因分开。鉴于稻田生态系统还没有完整的种类资源库来应对这些变化,我们建立的条形码数据库不仅有利于本研究利用metabarcoding的方法来监测稻田物种的多样性,并且为以后的动物分类学研究提供了信息。4)筛选出商通量测序引物。根据PCR扩增得到的稻田节肢动物条形码库,以及NCBI上已有的稻田节肢动物DNA序列,并结合发表文献中所记载的引物,设计了一对比较好的minibarcode测序引物。对该引物进行扩增效率的评估表明,Mod1490F2-ZBJR引物对可扩增的物种占评估种类数的87.67%,平均亮度为2.77个“+”表明引物的通用性和扩增效率已基本达到研究要求。5)基本明确了五种主要天敌的猎物谱及猎物转换机制。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宏条形码的方法,比较了稻田生态系统主要捕食性天敌拟环纹豹蛛、锥腹肖蛸、食虫瘤胸蛛、八斑球腹蛛和黑肩绿盲蝽对稻田主要害虫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生态控害功能、猎物多样性和猎物转换动态,表明拟环纹豹蛛具有较强的群内捕食行为,而黑肩绿盲蝽和锥腹肖蛸具有较高的稻飞虱捕食率。综上所述,本文利用探针法定量研究了不同科蜘蛛对两种飞虱的捕食作用,并得到四种蜘蛛田间的功能反应方程。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宏条形码技术研究了五种天敌的猎物谱,发现这五种天敌在水稻移栽前期均能捕食中性昆虫;在水稻生育中后期,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捕食量大。在不同的农田系统,稻田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的捕食及其猎物的转换机制表现出显着的差异,这种差异为我们更好的保护天敌,并发挥其控制作用提供了依据。上述结果表明近年发展的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田间捕食性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和机制的了解。(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3-01)
叶世森,胡凤玉[7](2017)在《锥栗林栗瘿蜂天敌种类调查及控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林间定点和室内饲养观察,共采集到锥栗林栗瘿蜂天敌寄生蜂4科7种,其中中华长尾小蜂在栗瘿蜂天敌寄生蜂数量上占77.2%,为福建锥栗林栗瘿蜂天敌寄生蜂的优势种。在锥栗林进行挂瘿处理,随着挂瘿数的增加,新瘤益害比提高,翌年虫瘿减退率提高。天敌寄生蜂对栗瘿蜂有较强的控制作用,锥栗林可通过增挂虫瘿控制栗瘿蜂种群数量。(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李文凤,张荣跃,尹炯,罗志明,王晓燕[8](2017)在《云南甘蔗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综合及环保的观点来治理害虫,是当今植保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在中国,近年来,生物防治已成为综合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上的关注。研究并开发利用害虫优势天敌控制害虫,能收到除害增产、减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节省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明显效果。蔗田生态系统内存在着丰富的昆虫天敌资源,对抑制甘蔗害虫的发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及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在云南蔗田内,控制甘蔗害虫发生的生物因子主要的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优势种主要有寄生甘蔗螟虫的螟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Cameron)、大螟拟丛毛寄蝇Sturmiopsis inferens Townsend和黄螟卵赤眼蜂Trichogramma sp.;捕食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的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Thunberg)、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Ch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cius)和绿线食蚜螟Thiallela sp.;捕食甘蔗粉蚧Saccharicocus sacchari(Cocherell)、蓟马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和蔗头象虫Trochorhopalus humeralis Chevrolat的黄足肥螋Euborellia pallipes Shiraki、微小花蝽Orius(Heterorius)minutus(Linnaeus)、黑襟毛瓢虫Scymnus(Neopullus)hoffmanni Weise等。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蔗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11-08)
徐磊[9](2017)在《农田景观格局对玉米田天敌与蚜虫发生的调控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之一,而玉米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之一。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农业土地流转承包制度进一步推进的同时,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研究农田景观格局与玉米田害虫天敌种群发生的相关关系,明确景观参数的变化对于玉米害虫天敌种群变化趋势和害虫灾变机制的影响尤为必要。