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弱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边坡工程,软弱层带,岩体损伤,非协调变形
软弱层带论文文献综述
崔圣华[1](2018)在《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构造活跃的高山峡谷区,山体内部广泛发育原生或次生弱带,如软弱岩带、断层带、风化壳等;由于该地区也是地震多发区,使得这些弱带成为控制斜坡稳定性的关键带,最显着实例为2008年汶川Ms 8.0地震诱发的最大滑坡——大光包滑坡(DGB landslide),滑带背景是先期层间错动带,至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持续研究,其地震诱发机制仍不清楚。针对斜坡关键弱带地震动响应及控滑机制关键科学问题,基于9 a大光包滑坡持续工程地质调查,开展多种手段测试、系列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探究大光包滑坡启动机制问题。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在对汶川地震动、大光包地质环境分析基础上,确定软弱层带岩体建造及改造特征、构造分带及构造岩划分、物质组成、岩体结构描述、水文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大光包斜坡是含有关键弱带(层间错动带)的大型岩质斜坡、强震过程层间错动带剪滑破坏是大光包滑坡启动的关键,提出了强震过程由层间错动带主控的大型滑坡启动地质模型。(2)为全面揭示层间错动带静动力学特性,采用现场大剪、室内直剪、DPRI环剪和MTS动叁轴试验手段,考虑静动力学条件、含水率、排水条件、围压条件等多种试验方案,得出干噪软弱层带内聚力范围为20~320 k Pa,内摩擦角范围为15°~41°,认为干燥条件不太可能触发大光包滑坡突然失稳,水是降低材料库仑摩擦的重要因素。(3)通过概化大光包滑坡含软弱层带地质体模型,开展了13次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软弱层带土压力、加速度和位移响应基本特征,及地震因素(激振强度(0.05 g~0.8 g)、激振频率(5~15 Hz)、强度–频率耦合作用、激振持时)和地质因素(软弱层带厚度、埋深、组数及产状)对位移、土压力、Arias强度的影响规律,首次提出地震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概念,并揭示了动力非协调变形4种基本模式和6大工程地质效应,进一步基于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和地震波射线理论建立了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数学模型,理论模型对振动台模型计算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相吻合。(4)利用MTS动叁轴试验和PFC数值模拟,揭示了岩体动力损伤特征和软弱层带扩容动力过程;揭示出动力过程振幅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决定的变形差异造成的应力分异和迭加,导致了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拉压交替作用下非均质岩体差异性卸荷回弹、局部应力集中、封闭应力导致的动力非协调变形是岩体动力致损成因;认为岩体动力扩容机制包括提出的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扩容和屈服后传统的剪胀、拉张扩容。(5)引入岩体裂隙导水系数参数,基于Joukowsky瞬态流理论,建立了考虑水击的软弱层带抛物线型库仑强度准则,获得了地下水位高度与软弱层带抗剪强度关系;对大光包滑坡计算表明,最大水击压力近20 MPa、滑带抗剪强度可降为0。(6)基于上述研究,认为滑前大光包层间错动带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震中地下水强力挤入层间错动带扩容空间,导致滑带抗剪强度骤降,前缘锁固段突然剪段,滑坡高速启动;提出强震过程由层间错动带主控、软弱层带非协调变形致损、水力激发的大光包滑坡启动过程机制模型。(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崔圣华[2](2017)在《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全球地震频发区,强震不断,面临严重地震地质灾害问题。滑坡灾害是最为突出的地震地质灾害之一,尤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甚,是迄今记录到的单次地震产生滑坡数量最多的地震事件,仅滑坡面积>0.5km~2的大型滑坡就达百余处,造成了灾难性损失。然而,与大型滑坡运动和堆积相比,启动由于留下的证据较少,导致研究难度较大,但启动研究对于地震斜坡稳定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预测、主动防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构造活跃的高山峡谷区,斜坡内部广泛发育原生或次生弱带,如层间构造带、软弱岩层带、矿带、风化壳等,越来越多实例揭示它们是控制地震斜坡稳定性的关键带,如汶川地震最大滑坡-大光包滑坡,滑带背景即是先期深埋层间构造带。已有研究虽在斜坡地震动方面取得大量成果,但对此类斜坡关键弱带动力响应认识不足,对其控滑机理重视不够。本文以大光包滑坡为研究实例,基于9年持续工程地质调查和多手段滑带材料室内外静动力学特性测试,设计系列含d软弱层带地质体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软层动力响应。通过试验,(1)揭示了软弱层带基本响应特征,总结了4种动变形模式、6种动力学行为:地震中软弱层带与上下硬层产生动力非协调变形,导致软层内土压力较顶底硬层放大数十倍,在软层内产生强大振动冲压-张拉、振动剪切、上硬层加速度放大、对下硬层振动冲击等动力效应;(2)初步获得了2大类8小类因素的影响规律:地震强度和频率与软层非协调变形变形呈复杂非线性关系、与软层土压力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地震持时增加导致软层阻尼比逐渐增加、自振频率逐渐减小;随软层厚度增加,内部土压力先减后增,深埋软层、双软层和斜软层土压力均大于单一水平浅埋软层;(3)探讨了动力非协调变形的工程地质意义:实际中,软层振动冲压-张拉效应、对软层振动剪切效应可造成滑坡潜在滑带碎裂扩容,上硬层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可放大地表破坏程度,对下硬层振动冲击效应可导致滑床岩体碎裂,双软弱层效应可导致斜坡硬层碎裂,斜软层效应可导致滑坡锁固段破坏。影响因素的频率-强度耦合现象可表明,若频率条件不具备,一次强震不一定产生大的破坏;相反,若含有敏感频率,即使小震也可能产生大破坏;影响因素的激振持时效应可表明,中长持时小震也可能产生较大破坏。基于振动台试验认识,引入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和地震波射线理论,建立了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数学模型,揭示了由振幅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决定的变形差异、应力分异和迭加是动力非协调变形的内在机理;揭示了拉压交替作用下,由非均质岩体动力非协调变形导致的差异性卸荷回弹、局部应力集中、封闭应力是岩体动力致损成因;总结了由岩体屈服前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扩容和屈服后传统剪胀、拉张扩容组成的动力扩容成因。基于流体力学Joukowsky瞬态流方程和水击理论建立了扩容软层水击力计算模型,提出强震过程由层间错动带主控、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地下水激发的大光包滑坡启动地质模型:强震过程、层间错动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岩体动力损伤、碎裂、扩容→超孔隙水压力→滑坡启动。(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7-10-01)
张玉萍[3](2013)在《国内外软弱层带夹泥抗剪强度参数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工程活动不断扩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范围、深度、广度、类型和强度上都与日俱增。目前正在勘探和兴建、拟建的大坝高达250~300 m,涉及到的自然边坡高度近200 m,施工过程形成的临时高边坡已达500 m高。地下工程深度超过数千米,长度达数十千米,边坡工程的高度接近千米。因此,这对岩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软弱夹层尤其是其中的夹泥,由于其物理性质差、强度及抗变形能力低,不仅对斜坡、洞室、地基等的稳定性有显着影响,而且对地基岩体的稳定有着强烈的控制作用。对软弱夹层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对岩体中软弱夹层给出准确、合理的强度参数,从而为坝基、坝肩的设计、施工及处理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有色金属》期刊2013年S1期)
胡卸文,伊小娟,胡恒洋,曾记全[4](2011)在《无泥型软弱层带饱水前后强度特性现场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在水电、铁路等交通领域对边坡及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控制,结合某水电工程坝区,分别对岩块岩屑型和岩屑夹泥型两种软弱夹层,在考虑一定围压作用下进行了天然含水状态和饱水状态的现场直剪试验。结果显示,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饱水前、后均呈现出微弱的峰值,整体均表现为塑性破坏特征,饱水前、后发生屈服前的剪切位移分别为5 mm和10 mm以内。在强度参数上,两类夹层饱水前、后峰值强度内摩擦系数降低幅度一般在8%~10%,残余强度一般降低5%以内。表明以粗粒土为代表的软弱层带由于细粒(<0.075 mm)物质少,细粒起不到包裹粗颗粒而作为润滑作用,同时因围压效应,饱水对其强度参数的影响有限,因此不同含水状态对该类软弱层带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均无显着影响,其强度参数主要还是取决于夹层本身的颗粒成分。(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贺里尧,董兰凤,穆鹏[5](2009)在《坝基岩体软弱层带力学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拉西瓦工程为例,对大剪试验与室内剪切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建立坝基主要断层强度指标与断层性状关系式,再对坝基软弱层带变形参数进行评价,基于上诉分析可综合确定坝基软弱层带力学参数的取值。(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S1期)