本研究通过2015年及2016年在华北地区玉米心叶期及抽雄期进行不同景观尺度的农田景观格局调查,以及中心田块的害虫天敌群落调查,在此基础上拟合景观变量与害虫天敌的种群密度的竞争模型与回归模型,以期厘清玉米不同生育期蚜虫捕食性天敌及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发生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在玉米心叶期,玉米和非作物生境面积比值与瓢虫种群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优势种类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对于景观格局的响应,与瓢虫复合种群一致。蚜虫种群密度与玉米和其他作物面积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蚜虫种群密度与瓢虫和蚜虫益害比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但与瓢虫复合种群丰富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着。2.在玉米抽雄期,随着玉米和非作物生境面积比例的上升,瓢虫种群丰富度明显提高。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对于景观格局的响应程度,与瓢虫复合种群一致。这一时期非作物生境比例的上升有利于瓢虫和蚜虫益害比的增加,同时瓢虫和蚜虫益害比与蚜虫种群密度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益害比的升高有助于蚜虫的天敌防控。3.在玉米心叶期,调查未发现僵蚜。在玉米抽雄期,百株僵蚜为0.091±0.047头,僵蚜率0.006±0.004%。经形态鉴定,寄生蜂主要为乌兹别克斯坦蚜茧蜂(Aphidius uzbekistanicus)和蚜虫宽缘金小蜂(Pachyneuron aphidis)。(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王建红,李广,仇兰芬,车少臣,邵金丽[10](2017)在《北京园林花灌木对天敌昆虫成虫补充营养引诱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多数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成虫具有取食花粉和/或花蜜补充营养的习性,补充营养对提高天敌的生物防治效率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研究了北京园林花灌木对不同种类天敌的引诱作用。[方法]采用在花枝下悬挂黄板的方法诱集补充营养的天敌,统计其数量后与对照进行t-检验。[结果]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蒙椴Tilia mongolica无刺野蔷薇Rosa multiflora inermis和丝棉木Euonymus maackii为食蚜蝇喜食补充营养花灌木,迎春Jasminum nudiflorum为食蚜蝇补充营养花灌木;山茱萸、连翘Forsythia suspensa和丝棉木为草蛉嗜食补充营养花灌木,蒙椴、珍珠梅Sorbaria kirilowii和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为草蛉喜食补充营养花灌木;丰花月季Rose hybrida cv.Floribunda和蒙椴为瓢虫嗜食补充营养花灌木,丝棉木和山茱萸为瓢虫补充营养花灌木;山茱萸、连翘、丝棉木和叁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为寄生蜂喜食补充营养花灌木。[结论]早春开花的山茱萸和连翘,夏季开花的蒙椴,以及3季有花的丰花月季对提高天敌的生防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天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期以来,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辣椒病虫防治破坏了生态平衡,自然抑制因子受到破坏,加上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病虫发生越来越重,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和辣椒农药残留增加,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充分利用自然抑制因子,确保辣椒生产安全,笔者进行了辣椒害虫天敌调查及其控害作用研究。经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已确认辣椒上的捕食性天敌31科69种,寄生性天敌12科23种;经室外观察和室内对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天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江婷,付道猛,张万娜,邹怡,肖海军.农田景观格局对害虫天敌生态控害功能的调控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洪海林,王梅,李罡,施仕胜,李泽霖.辣椒害虫天敌种类调查及其控害作用[J].植物医生.2018
[3].王凤,王章训,吴时英.上海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捕食性天敌种类及军配盲蝽成虫的捕食作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8
[4].邢亚楠,代克涛,车喜庆.稻田3种捕食性天敌对灰飞虱种群的调控作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8
[5].魏良华,朱玉凤.天敌昆虫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J].花卉.2018
[6].王雪芹.稻田捕食性天敌对稻飞虱的捕食作用及其生态学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叶世森,胡凤玉.锥栗林栗瘿蜂天敌种类调查及控制作用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
[8].李文凤,张荣跃,尹炯,罗志明,王晓燕.云南甘蔗害虫天敌及其自然控制作用[C].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与植物保护——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9].徐磊.农田景观格局对玉米田天敌与蚜虫发生的调控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10].王建红,李广,仇兰芬,车少臣,邵金丽.北京园林花灌木对天敌昆虫成虫补充营养引诱作用的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