马崇武,慕青松,苗天德,王丽娟[6](2007)在《金川矿区原岩应力场与软弱层带构造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受青藏高原持续隆起的影响,处于一对区域性共轭断层之间的龙首山断块强烈抬升。F_1深大断层为共轭断层中的2断层之一,整个矿区就位于F_1西南面的影响区域之中。龙首山断块中纵横分布着2个断层系统,因受其影响,矿区岩体中发育出2组优势节理面。对一个断层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其中的断层和岩体节理面相对于地应力场而言,应该接近临界滑移状态。根据实测的金川矿区地应力资料和实测的岩体节理面间的摩擦系数,计算给出岩体节理面间的摩擦力水平确实约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力学计算与地学观点取得一致,可见在金川矿区,软弱层带构造对地应力的积累程度和分布状态起着决定作用。(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07年11期)
刘宏力,石豫川,刘汉超[7](2005)在《软弱层带抗剪强度经验公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弱层带是控制岩体稳定性的重要边界条件。软弱层带的工程特性是其物质基础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软弱层带的抗剪强度与塑性、干密度和含水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并提出了抗剪强度与叁因子之间的经验公式。(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5年06期)
曹东盛,韩文峰,李树德[8](2003)在《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软弱层带渗透变形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松动岩体中含有大量的软弱层带 ,这些软弱层带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松动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而且软弱层带在未来的高水位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渗透变形与破坏更是直接威胁大坝的安全和正常的使用。详细分析了大柳树坝址区软弱层带发生渗透变形的条件 ,明确提出了管涌是发生渗透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形式 ,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03年03期)
胡卸文[9](2003)在《软弱层带对似层状结构岩体强度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赋存于似层状结构玄武岩岩体中随机发育缓倾角软弱结构面的厚度、间距及连通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缓倾角软弱结构面对相应基本岩体强度参数各向异性的影响,并探讨了缓倾角软弱结构面连通率的求解方法,最后通过“连通率”和“厚度加权”法得到了水平和垂直的强度参数值。(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吴勇[10](2003)在《软弱层带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建设,如水电、路桥、建筑等能源、交通方面的建设工程,其中很多拟建和在建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是空前的,这些大型工程的建设往往由于软弱层带的存在而产生严重的工程问题,甚至直接关系到这些大型工程的成败。因此,研究软弱层带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首先,本文主要研究了软弱层带对正弦剪切波传播的影响,对于厚度较小的夹层以交界面模拟软弱层带,主要讨论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参数对波传播的影响;对于厚度较大的夹层,主要研究夹层厚度、粘聚力、摩擦角、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五个参数对波传播的影响,并对所有的组合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其次,本文以某个具有破碎带软弱层的岩质边坡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边坡在自重应力下静力稳定性和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认为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位移远远大于自重应力下的静力位移,自重应力下稳定的边坡变得不稳定了,地震对边坡的稳定性有显着影响。最后,本论文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3-05-01)
软弱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是全球地震频发区,强震不断,面临严重地震地质灾害问题。滑坡灾害是最为突出的地震地质灾害之一,尤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甚,是迄今记录到的单次地震产生滑坡数量最多的地震事件,仅滑坡面积>0.5km~2的大型滑坡就达百余处,造成了灾难性损失。然而,与大型滑坡运动和堆积相比,启动由于留下的证据较少,导致研究难度较大,但启动研究对于地震斜坡稳定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预测、主动防灾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构造活跃的高山峡谷区,斜坡内部广泛发育原生或次生弱带,如层间构造带、软弱岩层带、矿带、风化壳等,越来越多实例揭示它们是控制地震斜坡稳定性的关键带,如汶川地震最大滑坡-大光包滑坡,滑带背景即是先期深埋层间构造带。已有研究虽在斜坡地震动方面取得大量成果,但对此类斜坡关键弱带动力响应认识不足,对其控滑机理重视不够。本文以大光包滑坡为研究实例,基于9年持续工程地质调查和多手段滑带材料室内外静动力学特性测试,设计系列含d软弱层带地质体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软层动力响应。通过试验,(1)揭示了软弱层带基本响应特征,总结了4种动变形模式、6种动力学行为:地震中软弱层带与上下硬层产生动力非协调变形,导致软层内土压力较顶底硬层放大数十倍,在软层内产生强大振动冲压-张拉、振动剪切、上硬层加速度放大、对下硬层振动冲击等动力效应;(2)初步获得了2大类8小类因素的影响规律:地震强度和频率与软层非协调变形变形呈复杂非线性关系、与软层土压力基本呈线性正相关,地震持时增加导致软层阻尼比逐渐增加、自振频率逐渐减小;随软层厚度增加,内部土压力先减后增,深埋软层、双软层和斜软层土压力均大于单一水平浅埋软层;(3)探讨了动力非协调变形的工程地质意义:实际中,软层振动冲压-张拉效应、对软层振动剪切效应可造成滑坡潜在滑带碎裂扩容,上硬层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可放大地表破坏程度,对下硬层振动冲击效应可导致滑床岩体碎裂,双软弱层效应可导致斜坡硬层碎裂,斜软层效应可导致滑坡锁固段破坏。影响因素的频率-强度耦合现象可表明,若频率条件不具备,一次强震不一定产生大的破坏;相反,若含有敏感频率,即使小震也可能产生大破坏;影响因素的激振持时效应可表明,中长持时小震也可能产生较大破坏。基于振动台试验认识,引入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和地震波射线理论,建立了软弱层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数学模型,揭示了由振幅衰减系数和延迟时间决定的变形差异、应力分异和迭加是动力非协调变形的内在机理;揭示了拉压交替作用下,由非均质岩体动力非协调变形导致的差异性卸荷回弹、局部应力集中、封闭应力是岩体动力致损成因;总结了由岩体屈服前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扩容和屈服后传统剪胀、拉张扩容组成的动力扩容成因。基于流体力学Joukowsky瞬态流方程和水击理论建立了扩容软层水击力计算模型,提出强震过程由层间错动带主控、动力非协调变形致损、地下水激发的大光包滑坡启动地质模型:强震过程、层间错动带动力非协调变形响应→岩体动力损伤、碎裂、扩容→超孔隙水压力→滑坡启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弱层带论文参考文献
[1].崔圣华.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8
[2].崔圣华.强震过程软弱层带地震动响应及大型滑坡启动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3].张玉萍.国内外软弱层带夹泥抗剪强度参数研究现状[J].新疆有色金属.2013
[4].胡卸文,伊小娟,胡恒洋,曾记全.无泥型软弱层带饱水前后强度特性现场试验[J].山地学报.2011
[5].贺里尧,董兰凤,穆鹏.坝基岩体软弱层带力学参数[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马崇武,慕青松,苗天德,王丽娟.金川矿区原岩应力场与软弱层带构造的关系[J].金属矿山.2007
[7].刘宏力,石豫川,刘汉超.软弱层带抗剪强度经验公式[J].水土保持研究.2005
[8].曹东盛,韩文峰,李树德.黄河黑山峡大柳树坝址区软弱层带渗透变形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3
[9].胡卸文.软弱层带对似层状结构岩体强度参数的影响[J].山地学报.2003
[10].吴勇.软弱层带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3